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43章 四大名着:宝黛钗初会荣庆堂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1

荣国府的晨露还挂在芭蕉叶上,贾宝玉就一蹦三跳地往贾母的荣庆堂跑。他穿着件石青色箭袖,领口绣着缠枝莲纹,乌黑的头发用一根碧玉簪绾着,跑起来时,簪子上的流苏晃悠着,像只振翅的蝶。

“老祖宗!老祖宗!”他冲进正厅时,贾母正坐在铺着软垫的楠木椅上,看着丫鬟们摆弄新得的秋菊。见宝玉进来,贾母笑得眼角的皱纹都堆在了一起:“猴儿,这早晚才起,昨儿不是说要给你林妹妹请安吗?”

宝玉这才注意到,贾母身边的梨花木凳上,坐着个穿月白绫袄的姑娘。她正低头看着自己的裙角,露出一段纤细的脖颈,像雨后新抽的藕。听见脚步声,她缓缓抬头——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脸色是淡淡的苍白,像上好的宣纸上晕了一点浅墨。

“这是……”宝玉愣住了,手里的折扇“啪嗒”掉在地上,“这个妹妹,我见过的。”

贾母笑骂:“又说胡话,你打小在这府里长大,何曾见过你林妹妹?”

“我就是见过!”宝玉蹲下去捡扇子,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黛玉,“虽说记不清在哪儿见的,但见了妹妹,就觉得心里头亲,像是认识了好些年。”

黛玉被他看得有些不好意思,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在眼下投出一小片阴影。她刚到荣国府不过两日,还没习惯这样直白的打量,尤其是这少年的眼神,亮得像星星,带着一股热辣辣的劲儿,让她脸颊发烫。

“妹妹叫什么名字?”宝玉挨着她坐下,椅子上的锦垫被他一坐,弹起好些细尘。

“林黛玉。”她的声音很轻,像风吹过竹林的沙沙声。

“黛玉,黛玉……”宝玉念着这个名字,忽然拍手,“好名字!比那些‘春’啊‘红’啊的好听多了!妹妹可有表字?”

“无字。”

“我给妹妹取一个吧!”宝玉眼睛一亮,“《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妹妹眉尖若蹙,不如叫‘颦颦’如何?”

贾母笑道:“这孩子,就你主意多。”

正说着,宝玉忽然注意到黛玉的手腕上空空的,不像府里其他姐妹,不是戴着手镯就是串着珠子。他猛地想起什么,一把扯下自己脖子上的通灵宝玉,举到黛玉面前:“妹妹有这个吗?”

那玉是鹅蛋大小的莹白,上面刻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八个字,用红绳系着,看着温润通透。黛玉摇摇头:“我没有。”

“没有?”宝玉像被针扎了似的,眼睛瞪得溜圆,“怎么会没有?这么好的妹妹,怎么能没有玉?”他忽然把玉往地上一摔,“既然妹妹没有,我这玉留着也没用!”

“啪”的一声,玉砸在青石板上,弹起老高,幸好没摔碎。贾母吓得赶紧让人捡起来:“孽障!你疯了不成?这玉是你的命根子!”

王夫人也过来数落:“宝二爷,怎可为这点事就摔玉?仔细吓着你林妹妹!”

黛玉站在一旁,脸色白得像纸。她没想到自己一句“没有”,竟引得他发这么大的脾气。看着宝玉被众人围着数落,她心里又慌又悔,眼圈慢慢红了——在这府里,她终究是个外人,连一句话都能惹出祸来。

宝玉被贾母拉着训了半天,嘴里还嘟囔着:“她没有,我也不要有……”眼睛却不住地往黛玉那边瞟,见她眼圈红了,像只受惊的小兔子,心里忽然软了,也悔了。

那天下午,黛玉正坐在窗边发呆,雪雁进来禀报:“姑娘,怡红院的袭姑娘来了。”

袭人是宝玉的贴身大丫鬟,生得细眉细眼,看着十分和气。她捧着一个锦盒进来,笑着给黛玉请安:“林姑娘,我给您赔罪来了。我们宝二爷是个混世魔王,昨日鲁莽,惹得姑娘生气,还请姑娘别往心里去。”

黛玉连忙起身:“姐姐多礼了,原是我不好,不该说没有玉。”

“姑娘千万别这么说。”袭人打开锦盒,里面是一串蜜蜡珠子,“这是我们宝二爷让我送来的,他说这珠子看着素净,配姑娘正好。”

黛玉看着那串珠子,蜜蜡的颜色像琥珀,透着温润的光。她知道这是宝玉的心意,却不便收下,只说:“多谢宝二爷好意,只是我刚来,怎好收这么贵重的东西?”

袭人也不强求,把锦盒放在桌上:“那我就先搁这儿了。我们宝二爷其实是个好孩子,就是性子急,心里头是热的。往后相处久了,姑娘就知道了。”

她又坐了会儿,说了些府里的规矩,哪个太太爱吃甜的,哪个姑娘爱清净,细细密密的,像在给黛玉画一张府里的地图。黛玉听着,心里的那点委屈,慢慢散了。

第二日一早,荣国府就热闹起来。周瑞家的匆匆来报:“老太太,太太,薛家的姑娘来了!”

