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 第100章 信念(1)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第100章 信念(1)

作者:当年明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1:32:1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也先最近比较烦。

近几天,他经常会到弟弟伯颜帖木儿的营帐去转转,当然不是看他的弟弟,而是去看那个人质——朱祁镇。

每次看到朱祁镇的时候,也先都会意识到,这是一个无价之宝。

有了这个人,就能不断从大明帝国那富庶的国库中拿到金银财宝,因为这个人是大明帝国的皇帝,为了赎回他,大明会交出所有的财富,但他却不会把朱祁镇还给大明。

有这么好的一张长期饭票,干吗要一下子兑现呢,整存零取不是更好吗?等到钱不够花了,就去找对方要,而他们是不敢不给的,今后就不用再为钱发愁了。

所以,他经常会巡视这个叫朱祁镇的人,每一次的巡视都会让他十分开心,因为他明白,他正在巡视着自己的财宝。在他的眼中,朱祁镇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堆金灿灿的黄金和白花花的白银。

最初的生活是甜蜜的,他告知了人质家属,并且索取赎金,不多久,就有人送来了大批金银珠宝,全部笑纳后,他作出的反应自然不是放人,而是接着索要。

在他看来,皇帝在自己手中,对方一定会乖乖听话,把大明的国库全部搬到自己这里来。

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却大大出乎他的意料。

付赎金的要求提出了多次,却迟迟没有人来,别说金银财宝,连个铜钱的影子都没有看到。

一天、两天、三天、也先就这样在树边不停地等待着,可那撞树的兔子就是不来。

渐渐地,也先开始烦躁起来,他恨不得自己带着朱祁镇到边关去喊:“你们的皇帝在这里,拿钱来赎!”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也先的耐心也达到了极限,莫非他们不想要自己的皇帝了?

不久之后,消息传来,大明帝国已经另立了皇帝,现在手上的这个已经过期作废了。所谓的皇帝朱祁镇已经有了新的称谓——太上皇。

过期作废了?不能用了?

也先并不一定知道所谓太上皇是怎样的一个设置,但从大明的态度来看,他很清楚,朱祁镇已经是个废物。他的生死也已经无关紧要,留在这里浪费粮食,要是杀了他,估计大明会比自己更加高兴。

废物利用

其实在也先向明朝索取赎金的同时,他还企图利用朱祁镇去骗开城门,具体操作方法是:

兵临城下,并不开打,先叫守将在城头说话,然后把朱祁镇领出来给城内的人看,并传达所谓皇帝的意旨,打开城门。

也先的如意算盘就是兵不血刃地攻克城池,反正有皇帝在手中,不用白不用。

这一招十分狠毒。

要知道,边关的将领们平日和也先交道打得多,自然是不会乖乖投降的,但现在皇帝大人就在城门前训话,是听还是不听呢?打开城门自然是不行的,但如果不答应朱祁镇的要求,以后的处境就很难说了,要是这位俘虏兄将来回去继续做了皇帝,自己岂不是要背上个大不敬的罪名?

正是抓住了这种心理,也先经常会带着朱祁镇四处叫门,企图打开一条通道。

但同时要说明的是,这条计策并不是也先自己想出来的,而是那位叫喜宁的太监的主意,也先虽然在战场上十分狡猾,毕竟还是喜欢用武力解决问题,像这种阴谋诡计,他是不太精通的。喜宁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空缺。

这也算是老传统了,无论哪个朝代,汉奸从来都不是稀有动物。

也先对喜宁的意见十分赞赏,便准备把这一套用在他窥视已久的两个目标上。

这两个目标分别是宣府和大同。

有些细心的人可能已经发现,在我们前面的叙述中似乎有一个不太合乎情理的地方:也先在土木堡击败二十万明军,这一胜利已经彻底击溃了明军主力。可以说当时正是最好的进攻机会,因为明帝国短时间内已经不可能找出一支大规模的军队来对抗也先了。

但奇怪的是,也先却没有继续进攻,而是收拾好东西回了家。

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原因也很简单,虽然明军主力被击溃,但通往京城的大门却始终关闭着,这就是宣府和大同。守住了这两个地方,就守住了京城的外围防线。

宣府和大同有很多军队吗?

