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七百四十四章 两极分化的文人(一更)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

店家里已经有许多的士子在那里纵情对饮,吟诗作赋,还雇烟花女子作伴,极尽风流之事。店小二端着酒壶、菜肴在各桌之间穿梭。

“客官,这是您点的清蒸白鱼。”店小二小心翼翼地给楚云他们上菜。仅仅是通过楚云他们的衣着打扮,店小二便知道他们是大户子弟。

“嗯……没有在船上遇到的那个小妹妹做的好吃……”戈雅尝了一口,不由说道。

“嘘!”余成瞪了戈雅一眼,这不是没事找事么,楚云才忘记了刚才和陈子龙的争执,结果戈雅又要提起来。

“哼。”戈雅不满地哼了一声。

楚云在漫不经心地听着酒楼内士子们的谈论。他们多数在讨论即将开始的虎丘大会,话题中或多或少都离不开废除八股文的九州军。如果他们知道九州军军主楚云就在这店内,恐怕会集体炸锅。

“忠清兄,我听说两三年前你去南京参加应天乡试,恰好遇到九州军攻打南京城,导致你错过了乡试。”

突然楚云听到了身后有三四个学子的谈话。

“唉,这也是造化弄人,谁能够想到十年寒窗苦读,在最关键的时候大明朝说没就没了呢。”那个被称为忠清的人说道。

“九州军破坏了你的乡试,你们祖上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产田800亩也被九州军以贱价没收,可有恨意?”其中一个士子问道。

“哪里没有恨意!最初的时候,九州军收缴了田地分给那些佃农,只是补偿了我们顾家一些许银两,导致我们顾家因此分家,各个分支分崩离析。我们这一支不得不想方设法经营一些其他的活计才能够生活下来。”顾忠清说道。

顾家……顾忠清?楚云似乎以前在哪本书上面见过这个名字。古人都喜欢称呼对方的字号,那么这个忠清就是对方的字了。本名又是什么?

只听见有一个学子问顾忠清:“既然忠清兄对九州军有所恨意,但是我为何听说忠清兄在秋初要前去南京城参加九州军的‘科学院入学考核’?”

“本来我也是意兴阑珊,后来无意间翻到九州军出版的‘天下郡国图志’,发现世界除了我们华夏以外,竟然还有如此广大的陆地和海洋,实在是颠覆了我以往的观念。诸位有所不知,一年半以前苏州府已有《九州日报》发行,每半月一刊,我在过去两三年间,为了改善家族的处境,从昆山到苏州府做生意,每半月令报童将报纸送来,如此半年。《九州日报》上有记载九州军最近征讨了哪些地方,科学院在各门各科的研究有何进展,哪一段铁路正在修建,电报线又铺设到了哪里,简直就是匪夷所思。”顾忠清说道。

“我们也看过那《九州日报》,上面的描述简直就是聊斋,他们说有会自己动的铁片车,可我从来没有见过。还有那照的黑夜和白天一样明亮的电灯,我也没有见过。大家都当消遣的乐子来看了。”其他士子说道。

“眼见为实也是没错,不过我看天下间并非没有这等事物,而是还没有出现在我们江南而已。听说建造这些东西非常复杂,比如铁皮车,还要先修建铁路、而这个铁路又要设矿场、冶铁厂,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弄好,铁皮车才能跑得动,没有几年时间是搞不定的。”顾忠清说道。

楚云听着暗暗点头。江淮布政司、江浙布政司的确正在默默地开设冶炼厂制造铁轨,电报线路也正在铺设。可是工业革命的重要成果都是要按照年为单位才能够普及的,哪有可能没有前期的铺垫就直接出火车和电报。估计再等两三年江南地区就有冒着黑烟的蒸汽火车驰骋。

但愿到时候这些士子别又闹出什么龙脉、祖坟之事来阻碍火车行进。

“我看就是九州军在为我们画饼充饥,装神弄鬼。顾兄还是少看九州军的报纸为妙,免得受了他们的荼毒。还有那科学院并不是什么好地方,所学都是舍本逐末。我听说里面的先生还会在学堂教学如何建造房子、如何教学如何种田,真是可笑、可笑,我从来没有见过有这样的先生、这样的私塾。”一个士子说道。

“就是就是,私塾不学四书五经,而是学一些瓦人、佃农之事,我看啊即使忠清兄你顺利进入了科学院,说不定出来后也就是管几片田地和几十号瓦人。”另一个学子也冷嘲热讽。

“诸位兄台,农业是国家之本,农民地位何以低下?瓦人为我们建造屋舍,瓦人地位何以低下?管理好了天下亿万亩田地,普天之下的百姓都能够吃得饱饭,管理好了天下百万瓦人,普天之下的百姓都能有安定居所,岂不是好官?”顾忠清却说道。

“忠清兄真是迂腐,管理田地又何须学种田,这些事交给下人去做就好了,我们士子只管修身齐家治国,哪能事事亲为。”众多学子哑然失笑。

顾忠清还想要多说,但是欲言又止,他知道即使自己再多说也没有用,现在的他和以前那群志同道合的同窗产生了隔阂。

顾……忠清?楚云总觉得很熟悉。这个人很明显是属于比较开化的年轻士子。

在江南士子中,开始两极分化。大部分反对九州军废止八股文,属于旧派士子。还有极少数的新派学子受到九州军的影响,但是他们被夹杂在大量的旧派士子中,因为怕被当成异类所以不敢出声,只是暗中在准备科学院的入学考核。这个顾忠清便是其中一个。

“顾忠清。”楚云又念了一遍这个名字,突然灵光一闪。

顾炎武,字忠清!因为字恰巧和清朝有关,在清人入关以后,便改成了将忠清改成了‘宁人’。

楚云还清楚地记得他的一句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他提出的经世致用、限制君权的思想,对后世有很大的启蒙意义,只是没想到这样一个历史名人,此时出现在了这里,而且还是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儒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