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北颂 > 第0632章 眼泪早就流干了…

北颂 第0632章 眼泪早就流干了…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7:0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寇季已经将话说的很明白了,可是王凯却不敢相信,他颤抖着道:“真的吗?”

“真的……”

“真的是真的?”

“真的是真的!”

寇季见王凯还有开口的意思,就阴沉着脸道:“你去不去,不去我换别人了。”

王凯闻言,赶忙摇头。

王凯迫不及待的开口道:“卑职去,但是晋宁军有主将,官职比卑职高,卑职去接受晋宁军的指挥,会不会跟他产生冲突?”

寇季冷着脸道:“麟州告破,临近麟州的清山军,尚且知道为朝廷、为百姓效死力,可临近麟州的晋宁军,直到现在也没有动静。

单凭这一点,我就有权罢免了他。”

“可没有朝廷的调令……”

“什么都需要朝廷的调令?朝廷的调令若是能及时送到,辽人还能攻破麟州?无朝廷调令,擅自调动兵马离境,确实是大罪。但是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就像是清山军主将,在朝廷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朝廷即便要降罪,也会酌情处置。

晋宁军主将死守着朝廷的规矩,无令不得擅自出击,这没做错。

可身为我大宋武臣,眼见国土沦丧,有能力挽救,却为了惜身,坐视辽人在我大宋疆土上肆虐,其罪一也。

但凡我大宋镇边武臣,皆有守土之责,他坐视边关沦丧,却没有挺身而出,其罪二也。

两罪并罚,我斩了他都不在话下,更何况是罢免他。”

寇季的语气十分的霸道。

王凯盯着寇季一个劲的发愣,汴京城里一直在盛传,寇季是一个十分霸道的人,特别是出了汴京城以后。

王凯不太相信,因为寇季在汴京城里很少霸道形事,看着不像是一个霸道的人。

可今日听到寇季这番话,王凯信了。

一军主将,五品官,寇季说罢免就罢免,眼睛都不眨一下。

寇季见王凯有些愣神,皱眉道:“你若如此瞻前顾后,那佳县你就别去了,我另派他人。”

王凯听到这话,顿时慌了。

他是有才之人,有抱负之人,迫切的需要一个机会证明自己,迫切的需要一个机会恢复祖辈的荣光。

他少年时做事荒唐,那是因为他曾祖父去世的早,他祖父、他爹,皆没有什么大成就,所以到了他这一代,除了万贯家财以外,没什么仕途的余荫给他留下。

所以他纵然有才,也没办法出仕,因为没人推举他。

纵然有抱负,也没办法施展。

所以他整日里纵马狂奔,踩踏民田,结交狐朋狗友,酗酒为乐。

寇准在出镇永兴军的时候,见他不凡,又知道他祖上乃是大宋开国大将,所以就向朝廷推举了他。

他以为机会来了,当即改头换面,入了仕途以后,一直兢兢业业的做事。

可他在朝中任职多年,朝廷也没有用他。

他每日里一直都跟着其他将门的纨绔子弟,在朝廷为纨绔子弟们专门设立的三班奉职,混迹了几年以后,又被调到了朝廷为纨绔子弟特设的另一个左右殿直奉职。

他混迹了多年,終于明白了,朝廷压根就没有重用他的心思。

朝廷不过是看在他祖辈功勋的份上,给了他一个混吃等死的职位,让他混一个富贵而已。

转眼间,他便三十了。

他都有些心灰意冷了。

却没料到,寇准再次推举了他。

让他跟着寇季北上。

他以为寇准让他跟着寇季,不过是保护寇季安全而已,却没料到,寇季一开口,就给了他一个机会。

一个他期盼已久的机会。

一个他从懂事起,就一直等待的机会。

王凯盯着寇季,掷地有声的道:“卑职此去,一定会接掌晋宁军的兵事,一定会带着晋宁军,将辽人挡在黄河以北。

若是卑职完不成上官交代的差事,卑职愿提头来见。

在卑职赶往佳县前,卑职想请上官给卑职一道箭令。”

寇季眯着眼,盯着王凯,一言不发。

王凯愣了愣,不知道寇季的心思,心里有些打鼓。

寇季突然开口,道:“好!很好,你有这种心思,我很欣慰。你要什么箭令?”

