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北颂 > 第0734章 流言惹人嫌

北颂 第0734章 流言惹人嫌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7:0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丁谓是什么人,宠臣、权臣、奸佞、谗臣,民间已经有人将丁谓奉为大宋立国以来第一大奸臣。

此前寇季等人智斗丁谓的事迹,已经被人当成了一段佳话,在四处传唱。

丁谓已经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有人要将寇季奉为第二个丁谓,寇季心里自然不痛快。

寇季自从入朝以来,一直得赵祯的宠信,算得上是宠臣。

如今手握着天下兵马大权,也勉强算得上是权臣。

可奸佞、谗臣,从何而来?

寇季百思不得其解。

向嫣听到有人要将寇季捧成丁谓那样的奸臣,心里立马担忧了起来。

“相公可知道是何人在背后捣鬼?”

寇季缓缓摇头,“暂时猜测不到……”

向嫣急忙道:“会不会是那位御女?”

寇季略微思量了一下,摇摇头,看向了向嫣道:“对方就算再蠢,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赤膊上阵。宫里那位御女,应该是被人利用的。

张氏上位,必然惹人眼红。

在这个时候,宫里的那些女人,为了搏得官家的注意,肯定会不择手段。

有人在这个时候趁虚而入,教给她们一些取宠的法子,她们自然会信。”

“难道就没办法挖出背后之人吗?”

向嫣担忧的道。

一想到有人暗中盯着寇府,并且时不时的用一些手段对付寇府,寇府还发现不了他,向嫣心里就格外不舒服。

寇季见向嫣有些担忧过度,就笑着道:“你不必担心。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他们既然出手了,那必然会流露出一些蛛丝马迹。

只要我们用心查,肯定能查到他们头上,将他们一网打尽。”

向嫣苦笑道:“可是妾身一想到有人在背后盯着我们,妾身就浑身不舒服。”

寇季失笑道:“眼下这大宋朝,能动我的就只有官家,只要不是官家对我有恶意,我们就不必太担心。”

向嫣生硬的点点头。

寇季的话倒是没错,以寇季今时今日的地位,能够动他的只有赵祯。

其他人纵然弹劾寇季、陷害寇季,只要赵祯不松口,寇季依然能安安稳稳的在朝堂上坐着。

“可妾身还是不放心,要不妾身入宫去找曹皇后,跟曹皇后说说,让她帮忙查查?”

向嫣思量再三,开口说道。

寇季略微愣了一下,缓缓摇头道:“曹皇后能坐上皇后之位,背后有我的影子。别人既然要对付我,肯定会派人暗中盯着曹皇后,所以曹皇后要去查的话,肯定查不出什么。

你真要是不放心,可以让小妹派遣身边的宦官和宫娥出去打听一下。

小妹入宫以后,一直不显山不露水,身边的亲信也很少出去走动。

没人在意他们,自然没人盯着他们。

他们去打听此事的话,或许要比皇后出手有用。”

向嫣觉得寇季说的有理,赶忙道:“那妾身明日就进宫去找小妹……”

寇季继续道:“顺便叮嘱一下小妹,让小妹安安稳稳的在自己宫里待着,别起什么不该起的心思。”

向嫣听到这话,犹豫了一下,道:“你难道要小妹一个人在宫里待一辈子吗?”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她既然听从了岳父的吩咐入了宫,那就只能一个人在宫里待一辈子。”

向嫣张了张嘴,想说话,却又没有说。

寇季看出了向嫣的心思,他沉声道:“我知道向府上有人背地里一直教唆小妹,让小妹去勾引官家,获取官家的宠爱。

我也知道,你心里替小妹不值。

你觉得以小妹的模样和才华,在宫里至少也应该得一个妃位。

小妹入宫数载,一直没有出头,是因为我在背后压着。

向府上的人对此不满,我不在乎。

你若是对此不满,我可以不再压着小妹。

甚至还可以去跟陈琳做交易,让陈琳想方设法的帮着小妹得到官家的宠爱。

但小妹获得了官家宠爱以后,我就不会再帮她了。”

向嫣听到这话,赶忙道:“妾身绝无此意……”

寇季为何压着向家小妹,不让她出头,向嫣心知肚明。

向嫣跟曹皇后姐妹相称,通过了曹皇后的嘴,知道后宫有多凶险。

已故的郭氏、张氏,就是最好的例子。

向家小妹若是不参与宫中的纷争,有寇季镇着,陈琳暗中照顾着,她能安安稳稳的在宫里活下去。

可她一旦参与到了宫里的纷争中,纵然有寇季和陈琳帮忙,也会有性命之忧。

当然了,最重要的原因还在向府的人身上。

向府的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向家小妹一旦在宫里得了势,向府的人必然会仗势出去胡作非为。

