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 分类:女生 | 字数:0

九门之四屠黄葵

书名:权演龙之更新的书 作者:权演龙 字数:1.3万字 更新时间:07-17 08:11

长沙城外的雨,总带着股化不开的腥气。

陈皮蜷缩在城门洞的草堆里,数着檐角滴落的水珠。十三岁的少年瘦得像根被水泡透的柴禾,破棉袄里露出的胳膊上全是青紫的冻疮,可那双眼睛亮得吓人,像藏着两簇鬼火,盯着每个从城门进出的人。

“小叫花子,看什么看?”挑着菜担的老汉啐了口唾沫,“再看剜了你的眼。”

陈皮没动,只是把脖子往棉袄里缩了缩。他在这里蹲了三个月,从寒冬到暖春,看够了骑马的兵痞如何踹翻卖唱的瞎子,也数过富家太太袖口掉下来的金镯子滚到哪个阴沟里。城里的人都嫌他晦气,只有药铺的小姑娘偶尔会偷偷塞给他半个馒头。

今天不同。

日头偏西时,一个穿青布长衫的瞎子拄着拐杖停在城门洞前,摸索着要坐下。陈皮本想挪挪身子给他腾地方,却被瞎子按住了肩膀。那只手枯瘦如柴,指尖却带着股奇异的力道,捏得他肩胛骨生疼。

“少年人,”瞎子的声音像砂纸磨过木头,“我看你眼底有凶光,是块杀人的料。”

陈皮猛地抬头,看见瞎子眼窝深陷,黑洞洞的窟窿正对着自己。他想逃,可肩膀像被铁钳夹住,动弹不得。

“你命里缺金,却要靠金吃饭。”瞎子从怀里摸出个油布包,塞到陈皮手里,“一百文,杀一人,凑够一百单,你就能脱胎换骨。”

油布包里是把三寸长的小弯刀,刀鞘是鲨鱼皮的,摸上去冰凉滑腻。陈皮刚想问什么,瞎子已经站起身,拐杖笃笃地敲着石板路,没入了暮色里。

“记住,”瞎子的声音飘回来,“少一文,不杀。”

陈皮握着弯刀,手心全是汗。他解开刀鞘,刀锋映着最后一点天光,亮得能照见自己蜡黄的脸。城门外传来几声犬吠,远处隐约有马蹄声,他突然觉得肚子不饿了,冻疮也不疼了,那点凶光在眼底烧得更旺。

春申找到陈皮时,身上还滴着水。

少年赤着脚,裤腿卷到膝盖,小腿上划开了好几道口子,混着泥和血。他怀里紧紧抱着个粗布袋子,站在城门洞前,看了陈皮半天,才哑着嗓子问:“你是那个……杀人的?”

陈皮正用布条擦刀,闻言抬了抬眼皮:“一百文,杀一个。”

春申的脸白得像纸,嘴唇哆嗦着,把布袋子倒过来。九十九枚铜钱滚落在草堆上,叮当作响。有几枚边缘都磨圆了,沾着黑乎乎的东西,不知道是泥还是血。

“我只有这些。”春申的声音带着哭腔,“我爹娘,我妹妹……都被黄葵帮的人杀了。”

黄葵帮是洞庭湖上的水匪,最近半年常在长沙城外活动。陈皮见过他们几次,都是些歪戴帽子敞着怀的汉子,腰间别着短铳,走路时枪托撞着大腿,发出沉闷的响声。领头的姓屠,据说一手炮仗玩得神,人都叫他炮头。

“少一文。”陈皮把刀收回鞘里,“不杀。”

“我真的没有了!”春申扑通跪在地上,膝盖砸在石板上的声音闷得吓人,“我家的船被他们烧了,渔网也抢了,这些钱是我从船板缝里抠出来的……”

陈皮没理他。他数过那些铜钱,确实是九十九枚。瞎子说过的话,像刻在他脑子里。

春申哭了半夜。开始是呜咽,后来变成压抑的嘶吼,最后嗓子哑得只能发出嗬嗬的声儿。陈皮靠着墙假寐,听着少年的哭声渐渐低下去,变成断断续续的抽气。

天快亮时,春申突然站起来。他看了看地上的铜钱,又看了看陈皮,嘴唇动了动,没说出话。然后他转身走出城门洞,赤着脚踩在露水里,朝着洞庭湖的方向走去。

陈皮睁开眼,望着少年的背影。那背影单薄得像片叶子,随时会被风卷走。

当天傍晚,一个挑着担子的货郎经过城门洞,嘴里嚷嚷着:“吓死个人哟,黄葵帮的人在湖边杀了个小叫花子,听说就为了一文钱……”

陈皮猛地站起来。

货郎还在絮叨:“那孩子也是傻,怀里揣着九十九文,偏要去抢屠炮头腰间的铜钱,被一枪崩了脑袋……”

