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唐朝好男人 > 第二三五章 集 体、个人

唐朝好男人 第二三五章 集 体、个人

作者:多一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39:48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唐朝好男人 !

第二三五章 集体、个人

自从拒绝刘仁轨的无理要求后,老家伙再都没提这个事,也没有因为受了顶撞产有刻意针对我的行为;我也乐意将这件事揭过去,见他依旧是恭恭敬敬,一团和气。

麦收前,刘仁轨再次建议让农学的专家下去和工部在关中各部粮产区协助监督,我寻思了下,答应了。既然着手粮食产量,进行一下实地考察还是有必要的,临行前给大家都打了招呼,不插手工部的正常事物,只考察,不监督,不要让人家对农学产生误解,手伸太长了有害无利。做动员报告时候刘仁轨就在我旁边,没有提出异议,老脸板的死平,看不出究竟。

不是和他对了干,在确保农学的独立性的基础上,既然和工部是盟友,就不要干一些让盟友厌烦的事情。现在正和工部处于蜜月期,曹尚书竭尽所能的为农学提供方便,没有理由去破坏这份和谐,我在其中扮演个缓冲的角色,努力去消除刘仁轨带去的外交压力。说个难听话,曹尚书这么合作,大部分是冲了皇家的面子,而我这个少监多少还能说上话,至于老刘,人家该不认他就不认他,没人愿意和个麻烦合作。

刘仁轨估计也认识到这点,我行我素的同时也对少监的所作所为极少约束,时间一久,农学的两位领导之间形成了矛盾的默契,看似格格不入的俩人却高效的引领学院步入正轨,短短时间里让农学的规模一扩再扩,并形成了独有的风格和运作体系。就这一点来看,不得不佩服兰陵当初在用人上的眼光,刘仁轨的才干固然卓越,能把我这个混吃等死之辈的潜力挖掘出来更是不易。

“不必妄自菲薄,你本就不是泛泛之辈。”兰陵被我一记马屁拍地舒服。喜眉笑眼的靠我背上,“外面那一套少用我身上,咱俩之间还用不上这么恶心的奉承话。”

“真话,怎么就成奉承了。”我有个优点,别人有过人之处绝对心服,但是不是口服就要看心情了。这些天兰陵又变回了女人模样让人喜欢,不介意说点恶心话润滑下两人的关系。“可惜了,你若是男人的话……”

“过了。”兰陵回手轻轻捏我一把,“我是女人,或许老天愿意让我当个女人,你不是说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吗?是好事。”

“看,你又误会,看来心里还有怪念头。”我笑着拽过她手握住,“我意思是,你若是个男人的话。这会就是个王爷了。”

“去!”兰陵扭身拍了一掌,悠悠道:“你是个有本事的。这么久相处下来,能看清的早就看清了,这样地人世间少有,或许真应了大隐于朝的说法。区区三、四年时间。若将你的功绩细数下来……”

“那得有个封赏吧?起码给俩钱花。”制止兰陵说下去,嬉皮笑脸的打断,“有碰巧的事,有在你跟前显摆的想法。其实最多的时候还是为了我自己,所以算不算功劳都行。若真过意不去的话,你将内府花露水地收购价提高个一两成当个补偿就谢天谢地了,是吧?”

“美死你。”兰陵捧了我脸笑笑,“若晚生个几年嫁了你王家兴许是最畅快的事,不过现在也好,权当你欠我的,作牛作马来偿还。撩拨个寡妇家不守妇道就算了……”

“你有负担?心理上有压力。”

“没有。”兰陵摇摇头,不好意思道:“心安理得,一点都没有歉疚的想法。都是你,弄的人连道德底线都守不住。”

“恩,我也没有,嘿嘿。”

麦收期间,放假是唯一好处。颖既然打定主意要在麦收后种荞麦,我请教了专家后。挑了最适合关中地区种植地荞麦种带了回来。如今家里的耕地面积翻了一翻。原来的粮仓显的小了,专门又腾了个空院子出来存放。管家最是卖力,墙壁拿石灰刷地厚厚一层,点了木炭把院子里的空房烘烤数遍,空旷煞白的大房子如同太平间。

“我明天去,你家里歇息一天。”看颖累过了,和往年不同,前云家的佃农需要重点帮扶,一来是心理上有障碍,二来人手也不够,还不习惯和王家佃农搞协助。

“妾身歇也歇不住,就您说的,瞎忙。”颖平平爬在炕上正享受二女的推拿,哼哼叽叽不停,“这眼看就收完了,看产量,还是咱新买的地肥。过两天缴租子夫君管,地里就让妾身一气忙完。”

“明天带二女一起,达莱呢?让她帮忙打把手,反正麦收上棉花作坊里没人。”

“她不行,正筹建新作坊脱不开身。没多少时间了,撵棉花下来前得把新作坊布置停当,夫君不胜到新作坊上搭把手,往后那是咱家的大进项。”

