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北颂 > 第0205章 刘娥服软

北颂 第0205章 刘娥服软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7:0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刘娥终究没能把御史大夫给杖毙,也没能把那些出来陪着御史大夫一起死的言官们杖毙。

不是她下不了手,而是百官们拦着不让她这么干。

丁谓更是当堂喊出了,“太后这是要自绝于士林吗?”

恼羞成怒的刘娥,被丁谓这句话给喊醒了。

她意识到了自己要杖毙御史大夫,是多么愚蠢的行径。

今日她若是杖毙了御史大夫,明日就有人会罢朝。

以后在民间,她的名声也会变得臭不可闻。

妖后两个字,也会稳稳当当的落在她头上。

搞不好民间还会有草头王,打着诛杀她的旗号,造反称王。

毕竟,在大宋造反,不是多困难的事。

十几个人占一个山头,就能扯旗造反,顺便给自己封个王。

刘娥紧握着双拳,努力克制着自己心头的怒火,咬着牙道:“哀家失态了……”

刘娥这算是服软了。

她一个强势惯了的人,能说出这句哈,已经算是破天荒了。

可御史大夫等言官,却没有放过她的意思。

御史大夫踏前一步,直逼到御阶下,高声喊道:“太后要么杀了老臣,要么自请削去后位。老臣和太后,只能有一人留在垂拱殿。”

其他的言官们,紧跟着御史大夫的步伐,走到御阶下,朗声道:“臣等也是这个意思。”

刘娥心里火冒三丈,可脸上却一点儿神情也没有,坐在座椅上一言不发。

她不会开口,也不能开口。

刚才她开口服软,非但没有得到御史大夫和言官们的宽容,反而让他们变本加厉的威胁自己。

她要是再露出一点儿软弱的姿态,御史大夫以及那些言官们只会蹬鼻子上脸,逼她更甚。

刘娥不开口。

垂拱殿里一下子陷入到了僵局。

丁谓、曹利用等人有心为刘娥辩解,但面对御史大夫以及言官们悍不畏死的气势,他们也只能避其锋芒。

御史大夫以及言官们,在面对寇准的时候,会怂。

因为他们不论怎么为难寇准,传到了民间,都会被说成官员内斗,讨不到好名声。

但是面对皇族,面对太后,面对官家,他们却不会怂。

不仅不会怂,而且随时还做好了慷慨赴义的准备。

只要他们是在面对皇族、面对刘娥、面对官家谏言的时候被处死,那么事情传出去以后,他们立马会名声大噪,然后名流青史。

他们这些做言官的人,求的就是这个。

刘娥跟御史大夫以及言官们,就像是斗牛一样,瞪着对方。

垂拱殿里静悄悄的,针落可闻。

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待刘娥开口。

刘娥却死活也不肯开口。

“哒哒哒……”

突然,一阵马蹄声在殿外响起。

垂拱殿上的百官们同时往向殿外。

寇准皱着眉头喝斥道:“何人敢在宫内行马?活腻了吗?”

话音刚落,一个身背小旗,披甲持刃,腰间挂着三面腰牌的军卒,策马到了殿前。

他在百官们注视下,跳下了马背,小跑进了殿里,急声道:“江浙急报,淮南、江、浙一代,近八个州,陷入到了粮荒。牵连的百姓,多达百万。”

军卒从背后摘下了一个密封的信筒,双手举到了胸前。

满朝文武听到这话,吓了一跳。

粮荒不可怕,可怕的是牵连甚广的粮荒。

牵连到百万人的粮荒,那可是大灾难,处理的要不妥当,必定会有人趁机作乱,趁机造反。

“快快呈上来!”

