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6章 四大名着:回马荐诸葛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3.5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1

建安十三年的暮春,新野城的柳絮正飘得漫天都是。刘备握着徐庶的手站在府衙门口,看他把家眷的行李搬上马车,眼圈红得像染了血。

“元直,真的非走不可吗?”刘备的声音发颤,袖口的补丁被攥得皱成一团。这半年来,徐庶为他操练兵马、治理新野,把个弹丸小城打理得井井有条,连曹操派来的细作都被揪出了七个。

徐庶望着远处的太行山,喉结滚了滚:“主公,家母被曹操掳去许都,信里说若我不回去,就要……”他从怀里掏出信纸,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却透着刺骨的寒意——“若庶不归,母必饮鸩”。

张飞在一旁按捺不住,提着丈八蛇矛就往外冲:“俺去许都把老夫人抢回来!让曹操那奸贼知道厉害!”被关羽一把拉住:“三弟休鲁莽,许都是曹操的地盘,此去无异于自投罗网。”

徐庶苦笑着摇头:“翼德将军的心意,庶心领了。曹操就是算准了我会投鼠忌器,才用老母作饵。我若不去,不仅老母性命难保,还要落个不孝的名声,日后主公招揽贤才,也会被人戳脊梁骨。”

刘备垂泪道:“是我无能,护不住元直的家人……”

“主公切莫自责。”徐庶从车上取下一卷地图,“这是我连夜画的新野布防图,曹操若来攻,可依此图布阵。城西的白河能引水灌敌,城南的芦苇荡可设伏兵,这些都是为您准备的。”

正说着,街上忽然传来哭喊声,几个百姓捧着鸡蛋、干粮跪在路边:“徐先生,您别走啊!是您让我们有饭吃、有衣穿的!”徐庶翻身下马,对着百姓深深一揖:“父老乡亲们,徐某此去许都,心仍在新野。你们好生跟着刘皇叔,他是真正疼惜百姓的好主公。”

刘备看着这一幕,泪水终于忍不住滚落。他亲自为徐庶牵马,一步步送到城外的长亭。官道旁的垂柳被风吹得呜呜响,像谁在低声哭泣。

“主公留步吧。”徐庶翻身上马,玄色的披风扫过刘备的草鞋,“曹操虽用计骗我,但我徐庶绝非背主求荣之辈。到了许都,我必不献一计一策,主公放心。”

刘备攥着他的马缰不肯放:“元直此去,不知何日能再相见?”

“若天可怜见,待老母平安,庶必设法归来。”徐庶的声音哽咽,猛地一夹马腹,“主公多保重!”

马蹄扬起的尘土迷了刘备的眼。他望着徐庶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变成官道尽头的一个黑点,仍僵在原地不肯动。关羽、张飞劝了几次,他只摆手:“再等等,再看一眼……”

风卷着柳絮扑在他脸上,像谁的手在轻轻拍打。他忽然想起半年前徐庶初来新野时,也是这样一个飘着柳絮的日子,他穿着洗得发白的青布衫,手里攥着水镜先生的推荐信,站在府衙门口腼腆地笑。

“大哥,都看不见人影了。”张飞瓮声瓮气地说,手里的长矛在地上戳出个小坑。

刘备这才如梦初醒,望着空荡荡的官道长叹一声,正准备拨转马头,却见远处的黑点突然调转方向,朝着新野这边飞奔而来。

“是元直!”关羽指着那个越来越近的身影。

徐庶的马跑得浑身是汗,到了长亭前猛地勒住缰绳,马前蹄腾空而起,他却顾不上喘气,翻身下马就抓住刘备的胳膊:“主公,庶差点忘了大事!”

刘备又惊又喜:“元直可是改变主意了?”

“非也。”徐庶抹了把脸上的汗,从怀里掏出块皱巴巴的帕子,“水镜先生曾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主公还记得吗?”

刘备点头:“自然记得,只是不知这二人是谁。”

“凤雏乃是襄阳庞统,字士元,此人有过人才智,只是相貌丑陋,恐难入常人眼。”徐庶顿了顿,目光变得无比郑重,“而那卧龙,便是南阳诸葛亮,字孔明!”

“诸葛亮?”刘备喃喃道,这个名字似乎在哪听过。

“正是!”徐庶往卧龙岗的方向指了指,“此人隐居南阳卧龙岗,常自比管仲、乐毅,其才远在我徐庶之上!若论经天纬地之能,当今世上无人能及!”

刘备眼睛一亮,往前凑了凑:“元直此话当真?”

“庶岂敢欺瞒主公?”徐庶攥紧刘备的手,“我与孔明相识三年,深知其胸中韬略。他曾在隆中推演天下大势,说曹操占天时、孙权得地利,主公可占人和,三分天下而居其一。这样的奇才,主公若能请到,何愁大业不成?”

张飞在旁插言:“既有如此本事,派个人去叫来便是,何必费那功夫?”

“三弟休得胡言!”徐庶厉声打断,“孔明先生性情高傲,寻常礼节断难请动。主公必须亲自登门,斋戒沐浴,诚心求教,方显诚意。”他又叮嘱道,“此人常与崔州平、石广元等名士往来,主公去时若遇着他们,可多打听些孔明的喜好,说话需格外恭敬。”

刘备把这些话牢牢记在心里,又问:“元直可知孔明先生的具体住处?”