棉花作坊与众不同,防火是重中之重,一个火星子就能让一年地心血付之东流,防止万一起火不至于火势蔓延波及庄户,专门选了个开阔地界,远离村落,光井就打了四口,三个库房都独立起来,谁不挨谁,中间专门引了水渠,一旦起火有个缓冲补救。

设计的复杂,工期相对长一点,现在人手不够,勉强没停工而已,达莱带了丫鬟前后操持,尽量让有限的人手发挥最大的效用。

感觉颖分派我过来是添乱,远处看达莱指挥自若,一近前就变的缩手缩脚。“我马上走,转过来找茅房,小解完就走,你该干啥干啥。”没有取得主帅亲临三军效命的景象,工匠都外来的,几乎都不认识我,人家也没偷懒,感觉自己很多余。

插不上手,满庄子乱逛。看来今年养鸡是主流,家家户户都一院子鸡,少则七八只,多则……没仔细数,大概有十来只吧。云家的荷塘已经成了气候。荷叶重叠在水面上,一派生机,唯一不同就莲蓬稀稀拉拉没几个,误了花期能有这个效果就很不错了。八百亩地荒地改造工程远未完成,云丫头带了一帮忠心佃户仍在大日头底下开挖。见我过来远远地挥挥手打招呼。

“不过来,你忙你的!”我老远朝云丫头喊着,制止她准备跑过来地打算。这丫头有意思,眼尖。每次我从这里路过,不管多远都能被发现。旺财不知道我喊什么,满怀敌意的朝远处叫唤几声,给我壮胆。“叫啥,人家都忙,就咱俩游手好闲。”

旺财对我地夸奖很得意,吐个舌头摇摇尾巴,跑河岸下喝水去了。自打云家开了河渠口。现在水势比以前大不少,找了个木棍戳了戳,深的地方水能过腰,不错,再过几天能来游泳。比家里池塘干净的多。

庄子上有两处地方我轻易不过去,一处是学堂,我对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过敏。准确的说是对铃声过敏,不管是电铃还是手摇的那种,一听见就生不如死。造纸作坊也不去,绝对不去,在外人看来是王家的产业,可一踏进作坊就有好像到了别人家,我的地头出现这种客场的感觉让人周身不舒服,我不愿意找不自在。来回过往刻意屏蔽它地存在。

再过一半年就好了,兰陵已经下决心对造纸作坊的领导班子进行换血,老四和二女精心挑选了自己可靠的人进入作坊适应学习,一旦时机成熟,取而代之的那一天,绝对要在里面睡上一宿来显示我的统治地位。跑到坡上找了个阴凉草厚的地方,不错,松快的睡了一觉。

“入夏了。谁还这么无聊?”在庄子上闲散晃荡了一天。刚进家门颖就递我了双皮手套,长腰。能拉半个手肘上。

“一天也不沾家,达莱都回来了。”颖接过手套仔细收起来,“军部上派人送过来的,别人都领了,就差您一人。”

“哦?拿来我看看。”听颖这么一说来了兴趣,将手套翻来覆去地端详。大气,有军用品的厚实感,手掌处加了一层皮垫,更加耐磨耐用。高腰处开了条长长的岔口,两排小空打的整齐,对于这个设计太熟悉了,根本就是系鞋带的地方,各人胳膊粗细有别,这个创意很好地解决了松紧问题。赞叹道:“不错,真好。”

“不好。”颖不情愿的贬斥着,“去年夫君才弄的玩意,今年就进了军伍,这么大便宜不知道让谁家得去了!”

“呵呵,管人家谁得便宜,冬天手不冻就行。就是给了咱家造,光从胡子那买皮子,不亏钱都是好的。”我把手套拿给颖看,“明显不是胡子地手艺,稍微硬点,可结实,咱家有这本事?”

“咱可以做棉的嘛,谁家有棉花?”颖嘟个嘴不认输,倔强道:“纱的也行,不分季节,什么时候都能戴,又不是非得戴皮的。”

“天下的好处咱不能一家沾完,知足吧。”不知道是谁的作坊,但绝对和兰陵有关,熟皮工艺改进了不少,估计谁家胡子作坊遭殃了,被弄走了传家秘技。不道德啊,偷师学艺,兰陵真的堕落了,嘿嘿。“这事我有计较,你不操心。麦收后荞麦种子发下去,通知各家各户,成熟后不要留种,往后咱家所有的粮食都不能留种。”

“老从农学上拿不好吧?”颖有顾虑,认为我地做法过于奔放,“时间长了遭人诟病。对夫君名声不好。”

“用你的,啥名声不好。拿多少都给钱了,按粮食价钱称回来的,又不是偷。”今年农学上荞麦种子不少,试验田根本用不了那么多,多余的我就按荞麦市价买下,很公平嘛。已经交代下去,因为试验需要,高产不能留种的,往后就按一万亩的需求朝农学拉,这个钱我出。不让农民掏钱而已,又没说不让地主掏钱。

“那可得给人家说清楚,咱是给了钱的。”颖不放心的叮咛,“公家地便宜没那么好沾,夫君可仔细着。”

一点都不大气,公家地便宜好不好沾我自有经验,买几斗种子至于不。给钱那是客气,想当年我将单位视为第二个家,从第二个家往第一个家搬东西多自在。多有归属感?无奈的摇了摇头,自从来到封建社会,我觉悟退步了,都知道给钱了,见外了。

对这点,兰陵就不知道和我客气客气,给多少拿多少,临了连帐都不结。“咋就不知道心疼人呢?”

