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5章 四大名着:刘备求贤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1

檀溪的水花还未从的卢马的鬃毛上干透,刘备已牵着马走进一片竹林。雨后的青石路泛着潮气,竹叶片上的水珠滚落,砸在他沾满泥点的锦袍上。方才蔡瑁的箭雨仿佛还在耳边呼啸,他回头望了眼襄阳方向的炊烟,忽然觉得那座城像头卧着的猛虎,随时会扑过来咬断他的喉咙。

“先生可是中山靖王之后、左将军刘备?”竹林深处传来清朗的声音。刘备抬头,见个穿粗布道袍的老者正坐在石桌旁煮茶,鹤发童颜,手里的竹勺在陶壶里轻轻搅动,茶香混着竹香漫过来。

“在下正是刘备,敢问先生高姓大名?”刘备松开马缰,拱手行礼。他的手还在发颤——方才的卢马腾空跃起时,他几乎以为自己要坠入溪底喂鱼。

老者笑了笑,往两个粗瓷碗里斟茶:“老朽司马徽,在此地结庐而居,朋友们都叫我水镜先生。将军快请坐,这雨前龙井,刚采的。”

刘备在石凳上坐下,接过茶碗时指尖触到温热的瓷壁,才觉出些暖意。他望着碗里浮起的茶叶,忽然红了眼眶:“先生有所不知,备方才险些命丧檀溪。蔡瑁那贼子勾结曹操,欲置我于死地,若不是的卢马通灵,此刻早已身首异处。”

司马徽呷了口茶,目光落在那匹浑身湿透的白马身上:“的卢马虽能跃溪,却护不了将军一世。将军奔波半生,屡败屡战,可知症结在哪?”

刘备一怔,放下茶碗:“备愚钝。莫非是兵力不足?”

“非也。”司马徽摇头,竹勺在壶沿轻轻一磕,“项羽拥百万之众,终败于刘邦之手;袁绍四世三公,坐拥河北,却在官渡一败涂地。可见胜负不在兵多,而在得人。”

这句话像块石头砸在刘备心上。他想起早年追随自己的关羽、张飞,虽勇猛却不善谋略;后来的糜竺、孙乾,忠心有余却难定大局。每次战败奔逃,身边总缺个能运筹帷幄的人。他猛地站起身,对着司马徽深揖到地:“先生所言极是!备正是苦于无人辅佐,才屡遭颠沛。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若肯出山相助,备愿拜为军师,早晚请教!”

司马徽笑着扶起他:“将军错爱了。老朽不过是个山野村夫,惯了闲散日子,哪能担此重任?”他往刘备碗里添了些热水,“不过老朽倒识得两个有大才的人,将军若能请动其中一位,何愁天下不定?”

刘备眼睛一亮,往前凑了凑:“愿闻其详!”

“南阳卧龙岗有个诸葛亮,字孔明,人称卧龙先生。”司马徽的指尖在石桌上轻轻点着,“此人常自比管仲、乐毅,胸藏天下三分之计,只是不肯轻易出山。”

“还有一位呢?”

“襄阳庞统,字士元,因相貌古怪,人送绰号凤雏。”司马徽呷了口茶,目光变得深邃,“这二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将军记住——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把这八个字在心里默念三遍,起身再拜:“先生可否为备引荐?备愿亲自登门求教!”

司马徽却摇了摇头:“有道是‘强扭的瓜不甜’。这两位先生性情高傲,只肯辅佐识得他们的明主。老朽若去说情,反倒显得刻意了。”他指了指竹林外的路,“君当自去寻访。心诚则灵,将军若有这份诚意,不愁请不到贤才。”

正说着,院外传来马蹄声,个穿青布衫的少年牵着马进来,见了刘备便躬身行礼:“小的徐庶,奉家母之命来向水镜先生请教经书。”他眼角余光瞥见刘备的的卢马,又看了看刘备身上的泥点,忽然道,“先生可是从檀溪过来?方才我在溪边见了许多箭矢,想来是遇着麻烦了。”

刘备见他眉目清朗,说话爽利,不由得心生好感:“正是。我遇蔡瑁追杀,侥幸得脱。”

徐庶冷笑一声:“蔡瑁这奸贼,早就想投靠曹操了。将军若信得过我,可先去新野暂避,我在襄阳有些朋友,能探听些消息。”

司马徽在一旁笑道:“元直有经世之才,将军不妨与他同行。”

刘备大喜,连忙谢过司马徽,又对徐庶道:“若蒙元直相助,备感激不尽!”