“卧龙岗有片竹林,里面有座茅庐,门上贴着副对联——‘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那便是孔明的居所。”徐庶从怀里掏出张字条,“这是孔明的好友司马徽先生的住址,若主公遇着难处,可去水镜山庄请教。”

马蹄声再次响起,远处传来信使的呼喊:“徐先生,曹丞相派来的人已到樊城,催您速速启程!”

徐庶脸色一变,对着刘备深深一揖:“主公,庶真的要走了。切记,一定要请孔明先生出山!”他翻身上马,走了几步又回头喊道,“孔明比我强十倍!主公千万不可失此良才!”

这一次,徐庶的身影再也没有回头。刘备站在长亭前,把那张字条紧紧攥在手心,直到纸角硌得掌心生疼。

回到新野府衙,他立刻让人备了厚礼,准备次日就去卧龙岗。关羽不解:“大哥何必如此急切?待曹操的风头过去再去不迟。”

“云长不知。”刘备铺开徐庶留下的布防图,“元直此去,曹操必知新野虚实,不出三月定会来攻。若不趁此时机请到孔明先生,咱们这点家底,根本经不起曹军一击。”

次日天刚蒙蒙亮,刘备就带着关羽、张飞往南阳而去。路过淯水时,见一群百姓在河边祭拜,供桌上摆着简陋的麦饼。张飞正想呵斥,却被刘备拦住——他认出那是去年徐庶帮着渡过饥荒的村落。

“刘皇叔?”个老者认出刘备,连忙跪下,“您是要去请卧龙先生吗?徐先生临走前跟我们说过,若您路过,让我们指条近路。”

老者带着他们穿过一片桃林,走了条隐蔽的山道,比官道近了整整半日路程。到了卧龙岗脚下,又有樵夫指点:“孔明先生今早去后山采药了,您沿着这条小溪往上走,能在竹林边找着他。”

刘备谢过樵夫,让关羽、张飞在山下等候,自己提着礼物独自上山。溪边的青石上放着件蓑衣,旁边的竹篮里装着几株草药。他正四处张望,忽然听到竹林里传来吟诵声: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循声望去,只见个身穿粗布道袍的青年正躺在竹榻上晒太阳,手里摇着把羽扇,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

刘备心头一跳,走上前躬身行礼:“在下刘备,拜见孔明先生。”

那青年睁开眼,目光清亮如溪:“我不是孔明,是他的书童。先生今早去会崔州平先生了,要明日才回。”

刘备愣在原地,看着竹榻上的蒲扇,忽然想起徐庶的话——“心诚则灵”。他对着书童笑道:“无妨,我明日再来。”

下山的路上,张飞气鼓鼓地说:“定是那村夫故意躲着咱们!依我看,不如一把火烧了他的茅庐,看他出不出来!”

刘备瞪了他一眼:“三弟休得无礼!求贤当有诚心,明日咱们再来便是。”

回到客栈,刘备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那书童的眼神不像说谎。次日清晨,他带着关羽、张飞再次上山,却见茅庐大门紧闭,门环上挂着把铜锁。邻居说,孔明先生昨日午后就去襄阳拜访庞德公了。

“大哥,这分明是故意刁难!”张飞一脚踹在门柱上,震得瓦片簌簌掉落。

“翼德!”刘备厉声喝止,“再敢无礼,就留在山下别上来!”他对着茅庐深深一揖,“孔明先生,备今日未能得见,改日再来拜访。”

回到新野后,刘备茶饭不思,整日对着地图发呆。忽有探马来报:“曹操派夏侯惇率五万大军,已过博望坡,直奔新野而来!”

府衙内顿时一片慌乱。张飞嚷嚷着要出战,关羽主张坚守,谋士孙乾却劝刘备暂避樊城。刘备想起徐庶的嘱托,猛地一拍案:“备亲自去卧龙岗,就是跪也要把孔明先生请回来!”

这一次,他没有带任何礼物,只穿着素色布袍,在茅庐前的石阶上整整跪了一天一夜。第三日清晨,当孔明先生的书童打开柴门时,见刘备的须发上凝着霜,却仍挺直着脊梁。

“先生请您进去。”书童的声音带着敬佩。

茅庐内,诸葛亮正坐在案前推演兵法。见刘备进来,起身相迎:“皇叔三顾茅庐,亮何其有幸。”

刘备扑通跪倒:“先生若不出山,新野百姓必遭涂炭,备也只能战死沙场!求先生看在苍生份上,救救我们!”

诸葛亮扶起他,指着案上的地图:“夏侯惇虽勇,却轻敌冒进。博望坡两侧都是芦苇,可火攻;白河上游有处堤坝,能放水淹敌……”

话未说完,刘备已泪流满面:“先生肯相助了?”

诸葛亮摇着羽扇笑了:“皇叔既如此诚心,亮岂能坐视不理?”

消息传到许都,徐庶正在曹府的菜园里锄草。听闻诸葛亮已辅佐刘备,他扔掉锄头望着南方,忽然露出笑容。看守的士兵骂道:“一个阶下囚,还敢傻笑!”

徐庶却不管不顾,对着南阳的方向深深一揖——他知道,自己回马举荐的这一步棋,终于落对了地方。

而在博望坡的密林里,诸葛亮正指挥士兵埋置火药。刘备站在他身后,看着这位比自己年轻二十岁的谋士从容调度,忽然想起徐庶远去的背影。风穿过树林,带来野草的清香,他知道,新野的春天,终于要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055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