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47章 四大名着: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3.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1

秦可卿的死讯像一块巨石,砸在宁国府的水面上,激起的不是悲伤的涟漪,而是一团混乱的漩涡。她的贴身丫鬟瑞珠,见主子已逝,竟一头撞在柱子上,随主而去,更添了几分惨烈。

贾珍趴在灵前,哭得肝肠寸断,几次晕厥过去。他素日里荒淫无道,对这个儿媳却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倚重,如今人去楼空,只觉得心里空落落的,像是被剜去了一块。贾蓉跪在一旁,红着眼圈,却更多的是茫然——他从未想过,那个总是温和笑着的妻子,会以这样的方式离开。

偏在这时,贾珍的妻子尤氏又病倒了。说是病倒,倒不如说是急病了心。秦可卿的死本就蹊跷,瑞珠的殉主更是让她心惊肉跳,加上府里上下乱作一团,里里外外的事都压在她身上,她索性一病不起,把自己关在房里,任凭外面天翻地覆。

宁国府一下子没了主心骨。管家媳妇们没了约束,个个推诿扯皮;小厮们没了看管,偷鸡摸狗,迟到早退是常事;厨房里更是乱成一锅粥,该备的祭品忘了备,该送的孝布发错了人,哭声、骂声、争吵声混在一起,比菜市场还要嘈杂。

贾珍看着眼前的乱象,急得满嘴起泡。他自己是个甩手掌柜,平日里只会吃喝玩乐,哪里懂得料理这些琐事?贾蓉更是个半大的孩子,除了哭,什么也做不了。

“这可如何是好?”贾珍在书房里踱来踱去,像只热锅上的蚂蚁。旁边的贾蔷提醒道:“大爷,不如去荣国府求求老太太?让二奶奶过来帮帮忙?”

贾珍眼睛一亮。王熙凤的能干,他是知道的。荣国府那么大的摊子,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连老太太都夸她。只是……让一个妯娌来料理自家儿媳的丧事,总觉得有些不妥。可事到如今,也顾不上那么多了。

“对!就去找二奶奶!”贾珍当即决定,备了份厚礼,匆匆往荣国府赶去。

荣国府这边,贾母正因为秦可卿的死伤感,见贾珍哭得红着眼圈进来,连忙让他坐下:“珍儿,节哀顺变。家里的事,有难处就说。”

贾珍“扑通”一声跪下,给贾母磕了个头:“老太太,孙儿实在没办法了。尤氏病了,府里没人主事,乱成一锅粥,秦氏的丧事……怕是要办得不像样了。求老太太开恩,让凤丫头去帮几天忙,料理料理。”

贾母沉吟片刻,看向旁边的王夫人:“你觉得呢?”

王夫人笑道:“凤丫头倒是能干,就是怕她太累了。不过都是一家人,宁国府有难处,她理应帮忙。”

邢夫人也在一旁附和:“是啊,让她去历练历练也好。”

贾母这才点头:“既是这样,就让凤丫头去吧。告诉她,好好办,别让人笑话咱们贾府。”

贾珍连忙道谢,又去见王熙凤,把来意一说。王熙凤一听,心里早就乐开了花——她最是好强,荣国府的事已经难不倒她,正愁没机会展露身手,宁国府的乱局,对她而言,简直是送上门来的舞台。

但她表面上却故作难色:“大哥,这可使不得。我一个年轻媳妇,哪懂什么丧事规矩?万一办砸了,岂不是添乱?”

贾珍哪里肯信,拉着她的手不放:“二奶奶就别谦虚了,整个贾府,谁不知道你的本事?只要你肯去,我把宁国府的钥匙都交给你,你说怎么着就怎么着!”

王熙凤见他说得恳切,又故意推辞了几句,这才“勉强”答应:“既然大哥这么说,我就试试看。若是有哪里做得不对,还请大哥多担待。”

消息传到宁国府,下人们议论纷纷。有说王熙凤厉害的,这下有好日子过了;也有说她一个女人家,能有什么本事,不过是来装装样子。

王熙凤到宁国府的第一天,就给了所有人一个下马威。她穿着一身素服,坐在荣禧堂的正位上,让宁国府的管家媳妇们都来回话。

“我知道你们府里乱,”王熙凤开门见山,声音清脆,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从今天起,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我先说几条规矩:第一,各司其职,采买的、做饭的、管孝布的,都把自己的差事记清楚,出了错,唯你们是问;第二,按时点名,迟到早退的,打二十板子;第三,账目要清楚,一文钱都不能错,错了的,自己补上,还要受罚!”

