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一百三十五章 义兄

大明春色 第一百三十五章 义兄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平安提着长戟拍马冲出营寨东门,外面已是人群混乱、火光一片。他转头一看,无数官军将士被驱赶掉进了自己挖的壕沟里面,只见沟里面人头攒动,鬼哭神嚎喊声震天。

他长叹了一声,调头返回军营。这时一股燕师马兵冲过来了,平安定睛一看,前面一人不是高阳王是谁?

如今败局已定,平安实在没脸叫骂了。他提起长戟,干脆直接干,要与朱高煦决一死战!

“他娘|的!”平安低声骂了一声,拍马冲出。

不料高阳王朱高煦先喊道:“平将军现在能做的,只有早点投降我父王,尚能减少将士无谓牺牲!”

平安瞪眼看清楚了朱高煦,火光之中,朱高煦的脸上竟毫无嘲弄之意。朱高煦在马上抱拳道:“平将军总是自称哥哥。义兄!咱们各为其主,只为决出胜负。眼下继续厮杀,除了有更多的孤儿寡母,有何益处?”

一声义兄,倒让平安十分意外,他轻轻勒住马,趁着火光盯着朱高煦、见其一脸诚意。平安顿时涨红了脸。

两人面面相觑,朱高煦没冲杀过来。平安沉默良久、双手紧紧握着长戟,终于“哐当”把兵器扔在了地上,身边的骑兵见状也纷纷丢了兵器。

众燕骑顿时一拥而上,直扑平安。这时朱高煦的声音道:“带上他到各处去,向官军将士喊话:大将平安在此,诸位别作无谓抵抗!”

于是平安依旧骑着马,被燕骑带走,走在前面,一路上听燕骑将士纷纷大喊:“大将平安在此……”所到之处,众官军将士果然纷纷弃戈投降。

朱高煦拍马靠近平安,低声道:“从今天起,我再也不是平将军的敌人,平将军可得记住这句话。”

平安转头看去,见朱高煦的眼睛里反射着火把的光,刚才说话的声音、词儿都很蹊跷。

平安心里有点困惑,一时间不明白,朱高煦那么神秘兮兮地叫自己记住干甚么。平安终于开口道:“那三声炮响,害得老子好苦!竟然正好与燕师冲到一起,为何那么巧?!若非运气不好,胜败尚且未料……唉!事已至此,要杀要剐悉听尊便。”

朱高煦苦笑一声,又小声道:“义兄以后会懂我的话。”

……灵璧之战,北军大获全胜!官军十几万人几无走脱,三品以上武官三十多人被俘,文臣宦官百余人被逮,唯独不见了官军另一员大将何福。

天已泛白,将士们一夜未眠,但灵璧内外仍是一片热闹,欢呼声此起彼伏。空前的大胜,让所有人都没有困意。

中军大帐内,北军诸大将却一片喊杀之声,纷纷请燕王就地砍了平安!

朱高煦在人群里情绪复杂,见到如此景象,一面更觉得平安将才了得,定是让太多北军将领吃过亏,才遭此痛恨。一面又有点为平安担心,生怕这能人被砍。

但朱高煦无能为力,一切生杀大权,都在燕王手里。无论众人有甚么理由,最后的决定都是燕王说了算……因为燕王也有他自己的道理,不一定听别人的。

就在这时,燕王抬起手臂,让诸将平息下来,果然开口道:“太祖养士,而今唯剩平保儿堪用,俺不忍杀之。且将其送归北平。”

众将再也没人喊杀了,朱高煦见状,对父王的掌控力不得不佩服。

接着燕王又命人把文官、宦官一百多人全部放了,表现出了极大的宽仁!

朱高煦想起传说中燕王动不动就夷人九族的暴|戾,又见眼下燕王的仁厚作风,偶尔会有些困惑。他一直都在尝试揣测父王,却依旧不清楚燕王的内心有多深。

不过眼下燕王的作为,朱高煦倒有几分自己的理解:

燕王对付各方势力的手段,十分老练。现在靖难还没赢,于是对文官非常宽厚;因为文官在战争中的作用不是很大,属于可以暂且搁置的阶段。等燕王真正能掌控天下时,或许情况就不一样了。

燕王不是建文帝,他们最大的不同,建文会突然给自己树很多敌;但燕王不会,他会分化敌人、不让对手抱团,然后各个击破。但上位|者的用心结果,或许都是一样的,那便是维护自己的权力独断。

朱高煦前世只是个小民,学历不高,对无关生活的事也兴趣不大。来到落后的明朝后,他反而觉得自己的见识在提高……不仅是因为身在厉害人物之旁耳濡目染,而且他有个优点,便是会自己思考、不会人云亦云。