贾母一听,笑着往外迎:“可是我的宝丫头来了?”

黛玉跟着贾母走到垂花门,见一群丫鬟簇拥着一个姑娘进来。那姑娘穿着藕荷色绫袄,外罩青缎披风,梳着圆髻,簪着一支赤金点翠步摇,走路时步摇上的珠子轻轻晃动,却没发出一点声音。她生得肌骨莹润,脸若银盆,眼如水杏,嘴角总带着一丝浅浅的笑,看着就让人觉得亲切。

“外甥女给外祖母请安。”那姑娘走到贾母面前,规规矩矩地磕了个头,声音清脆,像玉珠落盘。

“快起来,快起来!”贾母一把拉住她,上上下下打量着,“几年不见,出落得这么标致了!你母亲身子好些了吗?”

“劳外祖母惦记,母亲好多了。”那姑娘笑着回答,又给王夫人、邢夫人请安,礼数周全,滴水不漏。

黛玉这才知道,这是母亲的妹妹薛姨妈的女儿,名叫薛宝钗,比她大一岁。

宝钗也注意到了黛玉,笑着对贾母说:“这位就是林妹妹吧?常听母亲说起,说林妹妹才貌双全。”

“宝姐姐谬赞了。”黛玉回了一礼,心里却觉得,这位宝姐姐和自己,是全然不同的两种人——她像夏日里的荷花,明媚大方;自己却像秋日里的菊花,带着点孤高和清冷。

宝玉不知从哪里跑出来,挤到两人中间:“宝姐姐来了!我给你看个好东西!”说着,就拉着宝钗往怡红院跑,跑了两步又回头,对黛玉喊:“林妹妹也来!”

黛玉站在原地,看着他们的背影,宝玉的红袄和宝钗的藕荷色披风混在一起,像一幅热闹的画。周瑞家的笑着说:“姑娘也去吧,孩子们在一处,热闹。”

黛玉摇摇头:“我不去了,有些乏。”

她转身回了碧纱橱,雪雁给她沏了杯龙井。她看着茶杯里的茶叶慢慢舒展,忽然想起昨日宝玉摔玉的样子,又想起宝钗那周全的笑,心里像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说不清是酸是涩。

荣庆堂里,贾母正拉着宝钗说话,问她读什么书,爱吃什么菜。宝钗一一回答,说“杂书也读过几本,不过是些《女四书》《列女传》”,说“爱吃些甜软的,比如冰糖燕窝粥”。句句都合贾母的心意。

宝玉却坐不住,一会儿给宝钗拿点心,一会儿又跑到黛玉门口,探头问:“林妹妹,你怎么不来?宝姐姐带了南边的糖蒸酥酪,可好吃了!”

黛玉隔着门说:“我不爱吃甜的。”

宝玉愣了愣,跑回荣庆堂,把酥酪往桌上一放:“我不爱吃甜的,谁爱吃谁吃!”

宝钗看了,只是笑笑,让丫鬟把酥酪收起来,又从包里拿出一卷书:“外祖母,这是我给妹妹们带的《女诫》,闲着时看看,也好。”

贾母更高兴了:“还是宝丫头懂事!不像我那混世魔王,就知道玩!”

黛玉在碧纱橱里,听见荣庆堂传来的笑声,一波一波的,像水面的涟漪。她拿起桌上的《断肠集》,却一个字也看不进去。窗外的桂花开得正盛,香气飘进来,甜得有些发腻。她忽然觉得,这荣国府太大了,人太多了,像一个热闹的戏台,每个人都在台上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她这个新来的,还不知道该怎么开口唱第一句。

宝玉又跑来了,手里拿着一枝刚开的桂花:“林妹妹,你闻,香不香?”

黛玉看着他鼻尖上的汗,和那枝被他捏得有些发蔫的桂花,忽然笑了——那笑容像冰消雪融,让宝玉看呆了。

“傻站着干什么?”黛玉接过桂花,放在鼻下轻嗅,“是挺香的。”

“你笑了!”宝玉拍手,“我就知道,你笑起来最好看!”

黛玉的脸颊又红了,把桂花插在瓶里,轻声道:“宝姐姐还在荣庆堂呢,你快去陪着吧。”

“我不,我就想跟你待着。”宝玉赖在椅子上,“宝姐姐有老太太疼,你只有我疼。”

黛玉的心,像被那桂花的香浸了一下,软软的,甜甜的。她知道,这荣国府的日子,或许不会像她想的那么难。至少,有这么一个傻气的哥哥,会因为她没有玉而摔自己的玉,会因为她笑了而高兴半天。

荣庆堂的笑声还在继续,碧纱橱里,一枝桂花静静地开着。宝黛钗的初会,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荣国府的日子里,漾开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未来的欢喜与哀愁,都从这一刻,悄悄开始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04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