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猩猩

大明春色 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猩猩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今年的京师,过年比往年要宁静。没有烟花,人们也不能大肆庆祝,只能祭祀和团年。不过可以预料,半个月后的元宵节、将会空前热闹。毕竟世上的灾难太多了,世人总不能一直在沉痛之中。

节日期间,从朝廷到各个衙署都停止办公,朱高煦也不用再批阅奏章,也无须进行早朝。

于是这一阵子,他与妙锦相处的时间很多,两个常在柔仪殿呆着。后宫别的人对此已有一些微词,朱高煦只得说妙锦在为他写书,这才稍稍有了解释。

柔仪殿的巨大整木房梁下,墙边摆满书架的殿室、依旧显得有点空旷。

不过朱高煦曾在这里读书、与大臣议事、在这里与安南陈氏交流,现在又有妙锦与他一起做一件大事;许多记忆,仿佛为这座造价昂贵的宫殿,赋予了特别的意境。毕竟无论多么奢华的房屋,若没有人的记忆,它本身也毫无意义。

便如中间那张大桌案,若是没有云南汉王府的书房特点,它便只是一件突兀的大物件。

妙锦的背影依旧那么美妙,她那恰到好处的身体线条,激发了朱高煦的各种抽象的想象力,只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有了诗情画意。

她踮起脚尖,整个身体呈现出了轻盈的姿态,然后拿到了上面的一本旧书。她回过头看,笑了一下,带着些许惊喜的表情道:“真的找到了!这本就是《墨经》。”

妙锦随即发现朱高煦的眼神,她的笑容稍稍消退,神情也变得丰富起来。人的语言能表达的东西,确实不如朝夕相处中、透露出的各种微妙的情绪那么复杂。

“圣上这里,好像甚么书都能找到。”妙锦又道。

朱高煦道:“有些皇帝收藏的,都是王羲之的真迹、诸如此类的稀世之物。我不挑版本,得到几本书还是不太难。”

妙锦低下头,翻看了一会儿,说道:“这本书束之高阁,却没有灰尘,最近应该有人动过。圣上读过《墨经》?”

朱高煦笑道:“这便是不用为了科举而读书的好处。”

待妙锦拿着书走过来,朱高煦便道:“我刚才说的‘逻辑’,墨经中已有论述。除此之外,‘远西地区’(西洋,明朝是指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等地)的希腊,也有这方面的思想;还有印度的因明学。

大概指的是一种线性的、因果关系的思辨方式。这应该是最朴质简单的思考了,所以各地的先贤都不约而同地有这样的记载。”

“线性是甚么?”妙锦饶有兴致地留意着新的说法。

朱高煦想了片刻,说道:“大概就像一条有方向的线条,有前后之分。光阴就是线性的,过去现在未来,均匀流逝、凡人无法改变。”

他接着又道:“咱们要讲清楚‘科学’,就得追溯到逻辑,否则无法说得清楚。因为科学“认识万物规律”的法子,不仅要有假设的结论、实验判断真伪;还得要有准确的推论,否则体系无法扩张。推论的准确性,就需要逻辑了。”

妙锦说道:“我先看看这本书,以前没读过。这种书在世面上很少见。”

朱高煦点了点头。俩人在桌案旁边,很快安静了下来。已经很熟悉的人,相处起来比较容易,或许因为大多时候无须过多解释罢?

朱高煦在纸上继续写写画画,时不时抬头看妙锦一眼。晴朗的天气与敞开的门窗,让这里十分明净。她略施粉黛的脸上,埋着头时、掉下来的几根青丝也清晰可见,隐隐泛着阳光的光泽。

妙锦也发现了朱高煦、正在时不时地看她,俩人好几次都没吭声,只是眼神交流。

过了许久,妙锦终于指着朱高煦面前的纸,忍不住问道:“圣上写的是甚么?”

朱高煦说道:“这是阿拉伯数字,印|度人发明的。而这些是字母,英吉利国的文字。咱们的汉文,表义更加丰富简洁,而且经得起时间的演变;但是字母也有优点,英文无疑是最简单易学的文字。”

当然用甲乙丙丁也可以,朱高煦只是习惯用字母代数了。而且他也很接受:华夏发明的东西全被人学去了,咱们为甚么要排斥别人的东西?

