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二百三十二章 没有区别

大明春色 第二百三十二章 没有区别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吁吁……”王贵好不容易才让马车停了下来,因为马车刚走了一段下山的大长坡。

四面都是山、非常大的山,却和贵州布政使司的高山不一样。这里的山势比较平缓、起伏连绵不绝,身在山坡上有时候不能察觉;等马车停不住时、才会醒悟,哦!原来正在一段很长的坡上。

沐府的马夫杨胜从车厢里下来,一撅一拐地急匆匆跑到驿道边,对着一片长满了茂盛南荻的水域解开腰带,然后仰起头长长地呼出一口气来。

等杨胜重新系上腰带,转过身来,段杨氏已站在他的身后。

“这边芦苇密,俺给你把风。”杨胜道。

段杨氏摇摇头,眯着眼睛看着周围的风光,又把视线停留在前面,那边有一片水塘、水边长满了一种叫南荻的实心芦苇。她开口道:“就是这里了。”

杨胜回头看了一下,疑惑道:“洱海很大,俺们没到洱海。”

“此地的风光也很好。”段杨氏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了一样东西。初时叫人觉得好像一只笛子或萧的东西,等她拿在手里把玩、原来是一把短剑。

杨胜的脸色一变,他的腿脚不便,后退时一个踉跄:“你……”

段杨氏一步步慢慢地欺了上去,杨胜不断后退,退了数步,他回头看了一眼,已退无可退了。后面就是茂盛的芦苇和水面。

“好了,就站那里。”段杨氏面无表情地说道。

杨胜张着嘴,好一会儿才说出话口来:“你要杀俺?”

段杨氏点了点头。

杨胜瞪眼道:“你以前都在骗俺?你给俺洗衣做饭,说跟俺过日子,都是假的……”

“铛!”一声清脆的声音,剑光一闪,短剑出鞘,段杨氏的步伐很快,眨眼已冲了过去、把剑刺进了杨胜的胸口。杨胜“啊”地惨叫一声,瞪着的眼睛里瞳孔渐渐扩散了,人也仰到下去,正好栽倒进了茂盛芦苇丛中的水里,“扑通”传来一声水响。

段杨氏拿出一块手帕,慢慢地擦着短剑,转过身来。便见那个宦官正愕然看着她。

段杨氏继续擦拭短剑,说道:“这是汉王要我做的第二件事。你回去告诉汉王,我都如约做到了。”

宦官皱眉道:“王爷的意思,并非强迫你杀掉他;只要他离开沐府,让别人一时找不到就好了。”

“那杀掉也应该可以罢?”段杨氏“嗤”地冷笑了一声。

宦官走到水边,往下看了一眼,又转头看着段杨氏道:“也可以。这人不是段夫人的同|党、只是你利用的工具?”

段杨氏擦好了短剑,放回剑鞘,在王贵面前扬了一下手里的东西。她什么话也不答,两眼空洞地说道:“还清公公用马车送我到最近的城镇。”

宦官转身走向马车前面去了。

……王贵回到汉王府时,听说朱高煦正在承运殿大殿里。

赶到承运殿,王贵发现朱高煦正独自坐在上面的公座上。宽敞的大殿里只有王爷一个人,叫王贵觉得有点奇怪……或许因为朱高煦身为皇帝嫡子、大明亲王,一个人坐着总显得有点寂寥。

“王爷,事儿办好了。”王贵躬身拜道,又走上前俯首在朱高煦耳边,悄悄把事情经过细说了一遍。

朱高煦点了一下头。

王贵欲言又止,终于还是开口道:“奴婢看那妇人是个祸害,就这么放走了……”

“反正不会祸害我。”朱高煦看了王贵一眼,“我和她说好了的,两件事她都做了,我就放了她。”

王贵又沉声道:“她见过平安。”

朱高煦道:“又怎样?”

王贵弯腰提醒道:“奴婢瞧她不像个守规矩的人,万一说出去可就麻烦啦。”

朱高煦摇头道:“除了沐晟,谁信她?她会去和沐晟和解吗?”他顿了顿又不动声色道,“段杨氏还有个厉害的女儿不知在哪里。”

“奴婢愚钝。”王贵忙道,“奴婢胆小,只怕坏了王爷的大事。”

朱高煦拿起前面公座上的一只竹筒,递给王贵。王贵双手接过,拿在手里瞧是甚么玩意,一端有跟引线,好像是一只烟花?

“送到陈大锤家。告诉他,若是有人不看我的面子,要强行搜他家,就用这个发信号……这事儿只是以防万一。”朱高煦道,“守御所的兄弟看到了信号,我会调兵去增援。”

王贵抱拳小声道:“奴婢遵命……平安在云南府城,着实叫人担心呀。王爷,咱们做的事、能让朝里的人上当么?”