寇准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当即让宦官去取信筒。

李迪却顾不得去等宦官迈着小碎步走到军卒面前,他抢先一步,跑到了军卒身前,夺下了他手里的信筒,拿着信筒就给寇准送去。

在李迪从军卒手里拿过了信筒以后,军卒脑袋一歪,晕倒在了地上。

为了及时把江浙一代的灾情传给朝廷,他已经几天几夜没休息了。

如今信筒交到了朝廷手里,他精神一松,自然晕了过去。

满朝文武对此见怪不怪。

平日里送加急文书的军卒,到了朝堂上以后,多是这般状况。

他们为了不耽误朝廷的政事,大多都是拼了命的在赶路。

向敏中对殿外的侍卫们摆了摆手道:“扶他下去休息,着御医好好为他诊治一番。”

殿外的侍卫们入了殿,抬着送信的军卒出了垂拱殿。

李迪拿着信筒到了寇准面前,寇准查验了一下信筒上的火漆,确认没有人动过以后,缓缓打开了火漆,取出了里面的文书。

寇准仔细阅读了文书的内容以后,老脸上布满了寒霜,脸色阴沉的可怕。

他一句话也没说,随手把文书递给了李迪。

李迪看完以后,一脸惊恐。

向敏中、丁谓二人见此,赶忙凑上前,凑到了李迪身边,伸长了脑袋去看文书。

向敏中一目十行的看完了文书以后,惊叫道:“这么严重?”

文书中提到,江浙、淮南一代,近八个州,闹了粮荒,八州内的粮价一路飞涨,远超汴京城粮价的数倍。

百姓们吃不起粮食,都在吃树根、啃树皮、吃观音土充饥。

更有甚者,易子而食。

淮南之地,更有人借着粮荒旌旗造反,短短七日,聚众过万,正在淮南等地劫掠大户。

文书在向敏中、丁谓二人看完以后,又迅速的传到了百官手里。

百官们也顾不得礼仪,凑在一起围观文书。

片刻过后,满朝文武都知道了江浙、淮南等地闹了粮荒的事情。

文书最后落在了王曾手里,王曾捏着文书,沉声道:“老臣此前收到过淮南、江浙一代闹粮荒的奏报,只是当时并不严重。老臣查阅了一下今岁淮南、江浙一代的岁收,发现淮南、江浙一代今岁并没有缺收,所以以为是有奸商趁机囤积了一些粮草,想借机牟利。

如今看来,是老臣想差了。

老臣有罪,请官家责罚。”

寇准阴沉着脸,摆手道:“此事与你无关,历来粮荒之前,总有征兆,不是天灾就是**。可此次淮南、江浙一代闹粮荒,却没有任何征兆。你一时不查,也情有可原。

况且农事也并非你所掌握,你也不用因此担责。”

向敏中皱着眉头,沉声道:“历来闹粮荒,不是天灾就是**,淮南、江浙一代,明明没有缺收,却无故闹了粮荒,背后必定有因,需要细细查探。”

寇准缓缓点头,道:“此事就由你跟王曾二人负责追查,一旦查到背后有人捣鬼,定斩不饶。”

丁谓则趁着这个机会,帮刘娥解围。

他对站在御阶下的御史大夫以及言官们喝斥道:“还不退下?现在不是尔等胡闹的时候。”

御史大夫仰着脖子,冷哼道:“胡闹?我等何曾胡闹?先有川蜀等地霜灾,随后淮南、江浙一代,又无故闹了粮荒。必然是朝中有妖孽祸国,上苍才连连降下灾难。

妖孽不平,则国难安,民难平。”

御史大夫口中的妖孽,直指刘娥。

刘娥气的瑟瑟发抖,却又不好言语。

丁谓怒道:“国事重要!”

御史大夫不屑道:“难道妖孽祸国,不算是国事?”

丁谓气的甩了甩袖子,退到了一旁。

刘娥咬着牙,盯着寇准,沉声道:“太师打算看着哀家难堪吗?”

寇准皱了皱眉头,目光落在了御史大夫等人身上,“尔等欲意何为?”

御史大夫拱了拱手,朗声道:“请太后自消后位。”

寇准缓缓点头,看向刘娥,道:“太后欲意何为?”

刘娥冷声道:“哀家的后位乃是先帝钦定的,岂是想去就能去的。”

寇准皱了皱眉头,没有说话。

刘娥继续说道:“先帝之所以许哀家后位,许哀家总摄国政之权,就是为了防备有人趁着官家年幼,欺负我们孤儿寡母。

如今先帝尸骨未寒,你们就如此逼迫哀家,你们对得起先帝吗?

哀家今日若是在你们的逼迫下请消了后位。

明日你们若是不满意官家,是不是会用同样的方式,逼迫官家禅让帝位?

