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80章 四大名着:王婆贪贿说风情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1

潘金莲将那半杯残酒递到武松面前时,杯沿还沾着她的唇印,带着几分暧昧的酒香。武松原本正低头饮酒,瞥见那酒杯,如遭雷击,猛地抬头,眼中满是震惊与愤怒。

“嫂嫂!你这是做什么!”他霍然起身,手臂一扬,那酒杯“哐当”落地,酒水溅湿了潘金莲的裙摆。

潘金莲被他推得一个趔趄,发髻散乱,却反而上前一步,伸手想去拉武松的衣袖,声音带着几分娇嗔:“叔叔何必动怒?不过是一杯酒罢了,难道我这嫂嫂,还入不得你的眼?”

“放肆!”武松厉声喝道,甩开她的手,“我是你小叔,你是我长嫂,这般行径,成何体统!你对得起我哥哥吗?”

“对得起?”潘金莲像是被刺痛了,突然拔高声音,泪水涌了上来,“他武大郎给了我什么?除了这一间破屋,一身油烟味,他还有什么?我守着活寡,难道连喜欢一个人的权利都没有吗?”

“你……你不知廉耻!”武松气得浑身发抖,指着门口,“我哥哥待你不薄,你竟生出这等龌龊心思!赶紧回屋去,休要在此胡言乱语!”

潘金莲却不肯罢休,她往前逼近一步,胸口几乎贴着武松的手臂,泪眼婆娑:“我龌龊?武松,你敢说你对我半分情意都没有?你看我的眼神,难道就没有过半分动摇?”

“简直是胡说八道!”武松猛地后退一步,拉开距离,脸色铁青,“我敬你是兄长的妻子,才对你以礼相待,你竟如此曲解!从今往后,休要再提此事,否则休怪我不念叔嫂情分!”

两人正争执间,院门“吱呀”一声开了,武大郎挑着空担子走了进来,见此情景,愣在当场:“你们……你们这是怎么了?”

潘金莲见武大郎回来,非但不惧,反而“哇”地一声哭倒在地,捶胸顿足:“大郎!你可回来了!你弟弟他……他竟对我动手动脚,还说些不三不四的话,我不活了!”

武大郎看看哭得撕心裂肺的潘金莲,又看看脸色铁青的武松,眉头紧锁。他了解弟弟的为人,武松虽性子刚直,却绝非轻薄之徒;可潘金莲哭得情真意切,倒像是受了天大的委屈。

“二郎,”武大郎转向武松,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你嫂嫂说的……是真的?”

武松气得胸膛起伏:“哥哥!你休要听她胡说!是她方才对我百般挑逗,我严词拒绝,她便撒泼耍赖!”

“你血口喷人!”潘金莲猛地坐起来,指着武松,“明明是你见大郎不在,对我动手动脚,被我拒绝后恼羞成怒!”

“够了!”武大郎猛地喝止,他看看武松愤怒的眼神,又看看潘金莲哭红的双眼,终究是叹了口气,“好了,都少说两句。想必是误会,金莲,你先回屋歇歇,二郎,你也消消气。”

“误会?”潘金莲见武大郎不肯信她,哭得更凶了,“这哪里是误会?他武松就是个伪君子!平日里装得正直,背地里却这般不堪!大郎,你若今日不给我做主,我就一头撞死在这柱子上!”

武松见潘金莲如此颠倒黑白,连兄长都被她蒙骗了几分,心中最后一丝忍耐也耗尽了。他指着潘金莲,怒声道:“你这毒妇!我哥哥待你不薄,你竟如此污蔑于我!我武松今日便走,眼不见心不烦!”

说罢,他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院门,“砰”地一声摔上了门,震得院墙上的积雪簌簌落下。

武大郎看着紧闭的院门,又看看哭得肝肠寸断的潘金莲,只觉得头疼欲裂。他叹了口气,走上前想扶她:“金莲,起来吧,二郎他就是性子急,不是有意的。”

潘金莲一把甩开他的手,哭道:“你就知道帮他!我在你心里,到底算什么?”

武大郎被她问得哑口无言,只能蹲在地上,唉声叹气。他总觉得哪里不对劲,却又说不上来,只当是叔嫂之间起了些口角,过几日便好了。他哪里知道,这一场争执,不过是更大风暴的开端。

武松摔门而去的第二天,西门庆又揣着银子,溜进了王婆的茶坊。此时茶坊里没什么客人,王婆正坐在炉边烤火,见西门庆进来,眼皮都没抬一下。

“王婆,忙着呢?”西门庆堆着笑,凑到炉边,“这天儿可真冷。”

王婆斜睨了他一眼:“西门大官人今日又来喝茶?我这粗茶淡饭,怕是入不了您的眼。”

西门庆嘿嘿一笑,从怀里摸出个小布包,塞到王婆手里:“王婆说笑了,这点心意,您先拿着。”

王婆捏了捏布包的厚度,脸上露出一丝笑意,却还是把布包推了回去:“大官人这是做什么?无功不受禄,老婆子可不敢收。”

“王婆这就见外了不是?”西门庆又把布包塞过去,“前日跟您说的事,您考虑得怎么样了?”

