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五百七十八章 忽好忽坏

大明春色 第五百七十八章 忽好忽坏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从除夕到元宵节前两天,整个过年期间,朱高煦与前锋将士们都在水上飘着。

朱高煦坐在一艘大船上的楼阁上,船上“伐罪讨逆”大旗在风中招展。他眺望着右侧的大江南岸,情知那片陆地已经属于直隶地界。

鼓|胀的风帆高高挂在半空;甲板下面,两座水车的轮子在江水里“哗哗”转动着,轮子周围旋转着洁白的浪花。蹬着水车的军汉们发出节奏均匀的“哟嘿”唱声。在波浪中起伏的楼船,顺着向东的江水、航行速度很快。

就在这时,甲板上的武将喊道:“太平州城!”

朱高煦马上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走到船侧,扶在木栏杆旁边、眺望南面。他的目光穿过初春朦胧的潮|湿迷雾,果然看见了一座城楼耸立在远处。江岸上,一些游骑的身影也进入了视线。

大江上成片的白帆蔽江,如同云层,舰队的战船连绵不绝,阵仗非常大。于是官军斥候、必定掌握了汉王军水师的动向!

双方的阵仗,已经逐渐摆到了明面。

十余天之前,朱高煦还远在湖广省南部,仿佛扎眼之间,他竟然已经来到直隶地区了、京师近在眼前!他不禁脱口说道:“我说过,一定会回来的。”

“请王爷下令!”身后一员水师武将抱拳道。

朱高煦转过脸,点了一下头。

过了一会儿,旗舰上的青色旗帜舞动起来,周围的号角声“呜呜呜……”地成片吹响。

忽然“轰”地一声巨响,朱高煦感觉整个船体都是剧烈地一震。甲板上的火炮喷|射出了耀眼的火焰,空中一枚石弹呼啸而去。

接着江面上到处闪起了火光,成片的硝烟在风中腾起;无数的炮声,仿佛天空下连绵的雷鸣。饶是在大白天,光线似乎也顺着大炮的轰鸣、而似明似暗。

各式朝天抛射的大炮,剧烈的后坐力震荡、让各艘战船的船体摇晃不已。无数的炮弹毫无准头,大致向南岸乱飞。不过舰炮的杀伤力并不重要,声势震慑才是关键。

一阵舰炮的炮击之后,“隆隆隆”的鼓声齐鸣,许多沙船直接冲到岸边搁浅。无数的将士们冲下战船,人群向江岸深处弥漫。

登陆战并没有发生,官军游骑在炮击的时候就跑了。汉王军陆师一部冲上江岸,没遇到任何抵抗。接着王斌率部,将更多的将士、战马都陆续运下了战船,汉王军的军队在江畔聚集。整顿队列……

不到中午,王斌派人来报:太平州官吏开城投降了!

消息传开之后,船上的将士们一阵雀跃欢呼。江面上宏大的欢呼与呐喊声此起彼伏,大江上十分喧嚣。虽然人们坐了很久的船比较疲惫,但看这场面将士的士气仍然高涨。

汉王前锋军的长驱直入,到目前为止进展非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有效抵抗。

朱高煦道:“传令各部,陆师各部全部登岸,进驻太平州!”

“得令!”

原先朱高煦在船上与诸将商议,预料各种处境、制定了一些方略。

朱高煦认为官军极可能会在京师外围,太平州、镇江府等地布防;因为但凡防御一个地区,若非万不得已、守军不可能采取困守孤城的方略。

如果汉王军前锋一时拿不下任何一个城池,便应把大军部署在沿江地区、寻找战机;水师战船则部署在江上,策应陆师。

(万一官军的抵抗意志没有瓦解,汉王军前锋打不赢时、便于连夜沿江岸退兵,然后丢弃辎重上船自保。当然这种可能性很小。)

眼下的形势,却已超出了朱高煦的预料!太平州城的文武听到炮击之后、见到一股汉王军兵临城下,他们便很快投降了。

于是朱高煦立刻选择了另一个方略。

他走下战船,下令将所有陆师的辎重粮草、火器弹药都搬下船;他又命令水师船队、随后返回湖广省,去汉王军中军主力的位置,继续水运兵力到直隶。

朱高煦麾下现在有六万多精锐。有了太平州城,他自信即便进攻受挫,用这些人马守城几个月、完全没问题。

太平州城,将成为汉王军进攻京师的据点!

