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南宋特种兵

作者:有点仪式感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700章 总不可能所有人的面子都不给

书名:南宋特种兵 作者:有点仪式感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2 21:08

第1700章 总不可能所有人的面子都不给

就是朝廷拥有工部这样一个完整的系统,也没有研究出来丝毫头绪。

不过这却无法阻挡他们算计冷锋的信心,在他们看来,只要将冷锋的军队全部留在京城,那么就可以按照之前谈好的条件瓜分冷锋的军队。

只要将冷锋的军队控制在手中,那么他们也就等于是掌握了那种强大的战斗力。

至于冷锋军队装备的武器,也会成为他们的囊中之物。

之前他们就已经准备好了,只等冷锋前往京城的时候,就会实施计划。

虽然这一次冷锋来的有些突然,但是有了之前的经验,这一次他们只要按照之前的计划实行可以了。

在冷锋还没有针对榆城进攻的时候,这些地方势力的军队就已经开始行动起来。

本来在榆城的后方五十里的地方,就驻扎着一支上万人的朝廷正规军。这支军队主要是防备蒙古人突然进攻的,这里也是南方朝廷和蒙古人交战的最前线,只不过在蒙古人大量撤军之后,这里的防御部队也减少了。

在这支万人规模的朝廷守军左右两侧,各有两支门阀军队,一支是三万人,另一支是五万人。

这道防线是据河而守,虽然人数不算多,但是蒙古人却无法搞突然袭击。

而且在他们的后面,随时都是有数支军队可以支援。

这些军队基本上都是地方门阀贵族的军队,虽然每一支军队的人数不是太多,基本上的两三万左右,但是他们的数量多,凑在一起也是几十万大军。

冷锋要想进入京城,必须要经过这些门阀贵族军队驻守的地盘,哪怕是现在蒙古人已经撤军了,但是驻守在京城最外面的一道防线,依然是这些门阀贵族的军队。

这就给了他们动手的机会,毕竟冷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和他们是同一种类型的,大家都是从地方过来京城勤王的。冷锋的军队经过他们的地界时,大家过来拉拉关系,交流一下感情总该是正常的吧!

就算是冷锋的军队有足够的物资供给,但是一路跋涉来到这里,作为友军尽一下地主之谊也很正常。

冷锋可以不给一个人面子,总不可能所有人的面子都不给吧!

只要是冷锋在某一个营地停留下来了,那么就会落入他们的陷阱之中。

既然要用计谋算计冷锋,那么就不可能用刀兵去对付冷锋,要打败一支强大的军队,糖衣炮弹要比正面硬干要有效果。

对于这些人的计划,冷锋并不知情。不过就算是这些人谋划的再好,冷锋也不会落入他们的圈套,因为冷锋这次行军的目标根本就不就是京城,而是在榆城之中埋伏的那支二十来万的蒙古大军。

冷锋的作战目的很明显,就是尽可能多的歼灭蒙古军队的有生力量,只要将蒙古军队打残了,那么蒙古人的整体败亡就没有什么悬念。

国师这种收缩防线的作战方法,对于冷锋来说完全没有多大的效果。就算是将几十万蒙古中军聚集到一起,也不过是一场大规模的屠杀而已。

热武品对战冷兵器完全就是降维打击,打败蒙古军队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一日之后,各方都已经准备就绪,冷锋的军队已经开进到距离榆城三十里之外。

这种距离对于攻城战来说,已经算是进入了战争模式。

由于榆城这个地方的王家势力一家独大,在榆城周围的几个被蒙古人占领的小城池,也是王家的势力范围。所以冷锋的军队一举一动都没有瞒过蒙古人的眼线,他们也知道冷锋的这支军队有十五万左右,而且冷锋也在这支军队之中。

在靠近榆城三十里的地方,就是一个比较大的村镇,这是一个有着上万人口的集镇。

这里是南方的制陶产业区,虽然是一个村镇,但是这里的人口相对来说很是集中,几乎都是分布在几处比较大的陶器作坊之中。

这些陶器作坊原先有大半是属于官府的,还有一部分是属于另外一个制陶家族的,只不过那个家族被王蒙借用蒙古人的势力给灭掉了。

现在这个制陶集镇就是王家的独家产业,当然这些产业背后真正的主人还是蒙古人,王家只是蒙古人的傀儡而已。

这里的人口之所以没受战争的影响,主要原因就是这里的制陶产业,蒙古人虽然是马背的上的民族,但是他们也对南方朝廷的许多东西很是眼馋。陶制品就是其中之一,在他们攻占了这里之后,难得的表现出一副仁慈,并没有对这些进行破坏。

甚至还主动保护了这里的一切,就是对生活在这里的人也没有挥舞起手中的屠刀。

后来更是将这里交给了王家来打理,他们要的是从里生产出来的陶制品,至于如何管理,那就由王家自己来做主。

这对于王家来说,等于是从主子的手中得到了一块大骨头,虽然没有多少肉,但是却可以啃的很香。

王家在这里驻守了千名士兵,不过在冷锋的军队面前,这些士兵早就望风而逃了。

这一刻,榆城的城主府之中,王自如正在不停的走来走去。

这位王家的话事人,正是当初榆城的城主,在南方朝廷统治时期,此人是榆城的最高长官。

王家虽然是榆城最大的家族,但是在这里他们并不是一家独大。

榆城的张家虽然没有王家那么庞大,但是他们在朝廷的关系比王家要硬,榆城的支柱产业制陶作坊几乎都在张家的垄断之下。王自如这个榆城之主根本无法插手其中,只能眼看着巨大的利润每天都从自己的身边溜走。

一山不容二虎,王张两家也是如此。

在榆城这块地界上,王自如是最高长官,张家之人只是排在第三位,但是张家是宰相的亲戚,就算是官阶没有王自如高,但是却根本不买他这位城主的账。

王自如当初考取功名的时候,虽然是拜在杨家的门下,而且这么多年来 ,也为杨家上贡了许多钱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1.0864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