到时候肯定会惹出不少麻烦。

以向府的人胆大妄为的性子,很有可能会惹上大麻烦。

在汴京城内惹上大麻烦,九成九都是要掉脑袋。

寇季不一定能护得住他们。

就算寇季能护得住他们,那也只能护他们一次而已,不可能护他们一辈子。

向嫣看着寇季道:“妾身只是觉得,小妹在宫里过的太孤单,看相公你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将小妹救出来。”

寇季闻言,略微愣了一次,道:“这事可不好办,不过也不是全无机会。我回头找机会跟官家商量一番此事。”

赵祯并没有宠幸过向家小妹,对向家小妹也没有什么爱慕之情,所以向家小妹留不留在宫里,赵祯绝对不会在意。

直接将向家小妹从宫里接出来,自然不可能。

向家小妹不管怎么说,那都是赵祯的嫔妃,即便是死,也只能死在皇家的地方。

但是寇季跟赵祯商量一下,让赵祯找个由头,将向家小妹从嫔妃贬为宫女的话,那就有办法送她出来。

自从先帝登基以后,将他爹藏在宫里的一群宫娥、嫔妃们放良以后,宫中就有了放良的规矩。

每隔几年,宫里就会将一些老弱的宫人,遣散出宫。

向家小妹被贬为了宫娥以后,可以在宫人们放良的时候,跟着一起出宫。

只不过如此的话,向家小妹恐怕要蹉跎一些岁月。

向嫣听到了寇季有办法将向家小妹接出宫,心里也稍微松了一口气。

寇季笑道:“此事一时半刻也办不了。我们暂且不去提它。我过来找你,是有一件事需要你帮我分析一下。”

向嫣微微坐起身,一脸郑重的盯着寇季。

寇季十分难得的请她分析问题,她觉得应该是十分重要的事情。

寇季见到向嫣一脸郑重的模样,失笑道:“轻松点,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一个小事。赵絮那丫头老大不小了,也到了婚配的年龄,如今她在府上住着,各地拔尖的士子如今也在府上住着,你觉得赵絮有没有可能从中觅得一个佳婿?”

向嫣听到这话,略微一愣,一脸狐疑的道:“你怎么关心起赵絮的婚事了?”

寇季缓缓的将赵絮和包拯之间的事情讲给了向嫣。

讲完以后,寇季道:“小苏洵叫嚷着说,包拯对赵絮有爱慕之情,但我猜测,包拯应该是发现了赵絮的身份,所以才会在小苏洵胡说八道的时候,帮赵絮说话。”

向嫣若有所思的点头道:“包拯看似在帮赵絮说话,其实是在暗中保护小苏洵,他是怕小苏洵说出什么犯忌讳的话,惹上杀身之祸。”

寇季点头,道:“我也是这么认为的。只是小苏洵和赵絮明显没有看破包拯的心思。”

向嫣略微有些迟疑的道:“所以相公找妾身,是为了分析他们三个人的心思吗?”

寇季点点头,又摇了摇头,“包拯对赵絮应该没有什么爱慕之意,应该只是将赵絮当成朋友。小苏洵没心没肺的,心思都写在脸上,不用猜。

我找你,主要是想让你帮我推测推测赵絮的心思。

你也知道,女儿家的心思最难猜。”

向嫣眨了眨眼,道:“相公是想知道,赵絮对包拯有没有爱慕之情?”

寇季笑着点头道:“不错……”

向嫣失笑道:“若是有情呢?相公难道还要棒打鸳鸯不成?”

寇季闻言,恶趣味的笑道:“若是有情,那我就奏明官家,等今科殿试的时候,让官家点包拯一个状元,然后将赵絮许给他。”

向嫣一脸意外的道:“相公将包拯一个素不相识的士子带回府上,明显是看好他,有心栽培他。他要是取了赵絮,那可就成了驸马了。

我朝驸马可是不许出仕的。”

寇季笑道:“我朝驸马能不能出仕,那还不是官家说了算?”

向嫣愕然道:“相公的意思是,包拯真要是做了驸马,相公会想办法谏言,让包拯出仕?”

寇季缓缓点头。

向嫣长叹了一口气,幽幽的道:“那相公恐怕要失望了。”

寇季略微一愣,一脸疑惑的看着向嫣。

向嫣细细的分析道:“赵絮应该是相信了小苏洵说的话,觉得包拯对她有爱慕之意。但她对包拯明显只有朋友之情,并爱慕之意。”

寇季狐疑的道:“何出此言?”

