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孤影行

作者:今天冷雨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36章 风月与禅唱

书名:孤影行 作者:今天冷雨 字数:0 更新时间:07-12 20:58

秦淮春雨润莲叶,不知谁人思故乡。

寒冬一过,春暖花开,总是能够让人的心思更加躁动一些。

最暖不过秦淮畔,莺莺燕燕总相伴,一年四季都有无数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难舍难离,更不要说靡靡春季,春色无边。

往年到了差不多这个时间点,秦元城里总是热闹非凡,更胜平日,但今年,却有些不同。

秦元城两大风景名胜之一的毗舍婆庙在前些日子突然传来连连巨响,而后庙宇紧闭,谢绝参观。

就算有一掷千金的善信千里迢迢奔赴于此,不论身份多高贵,地位多隆重,一律吃了闭门羹,谢绝入内。

如此一来,秦淮河旁的来来往往的人就越发的拥挤,令这座本就有些独立于朝廷皇权之外的城池更多添了几分春意。

是日,梵音阵阵,禅唱连连,数十名僧人组成了一支仪仗队伍,自秦元城东门而入。

每走上十步,这群僧人便掏出一把花瓣洒向天空,一时之间花香延绵,不止是这条街,就连周遭许许多多的人都闻到这扑鼻的香味。

最初,许许多多的人还以为闹出这么大的阵仗来,是曾经盛极一时的毗舍婆庙要重新开张,故意搞出的噱头。

可当这支队伍经过了毗舍婆庙那紧紧关闭的大门,却没有丝毫的停留,就不得不让周围围观的百姓们有了一些遐想。

和尚不去寺庙,还能去哪儿?

秦元城这地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难不成不去寺庙,还要去青楼不成?

和尚逛青楼,那还真是千古奇闻,闻所未闻!

偏偏这一支队伍前进的大致方向,还真是向着秦淮河畔的位置走去,如此一来,倒真的让许多人浮想联翩。

难不成世道变了,连向来吃斋念佛的和尚,都开始寻花问柳了?

整支队伍一马当先的,是一名面色疾苦的老和尚,身上的袈裟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金红两色的光辉,看起来宝相庄严,不可亵渎。

“那和尚?不对,那个带队伍的大师,好像是大乘佛寺的方丈大师啊!”

人群当中有一名大腹便便的富商眼力劲儿颇好,一下子就认出了方丈大师无因禅师的身份。

“啊?我说,张老爷子,你可不要胡说八道,大乘佛寺那可是天下佛门圣地,无因禅师贵为方丈大师,怎么可能带着人去秦淮河那边?准是你看错了吧?”

“就是就是,张老爷子,你往日里吹嘘两句,我们听着也就算了,现在这种时候胡说八道,不怕你那些肥肉被人给扒皮了不成?”

周遭的百姓纷纷起哄,没有一人相信他的说法。

如此倒也看得出,这位被称为张老爷子的富商往日里还是颇为亲民,与寻常百姓之间并没有什么隔阂,甚至互相调笑两句都不是问题。

“哼,让你们小瞧我,上次我去大乘佛寺朝圣,可是亲眼见过方丈大师接见了一位大人物,虽然只是隔着大老远的一瞥,但那一幕场景,我绝对不会忘记!”

“若是我胡说八道,我张某人三个字倒过来写!诶?你们怎么都走了?听我把话说完啊!”

就在张老爷子还在原地回忆峥嵘岁月的时候,仪仗队又向前挪动了不少,大片大片围观的百姓也跟着向前去看热闹,谁还会在原地等着他胡吹海吹?

其实,张老爷子的眼光也不算错,这带队的人,还真是与洛一缘、止司曾有过一面之缘的天虚传说,方丈大师,只是他为什么会带着一众僧人来到秦元城,就不得而知了。

再看这仪仗队中的僧人,虽然只是口中念念有词,同时做出一点抛花的动作,但浑身上下肌肉匀称,筋骨强健,太阳穴又隐隐凸起,一看就不是善茬,个个都是横练外功的高手。

约莫是走了大半个时辰的时间,若不是前行的方向越来越明晰,只怕那些围观的百姓都要觉得无趣了。

来来去去都是那几句念经,禅唱虽然饱含深意,也只有几段简单的音符,听多了自然会腻。

一心向佛的人在这种环境下,或许会觉得颇为舒服与享受。

但世上更多的人,却是还在温饱与生存中挣扎的苦命人,和他们妄谈什么信仰,什么宗教,也不过是对牛弹琴罢了。

若不是巴望着有热闹可以看,怕是许多人早就离去了。

终于,方丈大师站直了脚步,抬起头来,看了看不远处高高耸立的牌坊,脸上的疾苦之色更是明显。

双掌合十,低垂了脑袋,方丈大师念了一句:“阿弥陀佛”,一时之间,磅礴的气浪向着四面八方席卷开去。

不止是仪仗队的梵唱声停了下来,就连周围百姓嘈杂的议论声也一下子消停了,安静的氛围,反倒让人觉得分外诡异与奇怪。

不远处立着的牌坊,少说也有数百年岁月光景,比在场任何一个人的年纪都要大上好几轮有余。

最中间的“秦淮河畔”四个字,笔锋柔顺细腻,据传是朝廷昔年某一任圣上荣登大宝之前,游历至此,亲笔所书。

这当中,自然少不了许许多多的风月故事流传千古,各中香艳旖旎的场景,至今都为不少文人墨客津津乐道,反复提及。

只要踏进这面牌坊之内,便是秦淮河畔林立的青楼,许许多多围观者也是屏住了呼吸,不敢多说半个字出来。

他们也迫切地想知道,这一队大和尚,不在寺庙里面好好的念经诵佛,跑来这等只知风花雪月的场所究竟所为何事。

难不成真的如有些人猜测的那样,和尚也要上青楼?

沉吟了许久之后,方丈大师终于还是忍不住,长长叹了一口气,用着深邃无比的声音,慢悠悠地说道:“世间疾苦,有贪、嗔、痴三毒,永世沉沦,无边苦海,无边业力,岂有回头?”

“纳垢藏污之所,终不为世人相容,善哉,善哉!”

合十的双掌之中一道金光闪烁,化作一个万字真言咒,冲着那屹立数百年的牌坊,就直接砸了过去。

以方丈大师的能耐,这一下若是真砸实了,这块历经数百载风吹雨打而不倒的牌坊,恐怕就要变成真正的历史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092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