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六百六十八章 旧甲

大明春色 第六百六十八章 旧甲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转眼已至六月间,京师的天气是越来越热了。偶尔下一场暴雨,亦不能将炎热降温。朱高煦原定离京的日子是六月下旬,就在本月!

诸事已陆续准备妥善,包括御寒的衣裳与毡毯、已经运至北平布政使司。

现在京师很热,但等大军到了蒙古地盘,正是秋冬寒冷季节。兵部及五军都督府奉旨,向沈家商帮订了大批毡毯、棉衣、毛纺衣物。

本来这是不合规矩的事,大明朝的官军用度,一般是兵部所属各衙门找工匠制作、再下令各地官府征发民丁运输;此次由于颁发了圣旨,大伙儿也没办法,只能用权宜之法。

沈徐氏刚到京师数月,在直隶地区兼并了一些织造厂、仍无法满足需要;她又联络了各地的商帮购买,大致已按期交付。

而户部尚书夏元吉请旨增印盐引后,以盐引为报酬、找了一批商人,将御寒织物沿运河转运、运去北平布政使司。这些盐商以前就常常运粮去边关换盐引,舟船骡车都有,运输起来倒也轻车熟路。

朱高煦还知会了沈徐氏,建议她在这次军需供给中赚到了钱、多向官方船厂订造海船,将来可以给她运输官府物资的订单。不知究竟为何历朝都喜欢河运,但是朱高煦以后世的观念,认定近海的海运应该成本更低。

除此之外,守御司南署的鞑靼指挥分司、兀良哈指挥分司,也早就去了辽东。他们将通过曾向大明臣服、有使者来往的兀良哈部落,打探蒙古那边的消息。

这个月下旬,朱高煦便将率两万精锐骑兵北上,亦是北伐军最后一批离京的人马。

……柔仪殿的大殿里,朱高煦坐在中间的书案后面,面前摆着一张地图。一众武将站在书案对面,行礼之后就在那里说起了话。

这时朱高煦开口道:“新城侯张辅!”

张辅从人群里上前两步,抱拳道:“臣在!”

朱高煦便径直道:“本次行军,由你负责安排行军扎营、轮值宿卫诸事宜。”

众将听罢都纷纷瞧着张辅。张辅也是十分意外的模样,他立刻抱拳道:“臣遵旨!定不负圣上信任,忠心值守,不敢懈怠!”

朱高煦点了一下头回应。看见张辅退到武将人群中后,一脸思索的样子。

包括张辅在内的一众武将,或许都觉得朱高煦身边的宿卫骑兵、应该由汉王府旧将部署才对。

然而朱高煦认为,张辅的处境正在改观;一个有晋升机遇的勋贵,已经看到了前程的曙光,不太可能在这个时候有二心!

因此朱高煦敢重用张辅。

“陈大锤率羽林左卫骑兵、王彧率金吾后卫骑兵,随朕北行。”朱高煦又道。

二人陆续上前回应领旨。

“百户陈伍,你自中军骑兵离京起,便做朕得侍卫将领。”朱高煦抬头,望向站在最后面的年轻人。

众人纷纷转头看,便见一个武将正抱拳拜道:“臣遵旨!”

大伙儿刚才只觉得这个人面生,都没怎么注意他。很多人现在也搞不清楚这个陈伍甚么来头!朱高煦现在是皇帝了,平日里召见的都是手握重权的文武,一个百户站在这柔仪殿当真稀奇。

朱高煦也不解释,反正他自己明白怎么回事。

去年在湖广衡州府,那个段杨氏想刺|杀朱高煦,但是她刚到城里、还没动手,便已经被这个陈伍察觉了;后来朱高煦叫陈伍做百户、约束部下不能泄露消息,陈伍也做得很保密。

因此朱高煦便记住了、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觉得他挺有天分,因此此次出征叫他做侍卫统领。

兵部尚书齐泰劝说过,藩王们应该不敢轻易地明目张胆起兵造反,但阴谋不一定没有;朱高煦也多少听进去了劝说,提前有一些防备。

除了他亲自提拔的侍卫武将,他还下旨德嫔段雪恨随驾出征,当然不是因为德嫔最受宠爱……

朱高煦布置了一番人手,又回顾左右道:“去年蒙古诸部,趁我大明内|战,出兵扰边,烧杀劫|掠无恶不作!我军若不反攻北面,无以回报诸部。

此役势在必行,唯有让敌寇也付出代价,才能让彼此都明白和平的可贵!否则怎么劝他们,都没有作用!”

众将纷纷拜道:“愿为圣上前驱!”

