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53章 四大名着:单刀赴会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1

建安二十年的夏,建业的梅雨缠缠绵绵,把孙权的府邸浸得发潮。张昭捧着诸葛瑾的家书,站在廊下,望着檐角滴落的水珠,对孙权道:“主公,诸葛瑾在西川已得刘备口谕,愿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只是关羽在荆州手握重兵,怕是不肯轻易交割。”

孙权摩挲着案上的荆州地图,指腹划过“公安”“江陵”几个地名,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刘备这厮,向来言而无信。他说还三郡,怕是缓兵之计。”他忽然看向张昭,眼中闪过一丝狠厉,“依子布之计,把诸葛瑾的家小请到府中‘暂住’,看他敢不敢不尽力。”

张昭拱手:“主公高明。诸葛瑾是诸葛亮胞兄,关羽再傲,也得看诸葛亮几分面子。”

三日后,诸葛瑾带着刘备的“承诺”,匆匆赶回荆州。船到公安码头,他望着岸上巡逻的荆州兵,个个盔明甲亮,腰间的环首刀在雨里泛着冷光,心里暗暗发怵。来之前,他在成都见过刘备,那位皇叔拍着胸脯说“云长定会照办”,可他总觉得,关羽不是听劝的人。

关羽的府邸在江陵城的高处,门前的两尊石狮子被雨水冲刷得油亮。诸葛瑾递上名帖,守门的亲兵瞥了他一眼,慢悠悠地往里传报。直到日头偏西,才听见院里传来一声“让他进来”,声音苍劲如松,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正厅里,关羽斜倚在榻上,手里把玩着青龙偃月刀的刀鞘。那刀鞘是鲨鱼皮做的,上面镶嵌的七颗宝石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着幽光。他见诸葛瑾进来,眼皮都没抬,只淡淡道:“子瑜此来,何事?”

“关将军,”诸葛瑾捧着刘备的手谕,躬身道,“我主刘备已答应归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特来请将军交割。”

关羽猛地坐直,丹凤眼一挑,长髯无风自动:“子瑜糊涂!荆州本是我主借的?当年赤壁之战,若不是我在华容道放曹操一马,东吴焉能有今日?如今我主得了西川,他们便急着来讨地,天下哪有这等道理!”

“将军息怒。”诸葛瑾连忙道,“刘备主公已在文书上画押,承诺先还三郡,将军何必为难在下?”

“文书?”关羽冷笑一声,抓起案上的酒爵掷在地上,“便是大哥亲来,某也未必肯还!何况这三郡是云长、翼德、子龙浴血奋战所得,岂能凭一纸文书就拱手让人?”

诸葛瑾被他的气势吓得后退半步,嗫嚅道:“可……可主公在西川,已答应了……”

“大哥是大哥,某是某。”关羽霍然起身,青龙偃月刀“噌”地出鞘,刀光映得满室皆亮,“荆州之事,某说了算!三郡绝不能还!你若再提,休怪某刀下无情!”

诸葛瑾见他动了真怒,哪里还敢多言,抱头鼠窜般逃出府邸。回到建业,他对着孙权哭诉关羽如何无礼,如何拒不交割,孙权听罢,将案上的青瓷瓶狠狠摔在地上:“关羽匹夫!竟敢如此欺我!”

鲁肃站在一旁,眉头紧锁:“主公息怒。关羽勇猛,且荆州兵精粮足,硬抢怕是讨不到好。不如……设一宴,请关羽过江赴会,席间好言相劝,若他执意不还,再埋伏刀斧手杀之。”

孙权沉吟道:“关羽生性多疑,怎会肯来?”

“某愿亲自去请。”鲁肃道,“某与关羽有旧,他定会给某几分薄面。”

三日后,鲁肃的请柬送到了荆州。请柬上写着“久慕将军威名,特备薄宴于陆口临江亭,共商荆州之事”,措辞恳切,还附了鲁肃的私函,说“只为叙旧,绝无他意”。

关羽拿着请柬,对左右道:“鲁肃这是鸿门宴。”

周仓按捺不住,吼道:“将军,咱们不去!若东吴敢来犯,末将愿率军踏平他们的营寨!”

关羽却抚着长髯,笑道:“某纵横天下数十年,还怕他一个鲁肃?去!为何不去?”他对关平道,“你率十艘快船,带五百校刀手,在江边接应。某单刀赴会!”

