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 第327章 宁远,决战(3)

明朝那些事儿(全集) 第327章 宁远,决战(3)

作者:当年明月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1:32:1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我相信,明代皇宫坐月子的水平就算比不上今天,也差不到哪儿去,搞出这么个百分百死亡率,要归功于魏忠贤同志的艰苦努力。

比如第一个皇子,由于是皇后生的,大肚子时直接下手似乎有点儿麻烦,但要等她生下来,估计更麻烦,经过反复思考后,魏忠贤使用了一个独特的方法,除掉这个孩子。

我确信,该方法的专利不属于魏忠贤(多半是客氏),因为只有女人,才能想出如此专业、如此匪夷所思的解决方案。

按某些史料的说法,事情是这样的,皇后腰痛,要找人治,魏公公随即体贴地推荐了一个人帮她按摩。这个人在按摩时使用了一种奇特的手法,伤了胎儿,并直接导致皇后早产,是名副其实的无痛“人”流。

如此杀人不见血之神功,实在让人叹为观止,如果这一招数流传下来,无数药厂、医院估计就要关门大吉了。

这件事情虽然“流”得相当利索,但传得相当快,没过多久,宫廷内外都知道了,以至于杨涟在写那封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时,把这条也列了进去。

但皇帝不知道,估计就算知道,也不信。

此后,皇帝大人的两个儿子,虽然平安出生,但几个月后就都去见列祖列宗了。

可惜,关于这两起死亡事件,没有证据显示跟魏公公有关,充其量只是嫌疑犯。问题在于,他是唯一的嫌疑犯,所以只能委屈他,反正他身上的烂账多了去了,也不在乎这一件。

除了皇帝的儿子外,皇帝的老婆也没能保住。

比如裕妃,原本很受皇帝宠信,但由于怀了孕,魏忠贤决定整整她,联合客氏,把她发配到冷宫。

更恶劣的是,他还调走了裕妃身边的宫女,让她单独在宫里进行生存训练,连水都没给,最后终于死于饥渴。

此外,慧妃、容妃,甚至皇后,只要是得皇帝宠幸的、能生儿子的,全部都挨过整。

魏忠贤的努力,最终换来了胜利的成果:登基六年的天启皇帝,虽然竭尽全力,身心健康,依然毫无收获。

魏忠贤的动机很简单,他并不想当皇帝,只是害怕生出了太子,长大后比他爹聪明,不受自己控制,就不好混了。

这个算盘没有打错,毕竟皇帝大人才二十二岁,还有很多时间,先享个十几年的福,再让他生儿子也不迟。

更何况从大臣到太监,一切都在他的控制之中,即使新皇帝即位,也是自己说了算,世间已没有敌人了。

天启六年(1626),情况大抵如此。

但事实上,这两个假设都是错误的,首先,皇帝大人今年确实只有二十二岁,不过历史记载,他临终时,也只有二十三岁。

其次,魏公公是有敌人的,和以往不同的是,这个敌人虽不起眼,却将置他于死地。

我知道,所有的场景,荒唐的、奇异的、不可理解的,都在上天的眼里。六年前,他送来了一个女人,把魏忠贤送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创造了传奇。

现在,他决定终结这个传奇,把那个当年的无赖打回原形。而承担这个任务的,也是一个女人。

这个女人叫张嫣。

就在六年前,当客氏和魏忠贤打得火热,太监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十五岁的张嫣进入了皇宫。

作为河南选送的后妃人选,她受到了皇帝的召见。

面试结果十分之好,张嫣年纪很小,却很漂亮,皇帝很喜欢,并记下了她的名字。

而当客氏见到她时,却感受到了一种极致的惊恐。她的直觉告诉她,她所苦心经营的一切,都将毁在这个女孩的手上。

于是她向皇帝哭诉,执意反对,要把这个小女孩送回去。

一贯对她言听计从的皇帝,第一次违背了奶妈的意愿,无论客氏怎样哭天抢地,都置若罔闻。

非但如此,十几天后,他竟然把这个女孩封了皇后,史称懿安皇后。

客氏是个相当精明的人,她认为,这个女孩太过漂亮,会影响她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但是她错了。

