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六百一十四章 没排上用场

大明春色 第六百一十四章 没排上用场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除了在云南资助过朱高煦的商人沈家,一众曾效力于汉王府的文武、此时刚好都陆续进京了。

于是朱高煦准备先封武臣,再封后宫。他在乾清宫东暖阁召见了“李先生”、侯海、钱巽三人商议此事。怎么封爵还没谈,几个先谈了名分。

“李先生”认为要封公侯伯爵位,按照祖制,得有大功于朝廷、并名正言顺。

故朝廷应称那些封爵的宣力武臣、为“奉天伐罪推诚”;向天下、后世言明,众武臣的功劳来源于伐罪讨逆之战。否则他们既无开国、亦无开边之功,名不正言不顺。

钱巽、侯海都附议。

虽然大明朝开国四十年,便有了开国辅运推诚、奉天靖难推诚,现在又加上了奉天伐罪推诚,显得有点不太稳定;但是齐泰说得也有道理,总要有拿到台面上、能大声说出来的名分。

于是朱高煦赞成了这个提议。

几个文官告辞之后,朱高煦继续批阅奏章。较远的地方的贺表,最近仍然在陆续送到京师。他看了一会儿贺表,忽然发现了一份新鲜的奏章:江阴侯吴高的奏章。

朱高煦顿时十分有兴致地细看起来。

吴高在奏章中称,他家受太祖皇帝厚恩,立志保卫大明朝廷;然之前不知东宫阴|谋,助纣为虐,自知有罪。圣上惩罚,绝无怨言。不过他的女婿耿浩,年少无知,受乱党袁珙利用,被牵连入狱。罪臣(吴高)本不愿理会耿浩,无奈小女习习礼教,不愿事二夫;罪臣无奈,唯有请奏圣上开恩、宽恕耿浩。

朱高煦看完奏章,脸上顿时露出了一种意味深长的笑意。

他对吴高的家事忽然还有了点兴趣……耿浩此人虽是小人物,但朱高煦在云南时是亲自与他打过交道的,而且沐蓁还与那个耿浩曾有婚约。

朱高煦想了想,像徐辉祖、吴高、张辅这等人,最近是锦衣卫的重点监视对象。朱高煦便拿出了一大叠锦衣卫的密报,从里面翻找有关江阴侯家的奏报。

不料锦衣卫还真有吴高家的事儿报上来,而且写得非常详细!

锦衣卫的奏报里,与吴高的奏章稍有出入。吴高那女儿天生是个弱|智,根本不懂甚么“事二夫”的礼教;怕不是他女儿在意,而是他自己在意罢?不过吴氏在府上天天闹着要见耿浩,那倒是事实。

锦衣卫衙门还上奏,耿家的奴仆确实去过吴高家求情,都被守在吴家的锦衣卫将士、探得一清二楚。

朱高煦转头看了一眼正在留意着自己的太监侯显,随口道:“江阴侯打仗,那是相当稳当的。”

侯显忙附和道:“皇爷慧眼识人。”

朱高煦说罢,便提起朱笔,在吴高的奏章上写了一个字:准。

……大江边有一片乱葬岗,其中一处山坡上的破落草棚,为此地更增了几分荒凉。

这草棚看不出有人居住的丝毫痕迹,然而里面确有一个人。那是个长得黑|糙的后生,身上穿着麻布短衣。

后生时不时抬起头、从泥糊的破洞往外面看一眼;然后便拿着几粒石子犹自玩起来。后生将手里的一粒石子往上一抛,然后快速地从地上抓起几粒分散的石子、最后接住从空中落下来的石子。

守在这廖无人烟的地方,着实十分无趣。不过后生庆幸自己不守夜,晚上轮值的是个胆大的老头;周围全是乱七八糟的乱坟,真得胆大之人、才敢在这里过夜。

太阳已经下山了,天色正在日渐暗淡。后生顿时觉得周围阴风惨惨,他收了石子,只等那个换值的老头过来。

他有些不耐烦地往外面又看了一眼,忽然看见一个穿长袍的人提着木盒子过来了!那个长袍男子走到了一座坟前,便蹲了下去,开始摆放东西;远远看去,那男子似乎十分年轻。

后生愣了一下、似乎有点不相信,再次细看了一番,确定那座坟的位置……因为他守太多天了,从来没有等到那个来祭坟的人!后生心里早就以为,不会有人来这破地方的。

他的心中立刻紧张而激|动:抓到人,赏钱一万文!

后生急忙从草棚后面爬出去,然后从山坡后面滑到半山腰,他从怀里扯出一面白色的旗幡,往江边那艘船用力地挥动起来。

那抛锚系在岸边的大船上,很快便冲出来了一群披坚执锐的将士。他们牵着马往山坡上奔来,那些马的蹄子上包着布、马嘴上笼着套|子,众人的动作敏捷,又非常小心!

