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唐朝好男人 > 第三三一章 失手

唐朝好男人 第三三一章 失手

作者:多一半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39:48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唐朝好男人 !

第三三一章 失手

面对能力过人的李敬玄,大家都逐渐的适应了。我把好人事关,多余的事情不用想,其他领域任凭李敬玄来折腾,甚至跑要额外的经费补贴也一并撒手。小李同志很乐意担起这个重担,和内府打擂台的经验也日益的丰富起来,与我和兰陵正面劫掠方式不同,李敬玄拥有起居郎职务上的优势,利用正职上的便利很轻松的从上面弄个小纸条,自然也财源滚滚。

蛇鼠既有其道啊,刘仁轨拿了一张张财务补贴时候总咬牙切齿的这么评价,仿佛我讨帐的方式是通天大道,而李敬玄肯定用了见不得人的手段,不能从一而论。

“和李少监好好学学,”常贵和我一伙的,站了我的角度上考虑的话,难免对李敬玄也有点看法,每次常贵对小李起微词的时候我总是这么教导他,“不管立场如何,对李少监的才干不能小看,学得一分就用得一分,下次不许在我跟前说同样的话。”

常贵恭身受教,其实他从心底也佩服李敬玄的本事,只不过不好在我面前过多的表现出来。这都是本事,不管是办事能力还是学问上的造诣,小李的综合水平并不比刘仁轨低,而刘仁轨恰恰深知这一点才对李敬玄横挑竖挑,所谓文人相轻就是如此。看来老刘并没有像他自己说的那么豁达,就算是沙场下来的人依旧将自己规划在文人范畴,他犯不上和我这个武将计较,却对同是文官的李敬玄耿耿于怀。

全小心眼,宰相肚里能撑船的说法很片面,在刘宰相跟前就行不通,一早就跑来找李敬玄要新年企划,恰好我正和小李讨论健全物种资料的重要性。一大堆典籍堆放的满屋子都是,不说让小李收拾收拾就着急的催讨计划文书,连我在一旁都看不过眼。

这亏得是李敬玄在生活秘书工作上有基础,不失风度的笑应了差使,放我身上能和老刘打起来不可,这简直是践踏人权地表现,别说官场礼仪,连点平民风度都没了。

皱皱眉。客气的给二人行礼走出来。老刘有点过分,这是故意找茬呢,事态这么发展下去可能会出问题,李敬玄这种人不是软柿子,一旦因为老刘欺人太甚起了冲突到最后失面子的是刘仁轨,不说别的,光堂堂上三省里几个魁首之一和个六品官员闹纠纷就是个掉价的事,不该如此。

“让老刘心平气和下来。不要老是排挤人家,大小事上老穿小鞋不是办法。”我不能直接给刘仁轨说,只好从兰陵这里迂回一下,聪明人也有糊涂的时候,何况老刘本就不聪明?“同事同僚之间公事公办的模样就足够了。既然没有解决他的办法就先不要做出一幅要解决人家地模样。”

“话是这么说,可站了老刘立场上的确也够难为的。毕竟农学是老刘一手扶起来的,困难的时候就你俩勉力维持,这会顺风顺水了却跳个人来分羹。还是自己最看不上的人。”兰陵有点为难,手里还不停的整理吐蕃那边报回来的信笺,“我这会得进宫去转转,要不你给刘仁轨提个醒也行。话不用说地太晦涩,该怎么说就怎么说,老刘别人的帐不一定买,对你还是很客气的。”

我怎么没发现他对我客气?犹豫的敲打了桌面问道:“可以?要不要带了兵器去,免得打起来我吃亏。”

“放心吧。许多事不是你想像的那样,刘仁轨也没有你想地那么不堪,农学是你俩的心血,谁的话都可以不听,唯独你说的他会在意。”兰陵卷了个小包裹朝我笑笑,“昨天还和圣上讲笑话,说唯有你能和刘仁轨上下级这么多年没出过漏子,凭这一点就是个了不起地人才。”

看来我还真是人才了。要这么说的话。老刘对待小李的态度就不算过分了,说不定他对待同僚都是这个样子。难道我除外?该说的还得说,出了兰陵府上骑马朝刘仁轨庄子奔去,老家伙庄子不好找,七岔八岔的问路才在离官道五、六站路的地方找到,环境还不错,年上去也没有那么荒凉,家家户户门前都搭了放冬存白菜的小土棚,看来没少贪污菜种。

地势高落差大,老河从他庄后走了个人字岔口,一条蜿蜒向北流向北窑寨,一条是人工牵引的大灌渠,由西向东地水流形成了长安郊区最大的水利灌溉枢纽。也好也不好,天旱的时候老刘这里肯定不会缺水灌溉农田,不好处就是多条小灌渠都从他庄子上牵引,白白占用了许多地皮良田,让本不宽裕的刘家庄子更显拥挤。

