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射雕:师兄走了,我只好天下无敌

作者:剑南安抚使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481章 组建四川宣抚司大军

书名:射雕:师兄走了,我只好天下无敌 作者:剑南安抚使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07

杨巨源身着甲胄,腰间只配着一把普通的制式腰刀,面容因急促的骑行而泛红。

“杨兄怎也来了?”李好义讶然问道。

杨巨源勒马停住,翻身而下,从怀中取出一封同样盖着宣抚使司大印的文书:“我方才接到召令,命我即刻前往宣抚使司。”他压低声音,“李兄可知是何事?我这般微末小官,如何能入得宣抚使司大堂?”

李好义摇摇头,眉头紧锁:“我也不清楚,既来之则安之,我们这次速速前去吧!”

两人相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出了困惑与不安。

成都府街道上行人渐多,叫卖声此起彼伏,而他们却无心欣赏这市井繁华,匆匆向位于城北的宣抚使司衙门赶去。

宣抚使司衙门朱漆大门紧闭,门前站着两排全副武装的卫兵,铠甲在太阳光下泛着冷冽的光芒。

李好义与杨巨源递上文书,那卫兵统领仔细查验后,竟向他们行了一礼:“两位请随我来。”

穿过三重院落,越往里走,守卫越是森严。

李好义注意到,沿途遇见的官员品阶越来越高,有些甚至是平日里他只能远远望见的大人物。

那些官员见到引路的卫兵统领,纷纷让道行礼,看向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疑惑与探究。

“到了。”卫兵统领在一座宏伟的大堂前停下。大堂檐角飞翘,匾额上“宣威堂”三个鎏金大字在朝阳下熠熠生辉,堂前站着八名持戟武士,神情肃穆如雕塑。

大堂内隐约传来争论声,似乎正在进行一场重要会议。

李好义与杨巨源站在廊下,心中忐忑不安,杨巨源忍不住低声问道:“统领大人,不知宣抚使召见我等所为何事?”

那统领却只是神秘一笑:“两位稍安勿躁。”

正在此时,一名身着绯色官服的官员从大堂内快步走出,目光在两人身上一扫:来人可是兴州正将李好义与杨巨源?”

“正是下官。”两人齐声应答。

“宣抚使大人命你二人即刻入内觐见。”那官员说完,转身引路。

李好义与杨巨源整理衣冠,跟随而入,一踏入大堂,两人顿时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只见大堂两侧站满了身着各色官服的四川军政要员,益州路经略安抚使、成都知府、转运使、提点刑狱...这些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大人物此刻皆肃立两侧,神情恭敬。

而大堂正中的主位上,端坐着的赫然是昨夜与他们把酒言欢的全真道士。

韩牧依旧一身紫色道袍,在他身旁,益州路经略安抚使兼成都知州胡松正俯身说着什么,态度恭敬得近乎谦卑。

李好义与杨巨源呆立当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昨夜那个与他们畅谈收复河山的全真道士,今日竟高坐宣抚使大堂之上?

胡松注意到两人的失态,眉头一皱,厉声喝道:“你们两个,见到我大宋国师、四川宣抚制置使,如何不拜?”

这一声喝问如惊雷炸响,李好义浑身一震,终于确认眼前之人确是大宋国师韩牧,那个传说中武功盖世、深得皇帝信任,此次还破天荒以国师、四川宣抚制置使执掌四川军政大权的传奇人物。

杨巨源也是诧异十足,他想起昨夜酒酣耳热之际,自己还拍着韩牧的肩膀大谈军事方略,甚至调侃朝廷无人……此刻想来,简直有些大胆至极!

“末将李好义……”

“杨巨源……”

“拜见国师大人!”

两人恭敬的跪地行礼,额头触地,大堂内鸦雀无声,只听得见他们急促的呼吸声。

“你们来了,两位请起。”韩牧的声音依旧如昨夜般温和,却多了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哈哈哈哈,昨夜与二位把酒言欢,甚是投缘。今日召见,是有要事相商。”

李好义战战兢兢地起身,偷眼望去,只见韩牧面容含笑,目光中依旧淡然平常。

韩牧环视堂上众官,朗声道:“四川乃北伐要地,当有一支劲旅,贫道此次决定组建宣抚司三军,宣抚司前军由兴元军都统制毋丘思将军统领,”他目光转向李好义与杨巨源,“左军统制一职,由兴州正将李好义担任,同时兼剑州知州。右军统制由杨巨源担任,他同时兼利州知州。”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胡松等一众高官面露惊色,纷纷看向这两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

李好义更是如遭雷击,从一州正将到一军统制,可谓是连升两级,而杨巨源更是从一个微不足道没有品的武官,一跃成为统制兼知州,可谓是连升六级!

“国师大人,此事……”胡松忍不住开口。

韩牧抬手制止:“贫道已深思熟虑,李好义熟读兵书,一门三杰皆出自军中,有实战之才,而杨巨源虽官职卑微,但谋略过人,昨夜一番言论,足见其胸中韬略,加上他出身军旅,武艺不凡。”他目光炯炯地看向两人,“不知二位可愿担此重任?”

李好义热血上涌,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末将愿肝脑涂地,报效国家!”他声音哽咽,想起这些年来郁郁不得志的苦闷,如今竟得国师如此赏识,不禁热泪盈眶。

杨巨源同样跪伏于地,激动得语无伦次:“在下定当竭尽全力,不负国师厚望!”

韩牧满意地点点头:“甚好。即刻起,二位便是我宣抚司大将。左军驻剑州,右军驻利州,务必在两年内将他们练成精锐之师。”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厉,“两位切记。你们肩负的是北伐重任,绝对容不了半点差池。”

“末将愿领军法!”李好义斩钉截铁地答道。

议事毕,众官退下,李好义与杨巨源恍如梦中,直到走出宣抚使司大门,仍不敢相信这突如其来的命运转折。

“杨兄,我们这是……”李好义摸着腰间新佩的统制印信,声音发颤。

杨巨源深吸一口气,望向北方:“国师此番知遇之恩,唯有以死相报,李兄,看来我们建功立业的时候到了!\"

两人相视一笑,昨夜的酒友已成上司,而他们的命运,也将从此刻彻底改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737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