她一边说,一边让平儿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花名册,一一点名,谁管什么,谁负责什么,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管家媳妇们见她条理清晰,语气严厉,一个个都不敢作声,低着头,大气都不敢喘。

王熙凤又道:“现在,把昨天该做的事,都报上来。”

一个管事媳妇战战兢兢地说:“回二奶奶,昨天该送的孝布,少了二十匹……”

“谁管采买的?”王熙凤眼睛一瞪。

一个胖胖的媳妇站出来:“是……是我。”

“为什么少了?”

“我……我也不知道,许是库房里本来就少了……”

“胡说!”王熙凤一拍桌子,“库房里的账记得清清楚楚,怎么会少?定是你中饱私囊了!来人,拉下去,打二十板子,再罚三个月月钱!”

那媳妇吓得“扑通”一声跪下,连连求饶,王熙凤却理都不理。板子打在身上,一声声惨叫,听得其他管家媳妇们心惊肉跳,再也不敢有半点侥幸心理。

处理完这事,王熙凤又让人把厨房的管事叫来:“昨天的祭品,为什么晚了一个时辰?”

厨房管事支支吾吾:“回二奶奶,是……是柴火不够了……”

“柴火不够不知道早说?”王熙凤道,“罚你一个月月钱,再敢误事,直接打发你出去!”

一上午下来,王熙凤处理了七八件错事,赏了两个办事妥当的,罚了五个偷懒耍滑的,宁国府的气氛顿时变了。下人们见她赏罚分明,说一不二,都不敢再偷懒,干活也麻利了许多。

接下来的日子,王熙凤更是以身作则。天不亮就起来,亲自去各处巡查;晚上忙到三更,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房。她把宁国府的大小事务安排得井井有条:谁负责接待吊唁的客人,谁负责准备祭品,谁负责看管库房,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有一次,一个小厮迟到了,按照规矩该打二十板子。那小厮是贾蓉的伴读,仗着有几分脸面,不肯受罚。王熙凤二话不说,让人把他拉到院子里,当着所有人的面,结结实实地打了二十板子,打得他哭爹喊娘。贾蓉过来求情,王熙凤也没给面子:“规矩就是规矩,谁也不能例外!”

贾蓉碰了一鼻子灰,再也不敢管了。

贾珍看在眼里,喜在心里。他没想到王熙凤不仅能干,还这么有威严,把宁国府治理得比尤氏在时还要好。他索性把所有的事都交给王熙凤,自己只负责应酬吊唁的客人。

秦可卿的丧事,在王熙凤的主持下,办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前来吊唁的王公贵族,都称赞贾府办事周到,有规矩。

贾母也派人来看过几次,回来说宁国府井井有条,王熙凤把一切都打理得很好,贾母这才放下心来,对王熙凤更是满意。

到了出殡那天,送葬的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里,光是车马就有数百辆,在京城引起了不小的轰动。王熙凤穿着素服,跟在队伍后面,虽然面带疲惫,眼神却依旧锐利。

平儿悄悄对她说:“奶奶,您这几日累坏了,等这事完了,可得好好歇歇。”

王熙凤笑道:“累是累点,可看着这一切都顺顺当当的,心里也舒坦。”她心里清楚,这次协理宁国府,不仅帮了宁国府的忙,更重要的是,向所有人证明了她的能力,往后在贾府的地位,只会更稳固。

丧事办完,王熙凤要回荣国府了。宁国府的下人们都来送行,虽然还是有些怕她,却多了几分敬佩。贾珍亲自送她到门口,感激地道:“二奶奶,这次多亏了你,大恩不言谢,以后有用得着宁国府的地方,尽管开口。”

王熙凤笑道:“大哥客气了,都是一家人。”

回到荣国府,王夫人见她消瘦了些,心疼道:“累坏了吧?好好歇歇。”

王熙凤笑道:“不累,能帮上忙就好。”

她回到自己的院子,刚坐下,平儿就端来一碗参汤:“奶奶快喝点,补补身子。”

王熙凤喝着参汤,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美滋滋的。她知道,这次协理宁国府,只是她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但这个插曲,却让她更加坚信,只要有能力,有手段,就能在这复杂的贾府里,站稳脚跟,活出自己的精彩。

而宁国府,在王熙凤离开后,虽然又恢复了往日的样子,却也规矩了不少。下人们想起王熙凤的厉害,干活也不敢再像以前那样敷衍了。只是,那平静的表面下,依旧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再次引爆。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的事,很快就在京城传开了。人们都称赞她是“脂粉队里的英雄”,连那些当官的,都佩服她的才干。王熙凤听了,心里越发得意,却也更加小心——她知道,树大招风,越是厉害,就越要谨慎。

荣国府的月光,依旧温柔地洒在庭院里,照着王熙凤略带疲惫却依旧精明的脸。她知道,属于她的路,还很长,也很险,但她有信心,一步步走下去,走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975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