陈皮没听完,抓起地上的九十九枚铜钱,还有那把弯刀,悄无声息地跟在货郎后面,往城里走。

走到码头边的酒肆时,他看见几个黄葵帮的汉子正坐在门口喝酒。其中一个满脸横肉的大汉腰间挂着个钱袋,袋口露出枚铜钱的边儿,崭新的,闪着光。

陈皮数了数手里的钱,又看了看那枚铜钱。他把九十九枚铜钱塞进怀里,握紧了弯刀。

屠炮头喜欢在望月楼喝早茶。

他总坐在二楼靠窗的位置,点一笼虾饺,一壶碧螺春,看着楼下码头上的人来人往。身边跟着两个保镖,都是腰里别着家伙的练家子。

陈皮在望月楼对面的屋檐下蹲了三天。

第一天,他看屠炮头用银签子挑着虾饺,慢悠悠地往嘴里送,嘴角沾着油星子。

第二天,他看见屠炮头掏出钱袋付账,一枚崭新的铜钱从袋口滑出来,滚到楼板缝里。屠炮头骂了句娘,用脚碾了碾,就没再管。

第三天早上,陈皮摸了摸怀里的一百枚铜钱,其中一枚崭新的,是他趁夜从望月楼楼板下抠出来的。

他走进望月楼时,店小二正挥着抹布擦桌子,看见他破破烂烂的样子,抬腿就想踹:“哪来的叫花子,滚出去!”

陈皮没躲,只是盯着二楼的楼梯口。

屠炮头刚好下来,看见这一幕,咧开嘴笑了:“哎,等等。”他走到陈皮面前,居高临下地打量着他,“小叫花子,要饭啊?”

陈皮没说话,突然动了。

没人看清他是怎么出手的。只听见“嗤”的一声轻响,像布料被撕开。屠炮头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眼睛瞪得滚圆,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音。

他的保镖反应过来时,屠炮头已经捂着脖子倒下去,鲜血从指缝里汩汩地冒出来,在楼板上积成一滩。

陈皮站在血泊里,手里的弯刀滴着血。他看了看两个吓傻的保镖,又看了看楼下探头探脑的人,突然觉得心里那点凶光找到了去处。

“一百文,杀一人。”他低声说,声音不大,却让整个望月楼都安静下来。

然后他转身,一步步走出望月楼,没人敢拦。

走到门口时,他摸出那枚崭新的铜钱,丢在屠炮头的尸体旁。

黄葵帮的老二是个独眼龙,据说以前是个镖师,后来被人废了一只眼,就落草当了水匪。

屠炮头死的消息传到洞庭湖的船寨时,独眼龙正在赌钱。他把手里的牌一摔,骂道:“妈的,敢动我黄葵帮的人,活腻了!”

当天下午,独眼龙带着十几个弟兄,扛着鸟铳,在长沙城里挨家挨户地搜。他们砸了药铺,掀了酒肆,把城门洞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那个杀了屠炮头的小叫花子。

“肯定是躲起来了。”一个瘦猴似的汉子说,“二哥,要不咱们放把火,逼他出来?”

独眼龙啐了口唾沫:“放你娘的屁!烧了城,官府还不把咱们剿了?”他摸了摸瞎掉的眼睛,“给我守着码头,他要出城,必经之路。”

他们守了三天。

第三天夜里,下起了大雨。

独眼龙带着人躲在码头的棚子里,喝着劣质的烧酒取暖。棚外的雨噼里啪啦地打在油布上,把风声都盖过了。

“二哥,我看那小子早跑了。”瘦猴灌了口酒,“要不咱们撤吧?”

独眼龙刚想骂他,突然听见棚顶传来“咔哒”一声轻响。像是什么东西踩断了木板。

“谁?”他猛地站起来,手按在腰间的短铳上。

棚顶的油布突然破了个洞,雨水混着泥块灌下来。独眼龙抬头的瞬间,看见一张少年的脸,在闪电的光线下,白得像鬼。

然后他就什么也看不见了。

第二天雨停时,码头上的渔民发现棚子里横七竖八地躺着十几具尸体。每个人的喉咙都被割开了,手法干净利落。独眼龙死在最里面,瞎掉的那只眼睛瞪着棚顶的破洞,另一只眼睛里插着半截竹签,是他平时剔牙用的。

有人在独眼龙的尸体旁,发现了一枚沾着泥的铜钱。

黄葵帮的老三是个女人,人称三姑娘。

她不像屠炮头那样张扬,也不像独眼龙那样暴躁。她总穿着一身红衣,坐在船尾绣花,手里的绣花针比锥子还尖。

屠炮头和独眼龙接连被杀的消息传到船上时,三姑娘正在绣一朵牡丹。她听完手下的汇报,没说话,只是把绣花针往布上一扎,针尖穿透了厚厚的船板。

“一个小叫花子,能有多大能耐?”一个络腮胡大汉说,“三姑娘,让我去宰了他!”

三姑娘抬起头,她的眼睛很亮,亮得让人不敢直视:“屠炮头死在望月楼,身边有保镖;独眼龙死在码头,带着十几个人。你觉得你比他们强?”

络腮胡噎了一下,挠了挠头:“那……咱们怎么办?”

