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二百九十七章 王者之姿

大明春色 第二百九十七章 王者之姿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京师连续多日晴朗无风。清晨的空气中飘着阵阵薄雾,只要等太阳出来,这点浅雾就会烟消云散,今日注定是清澈明媚的一天。

宦官郑和走出龙江寺时,已经在这里斋戒了三天三夜,每日只是吃素念佛经。

龙江寺很小、不甚出名,连和尚也没有几个。不过它位于凤仪门外的狮子山下,靠近龙江船厂、新建的宝船厂、龙江港和大江江面;所以拿着皇帝圣旨的钦差郑和,才屈尊住在了这破庙里。

前呼后拥之中,宦官郑和、侯显、王景弘向山门走去。许多官吏武将迎面过来,大伙儿相互作揖打拱,寒暄了一阵。

寺庙山门打开时,早上第一缕朝阳的阳光正好从门里照射出去,将古朴的门房罩上了一层流光。

白雾在空气中流动,渐渐飘散。人们抬头望去,大江江面上一座庞然大物,正破开迷雾,缓缓向东行驶着。

“啊……”许多人情不自禁地发出了一声异口同声的惊叹。

那江面上,巨大的风帆高|耸如云,仿佛遮蔽了小半边天,比佛塔还要高,比城楼还要大。

等它穿过了雾气,姿态展现在人们眼前时,只见它两头优雅地翘起,船身弧线美妙,神态从容大气,便如同帝国初升的王者之姿!

旁边的工部侍郎激动得一脸通红,说道:“她比奉天殿还要大一倍!船厂建造之前,诸同僚争执过很多次,因为逾制了,不敢造!后来本官专门为此事上书请旨,得圣上准奏之后,方始建造。”

旁边另外的人说起来也是如数家珍,“此宝船长四十四丈四尺(一百多米)、宽十八丈,有九桅十二帆,可载将士千名,非得二百人不能开动。”

“朝廷征召天下能工巧匠,建造诸海船时,仅是绘制的造船图纸,便装满数十箱、堆满了工部仓库的一整间屋子。此船高大无比,却建造得精妙高超,坚固结实、可抵挡狂风巨浪!”

“无数官吏汇总前人典籍、海航得失,遍访四海异士,收尽了古今之术。诸衙署、南镇抚司一起打造了大小罗盘、计程仪、测深仪等百余种,出海后将用牵星术、针路等巧术引路,可保此壮举百密而无一疏。”

“此乃尧舜禹以来,集历朝历代海船之大成者!”

户部官员不合时宜地抱怨着,“圣上下旨建造海船以来,国库开支逾洪武朝修建皇城时之五倍……”

一众人陆续走到了江边,郑和眺望江面,见浩瀚宽广的大江见面,已经被船只布满了,那无数的旌旗巨帆,叫人惊叹不已。

郑和叉着腰,昂首挺胸地站在江畔,久久望着江上的巨舰,胸中感概良多,竟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他回望东边的京师时,那佛塔、楼阁、城楼都在朝阳的光影下定格,与江面上壮阔的景象遥相呼应,正是一个强盛皇朝的雄壮风景,叫人观之入迷。

这一切不是他郑和一个人的功劳,有着数以十万计工匠、役夫的血汗,有着许多官吏能人的心血;将要开启的征程还有三万将士、文官、宦官、商贾……但是,郑和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名字必然会写进青史,定将流传千秋。

旁边的宦官侯显,也很受皇爷信任,但最终郑和得到了负责此事的“正使”名分。郑和敏锐地感觉到,这不是权力的事儿,而是可遇不可求的名!千百年来、多少英雄豪杰?世人记不住那么多人的名字。这一次壮举,能叫大多数人记住一个郑和就不错了。

所以郑和异常激|动,激|动得连一句利索的话都说不出来,他的脸红得像猪肝,眼睛瞪得溜圆。

在这一刻,郑和忽然觉得,甚么权势、财富甚至生死,似乎都不那么重要了。

对皇爷给了他这个机会,郑和心里充满了无尽的感恩。整个大明皇朝亿兆人戮力干成的壮举,让郑和得到了最显赫的光耀。

……郑和站在江边,整整站了两个时辰,连腿都麻了,脸已被江风吹乌,仍然不愿意离去。

郑和觉得整个人在此时已然不同,一种醍醐灌顶经脉通透的感觉涌到全身,他认为自己的眼界已上升到了某种高度。

他不再是一个阉人,而是一个智者。

在长久如入定般的沉思之中,他想了很多很多。

起初皇爷决意下旨要建造海船时,朝中宫中都有很多秘密谣传,说皇爷怀疑建文帝跑到海上去了,皇爷要派人去寻找建文。然而如今建文皇帝太子皆死,今上在此事上、仍未有一丝后悔犹豫,于是郑和不认为皇爷的胸襟只在于一个建文。

郑和又想起了安南国出事之初,皇爷似乎已决定对安南用兵,恐怕与维护各国王位继承的礼制无关……加上航海之事,郑和隐隐揣度皇爷的雄心,或是整个南方的陆地、海洋!

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皇帝是要把眼睛看得见的地方,都纳入大明皇朝的礼仪之内,成为旷古绝今的伟大帝王。

户部官吏挖空心思的苦恼、亿兆百姓被巧取豪夺的血泪、言官们苦口婆心的劝诫、将士遍布四海的尸骨……为了这样的伟业,任何事都无法阻挡帝王的决心,誓要将大明的威仪气度,照耀四海、千秋。

郑和终于离开了江边。这几天,他去拜遍了所有的神灵,佛主、玉皇、妈祖,逊尼教、十字教。

此行容不得半点闪失,完全不是郑和一个人的性命能担得起的;更不是他一个人的事,他不过是恰好被皇帝任命为正使而已,没有郑和,还有侯显、王景弘等等人……郑和顾不上自己信什么,毕竟船队数万人信甚么的都有。他希望得到四方诸神的庇护,顺利办成皇帝的差事。

这阵子京师都在关注大明船队远航的事,要随行的三万人也在忙着准备。人们携带的不仅是火炮火铳、强弓硬弩,还有各种大明的物产,希望能与远方的异域人互通有无。人群里还有精通农耕、畜牧的官吏,想去带回新的牲口和种子。当年汉朝派人西域也得到了不少种子,这也是大明朝廷重视的东西。

天下人都谈论着大明海船远行,而此时陈天平离开京师的事,反倒显得有点受冷落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