王婆这才慢悠悠地把布包揣进怀里,呷了口茶道:“大官人说的是那潘娘子的事?”

“正是!”西门庆眼睛一亮,“王婆,您老在这街上活了大半辈子,人头熟,门路广,只要您肯帮忙,价钱好商量!”

王婆放下茶杯,叹了口气:“大官人,不是老婆子不帮你,这事儿难啊。那潘娘子虽是妇道人家,却也是有夫之妇,她丈夫武大郎虽说老实,可他弟弟武松,那可是打死老虎的好汉,如今在衙门里当都头,若是被他知道了,别说你我,怕是连骨头都剩不下。”

“武松那边我自有办法。”西门庆道,“只要能成,我西门庆绝不含糊!王婆您说,要多少银子?五十两?还是一百两?”

王婆摇了摇头:“老婆子我一把年纪了,要那么多银子也没用。只是……”她拖长了声音,看着西门庆,“这事儿风险太大,若是成了,老婆子后半辈子还得靠大官人照拂;若是不成,怕是连这茶坊都保不住。”

西门庆拍着胸脯:“王婆放心!只要事成,您老后半辈子的吃穿用度,全由我包了!我给您养老送终,比亲儿子还亲!”

王婆眯起眼睛,似乎在掂量他的话。半晌,她才缓缓道:“大官人这话,可当真?”

“绝无虚言!”西门庆道,“我这就可以立字据!”

“立字据就不必了。”王婆笑道,“老婆子信得过大官人。不过,要成这事儿,还得些东西打点。”

“您说!”西门庆喜出望外。

“明日,你送一匹上好的绫罗绸缎到我这里来。”王婆道,“我自有妙用。”

“没问题!”西门庆满口答应,“别说一匹,十匹都行!”

王婆点点头:“行了,大官人回去吧,等着老婆子的好消息。”

西门庆见她松口,乐得眉开眼笑,又塞给王婆几两碎银:“那我就静候佳音了!”说罢,兴冲冲地离开了茶坊。

王婆看着他的背影,掂了掂怀里的银子,嘴角勾起一抹算计的笑。她喃喃自语:“这西门庆,倒是个肯下本钱的。那潘娘子,平日里看着端庄,骨子里怕是也不安分,这事儿,有戏。”

她站起身,走到门口,望了望武大郎家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只要能拿到银子,管他什么伦理道德,她王婆活了一辈子,什么风浪没见过?

西门庆从王婆那里出来,心里像揣了只兔子,怦怦直跳。他一路哼着小曲回了家,立刻让人去绸缎庄挑了一匹最好的锦缎,又备了些金银,连夜送到了知府衙门。

这阳谷县的知府,本就是个见钱眼开的主儿,见西门庆送来这么多好处,笑得合不拢嘴。

“西门大官人,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只要本官能办到的,绝不含糊。”知府搓着手,贪婪地盯着那些金银。

西门庆凑近一步,低声道:“大人,实不相瞒,小人近日备了些薄礼,想送到东京蔡太师府上,只是路途遥远,怕不安全,想请大人派个得力的人手护送。”

知府眼珠一转:“哦?不知大官人想让谁去?”

“小人听说,衙门里的武松都头,武艺高强,为人正直,若是能让他护送,小人便放心了。”西门庆道,“只是不知武都头是否有空?”

知府哪里不知道西门庆的心思?他收了人家的好处,自然要帮忙。再说,武松虽是好汉,却不懂官场应酬,知府早就看他不顺眼了。

“这有何难?”知府笑道,“武松是本官的下属,本官一句话的事。正好近日有公文要送往东京,就让他顺便护送大官人的礼物,一举两得。”

“那多谢大人了!”西门庆喜道。

“客气什么。”知府道,“我这就让人去叫武松来。”

不多时,武松便被叫到了知府衙门。他听说要护送礼物去东京,眉头立刻皱了起来:“大人,卑职近日家中有些事,怕是走不开。”

“家中能有什么事?”知府沉下脸,“这是公事!护送公文和蔡太师的礼物,事关重大,除了你,本官信不过别人!”