“好办。”三姑娘笑了笑,那笑容却让人发冷,“他不是要杀人换钱吗?咱们给他送点钱。”

当天晚上,一个穿黑衣的汉子悄悄摸进长沙城,把一个钱袋放在了城门洞前。钱袋里装着五十文钱,还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三姑娘请你去洞庭湖做客。”

陈皮看到钱袋时,正坐在草堆上擦刀。他拿起钱袋,掂量了掂量,又看了看那张纸条。

“不够。”他低声说,把钱袋丢回地上。

第二天早上,钱袋里的钱变成了一百文。

陈皮把钱揣进怀里,握紧弯刀,朝着码头走去。

他雇了条小渔船,撑船的老汉听说要去黄葵帮的船寨,吓得脸都白了:“小哥,那地方可是龙潭虎穴啊,去不得!”

陈皮没说话,只是把十文钱放在船板上。

老汉犹豫了半天,最终还是叹了口气,撑起了船桨。

小船在洞庭湖上漂了两个时辰,远远看见一片密密麻麻的船寨。那些船用铁链连在一起,像一座漂浮在水上的堡垒。

陈皮让老汉把船停在离船寨不远的芦苇荡里,自己跳下水,悄无声息地游向最大的那艘船。

船上的守卫不少,可没人注意到水里的动静。陈皮像条鱼,顺着船舷爬上去,躲在甲板下的阴影里。

他听见三姑娘的声音,从船舱里传出来:“你们说,他会来吗?”

“肯定会来,”络腮胡的声音,“一百文呢,够他活好几天了。”

“但愿他识相点。”三姑娘说,“不然,我这绣花针可就白费了。”

陈皮笑了笑,握紧了弯刀。

他推开门时,三姑娘正坐在窗边绣花,络腮胡和几个汉子站在她身后。看到陈皮,三姑娘挑了挑眉:“你来了。”

“一百文,杀你。”陈皮说。

络腮胡大笑起来:“就凭你?”

陈皮没理他,突然冲向三姑娘。

络腮胡拔刀的瞬间,看见一道寒光闪过。然后他觉得脖子一凉,伸手去摸,摸到了一手的血。

三姑娘反应很快,抓起绣花针就朝陈皮扎去。针尖带着风声,直指陈皮的眼睛。

陈皮偏头躲开,手腕一翻,弯刀划过三姑娘的手腕。绣花针掉在地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三姑娘看着自己流血的手腕,又看了看陈皮,突然笑了:“好身手。”

陈皮没说话,一刀割开了她的喉咙。

他走出船舱时,船上的守卫才反应过来,乱糟糟地冲上来。陈皮像一阵风,在人群里穿梭,弯刀起落间,不断有人倒下。

血腥味混着湖水的腥气,弥漫在整个船寨。

最后,陈皮站在船舷边,看着水里漂浮的尸体。他摸出一枚铜钱,丢在三姑娘的尸体旁。

然后他跳下水,游回芦苇荡,乘上老汉的小船,消失在暮色里。

黄葵帮的老帮主是个瘸子,据说年轻时跟过太平军,后来兵败落草,在洞庭湖上盘踞了三十年。

屠炮头、独眼龙、三姑娘接连被杀的消息传到他耳朵里时,他正在抽水烟。烟杆里的火星明明灭灭,映着他满是皱纹的脸。

“一个小叫花子……”老帮主磕了磕烟灰,“有点意思。”

他的手下都吓坏了:“帮主,咱们快跑吧!那小子是个疯子,杀人不眨眼啊!”

老帮主笑了:“跑?往哪跑?洞庭湖就是咱们的家,跑了,去哪?”他站起身,拐杖笃笃地敲着船板,“通知下去,今晚摆宴,我要请那位小英雄来喝酒。”

手下们面面相觑,没人敢动。

“去啊!”老帮主把烟杆往桌上一拍,“告诉那小子,我这里有他想要的东西。”

消息传到陈皮耳朵里时,他正在一家面馆吃面。老板端上一碗阳春面,看见他怀里露出的弯刀,吓得差点把碗摔了。

陈皮吃完面,付了钱,朝着码头走去。

夜色中的洞庭湖,像一块巨大的黑布。黄葵帮的船寨灯火通明,隐约能听见吹拉弹唱的声音。

陈皮还是从水里游过去。他爬上那艘最大的船,甲板上摆着一桌酒席,老帮主坐在主位上,面前放着一壶酒,两个酒杯。

“你来了。”老帮主抬了抬眼皮,“坐。”

陈皮没坐,只是站在离他三步远的地方:“一百文,杀你。”

老帮主笑了:“我知道。”他从怀里摸出个钱袋,放在桌上,“这里面有一百文,你先拿着。”

陈皮没动。

“别急着杀我。”老帮主给自己倒了杯酒,“我知道你是谁。你叫陈皮,对不对?三个月前在城门洞,那个瞎子给了你一把刀,说一百文杀一人,凑够一百单,就能脱胎换骨。”

陈皮的眼神变了。

“那瞎子是我故人。”老帮主喝了口酒,“他年轻时也算一号人物,可惜后来瞎了眼,就喜欢到处给人算命。没想到,他这次算得这么准。”

他放下酒杯,看着陈皮:“你杀了屠炮头,是为了那枚铜钱;杀了独眼龙,是为了替春申报仇;杀了三姑娘,是为了那一百文钱。可你杀我,是为了什么?”