三人结伴出了竹林,司马徽站在门口挥了挥手:“玄德公,记住老朽的话——欲成大事,先得民心,再得贤才。”

往新野去的路上,徐庶果然谈吐不凡,不仅分析了曹操在许都的动向,还为刘备谋划了如何收拢荆州流民。走到淯水岸边时,徐庶忽然勒住马:“将军,前面就是新野地界了。我得先回家安顿家母,三日后必来投奔。”他从怀里掏出张地图,“这是南阳郡的详图,卧龙岗就在这处,将军可按图寻访孔明先生。”

刘备接过地图,见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山川河流,连小村庄的位置都写得清清楚楚,不由得感叹:“元直真是有心人!”

回到新野,关羽、张飞见刘备平安归来,又听说得了徐庶这条线索,都十分欢喜。张飞咧着嘴道:“大哥,那什么卧龙凤雏的,要是不来,俺老张去把他们绑来!”

刘备瞪了他一眼:“三弟休得胡言!贤才当以礼相待,怎能动粗?”他把地图铺在案上,指着卧龙岗的位置,“明日我就去南阳,亲自拜访孔明先生。”

次日清晨,刘备带着关羽、张飞,备了些薄礼,往南阳而去。一路上周遭的百姓听说刘备来了,都围拢过来,有的送些干粮,有的指点路径。走到卧龙岗下时,个老农提着水壶迎上来:“您就是刘皇叔吧?俺们都听说了,您在新野开了粮仓赈济灾民,是个大好人。”

刘备连忙下马行礼:“老丈客气了。不知孔明先生住在何处?”

老农往山上指了指:“顺着这条小路上去,那片竹林里的茅庐就是。只是孔明先生脾气怪得很,有时候客人来了,他故意躲着不见。”

刘备谢过老农,带着关、张二人上山。到了茅庐前,见柴门紧闭,个小童正在扫地。刘备上前拱手:“小童请了,烦劳通报孔明先生,中山靖王之后刘备前来拜见。”

小童歪着头打量他:我家先生说了,他今日要去采药,不见客。”

张飞顿时火了:“这什么破先生,竟敢摆架子!看俺不把他的茅庐拆了!”

刘备连忙拦住他:“三弟不得无礼!先生既不在,咱们改日再来。”

三人下山时,关羽忍不住道:“大哥,这诸葛亮怕是徒有虚名,故意刁难咱们。”

刘备摇头:“贤才多有傲骨,哪能一请就到?咱们回去准备准备,过几日再来。”

三日后,刘备又带着礼物上山,谁知小童说孔明先生去会朋友了。张飞气得要往茅庐里闯,被刘备死死拉住。

回到新野,徐庶已在府中等候,见刘备面带愁容,便问缘由。刘备把两次拜访的事说了,徐庶笑道:“将军莫急。孔明先生是在试探将军的诚意。我听说他明日会在家中读书,将军可再去一趟,务必显得恭敬些。”

次日是个大雪天,刘备冒着风雪第三次上山。这次小童没拦他,说先生正在堂上读书。刘备让关、张在门外等候,自己轻手轻脚走进堂屋,见个青年正坐在窗边读书,身披鹤氅,头戴纶巾,眉目如画,正是诸葛亮。

刘备躬身行礼:“备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实乃三生有幸。”

诸葛亮放下书,打量他片刻:“将军三顾茅庐,不知有何见教?”

刘备走到他面前,诚恳道:“当今乱世,百姓流离失所。备虽有匡扶汉室之心,奈何智术短浅,屡遭挫败。望先生不弃鄙贱,出山相助,备必当拜为军师,凡事皆听先生号令!”

诸葛亮沉吟片刻,起身走到地图前:“将军可知曹操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将军欲与此二人争天下,当如何立足?”

刘备道:“备正是不知,才来请教先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诸葛亮的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将军可先取荆州为家,再取益州建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

这番话如拨云见日,刘备听得热血沸腾,当即拜倒在地:“先生之言,令备茅塞顿开!恳请先生出山,救苍生于水火!”

诸葛亮连忙扶起他,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将军三顾茅庐,足见诚意。亮虽不才,愿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刘备大喜过望,与诸葛亮相拥而泣。门外的关羽、张飞见了,也跟着露出笑容。

下山时,雪已停了,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卧龙岗上,竹林里的积雪簌簌落下。刘备与诸葛亮并辔而行,谈论着天下大势,仿佛已经看到了三分天下的曙光。他知道,水镜先生的话应验了——有卧龙相助,他漂泊半生的脚步,终于能踏在坚实的土地上了。

而在许都的丞相府里,曹操正看着襄阳送来的密信,信上写着刘备在新野招兵买马,还请了个叫诸葛亮的谋士。他嗤笑一声,把信扔在案上:“一个村夫而已,能掀起什么风浪?传令夏侯惇,开春后即刻出兵,荡平新野,把刘备这只丧家犬赶去江东!”

窗外的梅枝上落着只寒雀,啾啾叫着,仿佛在预示着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中原大地上酝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8524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