这个女孩不但漂亮,而且精明,她不但抢走了皇帝的宠幸,还将夺走客氏所有的一切。

虽然张皇后才十五岁,但她的心智年龄应该是五十多,自打入宫起,就开始跟客氏干仗,且丝毫无惧,时常还把魏公公拉进宫来骂几句,完全不把魏大人当外人,九千岁恨得咬牙切齿,却也没办法。

到天启三年(1623),张皇后怀孕了,客氏无计可施,让人按摩时做了人工流产。

这件事情让客氏高兴了很久,然而,她想不到的是,短暂的得意换来的,将是永远的毁灭。

在失去孩子的那一天,张皇后就发誓,客氏和魏忠贤将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

双方矛盾开始激化,仅由一本书开始。

此后不久的一天,皇帝来到了张皇后的寝宫,发现她正在看书,于是发问:

“你在看什么书?”

“《赵高传》。”

皇后这样回答。

皇帝没有说话,他虽然不知道托塔天王,却知道赵高。

很快,魏忠贤就知道了这件事,他十分愤怒,决定反击。

第二天,皇帝在宫里闲逛的时候,意外发现了几个素未谋面的生人,大惊失色,立刻召集侍卫,经过搜查,这些人的身上都带有武器。

此事非同小可,相关嫌疑人立即被送往东厂,进行严密审查。

这是魏忠贤的诡计,他在宫中埋伏士兵,伪装成刺客,故意被皇帝发现,而这些刺客必定会被送到东厂审问。在东厂里,刺客们一定会坦白从宽,说出指使人,想坑谁,就坑谁。

魏忠贤想坑的人,叫做张国纪——张皇后的父亲。

这是一条相当毒辣的计策,泰山也好,岳父也罢,扯上这个罪名,上火星也跑不掉。

然而,就在他准备实施这个计划时,一个人出面阻止了他。

这个人表示,即使死,他也绝不同意这种诬陷行为。

不过这位仁兄并不是什么善人,他就是魏忠贤的忠实走狗,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

他只用一句话,就说服了魏忠贤:

“皇上凡事都不怎么管,但对兄弟、老婆是很好的,你要是告状,有个三长两短,我们就没命了!”

魏忠贤到底是老江湖,立刻打消主意,为了信息安全,他干掉了那几个被安排扮演刺客的兄弟。

皇后是干不倒了,那就一心一意跟着皇帝混吧。

可是皇帝已经混不下去了。

天启七年(1627)八月,天启皇帝病危。

病危,自然不是勤于政务,估计是做木匠太过操劳,也算是倒在了工作岗位上。

魏忠贤很伤心,真的很伤心,他很明白,如果皇帝大人就此挂掉,以后就难办了。

拜自己所赐,皇帝的几个儿子都被干掉了,所以垂帘听政、欺负小孩之类的把戏没法玩了,而唯一的皇位继承者,将是天启皇帝的弟弟。

明光宗虽然只当了一个月皇帝,但生儿子的能力却相当了得,足足有七个。

不过很可惜,七个儿子活到现在的,只剩两个,一个是天启皇帝朱由校。

而另一个,是信王朱由检,当时十七岁,他后来的称呼,叫做崇祯。

对于朱由检,魏忠贤并不了解,但他明白,十七岁的人,如果不是天启这样的极品,要想控制,难度是很大的。

废柴难得,所以当务之急,必须保住皇帝的命。

他随即公告天下,为皇帝寻找名医偏方。兵部尚书霍维华不负众望,仅用了几天,就找到了一个药方。

他说,用此药方,有起死回生之效。

出于好奇,我找到了这个药方。

药名:仙方灵露饮。配方如下:

优良小米少许,加入木筒蒸煮,木筒底部镂空,安放银瓶一个,边煮边加水,煮好的米汁流入银瓶,煮到一定时间,换新米再煮,直到银瓶满了为止。

银瓶中的液体,就是灵露,据说有长寿之功效。

事实证明,灵露确实是有效果的,天启皇帝服用后,感觉很好,连吃几天后,却又不吃了——病情加重,吃不下去了。

其实对此药物,我也有所了解,按以上配方及制作方法,该灵露还有个更为通俗的称呼——米汤。

用米汤去抢救一个生命垂危、即将歇菜的人,这充分反映了魏公公大无畏的人道主义精神。

真是蠢到家了。

皇帝大人喝下了米汤,然后依然头都不回地朝黄泉路上一路狂奔,拉都拉不住。

痛定思痛,魏忠贤决定放弃自己的医学事业,转向专业行当——阴谋。

当皇帝将死未死之时,他找到了第一号心腹崔呈秀,问他:大事可行否?