陈皮握紧了弯刀:“一百文,杀一人。”

“说得好。”老帮主点点头,“不过,在你杀我之前,我想让你看样东西。”他拍了拍手,两个手下抬着一个笼子走上来,笼子里关着个孩子,约莫七八岁,瘦得像只小猫。

“这是春申的弟弟。”老帮主说,“屠炮头杀他全家时,我偷偷把他藏起来了。本来想等风头过了,送他去乡下,现在看来,该交给你了。”

陈皮看着笼子里的孩子,那孩子睁着大眼睛,怯生生地望着他。

“你杀了我,黄葵帮就算彻底完了。”老帮主说,“这些弟兄们树倒猢狲散,没人会管这个孩子。你不杀我,我就把他送到安全的地方,给你一百文钱,再送你一艘船,让你离开这里。”

他看着陈皮:“怎么样?这笔买卖,划算吗?”

陈皮没说话,只是盯着笼子里的孩子。

老帮主笑了:“你不是个冷血的人。春申用命换那一文钱,你记在心里;现在这个孩子……”

他的话没说完,因为陈皮动了。

弯刀划过一道寒光,快得让人看不清。老帮主的笑声戛然而止,他捂着脖子,眼睛瞪得滚圆,看着陈皮,像是想说什么,却只发出嗬嗬的声音。

两个抬笼子的手下吓得瘫在地上。

陈皮走到笼子前,用刀挑开锁。

孩子从笼子里爬出来时,腿一软跌在甲板上。他盯着老帮主汩汩流血的脖子,小嘴抿成一条直线,没哭,只是睫毛上凝着的泪珠滚下来,砸在船板的血渍里,洇开一小片浅痕。

陈皮收了刀,弯腰将那枚准备好的铜钱放在老帮主手边。铜钱与血泊相触的瞬间,他忽然想起春申跪在城门洞的模样——少年膝盖砸在石板上的闷响,像重锤敲在他心尖,一直敲到此刻。

“跟我走。”陈皮扯了扯孩子的胳膊。孩子的手腕细得像芦苇杆,掌心却攥得死紧,摊开来看,是半块烤得焦黑的麦饼,边缘还留着牙印。

“我叫小满。”孩子突然开口,声音细若蚊蚋,“哥哥说,等他回来就带我们去镇上买糖人。”

陈皮没接话。他扛起小满,像拎着只不足斤两的雏鸟,踩着摇晃的船板往船头走。黄葵帮的残余喽啰早吓得作鸟兽散,只有远处几艘船还亮着灯,影影绰绰的人影在舱里晃动,没人敢出来阻拦。

芦苇荡里的老汉还在打盹,被船头的响动惊醒,看见陈皮扛着个孩子,吓得差点掉进水里:“小、小哥,这是……”

“开船。”陈皮将小满放在船尾,自己蹲在船头,用布反复擦拭弯刀上的血。刀锋映着他的脸,十七岁的轮廓已见棱角,只是眼底的凶光里,多了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

船到长沙码头时,天刚蒙蒙亮。小满抱着那半块麦饼,缩在陈皮身后,怯生生打量着往来的脚夫。有个挑着担子的妇人经过,见孩子可怜,塞给他一个热乎的米糕,小满没接,只是往陈皮身后躲得更紧了。

“拿着。”陈皮把米糕塞进他手里,“吃。”

小满小口啃着米糕,忽然问:“我还能见到哥哥吗?”

陈皮正在数怀里的铜钱,一百枚,不多不少。听到这话,他动作顿了顿,望向洞庭湖的方向。晨雾里,远处的船影像沉在水底的坟茔。

“不能。”他说。

小满的眼泪又掉下来,这次却没出声,只是把脸埋在米糕的热气里,肩膀一抽一抽的。

陈皮找了间废弃的破庙,让小满在草堆上歇着。他出去买了两斤糙米,一把野菜,在庙角垒了个简易的灶台。生火时,火星溅到手上,他缩了缩手,忽然想起药铺的小姑娘——以前他冻疮发作,那姑娘总偷偷给他涂药膏,指尖蹭过皮肤时,温温软软的。

“你要去哪?”小满抱着膝盖坐在草堆上,看着他忙碌的背影。

“杀人。”陈皮往锅里倒水,“一百文,杀一个。”

小满没再问。他蜷在草堆里,很快就睡着了,梦里还攥着那半块麦饼。陈皮看着他瘦小的身子,忽然觉得这破庙比城门洞暖和些,至少,不再是他一个人。

七日后,陈皮杀了城西的泼皮刘三。

刘三调戏良家妇女,被人用一百文钱雇来取命。陈皮在巷口等他,趁他醉醺醺往家走时,一刀封喉。血溅在青石板上,像极了春申死那天的雨渍。

他拿着钱回到破庙,见小满正蹲在灶台前,用树枝画着什么。走近了才看清,是艘歪歪扭扭的渔船,船上画着三个人,大概是春申一家。

“买了米。”陈皮把钱袋放在地上,哗啦啦倒出铜钱,一枚枚数着。一百文,加上之前的,已经攒了三百多。

小满抬头看他,眼睛亮闪闪的:“陈大哥,我今天去药铺了。”

陈皮数钱的手顿了顿:“谁让你去的?”