向嫣笑道:“赵絮若是对包拯有爱慕之意,怎么可能呆呆的跑到书房去找你?她肯定是一脸娇羞的跑到后院来找妾身。

她去书房请教你这个先生,说明她心里将这个问题当成了一个学业上的问题,而非私情。

小苏洵说包拯对她有爱慕之意,但她对包拯却没有爱慕之意。

她将包拯和小苏洵当成朋友,所以在得知了包拯对自己有爱慕之意以后,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包拯,所以才会到书房去请教你。”

“真的?”

“妾身岂会骗你。”

“……”

寇季有些意兴阑珊的道:“可惜了……”

向嫣有些意外的道:“相公似乎很想看到包拯和赵絮喜结良缘?”

寇季笑道:“我就是觉得包拯过的太清贫,娶了赵絮的话,应该会过的滋润一些。”

向嫣听到此话,哭笑不得。

寇季知道了赵絮对包拯没有爱慕之情,也就不再关注此事。

他相信,以包拯的智慧,一定会完美的处理好他和赵絮之间的朋友之情。

此后几日。

寇季就待在后院里陪着向嫣。

范仲淹和欧阳修等一众士子在前院吟诗作赋好不快活。

一群未来的文坛大佬坐在一起,自然是佳作连连。

一首首的佳作传出了寇府,传扬到了汴京城,让范仲淹等人名声大噪。

在范仲淹等人名声大噪的时候,一则小小的流言也传开了。

流言称呼。

枢密使寇季,把持了此次文试科考,他已经内定了进士的名额,并且将能中进士的士子,全部邀请到了府上。

流言一出,汴京城内自然是一片哗然。

那些盘踞在汴京城各个会馆的士子、国子监和太学两大学府的士子,纷纷站出来质疑寇季主持文科科考的公平性。

一些人还跑到了吕府、王府、张府,请三位宰相出面作主。

只是吕、王、张三人,皆闭门不出。

士子们在三位宰相府上没有得到帮助,就只能去找六部尚书,以及文坛的一些大儒。

然而,六部尚书,几乎都是闭门不见。

只有一些大儒,站出来为士子们张目。

此事越闹越大。

最终闹到了朝堂上。

年终最后一场大朝会。

文武百官们齐聚在垂拱殿。

文武百官们向赵祯施礼过后,分成两班站好。

刚刚站定,一人出现在了殿中,奏道:“臣殿中侍御史里行高若讷,有本要奏……”

高若讷是一个三旬上下的人。

他出现在殿中以后,立马引起了满朝文武的注意。

高若讷此前在商河县担任知县,后经过了御史台的御史知杂举荐,出任了殿中侍御史里行。

他是刚被举荐上来的,所以垂拱殿内认识他的人不多。

赵祯听到了高若讷的话,淡淡的宣了一声,“讲……”

高若讷躬身一礼道:“近些日,汴京城有传言称,枢密使把持文试,并且暗中内定了进士人选,将一应进士人选邀请到了府上做客,直言枢密使处事不公,此事已经在汴京城内传的沸沸扬扬了。

还望官家明查……”

赵祯高坐在殿中,听完了高若讷的话以后,脸上看不出任何喜怒,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句,“朕知道了……”

高若讷迟疑了一下,没有多言,退回了班列。

他刚回到班列里站定。

又有一人出班。

一个四旬上下的中年人,此人一出,寇季略微愣了一下。

此人对殿内的其他文武眼里,只是一个刚晋升为殿中玉侍御史的小官。

可在寇季眼里,他是一个名人。

此人出班以后,对赵祯一礼,不卑不亢的道:“臣殿中侍御史庞籍,有本要奏……”

庞籍,一个在后世颇具名声的人物。

许多有关宋朝的影视剧中出现的大奸大恶的庞太师,就是以他为原型。

但影视剧中的描绘,难免有些不尽不实,甚至恶意的丑化了他。

史料上记载,庞籍算得上是一位能臣。

镇守过边陲,也治理过地方,都颇有建树。

他中进士的时候已经二十七岁了,在地方上担任了一圈要职,回到汴京城任职的时候,已经到了四十岁高龄。

他初入汴京城的时候,刘娥把持着朝政,掌控着大宋的军政大权,赵祯俨然就是一个傀儡皇帝。

当时的赵祯已然成年,已经具备的掌控大宋军政大权的能力。

为了帮赵祯拿回权力,他没少明里暗里跟刘娥作对。

刘娥死后,留下了遗诏,让杨太妃代替她掌控大宋军政大权。

就在满朝文武犹豫的时候,是庞籍挺身而出,烧了刘娥留下的遗诏,以及刘娥留下的那一套垂帘听政的制度,断了杨太妃代替刘娥继续执掌大宋军政大权的念想,同时也帮赵祯抢回了权力。

