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七百六十五章 物竞天择

大明春色 第七百六十五章 物竞天择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京师皇城柔仪殿内,大明朝廷内阁大臣及勋贵们,对开辟新的战场,已经到了决策阶段。

兵部拟定了完善的进攻方略。

中间那张大桌案上,摆着一副“神洲”东北地区的大地图。原先亚洲地区取名圣洲,后来有人写错了字,结果两年之间大伙儿都习惯用神洲,朱高煦也跟着用新名字了。

地图上画着的黄色团龙日月图,仿佛一团燃烧的火焰,上面还摆着若干小木船。

齐泰对围坐在周围的大臣们说道:“据探报,对马岛多山少田,守护大名宗氏可控制的武士民丁,大约五六百人,且与日本国其他大名关系疏远。聚居点有三处,主要城寨位于岛屿东南侧的对马港。

兵部拟调水陆两军进击,有两千料(按照明代计量尺度,排水约一千吨)的六桅宝船二艘,运送陆师五个百户队、以及火器军械。配有水轮的艋冲战船三艘,快船、哨船十只,防止海上倭寇袭扰战术。明军以大小十五艘战舰编队航行,同时下令朝鲜国的水陆协助。朝鲜军主要增援海上可能的袭扰,以及从巨济港运调粮草增援。

陆师占领对马港之后,明军将士、朝鲜军民,以及俘虏的当地日|本人,一起修建棱堡,以为长久之计。随军有工部营造署的官员,负责此事。另有守御司北署日本国指挥使随行,以便打探日本诸岛的形势,禀奏朝廷。”

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但户部尚书夏元吉仍然没有放弃,他起身抱拳面对沉默的朱高煦,再次努力劝诫道:“蒙古诸部才是我朝边地的最大祸患,我朝国力有限,自应避轻就重。日本国只是无关痛痒之地,圣上诉诸兵戈,一定要慎重。战端一开,想收可能也收不住了。

洪武年间,日本国奸谍涉嫌与胡惟庸勾结,欲谋刺太祖。太祖大怒,下诏怒斥日本君臣,欲征伐日本国。太祖终未如此,亦因此故。日本国孤悬海外、路远难征,且无利可图。”

齐泰道:“据说日本国有金矿银山。”

“据说?”夏元吉用讥讽的神色面对齐泰。

就在这时,朱高煦终于开口说话了:“即便没有多少金银矿,日本国还有优质的硫磺,以及人口不少的集市市场。这是数百年的长远之计,现在的付出一定是值得的。”

他接着说道:“当年隋朝、唐朝都曾远征高丽,并重新开拓丝绸之路。从战略层面看,朕以为隋唐的上位者都是对的。

那时高丽的地盘已经扩张到辽东地区。这样一个有稳定的农耕产业与城镇的大国,其威胁隐患比游牧民族更大。因为游牧民族旋起旋灭,难以维持长达数百年;而农耕国家自有文明,稳步扩张,一旦失去控制,要重新收回来,便需经年累月,诸位请看安南国。

后来也证实,高丽一直想向辽东地区扩张,直到大明朝时期,朝鲜国李朝才认清了、无法与中原王朝抗衡的现实。

中原王朝一直无法制约日本国,让它完全脱离大国定下的规矩,它就是下一个高丽。日本国内多灾害,且山地太多,他们一直没有放弃扩张。唐朝时,日本国还是一个荒蛮的部落联盟,就想去侵占新罗了。咱们大明朝现在没有致命的强敌,机会正好,不该再坐视不顾。

而隋唐时代的路上丝绸之路,此路已不通。海路才是将来的方向。”

“诸位爱卿。”朱高煦回顾左右:“没有远虑,必有近忧。”

武将们纷纷附和。

齐泰也说道:“我朝选择对马岛宗氏下手,也是进可攻退可守,并不会陷入永乐年间、征安南国一般的处境。那宗氏包庇倭寇,我朝曾多番告诫,现在用兵是名正言顺。况且日本岛诸藩国与宗氏关系疏远,诸藩国自顾不暇,怕没那么容易帮它。”

朱高煦不等别人反对,立刻又道:“吾意已决,不用再劝了。”

众人纷纷起身,在桌案南边站好,然后跪伏在地:“臣等领旨,圣上万岁。”