“我看见那个姐姐了,她给我糖吃。”小满从怀里掏出块用糖纸包着的麦芽糖,递到他面前,“她说你以前总去她那里,还偷过她的药杵。”

陈皮的耳根有点发烫。他确实偷过药铺的药杵,那时候饿得发昏,想拿去换两个馒头,结果被小姑娘抓个正着。她没喊人,只是塞给他半个白面馒头,说:“药杵是铜的,换不了几个钱,不如我给你找活干。”

“以后别去了。”陈皮把糖推回去,“她爹不喜欢乞丐。”

小满把糖又塞给他:“姐姐说,你不是乞丐。”

那天晚上,陈皮啃着干硬的糙米,忽然想起药铺后院的石榴树。春天时会开出火红的花,落在青石板上,像撒了一地的碎金子。小姑娘总爱在树下翻晒草药,阳光照在她发顶,绒毛都看得一清二楚。

第二日,陈皮去药铺买金疮药。

小姑娘正在柜台后算账,见他进来,眼睛一亮,随即又皱起眉:“你的手怎么了?”

陈皮的左手缠着布条,是杀刘三时被他挣扎着划的。他往柜台前一靠,声音有点闷:“买两文钱的金疮药。”

“我看看。”小姑娘绕过柜台,不由分说解开他的布条。伤口不算深,但边缘被泥污糊住,看着有些狰狞。她皱着眉倒了点烈酒,棉签刚碰到伤口,陈皮就猛地缩回手。

“怕疼?”小姑娘笑了,眼睛弯成月牙,“上次偷我药杵的时候,胆子不是挺大吗?”

陈皮别过脸,没说话。

小姑娘给他清理伤口,动作很轻,指尖带着草药的清香。药铺外传来卖花人的吆喝声,阳光透过窗棂,在她发间跳跃。陈皮忽然觉得,伤口好像没那么疼了。

“你最近在忙什么?”小姑娘一边包扎一边问,“总见你神神秘秘的。”

“挣钱。”陈皮说。

“挣钱做什么?”

“凑够一百单。”

小姑娘愣了愣,随即笑起来:“什么单子这么金贵?”

陈皮没解释。他付了药钱,转身要走,却被她叫住:“陈皮。”

他回头,看见小姑娘手里拿着个布包:“我爹让我给城南的张奶奶送药,你帮我跑一趟吧,这是给你的工钱。”布包里是两个热乎乎的肉包子,还有十文钱。

陈皮捏着布包,指尖有些发烫。他点了点头,转身快步走出药铺,好像身后有什么东西在追他。

回到破庙时,小满正趴在草堆上睡觉,怀里抱着那艘画出来的渔船。陈皮把肉包子放在灶台上,自己啃着干糙米,忽然觉得这日子,好像有了点盼头。

黄葵帮的余孽没散。

老帮主有个义子,名叫泥鳅,专在水里讨生活,据说能一口气潜到洞庭湖底。老帮主死后,他带着几十个心腹,躲在芦苇荡深处,等着给老帮主报仇。

陈皮杀刘三的那天,泥鳅就在巷口的茶摊坐着。他看着陈皮手起刀落,看着他从容离去,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那小子就是陈皮?”泥鳅身边的疤脸汉子啐了口唾沫,“看着也就半大孩子,真有那么邪乎?”

“屠炮头、二爷、三姑娘,哪个不是响当当的人物?”泥鳅阴沉着脸,“这小子是个硬茬,得用计。”

他盯着陈皮消失的方向,忽然笑了:“我听说,他身边跟着个孩子?”

三日后,小满不见了。

陈皮从外面回来,破庙里空荡荡的,草堆上的渔船画被揉成一团,扔在地上。灶台边的米缸被打翻,糙米撒了一地,像是经过一场挣扎。

他的心猛地沉下去,像坠入冰窖。

“小满?”他喊了一声,没人应。破庙外的老槐树上,挂着个布偶,是小满用碎布拼的,此刻被风吹得摇摇晃晃,像在朝他招手。

陈皮冲出破庙,沿着码头一路狂奔。卖花的妇人说,早上看见个瘦猴似的汉子,把小满抱上了一艘乌篷船。

“往哪去了?”陈皮抓住妇人的胳膊,力气大得吓人。

“洞庭湖……往洞庭湖去了!”妇人吓得脸色发白。

陈皮转身就往码头跑,路过药铺时,小姑娘正站在门口张望。看见他满脸戾气,她心里一紧:“怎么了?”

“小满被抓了。”陈皮的声音发颤,“黄葵帮的人。”

“我跟你去!”小姑娘抓起墙角的药箱。

“别添乱。”陈皮甩开她的手,转身就走。

“我认识路!”小姑娘追上他,“我爹以前给洞庭湖上的渔民看过病,芦苇荡里的水道我熟!”

