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82章 四大名着:九伐中原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2.9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1

炎兴元年春,祁山的积雪刚融尽,山坳里的野草便迫不及待地探出绿芽。姜维立马于望月崖上,银枪斜指东南,枪缨上的红绸在料峭春风里猎猎作响。崖下,张翼正领着五千精兵,在密林中布设绊马索与连环弩——这已是姜维第九次北伐中原,眼前的祁山九寨,像九颗顽固的毒瘤,横亘在通往长安的路上。

“将军,”张翼策马奔上崖,甲胄上沾着晨露,“邓艾那老狐狸把九寨连在了一起,寨寨相通,互为犄角。前几日咱们攻左寨,右寨的援兵眨眼就到,硬拼怕是讨不到好。”

姜维望着远处魏军寨墙上飘扬的“邓”字大旗,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笑。他已不是当年那个只知猛冲猛打的少年郎,八次北伐的血与火,早已把他打磨成一柄藏锋于鞘的利剑。“他要连环,我便给他断链。”他从怀中取出舆图,指尖在“断云谷”三个字上重重一点,“你率主力攻中寨,只许败,不许胜,把邓艾的援兵都引到谷口来。”

张翼眼中闪过精光:“将军是想……”

“断云谷两侧是悬崖,谷内只有一条窄路。”姜维的声音压得极低,“我带三千弓弩手埋伏在谷顶,等魏军主力进谷,就用滚木礌石堵死两头,再放火箭——去年冬天的枯枝还没腐透,一把火就能烧穿邓艾的五脏六腑。”

次日天未亮,蜀军的号角便撕裂了祁山的寂静。张翼亲率三万精兵,推着云梯车猛攻中寨,喊杀声震得崖壁上的碎石簌簌直落。邓艾在中军帐中闻报,披甲上寨,见蜀军攻势凶猛,中寨的鹿角已被拆去大半,顿时喝道:“中寨是九寨枢纽,绝不能丢!传令,左、右、后三寨援兵,即刻驰援中寨!”

其子邓忠劝阻:“父亲,蜀军来得太急,怕是有诈。”

邓艾一脚踹翻案上的酒坛,酒液溅湿了舆图:“姜维小儿屡败屡战,不过是困兽犹斗!今日我就让他知道,祁山是谁的地盘!”

魏军援兵如潮水般涌向中寨,却不知张翼早已在半道设下埋伏。当邓艾亲率的主力进入断云谷时,谷口忽然传来一阵梆子响,紧接着,滚木礌石从两侧悬崖倾泻而下,瞬间堵死了前后通路。

“中计了!”邓艾的吼声还没落地,谷顶便射下密集的火箭,谷内的枯枝败叶遇火即燃,浓烟滚滚中,魏军士兵像无头苍蝇般乱撞,被烧得焦头烂额。

姜维立于谷顶,银枪指向谷中:“邓艾!你八次败我,今日也尝尝被围的滋味!”

谷内的邓艾须发皆焦,战袍被火星烧出无数破洞。他挥舞大刀劈开迎面而来的火球,却见儿子邓忠被蜀军的连环弩射中左腿,惨叫着倒下。“忠儿!”他嘶吼着冲过去,将邓忠护在身下,背上瞬间又添了几道箭伤。

“父亲快走!”邓忠挣扎着推他,“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邓艾望着谷口越来越旺的火势,知道再不走就只能葬身火海。他咬咬牙,撕下战袍裹住邓忠的伤口,背起儿子,踩着魏军的尸体,从一处尚未堵死的崖缝钻了出去。那崖缝仅容一人通过,锋利的岩石刮得他背上血肉模糊,却顾不上喊一声痛。

断云谷的大火烧了整整一夜。待火势渐熄,蜀军清理战场时,光是烧焦的魏军尸体就堆了半谷,缴获的粮草、器械更是堆积如山。张翼站在谷口,望着邓艾父子逃走的崖缝,笑道:“将军这计,比八卦阵还厉害!”

姜维却没笑。他望着祁山九寨的方向,那里的魏军已乱作一团,失去主帅的九寨如同没了头的苍蝇,被蜀军团团围住,插翅难飞。“传令各营,今夜三更,强攻九寨!”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破了九寨,咱们直取长安!”