……他前世沉迷赌博,后来终于醒悟,也是因为会思考。有一次在表弟的课本上看到一个概率理论。一件事的概率,会因为重复次数太多,而趋向一个定值,就像抛硬币一样。而他作为赌|博闲家,赢的概率不超过五成,赌得次数越多,输的结局基本就注定了。这时他才醒悟,烂赌是多么愚蠢。

……

淮河南岸,盛庸望着河面,神情十分落寞。

时已至腊月初,淮南的第一场小雪早早来临,细碎的雪花飘在水面上,瞬息便不见了。雪花落在盛庸的鬓发上变得花白,他好像一下子老了很多。

“大帅,下雪了,咱们回营罢。”部将劝道。

盛庸叹道:“我忽然觉得这世上只剩一个人了。”

他很少有伤春悲秋的时候。这时武将们便劝道:“大帅有家眷亲人哩,军中那么多兄弟也还在。”

盛庸道:“其实我与平安私交不深,平燕之战以前,咱们没怎么来往。但平安一失,我却感觉世间如此寂寥!想起在北平布政使司那边,我与平安一步一骑相互呼应,本将戎马一生、所历战阵无数,却从未与人如此契合……”

“回来的文官说,平安没事。燕王待他如座上宾,好酒好菜招待着,又专门派精兵护送到北平去了。”部将又道。

盛庸摇头冷笑道:“迟早是个死字。”

平安之先父,是太祖养子,与帝王权贵们走得近;盛庸普通武将出身,却比平安更了解朝堂的争斗……正是如此,盛庸才比平安爬得快,与铁铉结盟、巴结黄子澄,终于如愿以偿得到了平燕大将军的头衔。

盛庸继续道:“燕逆不杀平安,实乃惺惺作态,做给咱们剩下的这些官军武将看。无论战局如何,平安都得死!”

一连两个部将疑惑问道:“为何?”

盛庸不答。

燕王战不利的可能很小,眼下官军再次大败,堪战之兵所剩无几,局面已经完全比不上平燕之战初期了。饶是燕王不利,平安也要死,那边的武将恨平安的人太多了。

若是燕王战胜……“靖难”功臣那么多人,提着脑袋造反,好处轮得上彻底站错了位置的平安?迟早被清|算腾出位置来!

盛庸有种兔死狐悲之感。但或许他的感受是错的,到头来恐怕应该平安来悲他罢?

平安家至少和大明皇室关系很好……他盛庸有甚么?恨平安的人,更恨盛庸!平安给燕师造成的危险,他也有过之而无不及。

想到这里,盛庸才明白自己的伤怀,并非与平安有甚么情谊放不下,其实他根本不怎么在乎平安的死活!

他在意的是平安的才能、对朝廷打赢战争很有帮助。平安被俘,不能与他并肩作战了,这场战争更不好打。

盛庸非常不甘心,他竭尽全力才有今天的地位。战场上出生入死,背地里绞尽脑汁,但平燕之战一旦失败,这一切都会化为乌有!

他不想失去荣华富贵,失去被世人承认的光耀,更不想死。

盛庸便道:“咱们还有一次机会!半年前增调的各省卫所援兵,总算快到了。我要的是精兵!只要得到这股兵力,咱们尚可一战。”

部将忙赞道:“国难当头,最忠于圣上的,却是大帅啊!真该让军中的宦官和锦衣卫,把大帅这些话禀报回朝。”

盛庸不置可否,他如此执着为朝廷卖命,并非文官们嘴上说得什么道德大义,他是为自己争取机会。

“走!”盛庸收起那些无用的伤怀。反正过去的事已成定局,还不如多谋划以后的事。盛庸一向是个审时度势、冷静沉着之人。

他带着几个部将,拍马离开河岸。

盛庸回营后,一面写密信给驸马梅殷,叫他在东面固守城池、要津,不得让燕师借道南下。一面写信叮嘱凤阳知府徐安,将境内所有浮桥、舟船全部烧毁。接着又把军中的官吏派到淮河上游,令诸州县烧毁船只,淮河一线全部戒严。

他部署之后,便亲自巡视大营附近的河段,确定将士们把所有舟船控制住。

现在盛庸手里的人马虽众,却大部都是些乡勇和衙役组成。他从山东到淮河后,一直在招兵买马,然而对付燕师精锐,这些人马无法摆开野战!

他的考虑是,依靠淮河,能拖多久算多久。眼下所做的一切,都是想迟滞燕师南下的速度。

盛庸只待朝廷援兵到手,再寻机与燕师最后角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