比王家差远了,无论是规划还是地势都不如王家庄子一带。这里明显高,能看出来河渠上面的几块地是才开垦不久的,怪不得老刘在农学折腾引水系统,是打算给自己庄子上用,一大群庄户正在那边忙碌的安装梯轮水车,也只有老刘庄子这边的水流能带动这玩意,必要时候还得派劳力去踏,蛮辛苦地样子。

庄子一般,可府第还是很排场,新门脸,旧围墙,明显地面子工程,连牌楼都不舍得多刷几次红漆,左右没人猛朝里抠了几把,搞破坏爽很,俺家的牌楼就扣不动。

管事地很客气,老刘没在家,上河沿去了。刚来的时候没朝里面仔细找,半天老刘就在那边监工,怪勤劳的。河堤上正指挥几个壮汉搭架子呢,从老刘给他家水车设计的支架看就是个棒槌,不附和几何原理。既然三排支架都起来了,还非得从中间拉个过梁,看起来结实,实际承受不了太大的力道,用不了多久就会垮塌。

“放倒,放倒,这样不行!”站了老刘后面吆喝几声,惹的一帮庄户朝我看,还有几个仗势朝我恶言呵斥。

老刘见是我,笑呵呵的攀爬上来。朝四面摆摆手,连个客气话都没说,径直就问:“少监觉得其中有不妥之处?”

“嘿嘿,挺好,就是把外面两排木梁放到和中间这条卯一起就行,”蹲下来画了个图样,连住两个三角铁的形状,“这个看起来单薄点。其实比走过梁牢靠的多,也节省不少木料。”

刘仁轨不满的摇摇头,“少监既然知道其中弊端,早在农学里就该给老夫讲述其中道理,为何一直不闻不问?幸亏今日还没有起卯,要不悔之不及。”说着扭头朝几个木匠叫过来指了我地图形先造个小模型来试试耐性,“坡太缓,南边那些陡坡上的水车都用不上。理所当然的以为多打几条过梁能让水车更牢靠。这么一来农学里的还得修改。”

我连农学里是什么样子都懒得看,总觉得老刘为了方便窥视才找制高点上假装研究水利。拱手笑了笑,“误会,误会。还以为学监在农学里只为了爬坡眺望,没想到。嘿嘿。”

刘仁轨一时没明白我的意思,楞了下,忽而摇头苦笑,“单单为个李敬玄。老夫还花不起那些工夫,少监玩笑了。”

陪了两声笑,扯了刘仁轨到个没人的地方就按兰陵交代的,把话摊开给刘仁轨说了一遍。首先劝老刘把朝堂上的做派和农学里有所区分,不管李敬玄打了什么目地来的,既然在农学里证明了自己能力,就不用以朝堂的要求对代他,至少农学里保持一个和睦的气氛还是必要的。

农学如今步入正轨。李敬玄所做的一切也是以农学的利益出发,并没有当初大家想的那么样子,对内对外都做出了榜样。以农学奖罚分明地原则,李敬玄的作为应该受到褒奖,掺杂太多私人观念进去难免就失去了准横,这样下去会影响到旁人的积极性,后悔也晚了。

话说到这就行,也没指望刘仁轨能表态。帮他完善一下水车的双三角支架图形。提醒他去程家正开发的荒坡去看看,或者能有收获。

程家荒坡治理已经被作为一个典型例案加入农学新编修地教材。李敬玄的提议受到了程初大力支持,由高老师执笔将改造过程详细的纪录下来,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气候做了全面的注解,同时还提到针对不同作物生长环境应该灵活利用当地地各种自然条件,提倡梯田层次化种植,间歇交替栽植养地肥地的作物来提高综合产量。

这太不容易了,看到这段的时候有种阅读后世大学里教科书的感觉,农林种植科学化,环境利用合理化,从广播疏收的传统农业向集约形转变,更有针对性,充分的利用了有限的土地资源。

这是学院制度迈向成熟的一个标志,一个简单地教材填充就显出了我和李敬玄的差距,他能适时的将自己的才学用最务实的手段表现出来,不象大多数人那种漫无目的的卖弄,显摆过后仅仅给别人留下一个华而不实的印象。

“农学需要李敬玄这种人,不管是他抱了什么目地来地,可他比我更有能力坐在少监这个位置上。”和兰陵说的时候尽管心里有点失落,可老爷们该服气地时候不愿意昧了良心说话,自知之明还是有那么一点。

“我不觉得他比你强在哪里了,制度你订的,所有的成就都是从你手里出来,他不过是卖弄小聪明的障眼法而已,若没有你当年的规划,别说李敬玄,刘仁轨也没有本事把农学弄成现在这个样子。”兰陵有点替我抱不平,随手递了个小点心给我,“年上好好划算划算,总能给他扳下来。”