“哦?那疼?”兰陵拉过我。上下摸索一翻。

“好几斗,可都是高档货啊。”我仰脸抬臂,手指头撮几下提示。

“对啊,你指头怎么了?”

“数钱,装那门子蒜?”不和她客气,伸手朝腰下掏了掏,空空。扯过胳膊摸了摸绣笼,懊恼道:“谁家公主出门连钱都不带?有没有当公主地觉悟?”

“半天闹地。”兰陵红个脸。笑了起来,“当你猴急呢,原来是要钱。”甩了个秋波过来,柔声道:“要多少家里都有,随我回去拿……”

“那你可给不起。手套怎么回事?”

“我也就交代下去。当我什么都管啊?”兰陵脱了鞋袜把脚耽在椅子上透气,“随你来来回回走了一整,打算让我看什么?”

“不是带你去棉花作坊转了一圈吗?还指望看啥?麦收前后都没停工,没看现在忙的热火朝天。”

“想说什么就直说。又是要钱又是手套的。”兰陵不满的看我一眼,“和我还弄这么多弯子,真当自己是兵法家了。”

“棉花作坊……你看啊,秋后一收,全国试种那么多的地界,产量肯定不小,可要是都拉到长安制造,成本又太高了。是吧?”这个问题一直在我脑海里萦绕,想了许久都没个万全之策,近处几处好说,可拢右、辽东就鞭长莫及。

“今年就先拉回来,本就是试种,看收效。往后还难说,就是推广,长安周围肯定以粮食为先。棉花尽量不占良田。”

“所以就得有个相应的办法出台。提早着手为好,不能让我吊了半空。今年这边的棉花我家收购。可不能压了,要买的人多。”最近农学里从各地、域外大量收集棉种,并计划从明年开始对棉花进行系统地研究改良,以配合民间的推广。这对唐帝国来说是个好政策,但对王家就未必。打定主意,在朝廷没有推出明文管制条例之前要把手上的棉货都售掉,以免夜长梦多,兰陵是个好情报员,必须收买。“我已经定了价钱,打算和崔家联手售卖,说白了就是钻国家政策的空子。”

“又不是不让你钻,说的那么杀气腾腾的。你家地里长出来的,既然没有明文规定,爱卖谁卖谁。”

“你没一点想法?到明年可不止那几片地呢。”

“没。”兰陵笑着摇摇头,“想把我拉了合作是吧?想趁了没王法的年头多捞点钱财,可就是怕自己没胃口吃下这么多,提前拉个垫背地。”

无耻的挠了挠头,讪笑道:“看,你说话还是那么豪爽,我就喜欢你这点。”

“你家送去的布匹样品不错,呵呵。所以啊,能捞时候要尽快,无法无天的日子不多了,准确的说,最多明年一年了。只要今年陇右那边种成,明年就交由三省制定管制条文,后年肯定要在局部地区实施。”

“哦,”我送了口气,看来自家这作坊起码还能用两年,太好了。崔家已经等不急了,崔彰先后催促几次,条件开地我心痒痒。“两年,时间够了。”

“恩,别太招摇。你带我看作坊时候我就想到制造的问题,往后就算朝廷管制,你家作坊还是能派上用场,朝廷不可能把持织造的事务,和现在的绞丝作坊一个道理,”兰陵扶脑袋想了半会,“其实说白了还是崔家最后拿大头,呵呵。”

“别说我,就你内府倒腾这两年估计都没办法和人崔家比,百年地老家族,根深蒂厚。”这个没办法,崔家就是冲了往后的局面来的,我家再怎么发展也是个棉织企业,和人家跨国集团没办法比。往后干棉织的肯定不会就我一家,随着竞争对手越来越多,高效率、底成本、保证质量的同时还要努力提高机械化水平,达莱的担子很重啊,想想那个小身板,有点担心。

“内府好些地方的都尽量避免和崔家有重叠,双方就是有了纠缠,崔家总能很快的把话递过来,双方就地商谈,重新规划自己地利益范围。你那些朋友里,崔彰是最世故的,见风使舵的本事在你之上。”兰陵寻思一阵,“尽量不要和崔彰绞的过深,内府在西边一直打不开局面就是过于依赖崔家的关系。他有个本事,一旦把人绞进去,再想脱身就不容易了。”

“靠什么?权势?和内府他不敢吧?”

“不。”兰陵摇摇头,“说不上来,见过绞麻绳没?本来好几股谁不挨谁,可贴了劲撮过去,就成一股了。”扭头看了看我,“你俩年龄相差不多,却是我见过最怪的两个人。你善于经营关系,人与人之间通透;他善于经营势力,权势之间游刃有余。都才华出众,却深居简出,不拔尖冒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