庞籍因此被擢升到了开封府任职判官。

在他任职开封府判官期间,宫里有位姓尚的美人,为牟取私利,派人向开封府传话,让开封府免了工人市租。

庞籍杖责了负责传话的宦官。

从那以后,仁宗朝,就再也没有宫里的妃嫔,干涉地方政务。

可以说,庞籍为赵祯亲政,做出了巨大贡献。

只不过,那是史书上的庞籍。

现在的庞籍只不过是一个初入汴京城的小官。

刘娥已经亡故,杨太妃居住在宫里很少露面。

赵祯手握着天下大权,庞籍注定没办法帮赵祯争权。

赵祯看到了庞籍出班,淡淡的道:“讲……”

庞籍正色道:“枢密使寇季,主持文试,处事不公的名声,已经在汴京城了传开了。官家若是对此事置之不理,恐怕会影响文试取士。”

赵祯听完了庞籍的话,没有多言,只是看了吕夷简一眼。

高若讷和庞籍二人先后奏请的都是一件事,赵祯若是不做处置的话,御史台的官员,恐怕都要出来奏请此事。

所以赵祯干脆让吕夷简出面,震慑一下自己手下领导的文臣。

吕夷简通过了赵祯的眼神,知晓了赵祯的意思,他略微干咳了一声,缓缓走到人前,道:“此事官家早有定夺。等明年开春春闱开科以后,诸位自然会知晓。

汴京城内的那些谣言,不过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趁机捣乱而已。

诸位都是从科举场上过来的,应该明白,那些人在这个时候放出如此谣言,目的是什么。”

说到此处,吕夷简略微顿了一下,看向了寇季道:“不过寇枢密将士子们纳入到了府上,确实有些不妥。朝廷科考,是为了朝廷取仕。”

明年开春以后的春闱科考,到底公不公平,吕夷简心知肚明。

赵祯已经找他们商量过了,明年开春以后的春闱科考,由赵祯自己和他们三位宰相一起当场出题。

此举一出,明年开春以后的春闱科考,可以说是大宋历届科考中最公正的一次。

如此公正的一次科考,若是还存在不公正的话,那以前的科考得黑成什么样?

所以,对明年开春以后的春闱科考的公平公正性,吕夷简有十足的信心。

吕夷简不满的是,寇季在科考之前,将士子们纳入到了府上的举动。

在他看来,寇季就是在明目张胆的网罗门生。

虽说历届科考,主考都会网罗一些门生收入到门下,可那都是在科考以后,借着拜师谢恩的名头才悄悄举行的。

哪像是寇季,还没开考,就将士子们全部纳入到了自己府上。

此举不仅会让人怀疑寇季主持此次文试公平性,还会变相的拉低寇季的身份。

寇季什么身份,那些士子什么身份?

寇季在他们没有从读书人蜕变成官的时候,就将他们纳入到了府上。

可不是变相的拉低了自己的身份吗?

你寇季自降身份,那是你的事情。

可是你开了这么一个头,以后我们主持科举的时候怎么办?

学你的做法,在开科之前,将那些士子纳入到府上?

你寇府家大业大的,不代表其他人就家大业大的。

你寇府大方,养那些人三五个月,不代表其他人一样大方。

最关键的是,你将网罗门生干的如此大义凌然的。

万一那天官家通过你的举动看出了不妥,不让大家网罗门生了,那以后所有人都没有门生用了。

那将会失去一个在朝廷上立足的巨大助力。

寇季听到了吕夷简的话,装傻充愣的道:“不妥吗?”

吕夷简义正言辞的道:“当然不妥!”

寇季缓缓点头道:“那我回头让人将他们送到吕府上去。”

吕夷简恼怒的道:“老夫是说,那些士子们在科考前,聚在主考家中不妥。并不是觉得他们住在你寇府上不妥。”

寇季叹了一口气道:“吕平章事觉得不妥,早说啊。你要是早说的话,我一定不会将他们留在府上。如今正值年节,我在这个时候将他们送出府,别人还不戳我脊梁骨?”

吕夷简愤怒的哼了一声,退回了班列,不想再搭理寇季。

寇季的话他没办法辩解。

他若是提出让寇季在年节的时候,将士子们送出府的话,被戳脊梁骨的,很有可能就会变成他。

寇季见吕夷简退出了班列,便没有在此事上计较。

寇季缓缓出列,在所有人注视下,拱手道:“臣寇季,有本奏……”

赵祯一如既往的看不出喜怒,“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