王凯长出了一口气,果断道:“请上官赐给卑职斩杀晋宁军主将的箭令,若卑职此去佳县,接掌晋宁军,晋宁军主将阻拦,卑职就斩了他。”

寇季二话没说,回身从背后的签筒里,抽出了一支金底红字的箭令,递给了王凯。

王凯见到此令,浑身一震。

王凯对寇季抱拳一礼,“卑职定不辜负上官所托。”

王凯也是果断人。

在确认了寇季确实没有跟他开玩笑以后,拿着箭令,离开了寇季所在的驿站厢房,点了几个随他一起出征的王府老卒,骑上马,毅然决然的率先赶往了佳县。

王凯拿着箭令,策马离去,自然引起了其他人注意。

刘亨在王凯走了以后,到了寇季的厢房内,见寇季一个人坐在厢房内长吁短叹,便开口问道:“可是西北的兵事出了大变故?”

寇季缓缓点头。

刘亨皱眉道:“西北兵事不容乐观?辽人已经攻进了我大宋?”

寇季再次点头。

刘亨眉头皱的更紧,“辽人长驱直入,已经拿下了数州之地?”

寇季这次没有点头,反而摇头,盯着刘亨道:“辽人虽然攻破了麟州,可被清山军挡在了保德。我派遣了王凯北上,接掌晋宁军的兵权,前去帮助清山军。

有晋宁军加入,虽然不能阻止辽人攻城略地,但至少能将辽人暂时挡在黄河以北。

一会儿我写几份手书,你派人赶往汾州、太原,调遣依附在我大宋麾下的那些小部族的兵马,一起北上抵御辽人。”

辽国、西夏境内,小部族无数。

西夏是党项人为尊,小部族的人在西夏饱受欺压。

辽国则是契丹八族为尊,其他的小部族,在辽国,也经常受欺负。

一些盘据在西夏、辽国、大宋三大势力边陲的小部族,饱受三方大战带来的折磨,所以经常有小部族带人投靠大宋。

几百帐几百帐的小部族人投靠大宋,时间一场,也就多了起来。

如今盘据在西北的小部族,已经多达万帐。

大宋朝廷允许他们保留了一定的战斗力,所以他们也有一定的兵马。

上万帐的小部族族人,勉强能凑出一万之数的兵马。

寇季的命令还调动不了折家军,所以他只能调动一切他能调动的兵力,北上抵御辽人。

刘亨听完了寇季的话,沉声道:“我一会儿就带青塘的兵马,先行一步,赶去黄河边上,帮忙抵御辽人。辽人虽然凶恶,但是我们先后调遣了这么多兵马赶到黄河边上跟他们鏖战,他们一时半会儿也过不了黄河。

所以你不必担心。”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西北的边事,虽然让我忧心,但还没到让我忧心忡忡的地步。我真正忧心的是,如何将折惟忠已经西去的消息,告诉杨家老太君。”

刘亨闻言,愕然的瞪大眼,“折惟忠死了?”

寇季点点头,道:“不然你以为辽人是如何攻破麟州的?辽人就是抓住了折惟忠身死,折家军群龙无首,暂时无人调动的时机,攻破了麟州城。

若是折惟忠不死,即便麟州城兵马不敌辽人,他也能暂时从其他地方,借调一部分的折家军,抵御辽人。”

刘亨长叹了一声。

折惟忠身死,清山军关键时候出来抵御住了辽人,给寇季争取了调兵遣将的时机。

虽然不能将辽人一举赶出大宋,但勉强抵御着辽人,不让辽人再度南侵。

西北兵事暂时得到了缓解。

所以西北的兵事,暂时不需要过度的担忧。

现在最需要担忧的是,杨家老太君能不能接受折惟忠身死的消息。

杨家老太君先后经历了兄弟、丈夫、儿子、侄子一个个离世,心早就碎成了八瓣。

折惟忠是她在世的最后一个侄子。

如今侄子亡故,她能不能接受,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能不能……先瞒着?”

