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北颂 > 第0460章 还没出生,就被惦记上了…

北颂 第0460章 还没出生,就被惦记上了…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7:0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张知白感叹了一句,回府了。

回到了后院以后,找到了正在缝补的老妻,要了一些淡红的花粉。

显然,寇季那一句‘苛待自己的话’,张知白听进了心里,有意掩饰一下脸上的菜色。

他倒是不在乎脸上有菜色,可他如今知礼部,在很多场合中,代表的可是朝廷的颜面。

他不在乎颜面,但不能不维护朝廷的颜面。

寇季出了张府以后,感慨良多。

以前的时候,他总觉得大宋朝堂上,净是一些蝇营狗苟之辈,一个个吃的肚满肠肥,每天不思为民做事,只想着如何搜刮民脂民膏。

直到今日。

他听到了李迪的心声,见到了张知白的作为以后,才明白,大宋朝堂上有好官。

他们各自,为了各自的目的在坚持。

只是贪官污吏太多,他们的力量显得有些单薄而已。

单薄到朝堂上没有多少他们的身影。

寇季见识了张知白的清廉以后,到了张士逊府上,见到了张士逊府上的奢华以后,就没有多待的心思。

陪着张士逊闲聊了两句,放下了请帖以后,借故告此。

寇季不愿意跟此人深交。

此人为政倒还好,只是不修私德,入宫理政的时候,总喜欢带着女人一起去。

寇季无此嗜好,也不愿意沾染上此嗜好。

辞别了张士逊以后,寇季又去了李府,见了李昭亮。

李昭亮差遣府上了管事,备了一份厚礼,让寇季带回去,却没有答应参加七日后文昌学馆的开馆仪式。

寇季也没有强求。

邀请李昭亮,只是一个礼数。

一个文人齐聚的仪式,李昭亮去有些不合适。

一旦去了,说不定还会被一些嘴痒的人盯上,羞辱他一番。

离开了李府,寇季又相继去了曹府、高府、石府、潘府等几大将门府邸。

皆得了一份厚礼。

显然,他们皆不打算参加文昌学馆的开馆仪式。

寇季回府以后,怀着一些心思,进了正堂。

正在正堂内等消息的寇准见此,疑问道:“官家拒绝了你的提议?”

寇季一愣,笑着摇头,“官家答应了让一字交子铺暗中资助文昌学馆。”

寇准皱眉道:“资助学馆,乃是一件光明正大的好事,为何要偷偷摸摸的?”

寇季笑着将赵祯的顾虑,跟寇准讲了一番。

寇准啐了一口,气哼哼的道:“老夫不做那偷鸡摸狗的事情,派人去告诉李迪,他要是不怕以后满朝文臣,皆是我寇府门人的话,尽管阻止。”

寇季哭笑不得的道:“您这算是戳中的李公的软肋了。”

寇准翻了个白眼,哼哼道:“他以为老夫不在朝堂上,就奈何不了他了?”

寇季替李迪辩解道:“李公应该没这种心思,他也是看国库空虚,才不得不如此。”

寇准瞪起眼,“老夫就是知道他一片赤心,才没有为难他。不然,老夫早就跑到垂拱殿上去,吐他一脸了。”

寇季感慨道:“祖父威武……”

寇准瞪了寇季一眼,“威武个屁……既然官家没有拒绝你的提议,你为何愁眉苦脸的?”

寇季屏退了左右,将李迪跟自己说过的话,以及在张知白府上看到的情形,向寇准讲了一遍。

寇准听到了李迪执意要给吕夷简当先锋以后,微微皱了皱眉头,撇嘴道:“李迪是个软蛋,他要是真有能奈,就应该一个人完成修订律法的事情,而不是把希望寄托在他人身上。”

寇季撇撇嘴道:“不是谁都能像您一样,在朝堂上威风八面。”

寇准冷哼道:“所以老夫说他是个软蛋。”

寇季闻言,哭笑不得。

寇准哼哼道:“他喜欢给人当枪使,那就尽管去好了。此事你不需要插手,等李迪那厮被人扳倒以后,老夫要好好嘲笑他一番。”

寇季苦笑着,道:“李公跟您交情不错,您这么做……”

寇准瞪眼道:“老夫就不能嘲笑他了?他若真被人扳倒了,老夫还要出面保他性命呢。比起救命之恩,嘲笑两句算什么。”

寇季闻言,果断道:“您老说的对。”

寇准又道:“至于张知白,愚夫尔。”

寇季愕然瞪起眼。

寇准不屑的道:“他那点钱,能支应几个娃娃们读书?他若聪明,就该借着朝廷之力,大兴教化,让所有读不起书的娃娃们,都读的起书。

他是朝中重臣,手握大权,就应该想天下、谋天下。

而不是把自己弄的惨兮兮的,却也没帮助多少娃娃们读上书。

他是驱牛耕田的人,却代替牛去耕田。

他难道不蠢吗?”