没有,这两个地方的驻军并不多。但也先并没有乘胜进攻,一方面是因为他自己的部队也不多,而且这两个地方城防坚固,并不好攻,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这两个地方都各有一名强悍的将领镇守。

这两个连也先都怕三分的人,就是郭登和杨洪。

其一,大同镇守者郭登。

郭登,智勇双全,小心谨慎,而且是个**,他的祖上就是大名鼎鼎的武定侯郭英。承继着祖先的光荣传统,他也一直干着武将这一危险的工作。事实证明,他确实不是等闲之辈,在他守护下的大同,是也先完全无法逾越的障碍。

事实上,在土木堡事发的时候,郭登还不是总兵官,他是凭着自己的表现才获得大同最高镇守者的职位的。

土木堡失败之时,大同也受到了极大的威胁,当时情况十分复杂,城内士兵慌乱,人心惶惶,加上还有也先军队不断地发动小规模进攻,大家都认定大同也守不了多久。时任总兵官刘安能力不足,无法处理防务,稳定军心。

此时郭登挺身而出,他亲自带领士兵整顿防务,慰问受伤士卒,鼓励他们继续作战。但当时的士兵们士气十分低落,郭登的这一行为并没有赢得多少人的信任,反而招来了不少风言风语。很多人认为,像郭登这样有背景的人,就算也先攻下了大同,士兵们送了命,他还是能够活着回去接着当官。

这些话也传到了郭登的耳中。

不久之后的一天,郭登召集士兵们,神色严峻地注视着他们,并当众拔剑立誓:

“请诸位放心,我誓与此城共存亡,要死我陪你们一起死(不使诸君独死也)!”

在郭登的勇气感召下,士兵们众志成城,撑过了最为艰难的时刻。

此后,郭登正式被任命为大同总兵,守护住了这道大明帝国最重要的门户。

其二,宣府镇守者杨洪。

杨洪,人称正统年间第一智将,性格冷静镇定,屡出奇谋,作战之时极为狡诈,善用佯攻,经常用少量兵力搅得也先军鸡犬不宁。此外,他还擅长守护城池,也先进攻多次,都被他轻易击退,到后来,也先只要听到杨洪的名字就头疼,尽量避免与其交战。

现在也先终于找到了一个理想的武器去制伏这两位大将,他相信只要朱祁镇站在城下喊一声,这两座城池就会兵不血刃地归他所有。

当然,这只是也先的想法而已。

八月二十一日,也先挟持着朱祁镇开始了他的“撞门”计划。

也先首先到达的地方是宣府,这也是他以前经常来的地方,当然,每次迎接他的不是礌石就是弓箭。有时杨洪还会站在城头,面带微笑,十分有礼貌地手持火铳发射子弹为他送行。

但这次不同了,因为我手里有大明皇帝,杨洪,你还笑得出来吗?

志得意满的也先胁迫朱祁镇,发出了命令,要宣府守军开门。

开门自然是引狼入室,但皇帝(当时还是)下了命令,不开门似乎又于理不合。

智将杨洪会如何应对呢?

城内守军(实际上就是杨洪)的应答实在大出也先的意料。

“天色已晚,不敢开门(天已暮,门不敢开)!”

这就是杨洪的智慧,典型的外交辞令,管你是谁叫门,我只当不知道,反正政策规定晚上不能开门,如果有何意见,可以向本人上级部门(具体说来是兵部)投诉反映。

也先气得鼻子冒烟,接着胁迫朱祁镇,命令杨洪亲自出面说话。

这也是一着狠棋,杨洪无论怎么嚣张,真的见了皇帝,也不敢当面违抗命令。

可是城里的回答差点让也先从马上摔下来。

“杨洪出差了(镇臣杨洪已他往)!”

我相信,此刻的也先是十分痛苦的,这种痛苦并不在于他没有能够攻克宣府,而是因为他又被杨洪耍弄了一番。

杨洪真的出差了吗?自然没有,此时,他正手持宝剑,一边站在城下指挥城上的士兵答话,一边厉声对士兵下令:“出城者斩!”

也先就此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出发,去大同!

可是郭登也不是省油的灯啊。

到达大同之后,也先吸取了教训,直接命令朱祁镇找郭登说话,朱祁镇在胁迫之下,只能让人传话,让郭登开门。

郭登不开门。

一来二去没了结果,朱祁镇只好派人传话说:“我与郭登有姻亲关系(朕与登有姻。注:此处待查),为何如此拒我啊。”

朱祁镇也真是没办法了,估计刀已经架到了脖子上,连这样的话也说出来了。

话已说到这个份儿上,郭登还能毫无反应吗?

郭登确实有了反应,不过是个比较强烈的反应:

“臣奉命守城,其他的事情不知道(不知其他)!”

于是,也先又一次被无情地拒绝了。

郭登,你好样的,算你狠,今天先回去,下次再来!

