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射雕:师兄走了,我只好天下无敌

作者:剑南安抚使 | 分类:武侠 | 字数:0

第482章 准备返回终南山

书名:射雕:师兄走了,我只好天下无敌 作者:剑南安抚使 字数:2.3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07

宣抚使司内,暮色渐沉,韩牧站在窗前,望着院中那株老梅树,枝干虬结如龙,在夕阳下投下斑驳的影子,他手中捏着一封刚刚由参谋官呈上的密信,火漆上大宋枢密使辛弃疾的私印清晰可见。

“宣抚大人,杨将军和李将军到了。”参谋官在门外低声禀报。

“让他们进来。”韩牧将信收入袖中,转身时衣袍带起一阵清风。

杨巨源与李好义并肩而入,铠甲相碰发出清脆的声响。

杨巨源浓眉下一双虎目炯炯有神,李好义则面容沉静,唯有腰间那柄青锋剑透出凛冽杀气。

“拜见……宣抚大人……”

杨巨源和李好义互视一眼后对着韩牧躬身一拜。

两人没有想到,仅仅一日之间,李好义就从兴州正将成了四川宣抚司下辖一军统制,而杨巨源同样成为一军统制,两人可谓是成了一方统兵大将,而他们能够快速飞跃的原因就是眼前这个紫袍道士。

“两位不必如此拘谨,贫道与你们结识也算缘分,虽然我当下身居宣抚制置使,但我们依旧还算朋友,请坐。”韩牧指了指案几旁的两张檀木椅,自己则坐在上首。

待二人落座,韩牧从袖中取出那封信,轻轻放在案上。“两位,贫道刚收到辛枢密传来的亲笔密信,朝廷已经委派新的四川宣抚使前来接任。”

李好义则是眉头微蹙:“哦,不知是哪位大人继任?”

“三司使杨万里的长子,杨长孺。”韩牧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辛枢相和杨计相与我乃是知己好友,辛枢相信中言道杨计相之子为官清廉如水,曾在地方上任职时,颇有政绩,故而,我十分放心。”

杨巨源闻言,紧绷的肩膀明显放松下来:“听闻杨公素来正直,有他来主持四川政务,真是百姓之福也。\"

烛光下,韩牧的目光在二人脸上逡巡,忽然起身走到墙边那幅巨大的川陕地图前。他修长的手指划过剑门关、大散关等要隘,最终停在终南山的位置。

“两位,关于建立宣抚司大军一事,朝廷已经准了。”韩牧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千钧,“韩首相和辛枢密都会全力支持,从今日起,你们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李好义眼中精光一闪,右手不自觉地握紧了剑柄,杨巨源则直接站了起来,声音因激动而略显颤抖:“有了宣抚司大军,未来就可以积极备战以图陕西了。”

韩牧转身,从案几抽屉中取出一卷盖有枢密院大印的文书递给他们,“这是我以宣抚制置使下达的调兵手令,准许你们两人在利州、剑州两地招募和训练三万新军,加上各路抽调的兵马,务必组成一支强有力的野战军。”

杨巨源展开文书,借着烛光细看,手指微微发抖,这纸文书意味着他们终于可以摆脱以往兵力不足的困境,真正建立起一支足以对抗金军的劲旅。

韩牧走回案前,从茶壶中倒出三杯清茶:“大宋与大金的全面之战,三五年内必定爆发。”他将茶杯分别推向二人,“届时,四川宣抚司大军就可以从大散关出击,直取陕西。”

李好义接过茶杯,却没有立即饮用,而是沉声问道:“大人,金军铁骑来去如风,我们虽有地利,但在平原交战,恐怕……”

“你问得好。”韩牧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从怀中取出一卷图纸在案上展开,“这是唐门研制的七杀弩和追魂连弩图样。”

杨巨源凑近细看,只见图纸上绘制的弩机结构精巧复杂,与他见过的任何武器都大不相同。

“七杀弩一次可发七箭,百步内能穿透三层铁甲。……韩牧的手指轻轻点着图纸上的机关部位,“追魂连弩更是能在三个呼吸间连射二十箭。这两种武器的杀伤力,是神臂弓的五倍有余。”

李好义倒吸一口冷气:“如此利器,若能量产装备……”

“我已经和唐门谈妥了。”韩牧收起图纸,“唐门答应三年内交付三千件七杀弩和一万件追魂连弩,杨将军,你要在宣抚军中挑选一万三千名精锐,专门训练箭术射击。”

杨巨源肃然抱拳:“还请宣抚放心,末将必不负所托!”

窗外,一阵夜风吹过,烛火摇曳间,韩牧的面容忽然显得格外深邃,他沉默片刻,继续开口道:“此地前来四川,乃是因为这件事乃是韩侂胄和辛老之委托,前来诛杀暗地通敌叛国的逆贼吴曦。”

“如今吴曦已经伏诛,四川大局已经稳定,朝廷有韩侂胄,辛老、杨老主持朝政,地方上各路官员也在立即备战,我本为玄门中人,如今也做了应该做的一切,也到了返回终南山的时候了。”

李好义与杨巨源对视一眼,两人齐齐抬手道:“宣抚,你难道这就打算离开了?”

韩牧轻轻点头,“不错,俗事之事,贫道干预的已经太多了,如今你们两人各自成为统兵大将,朝廷又委派新继任的宣抚使前来,我存在的意义也就不太了,我本向往江湖,乃是因为不忍百姓饥疾苦这才一直相助朝廷,此间事了,希望你们日后能时时刻刻以护国安民为己任。”

听到韩牧所言的两人当即俯身跪下,对韩牧表示衷心的感谢。

“若不是宣抚你,我们两人恐怕一辈子都没有机会出头……”

“你们起来。”韩牧扶起李好义和杨巨源,目光在二人脸上扫过,“新的宣抚使已在路上,他会继续执行我的决策,你们只需专心练兵,等待时机北伐,为大宋建功立业。”

韩牧走到窗前,望着远处终南山的方向,月光洒在他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清冷的轮廓:“我打算明日便启程回山,日后朝堂之事,与我再无瓜葛了。”

杨巨源忽然觉得胸口发闷,若是没有韩牧的提拔重用,他恐怕只会永远埋没在最底层,他当即上前一步,声音哽咽:“宣抚大人……”

韩牧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一卷兵书递给杨巨源:“这是参谋官整理的《川陕防务要略》,留给你们参考。”又取出一柄短剑交给李好义,“此剑赠予李将军防身。”

二人郑重接过,只觉手中之物重若千钧。

“记住,”韩牧的声音忽然严厉起来,“金人看似强盛,实则已经内忧外患,只要我们能守住川陕要地,待时机成熟,北伐中原,收复河山指日可待!”

杨巨源挺直腰背,与李好义同时抱拳:“末将誓死报国,绝不负宣抚所托!”

韩牧点点头,脸上终于露出释然的神色,

院中老梅树下,一个纤细的身影悄然出现,唐怜儿一袭青衣,手持油纸伞,月光为她镀上一层银边。她向厅内微微颔首,算是告别。

韩牧大步走出厅堂,夜风吹起他的衣袍,宛如即将乘风归去的仙人。

杨巨源和李好义追出门外,只见韩牧和唐怜儿的背影已融入月色之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16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