寇季张了张嘴,不知道该说啥。

寇准瞪起眼,“还愣着干嘛,还不去准备文昌学馆开馆的事宜,难道要让老夫亲自去准备?”

“哦……”

寇季答应了一声,赶忙离开了别院,去文昌学馆处。

文昌学馆,依山水而建。

囊括了整个瑞安镇的私塾,占地面积达到了瑞安镇的三分之一。

其中分别设有文昌私塾、文昌书院、文昌学馆。

文昌私塾是原有的瑞安私塾。

寇准在原有的瑞安私塾的基础上,梳理管理有些混乱的瑞安私塾,将其纳入到了文昌学馆,成为了文昌学馆的一部分。

文昌私塾,主蒙学。

教授识文断字,以及一些蒙学的书籍。

招收的学生,分别是六到十二岁。

非瑞安镇上的学生,超过了十二岁不收。

文昌书院坐落在文昌私塾和文昌学馆之间,建立在山脚下,五丈河旁。

那是一座占地面积和文昌私塾一样大的书院。

校舍、马场、马房、射场、演武场、藏书楼、琴楼、棋楼、书楼、画楼等等一应俱全。

书院里教授学生们,读书、识经、吟诗作赋、六艺,以及各类杂项。

各类杂项,学生们可以依照自己的兴趣,选修。

在建立文昌书院之初,寇准并没有将骑射、武艺、兵法谋略等算在其中。

还是寇季向寇准陈述了一番利害关系,寇准才添上了骑射、武艺、兵法谋略。

值得一提的是。

当那些名宿大儒们被邀请到了汴京城以后,得知了文昌书院里有骑射、武艺、兵法谋略以后,不仅没有强烈反对,反而赞成了此事。

其原因是,这些个名宿大儒们,在幼年求学的时候,也曾习过骑射、武艺。

而现今太学、国子监内,武备荒废,他们觉得有必要重振一下武备。

当然了,更重要的是。

文昌书院招收的学生年龄皆在十岁到十八岁之间。

学生们有多余的时间去涉猎这些东西。

且不需要参加春闱,所以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治经。

文昌书院,在那些名宿大儒们眼中,就是一个过度的书院,不需要他们太重视,太挑剔。

比较起来。

囊括了半山腰,以及山顶了文昌学馆,就严苛了许多。

没有固定的年龄限制,但是却有十分严苛的考核制度。

其考核的各项题目,远比科举场上的秋闱还要严苛三分。

课业只有两项。

治经、杂学。

其中各种杂学属于选修,是在文昌书院杂项的基础上,做了一次延伸。

唯有治经是必修。

因为治经是科举考核的根本,也是学生们晋身仕途的根本。

整体的文昌学馆,可以说是满足了一个读书人,一生所要经历的一切课业。

像极了后世的那种小初高大的模式。

一切皆源于寇季的影响。

寇准在创办学馆之初,只想创办一座类似于岳麓书院一样的那种学院,甚至规模还要比那个小一些。

但是前来帮助寇准创办学馆的人太多。

财力又足够丰厚。

寇季只是稍微影响了一下,就达到了如今的规模。

寇季一路穿过了文昌私塾,到达了文昌书院,沿着文昌书院后面的山道,到了半山腰。

山顶的一些设施还在营造。

所以文昌学馆的先生们,皆在半山腰上居住着。

文昌学馆的大部分的校舍,也在半山腰上。

寇季到了以后,找到了寇准安排的两个副山长,陪着他们一起,筹备开馆的仪式。

由于开馆的时候到的人比较多,且其中有一大部分人非富即贵,所以需要好好的安排一下。

比如,放置赵祯座椅的高台,就需要好好搭建一下。

既要保证安全、坚固,也要保证用过以后便于拆除。

还要准备赵祯到了文昌学院以后的吃喝用度。

因为关系到赵祯的安慰,所以寇季必须全程盯着,全程检测。

事倒是不多,就是麻烦。

忙累的时候,寇季就有一种去信一封,让赵祯别来的心思。

可看到了那些名宿大儒们,为了赵祯驾临以后的事情,忙的上气不接下气,却依旧喜气洋洋的,寇季就知道,他们有多渴望赵祯能够驾临文昌学馆。