所以,你们称呼哀家妖孽也罢,妖后也罢。

哀家一步也不会退。”

满朝文武听到这话,脸色齐齐一变。

御史大夫等人脸色也变得十分难看。

他们没料到,刘娥居然会搬出赵祯做挡箭牌。

逼迫官家禅让帝位,这么大一顶帽子扣下来,谁也不敢接。

御史大夫硬着头皮道:“老臣等人对官家忠心耿耿,绝无二心。”

寇准皱着眉头,沉声道:“太后这话言重了,老夫等人身为宋臣,自当尽心竭力,为官家尽忠。”

刘娥愤愤不平的道:“尔等今时今日的所作所为,是在为官家尽忠吗?”

寇准沉声提醒道:“太后这话说的太重了,老臣等人承受不起。太后若是觉得老臣等人有不臣之心,尽管指出来,老臣等人必然脱去官服,摘掉官帽,挂印而去。”

寇准话音落地,满朝文武齐声道:“臣等附议。”

“噗通~”

刘娥瘫坐在了座椅上,脸色惨白。

刘娥很想指着寇准,指着李迪,指着所有跟她作对的人,高喊一声。

尔等都是不臣之人。

可她不敢。

她真要是这么喊了。

满朝文武都会拂袖而去。

到那个时候,别说她自削后位了,就算她挨个上门去求人家回来,也不一定能把满朝文武都请回来。

良臣择主而侍。

不是所有的官员,都能像是李迪那样,纵然对赵恒失望透顶,去意已决,也能在朝廷需要的时候,重新出现在朝堂上。

西夏、辽国,对大宋朝堂上的这些官员,一直保持着求贤若渴的状态。

这些年对大宋失望透顶,叛出大宋的官员不在少数。

刘娥最终还是服软了。

在百官们近乎逼宫的方式下,服软了。

她并非男儿身,也不是官家,没办法表现出帝王才能表现出的霸气。

更没办法让百官们心甘情愿的臣服于她脚下。

自然也没办法下狠手处置百官。

“哀家不会自消后位,哀家要留着后位,护着官家,余者,随了你们。”

刘娥说出这句话以后,似是被抽空了力气,她对郭槐摆了摆手,在郭槐搀扶下,落魄的离开了垂拱殿。

徒留下百官,面面相觑,不知道如何应对。

向敏中、丁谓、李迪、王钦若等一帮子重臣,目光一下子落在了寇准身上。

满朝文武,有资格对刘娥出手的,唯有寇准一人。

御史大夫当即对寇准拱手道:“如何处置太后,还请太师定夺。”

处置刘娥的权力,落在了寇准手里,寇准却不好定夺。

处置重了,别人肯定会背地里议论,说寇准怀有二心。

处置的轻了,百官们不答应。

寇准也是两头为难。

寇季有心插话,却发现满朝文武都看着寇准,他现在插话,有些不合时宜。

眼见寇准急的嘴角直抽搐,寇季眼珠子一转,目光落在了茫然的坐在龙椅上当吃瓜群众的赵祯身上。

一瞬间,他有了主意。

当即,他伸出手,摸了摸自己的脑袋,拍了拍自己的肩膀。

赵祯自然被寇季怪异的举动给吸引了。

他看到寇季又是摸自己脑袋,又是拍自己肩膀的,一脸茫然。

陈琳也瞧见了寇季古怪的举动。

陈琳低着头略微思量了一下,明白了寇季的用意。

寇季第一次拍赵祯脑袋,第一次拍赵祯肩膀,都在一个地方。

陈琳凑到了赵祯身边,低声说了三个字。

赵祯脱口而出,“资事堂?!”

寇准眼睛一下子就亮了。

他对着赵祯拱了拱手,朗声道:“官家言之有理,老臣遵旨。”

随后,在赵祯一脸懵懂下,寇准面对着百官,朗声道:“太后之事,官家已经圣裁。官家口谕,着皇太后刘娥,撤出垂拱殿,坐镇资事堂,以后在资事堂行总摄国政之权。”

寇准在赵祯提醒下,想到了这个处置刘娥的办法,然后再借赵祯之意,将它宣给了百官。

虽说此举没有罢黜刘娥的后位,甚至对刘娥的手里的权力也没有削减。

但对刘娥而言,等于一夜回到了解放前。

回到了赵恒还活着的时候,回到了赵恒卧病在榻的时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