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北颂 > 第0841章 气炸了的赵祯

北颂 第0841章 气炸了的赵祯

作者:圣诞稻草人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5 14:57:07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也不知道是重新出现到了阔别已久的战场的缘故,还是战场上的阳气和煞气养人,总而言之,曹玮在幽州城内待了近一个月,精神头比之前好了不止一星半点。

如今居然不需要人搀扶,就能自己走动。

曹玮陪着赵祯,占据了幽州城内金塔寺,驱赶走了寺里的那些僧众,将金塔寺当成了一处临时的居所。

金塔寺内的建筑,似乎是大宋的南方商人帮忙营造的,所以颇有几分南方的园林气息。

曹玮和赵祯二人居住在其中,十分舒畅。

看着寺庙里的那些景致,远比看着辽皇耶律隆绪那粗犷的行宫,以及那奢华的城主府要舒服。

曹玮和赵祯近些日子比较闲暇,迷上了棋。

二人时不时的就会坐在金塔寺的伏龙池边上的廊道里,伴着池水里的光影,煮一壶茶,摆上期盼,对弈一番,别有一番滋味。

二人下棋,棋路相当。

曹玮善行杀伐之道,所以棋盘上的棋路杀气腾腾的。

赵祯惯行霸道,所以棋盘上的棋风十分霸道。

别人下一盘棋,也许吃不了几个子。

可他们两个下棋,一盘就会吃不少子。

二人对弈了数日,各有胜负。

曹玮不会因为赵祯是官家,刻意的让着赵祯。

赵祯也不喜欢被曹玮让着。

所以二人在棋盘上杀的很畅快。

又是不盘合棋以后,曹玮端起了茶杯,抿了一口香茶。

赵祯一边招呼着宦官记录棋局,一边捻起了一块糕点,询问曹玮,“你是不是故意让着朕?”

曹玮放下了茶杯,笑着道:“官家何出此言?”

赵祯随手将糕点塞进了嘴里,嘴里咀嚼着糕点,手上点了点棋盘,竖起了三根手指,在曹玮面前晃了晃。

赵祯虽然没有言语,但是曹玮却知道赵祯的意思。

因为他们此前已经下了三盘合棋了,所以赵祯才会竖起三根手指。

赵祯的意思很明显,已经连着下了三盘和棋了,必然是曹玮暗中相让。

曹玮哭笑不得的道:“臣可没有让着官家。官家近些日子一定是看了不少棋谱吧?”

赵祯愣了一下,缓缓的点了点头。

曹玮感叹道:“官家近些日子一直观看那些名家的棋谱,棋艺自然有所长进。臣这身子骨可没办法长时间观看棋谱,所以费劲了心力,才勉强跟官家您战了一个平局。

在过一些日子,臣可能就不是官家的对手了。”

赵祯咽下了喉头的糕点,抿了一口茶,狐疑的盯着曹玮,“照你的说法,你之前跟朕对弈,朕能取胜,都是你让着朕?”

曹玮摇头,失笑道:“臣可没有让着官家。臣一直在全身心的跟官家对弈。官家的棋艺在长进,臣在跟官家对弈的时候,也在跟着长进。

只是没有时间观看那些名家的棋谱,所以长进追不上官家。”

赵祯大方的道:“等仗打完了,朕给你足够的时间看棋谱,到时候咱们再战。”

曹玮笑着道:“那臣就多谢官家了。”

赵祯吩咐身边的宦官清理的棋盘,对曹玮邀请道:“再战一局……”

曹玮觉得自己的精神头还可以,就笑着应下了。

二人再此在棋盘上厮杀了起来。

一边厮杀,赵祯一边问,“辽皇耶律隆绪都试探了大半个月了,什么时候会对幽州城展开强攻?”

曹玮随手落了一子,笑着回道:“臣死的时候……”

赵祯刚刚捻起了棋子,略微愣了一下,摇头道:“那不可能……辽皇耶律隆绪肯定死在你前面,他的身子骨远比你差。

你还能恢复一些精神头,以后说不定还有几十年好活,辽皇耶律隆绪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地步。”

曹玮闻言,对赵祯拱手道:“臣多谢官家怜悯,臣的身子骨,臣心里有数。几十年,臣不敢想。不过有一点,官家说的不错,辽皇耶律隆绪肯定死在臣的前头。

臣派人攻打了大定府、飞狐口,又攻占了幽州城。

辽皇耶律隆绪看出了是臣在带兵,也知道臣的身子骨不行,所以便用疲敌战术,想要拖垮臣。

但是他的目的太明显了,很容易被臣看穿。

臣既然看穿了他的计谋,又怎么可能上当。”

赵祯思量了一下道:“辽皇耶律隆绪确实没有隐瞒自己的心思。他大概是觉得幽州城只有你一个人能扛得起军务吧。”