蜀军将士顿时欢呼雷动。那些跟着姜维九伐中原的老兵,有的断了胳膊,有的瘸了腿,此刻却都挺直了脊梁——他们等这一天,等了太久。伙夫们甚至已经开始擦拭缴获的魏军铁锅,盘算着到了长安,要煮一锅最香的肉粥。

三更时分,蜀军的攻城鼓声准时响起。姜维亲擂战鼓,鼓声震得山谷嗡嗡作响,连天上的星月都似被震得摇晃。九寨的魏军本就人心涣散,见蜀军如潮水般涌来,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不到半个时辰,就有三座营寨插上了蜀军的“汉”字旗。

就在姜维准备下令总攻剩余六寨时,一匹快马冲破夜色,骑士翻身滚落,手中的诏书在火把光下泛着惨白的光:“陛下有旨!姜将军即刻班师回朝,不得有误!”

鼓声戛然而止。

姜维握着鼓槌的手僵在半空,仿佛没听清。“你说什么?”他的声音嘶哑得像被砂纸磨过。

骑士跪在地上,将诏书举过头顶:“陛下口谕,魏军已遣使求和,命将军即刻撤军,与民休息!”

“求和?”张翼一把抢过诏书,看罢气得浑身发抖,“这分明是黄皓那奸贼的鬼话!邓艾已成丧家之犬,九寨唾手可得,此时撤军,九伐中原的心血就全白费了!”

蜀军将士们围了上来,看着那封诏书,有的跺脚,有的捶胸,有的甚至哭出了声。一个断了左臂的老兵,举着仅剩的右手嘶吼:“将军!咱们不回!杀进长安,再回成都!”

“对!不回!”上万名将士齐声呐喊,声浪几乎要掀翻祁山的夜空。

姜维望着眼前这些伤痕累累的士兵,他们的甲胄上还沾着断云谷的烟火,脸上却写满了不甘。他想起第一次北伐时,诸葛亮拍着他的肩膀说“伯约,兴复汉室,就靠你了”;想起第八次兵败时,将士们跪在雪地里说“将军在哪,我们就在哪”;想起自己为了凑足军粮,把成都的私宅都变卖了……九年了,他像一头倔强的骆驼,驮着蜀汉的希望,在祁山的风沙里艰难前行,眼看就要摸到长安的城墙,却被这封轻飘飘的诏书拦了下来。

“陛下……”姜维的声音里带着血沫,他猛地咳出一口血,溅在诏书上,染红了“班师”二字。

“将军!”张翼扶住摇摇欲坠的他。

姜维推开他,缓缓站直身体,从怀中取出一面褪色的“汉”字旗,高高举起:“陛下有旨,不得不从。”他的声音传遍山谷,带着一种近乎悲壮的平静,“传令,鸣金收兵。”

“将军!”将士们哭喊着,却没人敢违抗军令。

收兵的金声响起,与刚才的鼓声形成刺耳的对比。蜀军开始缓缓后撤,经过断云谷时,那些堆积如山的魏军尸体还在冒烟,仿佛在嘲笑他们的功败垂成。有士兵忍不住回头,望着近在咫尺的九寨,泪水混着汗水滚落。

姜维走在队伍最前面,银枪拖在地上,划出一道深深的痕迹。他没有回头,只是挺直了脊梁。张翼跟在他身后,看见将军的肩膀在微微颤抖,那是他九伐中原以来,第一次流露出脆弱。

行至祁山山口时,不知是谁起头,蜀军的军乐队竟奏起了《得胜令》。欢快的旋律在撤军的队伍里响起,显得格外讽刺,却又带着一种倔强的骄傲——他们虽然撤军了,却赢了这场战役,赢了邓艾,赢了祁山。

《得胜令》的旋律里,夹杂着士兵们压抑的哭声。姜维停下脚步,望着成都的方向,那里的皇宫里,后主刘禅或许正在与黄皓掷骰子,或许正在欣赏新纳的美人,绝不会知道,他亲手葬送的,是蜀汉最后的希望。

“走吧。”姜维挥了挥银枪,继续前行。阳光穿过祁山的云层,照在他的背影上,竟显得有些佝偻。九伐中原的征途,从这里开始,也似乎要在这里结束。

队伍缓缓向西,消失在祁山的群峰间。断云谷的烟火渐渐散去,九寨的营寨空无一人,只有风还在山谷里呼啸,像在诉说着一场未完成的北伐,一个未实现的梦想。而姜维的银枪,在夕阳下闪着光,那光芒里,有不甘,有悲壮,却唯独没有后悔——他做到了自己能做的一切,剩下的,只能交给天意。

九伐中原的故事,终将成为三国史上最悲壮的一章。当后世的人们翻开史书,看到“姜维九伐中原,功败垂成”的字样时,或许不会知道,在祁山的某个山口,曾有一位白发将军,在《得胜令》的旋律里,流着泪,却昂首挺胸地走向了命运的终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777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