摇摇头,“不一样。或许我能起个头,我也只有本事起这个头。有头有尾才是道理,起头的不一定能干好,可李敬玄这种人就能在我起的这个头上干出来成就。总体来说我不过是个引路的而已,别把我估计过高了。”

兰陵笑笑岔开话题,她以为我沮丧,其实这是我的心里话,也是我唯一能在古人跟前炫耀的资本。见的多,知道的多,都会那么一点,都不专精。照葫芦画瓢可以,可要切合实际的将这个瓢变的有用就难了,非有李敬玄这号人来主持才行。

我试图让刘仁轨明白这一点,也遭到和兰陵一样地劝解,刘仁轨的性子强,不见棺材不落泪的那种,甚至连教材上的功劳都非得规划到我头上,说我不争功劳是对的。可不争气势就大错特错了,希望我改正。

兰陵延缓了去南边渡蜜月的计划,本来说是天暖和就走,可因为这一口气赌不顺暂时推后了,意思是在长安怀上了再走不迟,反正老天有眼老不准时,一天四处乱跑假装无所事事的散心,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就。

李治赐给兰陵地小玩意越来越多了。大到一处田庄,小到几件字画,尽管在农学里不断的遭受挫折,可感情上忽然占了先机,反倒能把心里不平衡弥补一下。发自内心的笑容总挂了脸上。

看来我猜对了,李治果然是个寂寞的家伙,尤其有了武mm这个精明强干的正室后,难以形容的感觉。若抛开权利不谈的话。总觉得这对夫妻之间的关系是个性格上互补,李治觉得自己缺乏地东西老婆身上都有,难以割舍。毕竟武mm年龄大过李治三、四岁,有种莫名其妙的依恋。若是一般人家,夫妻俩应该过的很幸福,可偏偏皇家里必须杜绝这些不三不四的感情,易地而处能感觉到李元首的苦恼,这时候最需要亲情地呵护。而不是农学里的大白菜和该死的国家栋梁,就算开春后前线的捷报拿在手里也不知道该不该高兴一下。

反正我就不是很高兴,过多地捷报只能证明唐帝国越来越彪悍,虽然前线将士很渴望回家,可军报里却写成前三军气势如虹,尤其一些列装了新式武备的士卒战力大增,让敌人望风披靡。

一群军方大佬捏这这份军报适时的跳了出来,在赞叹圣上英明的同时希望朝廷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新式军械分发到每个将士手里。这样会很快让兴庆洋变成唐帝国后院的莲菜池子。因为有许多无知的家伙听了航海途中的美景逸事已经打算去洛阳湾养老了,某些人中意望乡台。可因为名字起地晦气放弃了置办产业的计划。

可笑,军方那帮老家伙已经飘飘然,那么大的莲菜池子不是那么好种的,尤其洛阳湾的洛阳人肯定不会盖了养老院等你过去颐养天年,唯一可取的论调就是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加大军械研制力度,不要让工部那帮混吃等死的家伙在清闲下去,应该效仿农学地样子将军械研制提高到一门学科地高度,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军方服务,也能让前线地将士在战场上多一分安全。

这不是说提高就能提高的,这年代的工业水平限制了军械上的发展,作为一个综合性学科,不但要在工艺上进行革新,提高国家整体工业水平才是最重要的。

很烦琐,没有头绪,牵扯的东西过于广泛,锻造、冶炼、机械加工等等陌生的科目不是我能应付的,要有合理的框架,还要有充裕的资金……

“曹老伯那边已经很卖力了,工部吃奶的劲都用出来,还说人家清闲,太无耻了。”曹尚书明显感到了压力,虽然压对了宝,让他连获嘉奖,可是仍然没有办法应付军方的需求。

“曹尚书已经呈递了奏折,想按照农学的样子将军械上的研制独立出一个部门,这样工部只负责督造,可以减轻不少压力。”兰陵沉思片刻,“若你去呢?或者推举……”说到这里忽然一拍大腿,厉声道:“中计!”

兰陵这么一说,我心不由往下一沉,迟了!完蛋鸟,一群人被武mm耍了。终于知道李敬玄来的目的,人家就是来镀金的,短短数月里将农学里里外外的管理制度摸了个通透,不是来争夺农学的胜利果实,是打算利用农学的学院制度在其他领域建立一个新学府,无论什么新学科都比在农学和刘仁轨这个阎王争名来的实在。

“怪不得李敬玄最近窝了办公室里再不露面,小子正在拟定新学府的制度,我们无论如何是赶不到人家头里了。”佩服怎么写?我回家练一万次先。在这帮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农学里时候,人家已经把一系列的战略措施预备好了。

“一堆老家伙都被利用了,”兰陵哀怨了几声突然笑了起来,“还真是,还真是没料到。也罢,这时候去争落了后手,咱们给他机会去逞能,我现在就去把话说清楚,也推举李敬玄!”

“你又有坏主意了?”我脑子半天转不过弯,思维有点僵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