曹玮沉吟了一下,道:“一开始他应该是这般想的。但他最近通过佯攻,应该能探查出幽州城内还有其他人能扛得起军务。”

赵祯一愣,疑问道:“那他为何没有选择强攻幽州城?要知道战事拖得时间越长,对他越不利。”

曹玮笑着道:“辽皇耶律隆绪可从来都没有拖着。大定府和飞狐口两地的战事一直打的都很惨烈。不仅如此,辽皇耶律隆绪还运用了诱敌深入的战术。

他想学那耶律休哥,将我大宋布置在大定府和飞狐口的兵马吸引到辽国腹地,然后断其粮草,再将其歼灭。

然后从飞狐口和大定府打开一道口子。

借此赢下这一场战事。”

赵祯略微点了点头,又问道:“那他为何不三面齐进呢?”

曹玮坦言道:“臣猜测,他应该是没把握,没把握从臣手里夺回幽州城,所以才迟迟不愿意强攻。此地的兵马皆是宋辽两国的精锐,一旦一方战败,就立马会陷入到最被动的状态,也会失去整个战事的胜利。

他若是败了,很有可能会失去性命,还会失去半壁江山。

所以没有十足的把握,他不会动。

他现在应该想着可以从其他地方打开局面,能用最少的兵力,打出最大的战果。”

“飞狐口和大定府?!”

赵祯疑问。

曹玮笑着摇头,“飞狐口和大定府的战事打的是凶,双方死伤也惨重。辽皇耶律隆绪更是效仿耶律休哥,布下了大局。

但辽皇耶律隆绪真正仰仗的,应该不是飞狐口和大定府。”

赵祯一愣,仔细思量了一番后,愕然的道:“他又派遣了兵马去偷袭我大宋的北境?”

曹玮点头笑道:“我大宋如今的兵马都被吸引到了西境和东境,北境十分空虚,南境也空虚,但南境临海。辽国可没那么多战船跨海而来。

反倒是北境,辽国有足够的兵马屯驻,且北境不是草原就是荒漠,更利于辽国的骑兵冲锋。

所以辽皇耶律隆绪必然会派遣兵马去北境偷袭一手。”

赵祯冷笑道:“同样的手段用两次,他就不怕我大宋防着他吗?”

曹玮笑着道:“我大宋革新了兵制以后,禁军的战斗力是强了,但部署也变明朗了。我大宋将大部分的禁军调集到了西境和东境战场,瞒不过别人。

北境就剩下了镇北军一支兵马,自然也瞒不过辽皇耶律隆绪。

如今我大宋能打的将帅,不是在西境,就是在东境,北境只有一个杨文广。

辽皇耶律隆绪不用担心突然出现另一个寇季搅局,也不用担心官家会一怒之下领兵北上。

所以他自然要算计一下北境。

好的算计不怕用第二遍,只要有用就行。

当年太宗皇帝北征,辽国南院大王耶律休哥用了三次诱敌深入的计策,此次管用。

可见计策在战场上不怕用老,就怕没用对地方。”

赵祯瞥了曹玮一眼,就当没听见曹玮暗中影射赵光义不知兵的话,他沉吟着道:“可是至今朕也没有收到北境有辽国兵马入侵的奏报。

若真如你所说,辽皇耶律隆绪会算计我大宋北境,那么他派遣的兵力自然不会少。

仅凭杨文广一人,仅凭一支镇北军,能挡得住?”

曹玮听到了赵祯的话,坦言道:“官家应该相信寇季,寇季做事,向来喜欢将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在战争爆发以前,寇季不能肯定辽皇耶律隆绪是否会偷袭我大宋北境。

但他仍然做了部署。

我大宋西境和东境的战事如此紧张,两边的兵马加起来,数量超过了百万,但仍然显得不够用。

在如此情况下,寇季依然没有调动北方的镇北军。

就足以说明,寇季一直防着辽皇耶律隆绪派遣兵马偷袭我大宋北境。

此外,镇南镇东两支禁军,虽然仍旧没有满额,但他们操练了有些年头了,若是从海上坐着战船,加入到我大宋对辽国的战事当中的话,对战事也有一定的帮助。

可寇季依然没有调遣镇南镇东两支兵马。

他留下了镇南镇东两支兵马,必然也是防着有其他邦国趁机占我大宋便宜。

估计也有防着辽国突然拿出一支水军,突袭我大宋的心思。

所以,寇季谋事,一直谋划的很全面。

他敢将镇北军一支禁军安放在我大宋北境,他就相信镇北军能防住辽皇耶律隆绪派去偷袭的兵马。

此外,官家也应该相信杨文广。

兵法谋略一道,杨文广称不上是绝佳。

但是论忠勇,杨文广在我大宋,绝对算是首屈一指的人物。

他能不能守住我大宋北境臣不敢断言。

但是辽皇耶律隆绪的兵马若是想要南侵,最先要做的就是踩过他的尸骸。

他不死,辽兵休想踏入我大宋一步。”

