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41章 四大名着:忠义参天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2.5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1

淮河的秋水带着寒意,拍打着卢俊义乘坐的官船。他靠在舱壁上,脸色蜡黄,冷汗浸湿了衣襟——自东京回来后,他就总觉得头晕目眩,四肢沉重得像灌了铅。船工端来汤药,他刚喝一口,就“哇”地吐了出来,里面竟带着血丝。

“大人,您这病……”船工担忧道。卢俊义摆摆手,他知道自己怕是不行了。那日在太尉府喝的酒,回来后就觉得不对劲,如今想来,定是高俅、蔡京下了毒。他望着窗外的河水,忽然想起燕青临走时说的话:“韩信、英布、彭越,哪个不是功高盖主,最后落得身首异处?”

“悔不听小乙之言啊……”卢俊义长叹一声,挣扎着起身,想扶着船舷站一会儿,脚下却一软,“扑通”一声栽进了淮河。等船工们把他捞上来时,早已没了气息——一代玉麒麟,竟落得个失足落水的下场,对外只说是“暴病身亡”。

消息传到楚州,宋江正在府衙处理公务,闻言手中的笔“啪”地掉在地上,墨汁在公文上晕开一大片。“卢员外……”他喃喃道,眼泪止不住地流。他比谁都清楚,卢俊义不是失足,是被害死的。

“宋大哥,咱们反了吧!”李逵闯进来,抡着双斧就往外冲,“俺去砍了高俅、蔡京那伙狗贼!”

宋江一把拉住他:“胡闹!卢员外尸骨未寒,你要再惹事,对得起他吗?”他知道,此时谋反,只会让梁山好汉彻底背上“反贼”的骂名,他苦心经营的“忠义”之名,也会毁于一旦。

可他没料到,卢俊义的死,只是开始。几日后,东京派来钦差,说是徽宗念他平定方腊有功,特赐御酒一坛,以示嘉奖。宋江接旨时,手心全是汗——他见过太多朝廷的“嘉奖”了。

钦差宣读圣旨时,脸上带着一丝诡异的笑。宋江接过那坛御酒,封口处的红绸异常鲜艳,像极了方腊那条染血的头巾。他知道,这酒里,定藏着和卢俊义那杯一样的毒。

就在这时,东京的皇宫里,宿太尉正跪在徽宗面前,老泪纵横:“陛下!您不能赐死宋江啊!他平定方腊,立下大功,若如此待他,天下英雄都会寒心的!”

徽宗这才惊觉:“朕只是赐酒安抚,何时要赐死他了?”

“那酒是蔡京换的!里面有毒啊!”宿太尉急道,“陛下快下旨,追回那坛酒!”

徽宗这才明白自己又被奸臣骗了,连忙传旨:“快!快派快马去楚州,追回赐给宋江的御酒!”

可一切都晚了。楚州安抚使府内,宋江屏退左右,独自坐在桌前,望着那坛御酒。他想起了晁盖,想起了林冲,想起了卢俊义,想起了所有为“忠义”二字死去的弟兄。“爹,儿子不孝,不能给您守孝了……”他喃喃着,正要掀开酒坛,门“哐当”一声被撞开,李逵冲了进来。

“宋大哥!俺听说朝廷赐了御酒,特地来讨一杯喝!”李逵说着,就要去拿酒坛。

宋江按住他,脸色苍白:“李逵,这酒……不能喝。”

“为啥不能喝?”李逵瞪起眼睛,忽然察觉到宋江不对劲,“宋大哥,你脸色咋这么难看?是不是这酒有问题?”

宋江苦笑一声:“朝廷……终究是容不下咱们啊。这酒里有毒,是要赐死我的。”

“狗皇帝!”李逵一把抢过酒坛,就要砸了,“俺去找他说理去!不行就反了,让宋大哥你做皇帝!”

“住口!”宋江厉声道,“我等聚义梁山,为的是替天行道;归顺朝廷,为的是忠义二字。如今皇上赐死,我认了,但绝不能再谋反,坏了梁山的名声!”