若是因为他的问题,导致赵祯没来的话,那帮子名宿大儒,估计能唾骂死他。

寇季在文昌学馆内忙活了三日。

才将一应的事务准备齐全。

然后就带着一群人,往山上办一些吃穿用度。

五日以后,才全部忙完。

有心回府歇息,却没办法回府。

因为有一些受邀在列的远途的客人,提早一步到了文昌学馆。

寇季需要代替寇准接待。

一晃。

到了第七日。

第七日一大早。

寇准到了文昌学馆内,驱赶着寇季离开了文昌学馆,去别院里招待已经到了瑞安镇上的赵祯一行。

赵祯不仅自己到了,还带了曹皇后,以及已经晋升为婕妤的张氏。

由于赵祯身份尊贵,不可能率先上山,去等一帮子臣民,所以就暂时在瑞安别院里歇下。

等山上的客人们到齐以后,才会上山。

寇季到了别院以后。

见到赵祯大马金刀的坐在别院的正堂内品茶,曹皇后坐在一侧。

张婕妤坐在左下首。

向嫣陪坐在右下首,正在陪着张婕妤、曹皇后说话。

赵祯的目光有意无意的在向嫣的肚子上徘徊。

寇季入了正堂,向赵祯、曹皇后、张婕妤施礼。

施礼过后,瞧见了赵祯的目光总是在向嫣肚子上徘徊,一脸不高兴的挡在了向嫣身前。

赵祯见此,闹了个大红脸。

“咳咳……寇季啊!朕有一件喜事要告诉你。”

寇季挑着眉头,扶着向嫣坐在了右下首的旁边,自己坐在右下首,盯着赵祯道:“官家有何事要说?”

赵祯淡淡的道:“张婕妤有了身孕……”

寇季略微一愣,瞥向了张婕妤。

张婕妤略微羞涩的低下头。

寇季意外的道:“张婕妤已有身孕?”

赵祯点头道:“御医们已经帮张婕妤诊过脉,却有身孕。”

寇季拱手道:“臣恭喜官家,贺喜官家。”

赵祯继续道:“朕有意晋张婕妤为昭容,你以为如何?”

寇季一脸愕然。

寇季知道赵祯喜爱张婕妤,张婕妤怀上了龙子龙孙,确实是一件值得喜庆的事情,可一下将张婕妤的地位,从婕妤晋升到昭容,跨度是不是有点大?

中间足足跨了八个品阶。

你是嫌张婕妤死的不够快?

还是嫌张婕妤肚子里的那个死的不够快?

宫里的争斗有多凶残,你赵祯不知道吗?

你没看到曹皇后脸上的笑容有点僵吗?

寇季果断道:“臣以为不妥……”

赵祯疑惑道:“为何?”

寇季回答道:“树大招风!而且臣以为,张婕妤不论生下龙子或者龙女,皆应该奉曹皇后为大母,此乃人伦。”

赵祯听完了寇季的话,愣住了。

张婕妤听到了寇季的话,微微皱了皱眉头。

曹皇后听到了寇季的话,一脸愕然。

赵祯经过了寇季的提醒,想到了后宫的复杂。

张婕妤则觉得寇季是在帮曹皇后争权、争宠。

身为人母,她自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跟自己亲近,而不是跟旁人亲近。

她也希望能够借着肚子里的孩子,获得更高的封位。

这样,她的父母,她的祖辈,都能获得相应的封赏。

已经没落的张氏一门,借此重新站在顶级权贵之列,也未必不行。

只是寇季一句话,帮助了曹皇后的同时,否定了一切,她自然心中不快。

曹皇后在疑惑,寇季为何帮她固宠、争宠。

三人自然有了不一样的反应。

赵祯思量了一会儿后,明白了寇季的心思。

寇季这一番话,是在帮他保护龙子龙女。

赵祯缓缓点头,“你言之有理,那就暂且不提此事,等张婕妤诞下皇儿以后,再论封赏。依照人伦,朕的皇儿,皆需奉皇后为大母。

此事不需要爱卿提醒,朕也会照做。”

寇季缓缓点头。

赵祯继续说道:“那咱们君臣二人,就说一说我皇儿和你闺女的婚事,如何?”

皇儿?

闺女?

婚事?

你盯着我老婆肚子看了半天,是在惦记我老婆肚子里的孩子?!

凭什么你的就一定是儿子,我的就一定是闺女?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