赵祯听完了曹玮一席话,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曹玮略微感叹了一声,道:“说起来,杨文广也有成为绝佳将帅的潜质,只是没生对时候。杨家最精通兵法谋略的应该是他的祖父杨老将军,还有他的叔父杨延玉。

可惜他的祖父和他的叔父死得早,他没能得到他祖父和叔父亲自传授兵法。

他爹在兵法谋略方面,也算不错。

只可惜并没有领悟透彻其中的奥妙。

所以根本教不了杨文广什么精髓。

再加上他爹死的早。

他要撑起一个家,大部分时间都忙在了人情世故上,没那么多时间精研兵书。

时间一长,自然是耽误了。

如今他才正儿八经的捡起了兵书不久,想要领悟出其中的精髓,恐怕还得二三十年才成。

他是一个战场上的悍将,每逢敌至,必然冲锋在前,能不能活到二三十年后,都不好说。”

赵祯听到了曹玮开始讲述起了大宋武将们的优劣,便放弃了沉思,仔细的听了起来。

听完了曹玮讲述杨文广以后,赵祯忍不住问道:“曹爱卿是何时领悟到兵法中的精髓的?”

曹玮苦笑了一声,“臣也是四十多岁以后才领悟到了一点点的精髓。到了文昌学馆,静下心以后,才领悟透彻。”

赵祯疑问道:“难道就没人能在三十岁之前,领悟出兵法中的精髓?”

曹玮摇头道:“有!”

赵祯立马问道:“谁?!”

曹玮一个个细数道:“白起、王贲、韩信、霍去病……”

曹玮细数的人,除了白起,剩下的都是少年成名的大将军。

白起成名的时候,年龄确实不小了。

曹玮将其列入其中,存粹是因为白起的出身的缘故。

白起是草根出身,因为商鞅变法的缘故,才走上了历史舞台。

他的出身决定了,他想请名师教导他学习兵法,根本不可能。

因为先秦时期,知识的价值是很高昂的。

可以学习知识,学习兵法谋略的,几乎都是大族子弟。

草根的贫民百姓,识字都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

白起若是大族子弟的话,以他的天资,根本不需要通过军功制去搏一个出身。

所以白起必然是边打仗边学习的兵法,学习兵法的时间应该不长,但却能在秦国异军突起,坐到君侯的位置上,就说明他在极短的时间内,领悟到了兵法中的精髓。

曹玮自然要将他列入其中。

赵祯听到了曹玮细数的英豪,略微揉了揉眉心,沉声道:“朕说的是本朝!”

曹玮低声一笑,他其实知道赵祯想问本朝,他只是卖了一个关子。

听到了刻意提出本朝,曹玮笑着道:“本朝的话,寇季没过二十五岁的时候,若是能放下一切事务,精研兵法的话,也许能在三十岁的时候,领悟到兵法中的精髓。”

赵祯瞥了曹玮一眼,幽幽的道:“四哥已经过了三十了……”

曹玮叹了一口气,道:“那就剩下狄青了……”

赵祯瞪了曹玮一眼,没好气的道:“你故意不说狄青,是觉得狄青是你的门生,故意避嫌吗?”

曹玮笑着道:“臣绝无此意。”

赵祯又瞪了曹玮一眼。

曹玮低笑道:“臣是怕官家将狄青当成了曹家的人。”

赵祯恼怒的瞪了曹玮一眼,“朕施政以来,一直重视人才。只要能为我大宋出力,朕不在乎他是什么出身,更不在乎他有一个怎样的妻室。”

曹玮淡然一笑,没有回应赵祯的话,而是自顾自的讲道:“狄青是一个天生的带兵的胚子,即使他不娶臣的侄女,不认寇季当兄长,也能出人头地。

往后臣死了,能帮我大宋镇守边陲的便是他。”

说到此处,曹玮看向了赵祯,继续道:“他是一个十分看中孝道和忠君之道的人。官家若是想让他死,不需要做出其他的。

只需要派人暗示他一声,他就会自刎。”

曹玮教导狄青许久,知道狄青的性子。

狄青在战场上,就是一个不畏惧任何敌人的将军。

可私底下,忠孝二字,将狄青捆绑的死死的。

他为全孝道,能帮他兄长顶替滔天大罪,可以说是赌上性命。

为全忠义,他也会毫不犹豫的拔剑自刎。

“啪!”

赵祯拍桌而起,恼怒的指着曹玮,“朕在你眼里,就是一个嫉妒贤能,胸膛里容不下人的昏君吗?”