陈皮停下脚步,看着她泛红的眼眶,忽然想起她给小满糖吃的样子。他咬了咬牙:“跟上。”

两人雇了艘最快的渔船,朝着洞庭湖芦苇荡划去。小姑娘坐在船头,指着水道:“往左,那边水浅,大船进不去。”她的头发被风吹乱,却丝毫不在意,只是紧紧攥着药箱的带子。

船行至芦苇深处,隐约听见哭喊声。陈皮示意老汉停船,自己跳进水里,像条鱼般游向声音来源。

芦苇丛中藏着艘破旧的货船,甲板上,泥鳅正用刀抵着小满的脖子。十几个喽啰举着鸟铳,虎视眈眈地盯着四周。

“陈皮,你可算来了!”泥鳅看见水里冒出的人头,笑得露出黄牙,“把刀扔了,不然我宰了这小兔崽子!”

陈皮从水里爬出来,慢慢放下弯刀。小满看见他,眼泪一下子涌出来:“陈大哥,别管我!”

“闭嘴!”泥鳅用刀背拍了拍小满的脸,“你说,我要是把这孩子扔进湖里喂鱼,你会不会心疼?”

陈皮没说话,只是盯着泥鳅的手腕。那手腕上有道旧疤,像是被什么东西咬过。

“你杀了我义父,屠了我黄葵帮,这笔账得算清楚!”泥鳅唾沫横飞,“今天,我就让你尝尝家破人亡的滋味!”

他的话音刚落,陈皮突然动了。

没人看清他是怎么捡起弯刀的,只听见“嗤”的一声,泥鳅握刀的手腕被生生斩断。鲜血喷了小满一脸,孩子吓得尖叫起来。

喽啰们的鸟铳还没举起来,陈皮已经冲进人群。弯刀在他手里像活了过来,每一次起落,都带起一片血花。芦苇被风吹得沙沙作响,像是在为这场杀戮伴奏。

小姑娘不知何时也爬上了船,她抱着小满躲在货箱后,看着陈皮在血泊里厮杀,脸色苍白,却死死咬着嘴唇,没发出一点声音。

最后一个喽啰倒下时,陈皮的衣服已经被血浸透。他走到泥鳅面前,看着满地打滚的男人,一刀割开了他的喉咙。

“一百文。”他低声说,像是在对自己,又像是在对春申。

回到长沙城时,已是深夜。

小满在小姑娘怀里睡着了,脸上还带着泪痕。陈皮跟在她们身后,手里攥着那枚从老帮主那里得来的铜钱,边缘被磨得光滑发亮。

“他怎么办?”小姑娘指了指小满。

“找户好人家。”陈皮说,“乡下的,离这里越远越好。”

小姑娘点点头:“我认识城南的王婆婆,她无儿无女,人很和善。”

他们把小满送到王婆婆家时,天快亮了。王婆婆看着熟睡的孩子,叹了口气:“放心吧,我会好好待他。”

陈皮站在门口,看着小满被盖进暖和的棉被里,忽然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你以后打算怎么办?”小姑娘问他。

“杀人。”陈皮说,“凑够一百单。”

小姑娘沉默了一会儿,从怀里掏出个布包:“这个给你。”是些金疮药,还有几块麦芽糖。

陈皮接过来,捏在手里。

“我爹说,总杀人会遭报应的。”小姑娘的声音很轻,“你……别再做了。”

陈皮没说话。他转身走出院子,融入晨雾里。

回到破庙时,他数了数怀里的铜钱,四百零七文。离一百单还远,但他好像不急了。

灶台上,那两个肉包子已经凉透了。他拿起来,慢慢啃着,忽然想起春申跪在城门洞的模样,想起小满画的渔船,想起小姑娘在药铺里的笑容。

外面的雨又开始下了,带着长沙城特有的腥气。陈皮蜷缩在草堆里,握着那把弯刀,第一次觉得,这雨好像没那么冷了。

他不知道,许多年后,他会成为长沙城里令人闻风丧胆的陈皮阿四;不知道他会遇到二月红,会学戏,会在九门之中占据一席之地。

他只知道,现在他有四百零七文钱,有一把锋利的刀,还有一个没完成的谶语。

雨越下越大,打在破庙的屋顶上,噼啪作响。陈皮闭上眼睛,嘴角却微微上扬。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一百文,杀一人,这买卖,

陈皮的名字,渐渐在长沙城传开。

有人说他是索命的恶鬼,专收恶人魂魄;也有人说他是仗义的侠客,替天行道。不管是哪种说法,来找他做买卖的人越来越多——被地主逼得家破人亡的佃户,被恶霸抢走女儿的老汉,甚至还有想除掉情敌的深闺妇人。

他依旧守着“一百文,杀一人”的规矩,不多要,也不少收。每次得手后,总会在尸体旁留下一枚铜钱,像是给阎王爷的买路钱。

第九十九单,是杀巡抚府的账房先生。

账房先生贪赃枉法,克扣赈灾粮款,害死了半个村子的人。雇主干瘦如柴,跪在破庙里,双手捧着一百文钱,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先生说,这是最后一单,做完就能……”

“我知道。”陈皮打断他,拿起钱揣进怀里,“三日后,城西乱葬岗。”

他没说的是,最近总做同一个梦。梦里春申站在洞庭湖的水雾里,赤着脚,怀里抱着九十九枚铜钱,问他:“够了吗?”他想回答,却怎么也发不出声音。

行动前夜,陈皮去了药铺。

小姑娘正在灯下碾药,药杵撞击瓦盆的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看见他进来,她手一顿,药杵差点掉在地上:“你……”

“借把药杵。”陈皮的声音有些沙哑。

她从墙角拿起那把熟悉的铜药杵,递给他时,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陈皮像被烫到一样缩回手,药杵“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你的手……”小姑娘看着他虎口处的新伤,那是上次杀泥鳅时被鸟铳的铁砂擦到的,“还没好?”

