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 第155章 死亡的阴谋(2)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第155章 死亡的阴谋(2)

作者:当年明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1:32:1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其实王守仁写的这份奏折并非指向江彬,他说的主要是朱宸濠的余党,当然了,其间是否有隐含的意思,也是值得研究的。

要知道,虽然王守仁先生看起来像个二愣子,实际上不但精通兵法,还擅长权谋。他很会做人,在官场也算是个老油条了,经常和人称兄道弟,他和兵部尚书王琼(此时即将调任吏部尚书)的关系一直很好,他的群众基础也是相当不错的。

当然了,内阁中也有一个人不喜欢他——杨廷和,不过这似乎也无关紧要。

有了这些人际关系,王守仁先生自然消息灵通,从半年后他采取的那些紧急行动看,他对于江彬的阴谋应该早有察觉。

于是,继朱宸濠之后,江彬成为了王守仁的新敌人,事实证明,他是一个比朱宸濠可怕得多的对手。

江彬想出了一个很恶心人的方法,他在等待一个机会,要像猫捉老鼠一样,先慢慢整治王守仁,然后再除掉他。

这个机会很快就出现了。

正德十四年(1519)九月,王守仁再次上奏,这次他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能够将朱宸濠送到南京,在那里举行献俘仪式。

王守仁的这个意见看似简单,背后却隐藏着极为深远的考虑。

按照朱厚照的计划,是要到南昌与朱宸濠作战,而朱宸濠虽然现在已经被捕,朱厚照却似乎并不罢休,准备一路走下去,搞个轰轰烈烈的武装游行。

从京城到山东,已经惹出了那么多的事情,十几万大军和那**邪小人要真的进了江西,吃吃喝喝加上打家劫舍捞点外快,老百姓估计就不用活了。

所以南京是最好的地点,反正皇帝陛下也玩了很久了,到南京后就别动了,免得四处折腾,况且南京也是帝都、特大城市,在这里搞仪式也算有了面子,快点完事您就快点回去吧,大家都方便。

朱厚照在行军路上收到奏折,看后没多想,就交给了旁边的江彬,询问他的意见。

江彬看懂了,他完全领会了王守仁的良苦用心,知道他为了百姓安宁,不愿再起事端。

然后他对朱厚照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绝对不可!”

“千里迢迢带领大军到此,怎么能够空手而归!”

但是朱宸濠都被抓了,还能打谁呢?

“把他放回鄱阳湖,陛下再抓一次!”

如此缺心眼的主意都能想出来,也算坏得只剩渣了。

朱厚照十分高兴,他同意了江彬的提议。

这是个十分阴毒的建议,其中包含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一旦皇帝和十万大军进入了江西,以战后的混乱局面,其给养必然无法供应。养兵要管饭,没饭吃了就会去抢,到时局势必然混乱不堪。

而最为混乱的时候,也就是最好的时机。

这个处理意见很快传到了王守仁的耳朵里,他惊呆了。

他很清楚,这个方案极其凶险,如果照此执行,一场新的浩劫必然兴起,那些好不容易躲过战乱、生存下来的无辜百姓终将逃不过死亡的命运。

可是怎么办呢?

江彬的命令就是皇帝的命令,你能和皇帝讲道理吗?

王守仁似乎再次走到了穷途末路,在初露寒意的秋夜,孤灯之下,他开始了紧张的思索。

大军就要来了,局势已经无法控制,时间所剩无几,必须想出办法,必须想出办法!

但这次王守仁的智慧似乎没有任何用处,他冥思苦想了一夜,也没有想出方法。

看来只剩下那个不是办法的办法了,这也是他唯一的选择——抗命。

违抗圣命者,大逆!

王守仁很清楚这一点,但他依然决定这样做,去换取那些无辜百姓的生命。

不能再等待了,带上朱宸濠去南京,绝不能让他们进入江西一步!

我确信这样做是正确的。

正德十四年,九月,壬寅。

王守仁带领随从,押解着朱宸濠,向着自己未知的命运踏出了第一步。

觉悟

怀着揣测不安的心情,王守仁上路了,应该说,他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但很快,王守仁就意识到,自己的这次无畏举动可能并不能改变什么。

他突然发现,即使自己抗命离开地方,主动交出朱宸濠,也未必能够保全江西百姓,万一那帮孙子不依不饶,朱宸濠到手之后还是要去江西闹事,那该怎么办?

