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五百九十二章 哭技

大明春色 第五百九十二章 哭技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很早以前的农村小媳妇为公婆哭丧的时候,就是这样一边哭一边念词儿。朱高煦很早就学到了,心里倒是纳闷:不是说婆媳关系差,怎地会那么伤心、而且那么多小媳妇为婆婆伤心欲绝?

今日他终于懂了,她们不是在装,而是在维护一种秩序规则、在宣称她们的地位。而今朱高煦哭的声音更大、更响亮,简直是震耳欲聋!

朱高煦一把鼻涕一把泪,一边哭一边喊:“儿臣不孝哇,儿臣从安南国立了大功,欢欢喜喜回京献俘,想让殚精竭虑操劳国事的父皇、稍稍宽慰;却不想因此让父皇招人怨恨算计……是儿臣的错哇!”

他伤心欲绝,大哭了几声,继续以哭腔喊道:“父皇执儿臣之手言:高煦类俺,尔靖难之役、镇守云南,多有奇功伟业,俺喜高煦,能护俺大明江山社稷;只因大臣结党不能制,待俺整顿朝廷,让他们都明白臣子本分之后,便改立皇太子……殷切之言如在耳际,父子之情难以割舍,却不想一面未见、竟成永别!”

这些话大声哭诉出来,嘶声裂肺好不凄惨!况君臣父子相亲相爱、正是此时之大德,许多不|明真|相的围观之人,甚至眼睛都听得湿|润了。

杨荣、谭清等一干人也是听得愣了。或许他们没想到勇猛粗|糙的汉王,竟能如此感情充沛?

王斌却面无表情,全然不为汉王的哭喊所动,他默默地带着一群披甲执锐的军士太台子,将杨荣谭清等七人押走。一行人被驱赶下了戏台子,往东边走。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杨荣忽然反应过来,明白了甚么,他挣扎着大喊大叫。

不料他还没喊完,王斌便一个箭步冲上去。王斌抡|起铁拳,毫不留情地一拳打在杨荣的脸上!杨荣“啊”地惨叫一声,沉重的拳头直接击掉了他的门牙,“噗”地一声几枚牙齿带着血水喷|出去,人也摔倒在地。

旁边的杨溥见状怒道:“士可杀不可辱……”

“啪!”王斌反手就是一掌扇过去。王斌一个经常骑马打仗拼杀的武将、力气极大,文弱儒雅的杨溥几乎被扇得飞出去!

剩下的几个人无不愕然,敢怒不敢言,红着眼睛地盯着王斌。可是他们却无可奈何,说话说不赢的时候、眼下动武更是以卵击石……

“呸!呸……”广场上看完了戏的文武官员、吏员胥役们,许多人满带痛恨厌恶地向几个东宫党羽吐唾沫。要不是他们没带东西过来,不然杨荣等人得浑身都被砸上鸡蛋烂菜叶。

押解他们的将士们,上前拽住杨荣、杨溥二人,将其强行拉了起来,推攘着向长安左门那边走。

广场人群里一片嘈杂,唾弃谩骂的声音不绝于耳。大多人都被不忠不孝、这种道德败坏的恶劣行径挑起了情绪。

或许只有极少数人看明白了此事中的疑点:用甚么证据去怎么证明、东宫确实有过谋划?汉王称东宫谋划先拘押先帝、后逼传位、谋|刺的策划,用甚么证据和口供证明?

但是疑点似乎并不是太重要,因为太子失德是肯定洗不掉的了。连杨荣自己都承认了,先帝被毒杀于东宫的事实!且红丸等欺骗天下的说辞,那就是诬陷先帝!

而此时朱高煦哭了一阵之后,哭诉并未停止。他是想到怎么说了就哭诉,没想好内容、也不用冷场,只要大哭就成!

他洪亮而带着哭|腔的声音道:“父皇啊,您对儿臣的大恩大德,九世难报万一!您养育儿臣、供儿臣衣食,教导儿臣忠孝礼仪,尊尊教诲如在耳际;若无父皇,儿臣如何成人,如何有如今的荣华富贵?以后听不到您的疼爱之言,儿臣怎么活呀……”

朱高煦捶手顿足,一副叫人觉得他想撞死的样子。

他接着哭喊道:“儿臣不该让父皇喜欢啊,若非如此,您岂能有杀身之祸?那些歹毒之人,竟然矫诏谭清率甲兵入宫,欲继续斩杀儿臣而后快!更以暴|力逼迫身体虚弱的母后,写下血泪懿旨,这是何等之丧尽天良、胆大包天!这是要把咱们大明皇室一家斩草除根吗?!