刘亨迟疑了许久,开口问道。

寇季苦着脸道:“这么大的事情,现在恐怕已经在西北等地传开了。相信不久以后便会传到晋州。就算我们现在下令封锁消息,等到了府州,她一样会知道。

所以瞒是瞒不住的。”

刘亨犹豫道:“那你去说?”

寇季脸色更苦,“往一个心已经碎成了无数瓣的老人心上再插一刀,这种事情我做不出来啊。”

刘亨咬牙道:“你说过,此事是瞒不住的。于其等到她自己发现,不如我们先告诉她。此去府州的路还长,在这一路上,我们还能想办法安慰她。

总不能等她到了府州,见到了折惟忠的骨骸以后,再去安慰她吧?

到时候,再安慰,也没有用。”

“哎……”

寇季叹了一声,觉得刘亨说的有理,他缓缓起身道:“我去说……”

寇季拿起了房内桌上的急报,塞进了怀里,整理了一下衣冠,出了房门,往杨家老太君所在厢房走去。

走到了厢房门口,寇季陷入到了犹豫当中,有些不敢进去。

“进来吧……”

略带沙哑的声音,从厢房内传了出来。

寇季浑身一震,硬着头皮走进了厢房。

进入到了厢房内,寇季就看到杨家老太君孤零零的坐在炕上,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盔甲,在不断的擦拭。

那盔甲一看,就是大人做给小孩玩的玩物。

杨家老太君擦拭的十分认真。

杨家老太君见到了寇季进来了,笑了笑,一边擦拭着小小的盔甲,一边絮絮叨叨的道:“忠儿小时候,就嚷着要当跟他爹一样的大将军。到了府上,见昭儿有一身小小的盔甲,就吵着嚷着要。为了抢昭儿的盔甲,没少跟昭儿扭打。

重贵那个大老粗,只当忠儿是闹着玩的,根本没在意。

老身却知道,忠儿是真的想要一副盔甲。

老身就让府上的匠人打了一副,只是没来得及给忠儿穿上,忠儿就被昌儿接回了府中。

后来重贵归了宋,举家搬进了汴京城,两家相隔千里之遥,来往就少了。

忠儿要学艺,就更没时间到府上来了。

所以这副盔甲,就一直留在府上。”

寇季在杨家老太君张口说出两个字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杨家老太君很有可能已经猜到了折惟忠身死的消息。

他不敢说话,轻轻的坐在了杨家老太君身旁,听着她絮絮叨叨的讲话。

杨家老太君似乎有很多话要说,她继续说道:“再次见到忠儿的时候,是他大伯父去世的时候……再见忠儿的时候,是重贵死去的时候……再见忠儿的时候,是他爹去世的时候……正儿……昌儿……信儿……昭儿……”

杨家老太君说到此处,沉默了片刻,继续说道:“老身每次见他,都是在灵堂上。他们每个人死后,老身都会帮他们擦拭盔甲。

老身希望他们干干净净的来,干干净净的去。

如今,是老身为忠儿擦拭盔甲的时候了。”

“老太君……”

寇季眼眶有些微红,低声喊了一句。

杨家老太君,侧头看了他一眼,低声笑道:“是不是想知道,老身是如何得知忠儿死去的?”

不等寇季回答,杨家老太君就说道:“御卿死去的时候,给老身的老母讲过一句话‘世受国恩,边寇未灭,御卿罪也。今临敌弃士卒自便不可,死于军中乃其分也。为白太夫人,无念我,忠孝岂两全’,同样的话,忠儿也在给老身的信中,提到过。”

寇季心中有些酸楚,低声道:“老太君若是心里觉得难受,就哭出来吧。”

杨家老太君摇摇头,“眼泪早就流干了,早就哭不出来了……”

寇季一瞬间就湿了眼眶。

杨家老太君盯着寇季,道:“傻孩子,别哭……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事,忠儿为国捐躯,死得其所。武人生来就是征战沙场,马革裹尸还的。

死在战场上,那是死得其所。

死在家中,死在病榻上,那才该哭。”

“老太君……”

“行了,你小子别在老身这里哭哭啼啼的,老身看着难受。老身知道你小子是过来安慰老身的。但老身不需要安慰。

你也不要胡思乱想。

老身不会有事的。”

“老太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