“诸位各司其职。”朱高煦挥了一下手。

大伙儿便纷纷叩拜道:“臣等领旨谢恩。”

……当天旁晚,朱高煦的那副冷锻札甲,已搬到了乾清宫里。

盔甲修缮保护得很好,几个月后拿出来,除了上面有油的残渍,没有一点问题。

他晚上回到乾清宫,便拿起一张手帕,亲自仔细地擦拭着上面的油迹。自从做高阳郡王以来,朱高煦的兵器已经换了无数把,但主要的盔甲、倒一直是这一副。

上面许多修补的痕迹、凹痕,都是身经百战的明证!

朱高煦对它已然很有点感情。它看起来黑乎乎的暗泛金属光泽,其貌不扬,但青塘精铁的材料极好、冷锻甲也确实比一般的铁甲坚固。

就在这时,身后传来的女子行礼的温柔声音。

朱高煦转头看了一眼,来的人正是朝|鲜国美女、贤嫔朴氏。最近后宫规矩已渐渐形成,各妃嫔女官侍寝、大致都遵照次序,今晚应该是正好轮到朴氏。

他便随口道:“平身,贤嫔不必拘泥了。”

“谢圣上恩。”朴氏的脸上带着喜悦。

她走了过来,柔声说道:“臣妾以前听说,大明皇帝穿的是金光闪闪的黄金甲胄,却不知圣上的甲胄是这般陈旧的模样。”

朱高煦笑道:“照礼制,皇帝甲胄确实是黄色的,不过那玩意中看不中用,校阅京营亲卫的时候,可以穿着走个过场。但要说上阵打仗,还是我这副旧甲好使。不仅坚固难破,且目标不明显;战场上那么多人,敌军想找我也不容易找到!”

“圣上在战阵上的英武模样,臣妾还没看过呢……”朴氏幽幽说道。

朱高煦观察她的神情,感觉有点迷离,不像是故意恭维自己。

果然朴氏又道:“臣妾等了好些天,终于见到圣上了。可您又要出征,不知何时才能重逢?”

“大约在冬季。”朱高煦十分流畅地说了一句。

或许朱高煦擦拭盔甲的动作很仔细认真,朴氏又问道:“圣上喜爱打仗么?”

朱高煦停止手上的动作,把手帕放在盔甲旁边的凳子上。他叹了一口气,摇头道:“说来也怪。朕本来有点反感战争和杀|戮,却发现多年以来,只有在战场上、才最能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朴氏惊讶地望着他,一时说不出话来。

朱高煦也不再捣鼓他的盔甲,在朴氏的服侍下洗漱就寝。住在宁静而华贵的宫殿里,晚上这里就如同温柔之乡,叫人十分舒坦。

然而朱高煦仍然对风餐露宿的北行,心怀着一种期待。

……在遥远的儿时,他记得那时家里的农活家务很多,父母又忙又辛苦,心情脾气就不太好,气氛便不是那么快乐轻松;他要帮忙干活,也没有小伙伴玩,自然觉得挺无趣的。

但每次过年过节去外婆家,体验都很愉快。大人们在难得见面的亲戚面前,总是很客气,脸上也带着笑容。舅舅会讲一些很好笑的故事,表弟也陪着他疯玩,简直是快活极了!

所以每当要离家出门,并有确定目的地的时候,他总是很期待。总觉得有未知的快乐,在前面等待着自己。

这次朱高煦离京出征,依旧有这样的心情!

哪怕是去打仗,有着各种各样的事情要对付,但他还是有种隐约的期待感。这大概就是一种情结罢。

皇帝御驾亲征,与一般调兵出行不太一样。朱高煦离京之前,又按照大臣们的安排做了一些事。

他在洪武门南边的大校场检阅了两万骑兵,接着率文武百官去天坛祭祀,祷告上天,宣称用兵的正义性,希望得到上天的准许;然后去了太庙,祭拜祖宗的灵位,同样是将大事禀报祖先在天之灵。

离京前朱高煦办那些事,仪仗十分宏大,穿戴也很繁复。不过等到他真正出行的时候,他已抛弃了车驾仪仗、甚至复杂的服饰,重新披上了他那身其貌不扬的札甲,腰间挂着一枚“伐罪讨逆”的玉牌。

皇后率妃嫔、带着皇子朱瞻壑,送至了承天门;承天门外的甬道上,数以百计的朝廷官员也在那里送行。

身披重甲的朱高煦接过了缰绳,翻身上马,无数人纷纷鞠躬拜别。郭薇等人虽然说了不少祝福的言语,却已在抹泪了。

朱高煦见状,坐在马上大声说道:“朕率军出征,只为保土安民,为我大明朝长治久安。诸位便好生等着朕获胜的消息罢!”

承天门外的护卫将士纷纷大喊:“圣上万岁!”顷刻之后,“万岁……”的喊声在宫阙之间回荡。

朱高煦转身向郭薇等人挥了挥手,便拍马冲出了承天门,一众骑兵的马蹄声随即响彻在甬道砖地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