陈皮弯腰捡药杵,没抬头:“快了。”

“我给你换药吧。”她拉着他走到柜台后,小心翼翼解开布条。伤口已经结痂,却因为反复用力而裂开,渗出点点血丝。她往伤口上涂药膏,动作轻得像怕碰碎什么。

“明天……要去很远的地方?”她忽然问。

陈皮看着她低垂的眉眼,灯光在她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像极了破庙里的月光。他沉默了很久,才轻轻“嗯”了一声。

“这个给你。”小姑娘从抽屉里拿出个平安符,红布缝的,里面塞着晒干的艾草,“我娘求的,说能保平安。”

陈皮捏着平安符,布面粗糙,却带着温热的触感。他想说谢谢,话到嘴边却变成:“药杵,我明天还你。”

他转身走出药铺时,听见身后传来她的声音:“我等你。”

夜风卷起地上的落叶,打着旋儿飘过青石板路。陈皮握紧平安符,忽然觉得那一百单的谶语,像座沉甸甸的山,压得他喘不过气。

巡抚府的院墙高三丈,墙头布满碎玻璃。账房先生住在东跨院,身边有四个护卫,都是练家子。

陈皮躲在府外的老槐树上,观察了整整一天。他发现护卫每半个时辰换一次岗,换岗的间隙,东跨院的后门会打开,有个小厮端着药碗进去——账房先生有咳疾,每晚都要喝药。

三更时分,陈皮像只猫,悄无声息地翻墙而入。

月光透过树叶洒在地上,斑驳陆离。他贴着墙根往前走,避开巡逻的护卫,顺利摸到东跨院的后门。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压抑的咳嗽声。

他推开门,看见账房先生坐在灯下算账,面前摆着一碗黑乎乎的药。四个护卫站在角落,手按在腰间的刀柄上,眼神警惕。

“你来了。”账房先生抬起头,脸上没有丝毫惊讶,反而露出诡异的笑容,“我等你很久了。”

陈皮握紧弯刀,心里咯噔一下。不对劲,太不对劲了。

“那一百文钱,是我让佃户送的。”账房先生放下笔,慢条斯理地喝了口药,“你杀了那么多人,早就该有人来收你的命了。”

四个护卫同时拔刀,朝着陈皮扑过来。刀锋带着风声,招招致命。陈皮闪退到门口,弯刀挥舞间,逼退两人,却被第三人的刀划中胳膊,血瞬间涌了出来。

“你以为凭你,能杀得了我?”账房先生笑得越发得意,“巡抚大人早就布下天罗地网,今天就是你的死期!”

陈皮且战且退,忽然瞥见墙角的药碗。他想起小姑娘碾药的样子,心头一动,猛地一脚踹翻药碗。黑色的药汁泼在地上,冒起阵阵白烟——那根本不是治咳疾的药,是剧毒!

“不好!”账房先生脸色大变。

趁着护卫分神的瞬间,陈皮冲出东跨院。府里的梆子声突然响起,四面八方都传来脚步声,灯笼的光像潮水般涌过来。

他慌不择路,撞进一间厢房。屋里漆黑一片,他刚想躲起来,却被人拉住了手腕。

“这边!”是个女子的声音,熟悉得让他心头一颤。

月光从窗棂照进来,他看清了那人的脸——是药铺的小姑娘。她穿着一身丫鬟的衣服,手里拿着一盏灯笼,正焦急地看着他:“快跟我走!”

“你怎么在这?”陈皮愣住了。

“别问了!”她拉着他往内室跑,推开衣柜,后面竟是个暗门,“我爹以前给巡抚的老母亲看过病,知道这个密道!”

两人钻进暗门,里面漆黑狭窄,只能容一人通过。小姑娘举着灯笼走在前面,发丝时不时扫过陈皮的脸颊,带着淡淡的药香。

“你为什么要救我?”陈皮在她身后问,声音在狭小的空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小姑娘脚步顿了顿,声音低低的:“我不想你死。”

陈皮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闷闷的疼。他想起那个平安符,想起她说“我等你”,眼眶忽然有些发热。

密道的尽头是巡抚府的后花园。两人刚钻出来,就看见几个衙役举着火把走过来。小姑娘拉着他躲进假山后面,屏住呼吸。

衙役的脚步声渐渐远去,她才松了口气,转头看向陈皮,却发现他脸色苍白,嘴唇发青。

“你怎么了?”她伸手想碰他,却被他躲开。

陈皮指着自己的胳膊,那里的伤口已经发黑,周围的皮肤肿得像馒头:“刀上……有毒。”

他说完这句话,眼前一黑,栽倒在地。失去意识前,他好像听见小姑娘的哭声,像破庙里小满掉眼泪的声音,轻轻的,却揪得人心疼。

陈皮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艘小船上。

船在洞庭湖上漂着,月光洒在水面上,像铺了一层碎银子。小姑娘坐在船头,正给他的胳膊换药,神情专注得像在碾一味珍贵的药材。

“醒了?”她转过头,眼睛红红的,像是哭过,“感觉怎么样?”