昔我太祖高皇帝驱除鞑虏恢复衣冠,统御万国、恩泽于亿兆之民,创业何其之艰!如此伟业,竟几葬送于宵小歹人之手!那些奸佞享用着咱们大明皇室的俸禄,却如同白眼之狼……若非儿臣奔入奉先殿祖庙,太祖高皇帝显灵,后果不堪设想……”

朱高煦从跪伏地上的姿势,猛地站了起来,转身面对无数眼睛,满脸泪痕怒不可遏,大吼道:“不!本王既得太祖英灵神气护佑,岂能坐视此等颠|覆人间伦|理的丑恶之事而不顾!

所以本王要起兵!要复仇!要审判制裁一切罪恶!还人间一个公道清明。

本王亲率大军,以猛烈的炮火、轰鸣的铁骑,带着复仇的怒火,涤荡宇内奸恶!直到今日,正义之剑终于落到了人间,正让那些戚戚小人、无|耻之徒战栗发抖!”

混在人群里的侯海忽然大喊道:“皇太子失德于天下,不忠不孝,不配统治大明亿兆臣民。汉王太祖高皇帝嫡孙、先帝嫡子,忠孝仁义、文武双全、德行无双、重情重义、万民称颂,有力挽大明社稷不世之功!太祖先帝之下,无人能及。国不可一日无君,臣等叩请汉王,入继大统、延续大明血脉,即皇帝位!”

侯海先高喊道:“万岁,万岁,万万岁……”

无数人终于回过神来,纷纷跪伏在地,恳请朱高煦继位。还有高呼万岁的,人群几乎沸腾了。

朱高煦感觉气氛非常到位了,但是他不能这样顺理成章就同意。因为几千年都有规矩可循,随便去破坏了规则会遭人诟病、主要也没必要!必得至少拒绝三次,让人觉得皇帝是被迫无奈、太得官民拥护了,才勉为其难当皇帝的,很符合自古谦让的美德。

他大声喊道:“本王起兵,只为了为父皇母后沉冤昭雪、雪耻报仇!绝无半点私心。本王自知才能德行不足,为父复仇之后,只愿归隐云南……”

数千人的喧闹喊声更大,非得让朱高煦继位,呼声越来越大。

这时侯海不知甚么时候走上了台子,假意上前搀扶朱高煦,靠近他时便小声说道:“祭拜先帝灵柩。”

朱高煦听罢,顿时醒悟。他本来知道应该干这件事的,刚才想的东西太多了,一时半会疏忽了如此大事。

“我今晚要去陪着父皇母后的灵柩。”朱高煦道,“善恶已分,真相已明。大伙儿散了,回家去罢。”他说罢向侯海递了个眼色。

侯海会意,走到台子边上,大声道:“五品以上文武京官,随汉王入宫祭拜先帝灵柩。余者,皆散了!”

太阳已经下山了好一阵子,天色已暗淡下来。宫门内外、长街上点亮的灯笼,不足以照亮偌大的御街。不过皇城内有大量伐罪军将士,将士们早就准备了火把,此时陆续点燃,分发给了官员们。

无数的宫城、殿宇,在成片火把的火光中,显得更加恢弘而神秘。

朱高煦离开了“戏台子”,率一大群文武官员勋贵皇亲,以及一干亲兵将士,人群向承天门涌了过去。

先帝驾崩快两年了,但尚未入土安葬,仍停柩于宫中;盖因“长陵”还没修好之故。要等长陵修好了,才能将大行皇帝、大行皇后二人(高炽皇位不合法,故给先帝的谥号也不能作数,朱棣死了近两年名义上还是大行皇帝)的灵柩合葬于皇陵。

两年时间,长陵远远没有修好。当初高炽登基之时,要确定其皇位的合法性、必须要推崇先帝的地位;因此“长陵”不能太简单,必得大动土木,用宏伟的皇陵确立其地位。又因“伐罪之役”一直在打,长陵修建十分缓慢,故至今朝廷未能办妥此事。

长陵位于紫金山下,靠近太祖皇帝的“孝陵”(大明国策孝治天下)。

将来朱高煦登基,同样要这样,因为他最合法的身份、来源于传承先帝的皇帝位。大行皇帝、大行皇后的灵柩,一时半会真安葬不了。

无数外廷的官员,跟着朱高煦走进了敞开的皇宫。这时人们不必在乎后宫的禁严了。过了乾清门,后宫区域今晚是相当之热闹,火光通明。

因为乾清宫变成了高炽的寝宫,他继位之后,就把先帝的灵柩迁走了;现在供奉灵柩的地方,位于皇宫东北边的九五飞龙殿。当年太祖皇帝的灵柩,也在那里放过。

于是人们走进后宫,沿着宫中街道,朝九五飞龙殿那边过去了。

朱高煦为先帝雪了冤,确定了报仇的理由,这时才率领官员们前往,在先帝灵柩前哭丧!

一切景象,仿若先帝驾崩不久似的;又与前年高炽在灵前阐述他的地位合法性,有几分相似。世事仿若是个轮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