临行前,马良劝道:“将军,东吴狼子野心,不可不防。”

关羽拍着他的肩:“季常放心。某若不回,你便率军死守荆州,待大哥从西川发兵来援。”

陆口的临江亭,建在长江边的悬崖上。亭外的江风卷着浪花,拍打着崖下的礁石,发出雷鸣般的声响。鲁肃站在亭外等候,见关羽驾着一艘快船而来,船上只带了周仓和八九个亲随,不禁暗暗佩服他的胆识。

“云长公,别来无恙?”鲁肃拱手笑道。

关羽翻身下马,青龙偃月刀由周仓扛着,刀身的寒光在江风中闪烁:“子敬别来安好?”

两人走进亭中,宴席早已备好。长江的鲜鱼、江东的美酒,摆了满满一案。鲁肃亲自为关羽斟酒:“云长公,当年赤壁之战,你我同抗曹操,何等意气风发。如今却为荆州之事生了嫌隙,实在不该。”

关羽饮尽杯中酒,朗声道:“子敬是明白人。荆州本是我主之地,暂借东吴,如今我主得了西川,按理也该还。只是这三郡,是某弟兄们用命换来的,某舍不得。”

“云长公此言差矣。”鲁肃放下酒爵,“当年若无我东吴,赤壁之战焉能取胜?主公借荆州给刘备,是念及同宗之谊。如今他得了西川,却不肯还荆州,于理不合。”

“子敬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关羽也放下酒爵,丹凤眼直视鲁肃,“我主在荆州安抚百姓,兴修水利,百姓安居乐业。若还了荆州,东吴能保证善待他们?”

两人你来我往,从午时谈到黄昏。江面上的晚霞染红了水面,像泼翻了的胭脂。鲁肃见劝不动关羽,渐渐沉下脸:“云长公若执意不还,恐伤了孙刘联盟的和气。”

“联盟?”关羽冷笑,“东吴若真心联盟,就不该逼某还荆州。”他忽然起身,对周仓道,“拿刀来!”

周仓将青龙偃月刀递上。关羽接过刀,对鲁肃道:“子敬,某敬你是条汉子,今日饶你一次。若再提还荆州之事,某这刀可不认人!”

说罢,他一手提刀,一手挽住鲁肃的胳膊,对亭外的东吴将士厉声道:“某与子敬同去江边,谁敢动一下,就别怪某杀了子敬!”

东吴的刀斧手本已埋伏在亭外,见鲁肃被关羽挟持,个个不敢妄动。鲁肃被他挽着,吓得魂飞魄散,却又不敢挣扎,只能被他一路拖到江边。

到了码头,关羽才松开鲁肃,纵身跳上快船。周仓等人早已将船划到江心,关羽立于船头,对鲁肃拱手道:“子敬,多谢款待!后会有期!”

鲁肃望着快船消失在暮色里,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回到建业,他向孙权请罪,孙权叹道:“罢了,是我低估了关羽的胆识。看来这荆州,只能另寻机会了。”

而在荆州,关羽刚下船,就被将士们围住。马良迎上来:“将军安然归来,可喜可贺。”

关羽捋着长髯,笑道:“东吴小儿,想算计某?还嫩了点!”他望着江对岸的东吴营寨,眼中闪过一丝警惕,“传令下去,加强防守,谨防东吴偷袭。”

单刀赴会的故事,很快传遍了天下。人们说关羽勇猛过人,胆识超群,单枪匹马闯东吴,如入无人之境。也有人说,鲁肃太过迂腐,错失了杀关羽的良机。

只有诸葛亮在西川听闻此事,对着荆州的方向轻叹:“云长此举,虽显胆识,却也激化了孙刘矛盾。东吴记恨在心,迟早会寻机报复。”他当即给关羽写信,劝他“善待东吴,勿要意气用事”,可关羽看后,只淡淡一笑,将信放在了一边。

长江的水依旧东流,带着单刀赴会的余波,也带着孙刘联盟裂痕的加深。关羽不知道,他今日的意气风发,将为日后的败走麦城埋下伏笔。而鲁肃望着江水,也不知道,这场未能成功的“鸿门宴”,会让东吴与蜀汉的关系,走向一个无法挽回的境地。

单刀赴会的亭台,在江风中矗立。亭柱上的刀痕依稀可见,那是关羽的青龙偃月刀留下的印记,也是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个关于勇气与谋略的注脚。当暮色再次笼罩长江,江水拍打着礁石,仿佛在诉说着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以及它背后,那些关于荆州的爱恨情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9538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