陈皮动了动胳膊,虽然还有点麻,却不疼了。他看着她手里的药膏,那是她亲手熬的,带着艾草的清香。

“为什么救我?”他又问了一遍。

小姑娘低下头,用布给他包扎伤口:“我爹说,你本性不坏,只是被命逼的。”她顿了顿,声音轻得像叹息,“春申用命换那一文钱,你为他屠了黄葵帮;小满被抓,你拼命去救……这样的人,不该死。”

陈皮看着她的侧脸,月光勾勒出她柔和的轮廓,像画里走出来的人。他突然想起那个瞎子的谶语——“一百文,杀一人,凑够一百单,你就能脱胎换骨。”

可现在,他觉得这脱胎换骨,好像没那么重要了。

“巡抚府不会放过我的。”陈皮望着远处的芦苇荡,“跟着我,会连累你。”

“我不怕。”小姑娘抬起头,眼睛亮得像天上的星星,“我爹去世了,药铺也被官府查封了,我已经没地方去了。”

陈皮愣住了。他想起巡抚府的密道,想起她穿着丫鬟的衣服,原来……她早就没了退路。

小船漂进芦苇荡,停在一片开阔的水域。这里很安静,只有风吹芦苇的沙沙声,和远处水鸟的叫声。

“我不做了。”陈皮突然说。

“什么?”小姑娘没反应过来。

“杀人的买卖,不做了。”他从怀里掏出那把弯刀,扔进湖里。刀身划过水面,发出“咚”的一声闷响,沉了下去。

他又掏出那些攒下的铜钱,一枚枚扔进湖里。铜钱落水的声音,像春申跪在城门洞时,那些叮当作响的希望。

“还差一单。”小姑娘轻声说。

“够了。”陈皮看着她,眼神里的凶光渐渐散去,只剩下一片平静,“春申用命凑的那一文钱,早就够了。”

那天晚上,他们在船上坐了一夜。

小姑娘给他讲药铺的趣事——石榴树开花时会引来很多蜜蜂,下雨时药草的味道会特别浓,还有那个总偷喝她凉茶的小乞丐。

陈皮没说话,只是听着。他想起城门洞的雨,破庙的灶火,黄葵帮船寨的血腥,还有巡抚府暗夜里的药香。这些碎片拼在一起,像一场漫长的梦,现在,终于要醒了。

三个月后,长沙城外多了个药摊。

摊主是个清秀的姑娘,身边总跟着个沉默的少年。少年脸上没了往日的戾气,只是偶尔有人来闹事时,他会不动声色地挡在姑娘身前,眼神冷得让人不敢再往前一步。

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只知道姑娘的药很灵,少年的力气很大。有人说他们是兄妹,也有人说他们是夫妻,不管别人怎么说,他们只是守着药摊,过着平静的日子。

这天,药摊前来了个瘦小的孩子。

孩子穿着干净的粗布衣,手里攥着半块麦饼,怯生生地看着姑娘:“姐姐,你还记得我吗?”

姑娘愣了愣,随即笑了:“小满?你怎么来了?”

小满扑进她怀里,眼睛红红的:“王婆婆去世了,她说让我来找你。”

陈皮从后面走出来,手里拿着两串糖人,递给小满一串:“以后,跟我们过吧。”

小满接过糖人,看着陈皮,又看了看姑娘,重重地点了点头。阳光照在他脸上,像极了当年破庙里那个抱着麦饼的孩子,只是这次,他眼里没了恐惧,只有满满的欢喜。

收摊时,夕阳把他们三个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小满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手里挥舞着糖人;姑娘和陈皮走在后面,偶尔说句话,声音轻得像风。

经过城门洞时,陈皮停下脚步。

那里依旧蹲着个乞丐,瘦得像根柴禾,正眼巴巴地看着来往的行人。陈皮从怀里掏出几文钱,走过去放在他面前。

乞丐抬起头,眼睛亮得像星星,像极了当年的他。

“好好活着。”陈皮说。

他转身追上姑娘和小满,没再回头。城门洞的风依旧带着腥气,可他觉得,那风里好像多了点别的味道——是药铺的艾草香,是洞庭湖的芦苇香,是日子里,踏踏实实的烟火香。

他不知道那个瞎子的谶语算不算应验,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脱胎换骨。他只知道,现在他有药摊可以守,有姑娘可以陪,有小满可以疼,这样的日子,比杀一百个人,都要珍贵。

远处的洞庭湖上,月亮升了起来,像一面干净的镜子,映着水面上的船,映着岸边的人,映着这长沙城里,一段终于尘埃落定的往事。

一百文,杀一人的买卖,终究是停了。可活着的人,还得继续好好活下去,在这烟火人间里,尝遍酸甜苦辣,直到岁月尽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2.0172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