曹玮赶忙起身,躬身道:“臣死罪!”

赵祯破口大骂道:“你当然死罪!朕!赵祯!容得下天下任何人!只要有人能令我大宋变强,变大,他就是指着朕的鼻子骂朕,朕也能容他在朝堂上!

朕不仅能容他在朝堂上,朕还能给他高官侯爵!

只要有人能令我大宋威震四海,福泽万代!

朕能容他做一个并肩王!”

曹玮一脸惊愕的盯着赵祯。

赵祯越说越气,说到最后,不顾形象的破口大骂,“朕不在乎手底下的文武权势有多大,只要他不负朕,朕便不负他!”

曹玮觉得赵祯有点意气用事了,当即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官家……三思……”

赵祯恶狠狠的瞪了曹玮一眼,“朕想的很清楚,不需要三思。朕知道你为何给朕说这番话。你是见朕打压了皇亲国戚、打压了武勋,所以觉得朕小心眼,觉得朕无容人之量。

朕今天就告诉你,无论多厉害的人物,只要为我大宋做事,只要还叫朕一声官家,朕就容得下。

朕容不下的是那些无所事事,不思报效朝廷,只思趴在朝廷身上敲骨吸髓的恶人。

朕是打压了皇亲国戚和武勋。

可你曹家、李昭亮所在的李家,朕可曾动过半分?

论势、论财、论威胁,其他几家比得过你曹家?”

曹玮大惊,匍匐在地,“臣曹玮,罪该万死!”

赵祯愤恨的道:“若不是你还有用,朕现在就让人将你拉出去砍了。朕告诉你,朕有的是容人之量,你拿下了燕云,朕给你封王。

朕给你封活着都可以作的王。

这异姓王,朕敢封。

你若拿不下燕云,你就去东华门当门卒。

朕要满朝文武都看着你,记住羞辱朕的代价。”

赵祯指着汴京城的方向,怒吼道:“你不是要保赵润吗?朕给你这个机会!你拿下了燕云,他就是太子,你拿不下燕云,朕就让他去给四哥当十年长随。

四哥的性子你应该了解。

他不会在乎赵润是个皇子。

该打的时候,他绝对不会手软。”

曹玮以头触地,颤声道:“臣罪该万死……”

“滚去城主府,朕这几日不想见你。”

赵祯甩着袖子,背负双手,不再看曹玮一眼。

曹玮咬了咬牙,起身对赵祯深深一礼,离开了廊道。

陈琳在曹玮走了以后,才敢走到赵祯身旁,低声劝解道:“官家……息怒……”

赵祯瞪了一眼陈琳,冷声质问道:“朕在你们眼里,就是一个没有容人之量的皇帝吗?!”

陈琳赶忙道:“那是曹公自己的揣测,跟奴婢可没关系。在奴婢看来,官家是天底下最有容人之量的皇帝,没有任何人的肚量能比得上官家。”

赵祯瞪陈琳,没有说话。

陈琳眼珠子一转,急忙道:“寇季、曹玮、寇准,乃至于刘亨,他们到现在还活着,就是明证。”

陈琳点出的四个人很巧妙。

寇准曾经权倾朝野,把持整个朝政,赵祯上位以后,没有杀他立威,算是十分有容人之量。

换做其他皇帝,似这种把持过朝政、权倾过朝野的人,几乎不会放过。

寇季如今文武党羽一大把,隐隐有权倾朝野的势头,放在其他皇帝手里,也属于重点打击和重点防范的对象。

曹玮、刘亨,两个触怒过赵祯的人。

放在其他朝代,估计早就被千刀万剐了。

如今这四个人都好好的活在世上,而且一个比一个活的滋润,可见赵祯的容人之量有多大。

陈琳点出四个人,可以说恰到好处。

可赵祯却不乐意了,“胡说八道,四哥的死活跟朕能不能容人有什么关系?!寇公死活,那是上天注定,寇公对我大宋功勋卓著,又无半点逾越之举,朕能不能容人,跟他又有什么关系?

曹玮和刘亨,你倒是说的没错。

他们为朕的江山出力,为朕的江山赴死。

别说他们触怒了朕,纵然他们当着朕的面说朕的不是,朕也能容忍他们。”

陈琳迟疑了一下,小声的道:“官家您刚才不是说,要让曹玮去当门卒吗?”

赵祯被陈琳这话给气笑了,“朕就是随口一句气话,朕还能真让他去当门卒?!”

陈琳低声一笑。

赵祯见此,哼了一声,“你倒是机灵,知道如何让朕消气。朕不在乎别人怎么在背后说朕。朕只是觉得,朕已经做的那么明显,说的那么明显。

有些人还是胡乱揣测朕的心思。

朕不需要他们揣测朕的心思,朕只希望他们为我大宋出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