朱高煦身披重甲,在大队马兵的重重护卫之下进入太平州的城门。此时城楼上已经挂上了汉王军的旗帜,各城已被王斌部控制。

“隆隆隆……”无数的铁蹄踏在砖地上,马蹄声非常沉重。然而朱高煦此时却觉得身体很飘,周围的地面似乎隐隐在摇晃。

他在船上呆的时间太长,船体一直在摇晃;到现在脚踏实地了,仍然没习惯过来。

偶尔之间,朱高煦还能听到干呕的声音,有的将士晕船。

前锋大军必须修整两天、才能恢复体力作战。而太平州城的州官和武将,投降非常及时!朱高煦的心里,此时对这座城的文武心怀感激。

王斌的人已经征用了一座宅子,朱高煦在将士的带引下、来到了临时的中军行辕门外。

就在这时,一骑赶来禀报:“王爷,咱们的斥候将士发现了敌军大军!”

“何处?”朱高煦坐在马上问道。

来人抱拳道:“敌军上午已出京师,正在向南进军,敌将似乎是魏国公。斥候营的弟兄估摸着,敌军大军或有十多万步骑!”

“我知道了。”朱高煦踢了一下马腹,立刻又转头道,“继续派人去探,确定敌方大将都有谁!”

“末将得令!”

朱高煦来到行辕内。他还没有卸甲,不多时大将平安、王斌、王彧、尹得胜等人,文官侯海、裴友贞都到中堂来了。

那个武将尹得胜,在湖广会战中表现很好,再次得到了朱高煦的提拔。现在尹得胜已是云南前卫指挥使,有资格到前锋军的行辕议事了。

平安一向爱嬉笑怒骂,但今日得知敌将乃徐辉祖后,他竟然十分沉默。

徐辉祖与平安是有旧的。当年“靖难之役”的灵壁之战,徐辉祖曾率建文军京营增援平安;虽后来徐辉祖又被调回去了,但平安毕竟与徐辉祖在战场上有些交情。

反倒是王斌一脸讥讽的神情道:“之前京师来人(高贤宁)不是说,魏国公告病了?他这病忽好忽坏,全看俺们啊!”

尹得胜不解地问道:“王都督,魏国公的病、与咱们有啥干系?”

王斌道:“俺们在湖广拥兵数十万,魏国公的病就很严重;这会儿俺们只有六万多人,魏国公的病便不治而愈。这不是关系很大么?俺们王爷不仅文武双全,还能治病哩!”

几个文武顿时忍不住笑出声来,有人脸也憋红了。

平安看了王斌一眼,“王都督这嘴,学得很快啊。”

朱高煦踱了几步,转身说道:“我大舅魏国公领兵,或许是一件好事!魏国公是大将之才,然而他多年不带兵了,‘伐罪之役’也未曾与我军交手、不了解咱们的战术。他眼下临危受命、十分仓促,无法知己知彼,乃兵家大忌。”

诸将听罢都点头称是。

朱高煦又道:“而薛禄、谭忠之辈若被调回直隶战场,他们的才能威望或许不如魏国公,但在咱们面前吃过大亏,必有准备。此战要是薛禄领兵,咱们兵力不足、还不一定好打!

除此之外,我大舅一向看我不顺眼、多次与我作对!这么多年来,我也比较了解大舅。他是个很顽固守旧的人,谁想改变他坚信的想法,绝不容易。此战我军可抓住魏国公顽固的弱点,进行战术布置。”

朱高煦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我大舅也有长处。借其先父中山王之赫赫威名,他的威望是很大的;他出来统率大军,应能号令敌军诸将。且京师的侍卫亲军、京营兵强马壮,衣甲兵器精良,兵力人数又远远多于我军。故此役必不可轻敌!”

众文武纷纷执礼道:“末将(下官)等,遵王爷训话之意!”

平安道:“王爷对敌军大将的性子,还真是琢磨得一清二楚。末将佩服!”

朱高煦不动声色道:“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

他说罢一掌拍在桌案上的地图上,又用手指敲了两声。大伙儿陆续靠近桌案,看案上铺着的地图。

“京师距离太平州城一百余里。”朱高煦道,“从今天开始算起,敌军主力最快三天到达太平州城。咱们宜按兵不动,先让将士修整、养精蓄锐,再设法对付魏国公的人马。”

周围的人纷纷附和。

“最后一战了!”朱高煦回顾左右道,“但愿如此。”

如果此役能击破徐辉祖麾下的十几万人,洪熙朝便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聚集任何像样的军队了;京师的武备将穷得像个乞丐。真到了那时,伐罪之役的战事、便彻底结束了。

接连大胜、伪朝老巢就在眼前,朱高煦的情绪稍微有点浮躁。这样的心情,就像那些走钢丝绳的表演者,往往会栽在最后几步不够镇定的心态上。

他不断调整心情,让自己冷静下来,全力准备此役。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