之后的岁月对于也先来说是艰苦的,他带着朱祁镇四处旅游,却没有一个地方接纳,赎金也从此了无音信,而大明也新立了朱祁钰为皇帝,手上的这个已经过期作废,不值钱了。

难道就此了事?

哪有那么容易!也先决定,即使手上的这个皇帝不值钱,毕竟还有威信,对边关守将还是有一定的威慑作用的,继续带着他去撞门!

郭登的大同他是不敢再去了,毕竟这位仁兄已经撕破了脸,所谓“不知其他”言犹在耳,去了无异于自取其辱。

还是去宣府吧。

可是事实证明,杨洪也是个软硬不吃的人,前后去了三次,都被赶了回来。到后来,也先便胁迫朱祁镇写信给杨洪,让他开门。

可是杨洪做得更绝,他收到信之后,连看也不看,就加上封印,派人送给京城的朱祁钰,而朱祁钰给他的答复是:“这些都是假的,今后收都不要收(伪书也,自今有书悉勿受)!”

说你假,你就假,真的也是假的。

攻击!攻击!

也先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一个多月的时间,他没有拿到多少赎金,喜宁的计策又完全行不通,被人像傻子一样赶来赶去,实在是面子丢尽了。

他已经对身边的这个喜宁失去了信心,事实证明,他所说的这些方法完全行不通。

既然行不通,那就用我的方法!

战争的意念冲上了也先的大脑,他的血液开始沸腾。

不就是拔剑出鞘吗!不就是冲锋陷阵吗!

他鄙视地看着那个叫喜宁的叛徒,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个卑劣的小人而已。

不需要再耍什么阴谋诡计,不需要再靠投机取巧!

要恢复大元的天下,还是要靠我们自己!

集中所有的士兵,备好行囊,整装上马,拔刀,冲锋!

目标,京城!

也先并不是傻瓜,他没有带领军队去攻击宣府和大同,郭登和杨洪这两位猛人他是惹不起的,于是他决定绕路走。

他已经选好了突破口,他相信,从这里他能够打开通往京城的大门。

也先选择的突破口,正是当时王振所放弃的行军目标——紫荆关。

正统十四年(1449)十月一日,也先率领所有精锐兵力,向着最后的目标挺进。

当然,他不会忘记带上朱祁镇,虽然他已经不是皇帝,但毕竟还是太上皇,起码还可以用来挡挡刀剑,做个掩体。

也先的军队十分强悍,骑兵以猛虎下山之势直扑紫荆关,在喜宁的引导下(所以说叛徒最为可恨),也先仅用了两天时间就攻破了这座关口,守备都御史孙祥战死。

这里要插一句,按说孙祥死后,应该追认荣誉,就算评不上什么光荣称号,起码也该是因公殉职,但他却在死后被草草火化(焚之),什么也没有得到,英雄得到如此下场,全拜我们前面提到过的一位老朋友所赐,这位老朋友就是言官。

孙祥战死之后,有一些言官不经过调查研究,就胡乱发言告状,说孙祥是弃关逃跑,结果在战后,不但没有给孙祥开追悼会,反而直接把他的尸体烧掉,就此了事,实在是比窦娥还冤。

一年之后,孙祥的弟弟上书为哥哥辩解,朱祁钰这才了解到真实情况,给他的家人补发了抚恤金(诏恤其家)。

在大明王朝的紧要关头插这么一句,不单是为孙祥讨个公道,同时还要告诉大家,那些以直言敢谏留名青史的御史们,绝对不能一概论之。

说起御史大家可能会想起那些打死不低头,直言不讳的伟大人物,其实明代言官中有很多人品行极端恶劣,纯粹是为名而骂,为骂而骂。

这种败类言官并不少见,在后面的历史中,我们还会认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并揭开他们脸上的面纱,显示他们的丑陋真面目。

言官的问题以后再谈,还是先来看看风雨中飘摇不定的大明帝国吧。

紫荆关是京城的门户,此关被破,震惊了京城,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京城从此将无险可守。

兵临城下

正统十四年(1449)十月十一日,北京城头的士兵正在巡哨,突然,满天的尘土呼啸而来,随后传来的是急促的马蹄声和叫喊声。

出人意料的是,城防士兵们并不惊慌,反而有一种放松的感觉,因为他们都十分清楚来的是什么人,以及来干什么。

该来的迟早会来的。

城外瓦剌军主营。

也先的情绪已经高涨到了极点。两个多月前,他在土木堡击溃了明军二十万大军,立下不朽奇功,还活捉了明朝皇帝,事后他才得知,这二十万大军已经是明朝的最精锐部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