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都市 > 帝国败家子 > 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监察,惩处!

帝国败家子 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监察,惩处!

作者:天香瞳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4-04-25 15:09:21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在这次事件中,最亮眼的无疑是新成立的都察司,为了惩戒贪官污吏,专设新署,并且主官由两位枢密使皆任主官,规格之高,前所未有!

朝臣们当然希望都察司被取缔。

一个专门惩处官员的衙署,之前还从未有过。

只有一个监察机构,就是御史台!

御史台,监察百官。

但在王康离开期间,御史台的官员也大多被腐蚀,形成官官相护。

而且御史台只有监察之责,而无惩处之职。

这就形成了一个大的漏洞。

毫无疑问,都察司就相当于悬在百官头顶上的一柄利剑,尤其是这次的事件,给都察司竖威立名,谁不惶恐?

百官开始谏言了,请奏取缔都察司。

毕竟谁敢说自己就清清白白,很多人在这次清洗之下依旧留存,完全是侥幸。

因为王康还要考虑各派系的平衡。

他们谏言的理由也很充分,会让人心不定,都察司权利太大。

为官为臣掌握权柄,可现在有一个可以随时处理他们的衙署,谁能愿意?

在这一当面,三大派系竟然形成默契,达成一致……

最初王康设置都察司,其实想的也是临时设立。

林祯,姜承化二人主职依旧是枢密使,而今边境不定,军务繁忙。

可因为官员们这种态度他反而愤怒了!

行正走直,神鬼不惧。

就算有都察司,又能怎么样?

在一次朝议中,王康发了火,现在他反而觉得设立都察司,很有必要了!

而且也确实需要一个监管机构!

王康下达旨意,都察司由临时机构,转为正式衙署。

当然都察司的权利太大,也是一个弊端。

因此,将相应的职责划分。

御史台监察百官,若发现有贪官污吏或其他行为,则交由都察司进行调查惩处!

职权已经变了。

这样御史台和都察司相辅相成,可以对官员形成最好的威慑!

都察司设主官都察长,级别等同御史大夫,不属三省六部管辖,直接对皇帝负责。

既然已经确定了。

尤其还是在大清洗之后,哪怕再多不愿,也不敢触其眉头。

只是这个都察长,该由谁来做?

谁都知道,两位枢密使是不可能长久皆任的。

结果让人错愕。

一个谁也没有想到的人,甚至很多都不认识的一个人,被王康定为了首任都察司长!

他就是马画屏。

出自大秦书院,被调至都察司期间,他表现亮眼,不畏强权,敢于直谏,表现出来的还有种愤青之感。

最出发现苏羽存在问题的就是他,经他主办审查官员多达五十多位,其中不乏品级官员,无意中,他已经得罪很多人了。

在私下,人们称之为第二个杜怀远。

任其为都察长还是林祯,姜承化二人推荐。

王康详细了解之后有了些兴趣,便将之召来。

年纪三十出头,皮肤略黑,目光明亮坚毅,似乎还有一股特殊的劲。

恍然间,好像看到了杜怀远。

这是王康很遗憾的事情。

新律推行初期,杜怀远不畏强权,坚持自我,正是因为刚正不阿,不与他人同流合污,而被人整死……

第一印象,就很不错。

思绪闪过。

王康平静道:“朕欲任你为都察长,你怎么看?”

“陛下让臣干,臣就敢干。”

没有丝毫犹豫,马画屏直接开口。

“你可知道这是个什么位置,可能你会遭受到很多你以前从未想象的事情,知道杜怀远吧,你可能会有他的下场。”

听到此。

马画屏开口道:“杜大人的案件臣主持审理,知道详情,若能有杜大人的下场,是臣的荣幸,这说明臣尽职了!”

“好!”

王康沉声道“官场就是一个大染缸,初入者谁都想着要成为一个好官,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迷失在权利**之中,真正能坚持本心的又有几个?”

“朕希望你能记住你今日之言,若干年后,依旧如一!”

这番话,让马画屏面色镇重。

他沉声道:“臣永记陛下教诲!”

“从今天起,你就是都察长了。”

一句话,马画屏平步青云,由大秦书院的学子,成为了权利极大的都察长!

这位陛下从来就不按常规出牌,在任免官员方面,也是如此。

太大胆了!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马画屏都不是合适的人选,他的从政经验,资历出身都不足矣。

可王康所看中的,恰是这些。

贪官污吏经过了一场大清洗,整个官场也该进行一场大清换了。

据王康统计,在重要职位任职的官员平均年纪近五十。

这样的人早已经没了冲劲,思想陈旧,奉行中庸,讲究无过便是功。

这样的人,王康不需要。

他需要的是思想活泛创新,能够快速接受新兴事物,干事的人!

大量官员被查处,便有大量的位置空缺,在这期间,王康大任用新人。

这些人大多出自大秦书院,各有学所各有专长,成为了补充官场的新鲜血液!

借此机会,王康又进行了一次大改革!

同时他也在考虑,为什么贪污**的问题如此严重?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

监察惩处只是手段之一,明朝时期,朱元璋打惩治贪官污吏决心之坚,力度之大,亘古未有!

为此,他制定了相当严苛的律法,杀了一批又一批,可结果如何?

明朝反而是历朝历代贪官最多的,依旧有人前赴后继!

这就很说明问题了。

大清洗之后,王康也翻看了所有卷宗。

有很多人最初的想法其实很简单,别人都贪我为什么不贪。

所以环境很重要。

还有一些确实是平日花销太大,俸禄不足矣支出,只能铤而走险。

家院维护,顾请仆从,吃喝应酬,人情往来等。

为此,王康亲自重新制定了各级官员俸禄,住所规格,出行标准,相关福利等事项。

俸禄有所提高,但也有限度,因为现在新朝财政压力很大,主要是体现在福利方面,还设立了养老金。

很多官员都想着在离任前捞一笔,好安享晚年,而有了养老金,就可打消顾虑,并且他还首次提出绩效概念,若尽职尽责,会有奖励。

为了改变大环境,增强官员清廉意识,王康又想出了办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