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南宋特种兵

作者:有点仪式感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885章 蒙古人的围点打援

书名:南宋特种兵 作者:有点仪式感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2 21:08

最起码,他们隐藏军队去向的效果是达到了。在这种军事调动之中,外人根本就不知道蒙古人将那些部队安排到了什么地方。

向着袁战业的第二军团方向集中过去的蒙古军队,从红色箭头的表现上来看,已经接近了三十支。

不过这群军队的数量都不算太多,有三五万规模的,也有三五千人的。当然,聚少成多下来,这一股力量已经超过了三十万人

刚才冷锋已经向他们分析了目前的形势,以及蒙古人的作战意图。

很明显,蒙古人这一次军事部署已经基本完成。

表面上看去,是准备针对冷锋的两支军团同时发动攻击。

而且根据冷锋这边得到的情报显示,蒙古军中已然装配上了一种新式武器。这种武器已经有了现代火器的雏形,虽然在威力和操作性能上面,比起冷锋给军队装配的枪支大炮相差甚远。

但是在适当的机会和地形之下,完全可以和冷锋的军队打一场正面战争。

不过好在,蒙古人到现在为止,依然无法突破技术上面的障碍,根本打造不出来类似于冷锋这边的那种枪支。

蒙古人的制造技术,止步于燧发枪。

而且整合了整个蒙古部落的所有资源,才打造出一支十万人规模的火器军团。

不是蒙古人不想继续等待下去,而是他们手中的资源几乎已经消耗光了。就算已经掌握了打造燧发枪的技术,但是他们要想在短时间之内提升燧发枪的产量,那也是不可能的。

而且国师也担心再这样继续等待下去的话,到最后即使能够将全部的军队都装配上这种武器,但是到时候,冷锋那边在搞出什么更厉害的武器,这个仗再打下去根本就是连一点胜算都没有。

既然现在自己这边已经有了一战之力,只要这一次的策划能够成功,那么他们就可以彻底扭转战局。

蒙古人的作战意图,冷锋已经详细的向在场的诸位将领进行了分析讲解。

并且指出,蒙古人真正要对付的目标,很有可能就是袁战业的第二军团。并且以此为诱饵,引诱自己将第三军团派出去支援第二军团,他们在半道上针对第三军团进行伏击。

这在后世的战争史上,是一招非常着名的围点打援。

可以说,国师制定出来的这套作战方案是极为高明的,环环相扣,走一步看百步。

一旦让他的计策成功的话,说不定真的有可能打出一场,以小米加步枪战胜飞机大炮的经典战例。

这个时候就能够看得出情报的重要性了,如果冷锋这边没有掌握蒙古军队的动向的话,那么他们很有可能就会中了国师的圈套。

即使是冷锋这位穿越者,还有诸葛隆中这位军事奇才,也不一定能够看得透国师的全部布局。但是在掌握了蒙古人的军队动向之后,就不难看出蒙古人的战略意图了。

蒙古人的军队分散开来,对南方朝廷的地盘进行打击骚扰,就是为了迷惑冷锋的耳目。让他无法确定,蒙古人到底派了多少支军队进入南方地区,也掌握不了这些军队的动向。

但是冷锋却知道,蒙古人这一次对南方地区的骚扰战,一共是安排了七支骑兵队伍,外加五支步兵队伍。

可是现在向着袁战业的第二军团方向集结的,却只有三支骑兵队伍和两支步兵队伍。那么剩余的四支骑兵队伍和三支步兵队伍去了哪里,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而且根据冷锋这边掌握的情报显示,这消失的四支骑兵队伍和三支步兵队,总人数已经达到了十五万人,而且其中有半数人员都装配上了蒙古人新研发出来的燧发枪。

这十五万人全部都是蒙古军队当中的精锐,并不是那些被当作炮灰的奴隶军团。

这些人消失在南方地区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埋伏在袁战业的第二军团周围,可能出现援军的必经之路上。

一旦第二军团遇到危险,或者是那里的战争胶灼不下,冷锋要想派遣第三军团进行支援的话,必须要经过这条道路。

假如冷锋这边没有援军的话,他们距离第二军团也不算太远,完全可以配合其他的蒙古军队围攻第一军团。

蒙古人那边的情报能力也是不容小觑的,当初第三军团在临江城外面的军营训练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只不过那个时候,由于第三军团是刚刚组建的,而且还是处于封闭训练状态,蒙古人那个时候也没有过分关注这支新军。

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研究第一军团和第二军团,毕竟在他们看来,哪怕是以后发生战争,与其交手的主要还是这两支军团。

就算是蒙古人在临江城也安插了一线探子,但是以那些探子的渗入程度,根本接触不到临江城的军事大本营。

他们也不知道临江城外面的军营当中,到底有多少士兵,更不知道这些士兵是如何训练的。

毕竟临江城才是冷锋的大后方,那里早就被冷锋经营的如同铁桶一般。

蒙古人要想在这里刺探到情报的难度不是一般大,别说是蒙古人了,哪怕就是南方朝廷和杨家那些人,也不可能在临江城当中获得多少有用的信息。

直到冷锋不久之前,将第三军团带往金铃关之后,蒙古人才得到了关于第三军团的相关消息。

蒙古人的战略计划早在两个月之前就已经决定下来了,不过在得到了关于第三军团的消息之后,他们立刻就进行了调整,而且着重是针对第三军团进行了布局。

对于蒙古人的作战计划,冷锋这边的情报部门并没有探查到具体的细节。以国师的能力,自然不可能将他定下的军事秘密泄露出去。

蒙古人和南方朝廷不同,他们的管理制度更加严格。

从上至下实行的都是军事化的垂直管理,一个命令下发下去,那绝对都是令行禁止的。根本不会存在朝廷之中那种相互扯皮,甚至是朝中大臣故意推诿皇帝命令的情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5948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