武松还想再推辞,知府却拍了拍桌子:“怎么?武都头是想抗命?”

武松无奈,只得躬身领命:“卑职不敢。不知何时起程?”

“事不宜迟,今日下午就出发。”知府道,“你快去准备吧。”

武松心中虽有万般不愿,却也只能领命而去。他走出衙门,心里沉甸甸的。昨日刚和嫂嫂闹翻,今日就被派去东京,哥哥一个人在家,他实在放心不下。

回到住处,武松简单收拾了行李,又买了些糕点,匆匆往武大郎家赶去。他必须在走之前,再叮嘱哥哥几句。

就在武松赶往武大郎家的同时,王婆拿着西门庆送来的锦缎,颠着小脚,也来到了武大郎家。

潘金莲正在屋里绣着花,见王婆进来,有些不耐烦:“王婆,有事?”

王婆脸上堆着笑,将锦缎往桌上一铺:“大娘子,你看这料子怎么样?”

潘金莲瞥了一眼,只见那锦缎色泽艳丽,质地柔软,一看就价值不菲,不由得眼睛一亮:“这料子倒是不错,哪里来的?”

“是一个远房亲戚送的,说是给我做寿衣的。”王婆叹了口气,“老婆子我年纪大了,也活不了几年了,想着做套体面点的寿衣,可我这眼神不好,手脚也笨,做不来这细活。大娘子的针线活是出了名的好,想请你帮个忙,不知你肯不肯?”

潘金莲本就闲着无聊,又见这锦缎确实好看,心里便有些动了。她故作犹豫:“我也不是不肯,只是我平日里还要伺候大郎,怕是没时间。”

“耽误不了多少功夫的。”王婆道,“明日你到我茶坊去做,那里暖和,我给你泡上好茶,你边做边歇着,多自在。再说,老婆子也没什么能报答你的,等寿衣做好了,剩下的料子,就给你做件衣裳,你看如何?”

潘金莲一听还有剩下的料子,心里更乐意了。她笑道:“既然王婆都开口了,我若是再推辞,就显得不近人情了。明日我过去便是。”

“那可多谢大娘子了!”王婆喜道,“我这就回去准备准备,明日等你来。”

说罢,她又说了几句闲话,便拿着锦缎离开了。走出院门,王婆回头望了一眼,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第一步,成了。

武松赶到武大郎家时,武大郎刚卖完炊饼回来,正坐在桌边喝水。见武松进来,他愣了愣:“二郎,你怎么回来了?”

“哥哥,我要去东京一趟,护送公文,今日下午就出发。”武松将糕点放在桌上,“这是给你买的,你平日里饿了可以吃点。”

武大郎闻言,有些着急:“怎么这么急?要去多久?”

“少说也得一个月。”武松道,“哥哥,我不在家,你自己要多保重。平日里少和人争执,尤其是……尤其是西门庆那伙人,离他们远点。若是有人欺负你,千万别硬碰硬,等我回来再说。”

武大郎连连点头:“我知道,你放心去吧。我就在家卖炊饼,不惹事。”

武松还是不放心,又叮嘱道:“家里的门要锁好,晚上早点睡,别出去闲逛。嫂嫂那边……”他顿了顿,“你也多看着点,别让她跟不三不四的人来往。”

正说着,潘金莲从里屋走了出来,见武松在,脸色立刻沉了下来,转身就要回去。

“嫂嫂,等一下。”武松叫住她。

潘金莲停下脚步,却没回头。

武松看着她的背影,沉声道:“我走之后,希望嫂嫂能恪守本分,好好照顾我哥哥,莫要再生事端。否则,休怪我武松回来时,不讲情面!”

潘金莲猛地转过身,怒视着他:“武松,你少在这里教训我!我是你嫂嫂,轮得到你来指手画脚吗?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咱们井水不犯河水!”

“你!”武松气得脸色发白。

“好了好了,少说两句。”武大郎连忙打圆场,“二郎,你快走吧,别耽误了行程。金莲,你也少说两句。”

武松深深地看了潘金莲一眼,又对武大郎道:“哥哥,我走了,你一定保重。”

说罢,他不再看潘金莲,转身大步离去。

武大郎送他到门口,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街角,才叹了口气,转身回屋。

潘金莲站在屋里,看着武松离去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快意,又夹杂着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她知道,武松走了,她的机会,来了。

窗外的阳光渐渐西斜,将院子里的树影拉得很长。一场由欲望、贪婪和阴谋交织而成的大戏,即将在这小小的阳谷县里,拉开帷幕。而身处其中的人,有的浑然不觉,有的满怀期待,有的则在命运的漩涡中,一步步走向深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135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