一心数十人赶到山坡上,其中一员武将问道:“看到人了?”

后生急忙用力点头。

武将把缰绳递给后生,下令道:“牵着马,从北边那片树林绕过去,叫东边的弟兄,出击包抄!”

后生抱拳道:“得令!”

武将又沉声问道:“他骑了马吗?”

后生道:“步行来的,提着个盒子。”

武将冷笑了一声,挥手道:“出发!”

一大群人牵着马,奋力从一处平缓的地方爬上了山坡。大伙儿都知道那座“姚王氏”的坟在哪里,于是纷纷上马,往那边拍马冲了过去。武将身先士卒,踢着马腹从荒草中跃马而上。

那座土坟前面,已经点燃了香烛、纸钱,还摆着几盘子贡果。旁边站着一个身穿长袍的儒雅年轻士子,一脸惊慌地看着冲来的骑兵。他站在那里,似乎连逃跑的打算也没有,整个人完全愣了!

带头的武将率先冲近那士子,挥手撒出了一张渔网,一下子罩在士子的身上。战马仍然在往前冲,随着马奔的速度,那士子大叫一声,人便被拉倒,在地上被拖行了很长一段路,他一个劲“啊啊啊”地痛叫起来。

武将勒住了战马,一大群骑兵也追上来了,大伙儿跳下马背,上前便按住了士子。

“干甚……”士子惊恐地喊了一声,一句话还没喊完,他的嘴上立刻被塞了一团布。然后军士们十分娴熟地拿着绳子把他五花八绑起来。

一个军汉骂道:“原来是这么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俺们那么多人,算是没派上用场!”

大伙儿不管审问,先堵了嘴不准士子说话,然后便被带走了。武将还下令道:“把附近收拾一番,别留下痕迹!”

不多时,埋伏在东边一座宅子里的数十将士,也赶到了。大伙儿便从宅子里弄出一辆马车,将那五花大绑的人塞进一只大麻袋、又装进马车里,众军前后左右将马车团团护住,往城里去了。

京师城门已经关闭,不过一众人有汉王守御府北司、锦衣卫指挥使签押的印信。两个武将先坐吊篮上去,给守将等人查验了印信公文;城门便临时打开了,众军押着马车鱼贯奔入京师。

……高贤宁早已下值回家,他得到了消息,马上换好衣裳,跟着北司将士骑马出门。

他们来到了汉王旧府,等高贤宁进门时,见锦衣卫指挥使张盛、北镇抚使杜二郎、总旗姚芳二人,早先一步到了。高贤宁问道:“人还在罢?”

张盛道:“内宅里边绑着,好好的。”

高贤宁道:“不相干的人,都到外面守着。咱们四人入内。”

几个人疾步走进内宅,他们走进了一间厢房,下令看守的军士出去。只见一个年龄好像还不到二十岁的年轻人,被绑得严严实实在一张椅子上坐着,那年轻人的嘴里还塞着一团布!

高贤宁的眉头微微一皱,他马上明白此人必不是“马公”;那“马公”在至少十年前、便负责建文党羽在北平的奸谍,现在不可能是这个年龄!

姚芳走上前,伸手便把年轻人嘴里的东西拔|了。

“你他|娘|的是谁?”姚芳先问了一句。

那年轻人脸色纸白,瞪大着眼睛看着姚芳。片刻之后,高贤宁忽然闻到一股难闻的气味,张盛等人也闻到了,几个人的眉头都是一皱。

但见被绑着的年轻人浅灰色的袍服颜色变深,地上的砖地上也出现了一滩水泽。

屋子里的四个人面面相觑!又见那年轻人生得眉清目秀、细皮嫩|肉,一看就是过着舒坦日子的人,根本不像是干险恶之事的歹人!

一时间高贤宁心里不禁嘀咕:不会抓错人了罢?

大伙儿沉默了片刻,张盛的声音道:“末将问过陈把总(负责抓人的武将),亲眼看见此人在王氏坟前祭拜,还摆了很多东西。”

年轻人终于开口颤声道:“甚么王氏?他是在下的发小,姓李。”

高贤宁听罢,心里忽然微微有点失落。姚芳正要开口,高贤宁却伸手一摆,阻止了姚芳。高贤宁问道:“那你叫甚么名字,家住何处?”

年轻人沉默了一会儿,才开口道:“在下叫肖文才,江西举人,目前住在京师,等着圣上开恩科。”

高贤宁道:“咱们是锦衣卫的人,你不能说谎,欺骗圣上亲卫将领、那是大罪!锦衣卫甚么手段,你知道罢?”

自称肖文才的人道:“在下有功名,查得到的。”

屋子里再次沉默下来,春季的夜晚显得非常安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