答案是没办法。

可没办法的王守仁也只能继续往前走,然而刚走到半路,他却得到了一个看似无关紧要的消息:皇帝陛下派出了一支先遣队,日夜兼程向江西进发,已经抵达杭州。

应该说,这事和王守仁关系不大,管他什么先遣队、游击队,反正到地方把人一交,之后回家往床上一躺,要杀要剐看着办。

可当王守仁听见先遣队负责人的名字的时候,他改变了主意。

他决定去见一见这个人。

这个关键的决定最终挽救了他,挽救了无数的无辜百姓。

先遣队的负责人是张永。

对于这个人,我们并不陌生,他虽然经常干点坏事,不能算是个好人,却也讲道理、通情理,十年前就曾和杨一清通力合作,除掉了刘瑾。

正是基于他的这些优良表现,王守仁相信张永还是一个有良心的人,他希望能够争取这个人,毕竟现在已经没有别的指望了。

正德十四年(1519)九月,丁未,王守仁带着朱宸濠抵达杭州,立刻前往府邸拜会张永。

据说当时王守仁没带任何礼物,是空着手去的,这倒也比较明智,按张永的级别和送礼档次,王先生就算当了裤子也是送不起的。

他没权也没钱,却准备争取权宦张永的支持——凭借他的勇气和执著。

毕竟是个巡抚,看门的也不敢大意,立刻通报了张永。

正当他在门口考虑见面措辞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意外的答复:不见!

张永不是傻瓜,他知道王守仁来干什么,想干什么,这么大的一个黑锅,他是不会背的。

看门的二话不说,立马把大门关上了。

面对着紧闭的大门,王守仁似乎明白了什么,但他并没有退缩。

他不再接着敲门,却退后了几步,大声喊出了他的愤怒:

“我是王守仁,为黎民百姓而来!开门见我!”

饱含悲愤与力量的声音穿透了沉默的大门,回荡在空旷的庭院中,震动着院中每一个人。

大门打开了。

张永终于出现在王守仁的眼前,但他似乎并不打算和这位王先生交朋友,只是漫不经心地问道:

“王巡抚来干什么?”

王守仁并不在意对方的冷淡态度,他用十分诚恳的语气说出了发自肺腑的话:

“江西的百姓久经朱宸濠的压榨,又经历了叛乱,还遇上了天灾(兵乱继以天旱),而今大军执意要去江西,兵饷粮草绝难供应,到时民变再起,天下必将大乱!苍生何辜!”

“张公公你深得皇上信任,望能劝圣驾返京,则江西幸甚,百姓幸甚!”

然而王守仁这番饱含深情的话却并没有能够打动张永,对久经宦海的张太监来说,这些所谓的悲剧似乎并不重要。

他仔细想了一会儿,面无表情地提出了他的要求:

“进言自然可以,但是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

张永用手指了指,试探地问道:“必须把那个人交给我,你愿意吗?”

他口中所说的“那个人”,就是朱宸濠。因为对他而言,这是一件可以用来邀功的珍贵礼物。

王守仁愣住了,半晌,他突然仰天大笑起来!

在这阵突如其来的笑声中,张永愤怒了,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羞辱。

于是他用饱含杀气的口吻问道:

“敢问王巡抚,有何可笑?”

王守仁停住了笑声,正色地回答道:

“那个人自然是要交给张公公的,我要此人何用?”

何用?你不知道可以请功领赏吗?

从张永那不解的眼神中,王守仁明白了他的疑惑。

“在下起兵平叛,本为苍生百姓,天下太平,如此而已。”

王守仁十分真诚地做出了解释,然后他低下头,等待着张永的答复。

然而这个答案却让张永陷入了更深的迷惑中,这个人孤身起兵,平定叛乱,事成之后却不计功劳,不求富贵,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这对于张永来说,是一个很难理解的问题,当年他与杨一清合作铲除刘瑾,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刘瑾大权在握,与他水火不容,杀掉刘瑾,他才能够独掌宫中监权。没有好处的事情,谁会去做?

可是眼前的这个人似乎是个例外,他以一人之力建立不世奇功,却心甘情愿地将手中最大的战利品拱手让出,只是为了那些与他并不相识的普通百姓?

张永闭上了眼睛,开始认真地思考,他想解开这个难解之谜,想了解眼前这个奇怪的人,想知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许久之后,他睁开了眼睛,因为他已经找到了问题的答案,在尔虞我诈的一生中,他第一次开始相信:

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品质叫正直,有一种人叫义士。

“好吧,我来帮你。”

盟友的力量

王守仁略感意外地起身走出了张永的住处,但兴奋已经涌满他的身体,他终于找到了一个朋友,一个足可信赖的盟友。

这个朋友交得确实十分及时,因为不久之后,江彬就又来找麻烦了。

他也得知,王守仁已经带着朱宸濠到了杭州,这么大块肥肉放在嘴边,他立刻活泛起来。

只要把朱宸濠搞到手,平叛之功就手到擒来!

但顾及身份,总不能自己去找王守仁,考虑再三,他决定派一个锦衣卫去杭州要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