狡猾透顶的崔呈秀自然知道是什么大事,于是他立刻作出了反应——沉默。

魏忠贤再问,崔呈秀再沉默,直到魏大人生气了,他才发了句话:我怕有人闹事。

直到现在,魏忠贤才明白,自己收进来的,都是些胆小怕死的货,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了。

他找到客氏,经过仔细商议,决定从宫外找几个孕妇进宫当宫女,等皇帝走人,就搞个狸猫换太子,说是皇帝的遗腹子,反正宫里的事是他说了算,他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为万无一失,他还找到了张皇后,托人告诉她:我找好了孕妇,等到那个谁死了,就生下来直接当你的儿子,接着做皇帝,你挂个名就能当太后,不用受累。

这是文明的说法,流氓的**自然也有,比如宫里的事我管,你要不听话,皇帝死后怎么样就不好说了。

皇后回答:如听从你的话,必死,不听你的话,也必死,同样是死,还不如不听,死后可以见祖宗在天之灵!

说完,她就跑去找皇帝,报告此事。

按常理,这种事情,只要让皇帝知道了,是必定完蛋的。

然而,当皇后见到奄奄一息的皇帝,对他说出这件事时,皇帝陛下却只说了三个字:我知道。

魏忠贤并不怕皇后打小报告,在发出威胁之前,他就已经找到了皇帝,本着对社稷人民负责的态度,准备给皇后贡献一个儿子,以保证后继有人。

皇帝非常高兴。

这很正常,皇帝大人智商本不好使,加上病得稀里糊涂,脑袋也就只剩一团糨糊了。

所以魏忠贤相信,自己的目的一定能够实现。

但他终究还是犯了一个错误,和当年东林党人一样的错误:低估女人。

今天的张皇后,就是当年的客氏,且有过之而无不及。

她不但有心眼,而且很有耐心,经过和皇帝长达几个时辰的长谈,她终于让这个人相信,传位给弟弟,才是最好的选择。

很快,住在信王府里的朱由检得到消息:皇帝要召见他。

在当时的朝廷里,朱由检这个名字的意义,就是没有意义。

朱由检,生于万历三十八年,自打出生以来,一直悄无声息,和什么梃击、红丸、移宫、三党、东林党、六君子,统统没有关系。

他一直很低调,从不发表意见,当然,也没人征求他的意见。

但他是个明白人,至少他明白,此时此刻召他觐见,是个什么意思。

就快断气的皇帝哥哥没有丝毫客套,一见面就拉住了弟弟的手,说了这样一句话:

“来,吾弟当为尧舜。”

尧舜是什么人,大家应该知道。

朱由检惊呆了,像这种事,多少要开个会,大家探讨探讨,现在一点儿思想准备都没有,突然收这么大份礼,怎么好意思呢?

而且他一贯知道,自己的这位哥哥比较迟钝,没准儿是魏忠贤设的圈套,所以,他随即作出了答复:

“臣死罪!”

意思是:我不敢答应。

这一天,是天启七年(1627)八月十一日。

皇帝已经撑不了多久,他决心把自己的皇位传给眼前的这个人,但这一切,眼前的人并不知道,只知道,这可能是个圈套,非常危险,绝不能答应。

两个人陷入了沉默。

在这关键时刻,一个人从屏风后面站了出来,打破了僵局,并粉碎了魏忠贤的梦想。

张皇后对跪在地上的朱由检说,事情紧急,不可推辞。

朱由检顿时明白,这件事情是靠谱的,他马上答应了。

八月二十二日,足足玩了七年的木匠朱由校驾崩,年二十三。

就在那一天,得知噩耗的魏忠贤没有发丧,他立即封锁了消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