“印度人发明的字,为何叫阿拉伯数字?”妙锦随口问道。

朱高煦其实很喜欢与她谈论这些东西。

但是他偶尔意识到自己的快乐来源,或许只不过是在向美女炫耀见识罢了,何况妙锦是许多人认同的“才女”,能够著书立说;与大猩猩见到异性、展|露强壮的身体,本质一样。或许人类本来就很原始。

他便兴致勃勃地谈论道:“阿拉伯那边的波斯或是大食人,武力更强盛。他们征服了印|度之后,发现印度人的数学很厉害,便把那些印度人抓了起来,教会了阿拉伯人。结果其它地方的人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故此称谓。

火药不是由咱们的道士发明?也是被阿拉伯人先学去了,估计现在远方的一些人,还以为火药是阿拉伯人发明的哩。”

妙锦接受了这个说法,“擅长算学的人,不一定擅长打仗与治国。”

朱高煦笑道:“正是。天竺曾经有过很多征|服者,不久之后,那边的外来者、应该是大明来客罢?”

妙锦的眉头一颦,“圣上还是没说写的是甚么。”

朱高煦恍然道:“三角形,勾三股四玄五,妙锦应知。”

妙锦点了点头。

朱高煦道:“先秦时的三角形验算,大概唐朝之后,计算更加完善了。所以我在想办法用这个东西,尝试验算炮表。”

他又拿出了几张图纸,“这是棱堡,几个月间的图纸已经无数次修改。我的想法,是用凹状多边形的堡垒,以增加各个角度的火力交差覆盖。但是这种设计,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弱点:如果敌方用远程重武器,比如回回炮投掷各式开花弹,对上面的守军依然有威胁。反制手段是,用堡垒上的火炮,对敌军重兵器进行定点清除。

以目前几经改良的汉王炮,射程是完全够了的,关键是精度太差。现在放|炮,只能靠将士的经验和估计,所以只能攻击很大的目标,譬如城墙、密集方阵。我在尝试制作炮表,就是要让火炮能更准确地击中远处的目标。”

妙锦一脸好奇道:“我以前看了隋唐话本,还以为打仗是以勇武取胜。”

“现在的战争也要勇气,但不再是拼杀的勇猛,而是精神上的勇气。”朱高煦道。

妙锦点头道:“那本《汉王起居记》,我也有写此类段落。”

朱高煦见她很有兴趣,便继续解说:“我暂时想到的办法,观测点要两个。假使妙锦与我,咱们是两个观测点……咱们分开站,要远一些、减少误差。”

俩人站开了一段距离,朱高煦提高了声音:“妙锦是其中一个观测点,我旁边就是大炮的位置,书桌是咱们要炮击的目标。这是不是一个三角形了?”

妙锦点头回应。

朱高煦又道:“咱们俩之间的距离是固定的,可以事先丈量出来,作为已知条件。现在我们用一根有瞄准器的长杆,指向“目标”书桌,两个角的大小也能量出来了。已知有两个角度大小、一个边长,用三角演算,马上就能算出炮击的射程。”

妙锦寻思了一会儿,脸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还可以这样做,真是神奇!”

朱高煦也笑道:“这就是科学的力量。”

他说道:“火炮上有瞄准器,三点一线观察,方向是很简单的。以前打不准的原因,还是远近无法掌握,炮弹落地点差了上百步远、也是常事。

只要算出了炮击距离之后,用仰角就能控制射程。这里面利用的,便是运动学的验算,炮弹的轨道是个抛物线,咱们前天才写过。”

妙锦无辜地说道:“我照着圣上的意思写下来了,但没太明白。”

不料就在这时,妙锦忽然问道:“臣妾更不明白,‘远西’、英吉利国,我朝的船队去过吗?”

朱高煦一言顿塞,答不上来。他当然可以狡辩,大明船队在西洋接触了远方人之类的。但是妙锦太亲近了,撒一个谎容易,要解释所有的一切谈何容易?

果然妙锦随后便轻声问道:“我们这些日子写的东西,我觉得似乎挺有道理。可我不明白,圣上从何得来?”

大殿里沉寂了一会儿,朱高煦总算开口、却似乎在左顾而言它:“所有人都无法完全理解周遭的一切,但并不会影响大伙儿好生生地活着。只要不是担心下一顿吃甚么,或者天气冷了、却没有保暖的衣物,大多人就不会去过多理会别的事情。只有那些特别执着的人,才会一生去执念于真理。”

妙锦观察着朱高煦的脸,若有所思地轻轻点了一下头。

朱高煦又道:“妙锦能保密吗?”

她立刻露出了微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