“那俺们就白死了?”李逵哭道,“卢员外死了,现在轮到你,俺们弟兄的命,就这么不值钱?”

宋江看着他,眼中满是疲惫:“李逵,我死后,你要好好活着,别再惹事。就把我葬在楚州的蓼儿洼吧,那里水泊环绕,像极了梁山……”

他话没说完,就见李逵猛地举起酒坛,“咕咚咕咚”灌了大半坛。“宋大哥,你走了,俺一个人活着也没意思!”李逵抹了抹嘴,脸上露出一丝诡异的笑容,“俺跟你一起走,到了阴间,俺还做你的小弟,给你砍人!”

“李逵!你……”宋江又惊又怒,想去夺酒坛,却被李逵按住。

“宋大哥,别骂俺……”李逵的声音越来越低,嘴角开始流血,“俺知道你疼俺……俺也疼你……”他头一歪,倒在宋江怀里,再也没了声息。

“李逵!李逵!”宋江抱着他冰冷的身体,终于崩溃,嚎啕大哭。他颤抖着拿起剩下的半坛酒,一饮而尽。毒酒入喉,像火烧一样疼,他看着窗外的蓼儿洼,那里的水泊在夕阳下泛着金光,真的像极了梁山。“弟兄们……俺来陪你们了……”他喃喃着,倒在李逵身边,闭上了眼睛。

宋江和李逵的死讯传到润州,吴用正在整理军务,闻言一口血喷在地图上。“宋大哥……”他喃喃道,泪水模糊了双眼。他知道,宋江一死,梁山就彻底散了。几日后,他收拾好简单的行囊,独自往楚州而去。

路过扬州时,恰逢花荣在此驻守。花荣听闻噩耗,早已哭红了眼,拉着吴用道:“军师,咱们去楚州,陪宋大哥最后一程。”

两人来到蓼儿洼,宋江和李逵的坟墓并排而立,简陋的石碑上只刻着名字。吴用和花荣跪在坟前,烧了纸钱,也烧了他们的官印。“宋大哥,弟兄们都走了,俺们也不活了。”吴用笑道,眼中却含着泪。

花荣拔出弓箭,对着自己的心口,笑道:“俺这一生,只认宋大哥一个主子。他走了,俺也跟着去。”

两人相视一笑,同时自尽在宋江坟前。风吹过蓼儿洼,水泊泛起涟漪,像在为这最后的忠义之士哭泣。

消息传回东京,徽宗正在御花园赏花,闻言手中的酒杯“哐当”落地。宿太尉趁机将蔡京、高俅换毒酒、害卢俊义的事一一禀明,徽宗这才知道自己犯下了多大的错。“奸臣!误朕!”他怒吼着,将桌上的奏折扫到地上,却再也换不回宋江等人的性命。

不久后,徽宗下旨:追封宋江为忠烈义济灵应侯,在蓼儿洼修建祠堂,赐名“靖忠之庙”,亲自题写匾额。李逵、卢俊义、吴用、花荣等人的牌位,也被请进庙中,享受四时祭祀。

高俅、蔡京虽未被处死,却也失了势,再也不敢在朝中兴风作浪。宿太尉看着“靖忠之庙”的匾额,叹道:“若早如此,何至于此啊……”

楚州的百姓,感念宋江在任时兴修水利、减免赋税,纷纷到靖忠之庙祭拜。奇怪的是,凡是遇到旱灾,去庙里求雨,第二天必定天降甘霖;遇到水灾,求风停雨,风浪很快就会平息。百姓都说,是宋公明显灵了。

多年后,靖忠之庙的香火依旧旺盛。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和尚,拄着拐杖来到庙前,望着宋江的牌位,喃喃道:“宋大哥,俺来看你了……”他是武松,当年在六和寺出家,如今已是八十高龄。他在庙前烧了一炷香,又缓缓离去,背影消失在蓼儿洼的暮色中。

夕阳下,蓼儿洼的水泊波光粼粼,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照着靖忠之庙的飞檐。庙内的“忠义”匾额,在余晖中闪闪发亮,仿佛在诉说着一群好汉用生命践行的诺言——

忠义参天,虽死不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735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