朱高煦沉吟不已,似乎也不太确定。过了一会儿他才若有所思道:“身在局中,就算真的什么也没做,也会被猜忌的。既然如此,反正都要绞尽脑汁为自己洗清嫌疑,那么事实上做与没做,又有甚么区别?”

他说罢挥了挥手道:“去罢,办完事回房洗个澡,歇口气。”

“奴婢告退。”王贵倒退着走了好几步,这才转过身,穿过中间的红柱子,向殿门口走去。

……大殿两侧都是齐腰高的成排窗户,所以采光很好,地方又非常宽敞,一派正大光明的景象。

朱高煦打量了一会儿这承运殿,双手便在椅子扶手上一拍,人站了起来,径直往殿门走去。

侍立在门口的丫鬟一起屈膝行礼,门外的侍卫军士也抱拳向朱高执军礼。朱高煦没理会他们,出门左转径直往书房。

他在书房里开始看王府长史司、守御所的奏报。其实朱高煦就算每天甚么也不管,也不会丝毫影响汉王府的运转,不过他还是很关注奸谍打探到的消息,以便随时掌握形势的微妙变化。

守御所城北据点又有奏报。那个据点刚建立不久,又收买了一些人为眼线,主要为了负责监视耿家。

但今天城北据点的奏报无关耿家,上面写了有卫所军队、从北城门调进城的消息。奸谍们还打探了一番,据说曲靖府那边有夷族叛乱,因此云南都司要整顿一支人马增兵曲靖地盘。

朱高煦竟然完全不知道这件事。此时此刻调兵进云南府城?他对此迹象非常在意。

他想了一会儿,立刻提起砚台上的毛笔,摊开一张纸,在纸上写下了几行字,便喊道:“来人!”

侍立在书房外面的宦官曹福快步走了进来,拜道:“奴婢在,王爷何事吩咐?”

朱高煦连信封也不装,指着桌案上的纸道:“吹干了,送到云南都指挥使司衙门去。”

“奴婢遵命。”曹福忙走上前来。

……下午云南都司就派人送来了回信,都司官吏在信中详细解释了此番调动的前因后果。朱高煦这才差不多相信了,原来都司的调动完全是官府公事。

一时间朱高煦倒觉得自己有点太担忧了。

叛乱的夷族是曲靖府越州土人,以前那里是元朝封的一处土司,首领叫龙海,似乎是蒙古人和夷族人联姻的后代。洪武中,沐英率大军入滇,龙海在汉人把事刘泰等人的劝说下,投降了明军。

于是龙海进京朝贡,在南京奉天殿得到了天子的召见、受封越州土知州。不久龙海被调往辽东协助明军作战。洪武二十年,龙海在路上水土不服病死。

接着龙海的儿子阿资世袭越州土知州。阿资对他爹龙海的死耿耿于怀,又不愿意被征调出家乡,于是修建堡垒、聚集兵马,拒不遵守明朝官府的军令政令。

洪武二十八年,明军大军进|剿,斩阿资,趁机对越州改土归流,在越州设置流官。

直到最近的永乐元年,越州夷族再度作乱。他们在道路上私设关卡收买路费,动辄劫掠来往商客。因越州是曲靖府通往云南南部地区的要道,官吏、商旅往来不绝,夷族作乱给官府的统|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上个月发生了一件事,终于让云南官府决意对越州用兵……

彼时有一队官府人马从越州路过,竟反被土人要求交纳税钱。官吏与土人发生争执,致使一个吏员被杀!

云南官府根本不关心一个吏员的死活,但事关官府的权威,云南府城的众文武都愤怒了。三司征得沐府同意后,都指挥使司从沐府拿到调兵部署,便一面开始从各卫所抽调军队,一面快马报知朝廷。

眼下的城里的情况,就是沐府下令调来的卫所人马,他们要先聚集成军,再进驻曲靖。

……朱高煦看完后,重视的是、都司要征得沐府同意这段话。

大明朝在各省的统|治,实行政、军、法三司分权。而官军又分权,地方都指挥使司是没有调兵权的,一般得经过兵部;但云南太远,沐府只要与地方各司商议后,规模不大的行动都能先调动兵马,再报知朝廷。

洪武、建文两朝给沐府的大权,至今仍旧有效。

朱高煦想到沐府在决策云南军政大事后、自己竟然被晾在一边,他不禁从嘴里发出一声短促的冷笑。

若非守御所的奸谍在打探消息,朱高煦觉得越州的仗都打完了,他可能仍不知道还有平|叛这回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