朱高煦从椅子上站起来,踱了几步,稍作犹豫,终于开口道:“大伙儿恐怕忘了,咱们的祖先、最开始是怎么活下去的。神农氏号召百姓耕种五谷之前,世人以打猎、采集谋生。然后有了五谷、有了农业,才有了城镇和国家。从此华夏文明从黄河流域一隅、扩张到了万里疆域,走上了不断强盛的道路。”

朱高煦已经忍耐了很久,这时索性说道:“我们在农业带来的丰富物产中,已经沉迷了两千多年,其间诞生了一个个灿烂的王朝文明,满足于自给自足的繁荣之中。朝中也并非不注重技术,负责农耕、天文时节、劝农的官员都兢兢业业,将华夏的农耕技术改进到了极致。但是……”

“只要诸位用心一想,就会发现,农业文明已经到头,没有上升的余地了。谁敢说,大明朝的物产一定比数百年前的宋代更丰富?即便比隋唐稍好,恐怕也好得有限。

诸位应该能醒悟,咱们自隋唐以来,千年间几乎没有多少进展。这与当年华夏先民的扩张相比,几乎不值一提。而且因为技术的限制,土地难以再继续扩张,人口却在不断增长,这就难逃每个王朝三百年的轮回宿命。就怕大明也没法例外。”

礼部尚书胡濙忙道:“大明定能千秋万代。”

朱高煦不置可否,接着说道,“在技术上向更高阶梯迈进,该到时候了。”

夏元吉问道:“不知圣上之意,更高阶梯是指何物?”

朱高煦忍住没说,省得受人猜疑;而且他也说不清楚,没有等到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一般人是不会相信的,只当天方夜谭罢了。朱高煦“回想”起那些残酷现实,唯一值得庆幸的是、汉人还好不是印第安人。

“朕怎么知道?”朱高煦道,“这不是诸位治国之士、应该操心的事吗?朕不过有此感悟罢了。”

大殿上一片安静,没有人再贸然对此言谈。大约因为朱高煦的言论角度实在罕见,已经脱离了人们平素思考的各种圣贤道理,临时没人有此准备。

朱高煦挥了一下手。大臣们便纷纷谢恩告退。

当天下午,朱高煦便离开了柔仪殿,回到乾清宫东暖阁,并召贤妃姚姬前来见面。

宦官们必定都很意外,因为皇帝在办公场所见的后妃、一般都是妙锦,今天却不同往常。或许宫中还会猜测,其间究竟发生了甚么。

当然朱高煦很清楚,甚么也没发生,只因姚姬有个堪用的哥哥。

东暖阁有采光的窗户,但位置有点高,与敞亮的柔仪殿正殿比起来,这里显得有些幽暗。此时所有的宦官宫女已经出去,朱高煦独自坐在一把陈旧而华贵的椅子上。

姚姬走过了门内的屏风,走上前向朱高煦跪拜行礼。

“爱妃快起。”朱高煦从沉思中回过神来,作出要扶的动作。接着他拿着一本厚厚的书,走过了御案,径直递给姚姬,“我有件事要你办。”

姚姬接过书册,美艳而充满灵气的脸上,在一瞬间,露出了让朱高煦感到不解的神情。她似乎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受,又像是得到了某种确认似的欣喜。

朱高煦已然想好怎么办了,便接着说道:“爱妃把它交给姚芳,你要留意的是:其一,要为朕保密,不能对任何人说这本书的来源、包括姚芳;其二,让姚芳誊录一份之后,这本书再还回来。叮嘱姚芳,他要留意的是:他也要保密,不能说这本书是你给的、要说是来自海航结交的人。”

朱高煦说罢,又问:“爱妃能做到吗?”

姚姬不答,只是笑道:“多谢圣上信任。”

她即刻又道:“圣上的意思,别让人们知道、此书是圣上与贵妃所著?”

朱高煦道:“正是此意。”

姚姬看了他一眼,试着翻开,“这是甚么书?”

“可以说是著书立说的东西了,很重要。”朱高煦道。

姚姬又问道:“姚芳誊录一份之后,应该怎么做呢?”

朱高煦道:“把它交给守御司南署的右守御使、钱巽,并称是来自海外各地。”

那本书的封面有书名,上书:诸国科学译汇。

姚姬翻看了一会儿,抬起头道:“世人著书立说,都想立万世之名。圣上倒好,如此小心翼翼,轻易就把名给了姚芳。”

朱高煦道:“朕早就不在乎名声了。”

姚姬似笑非笑地看着朱高煦:“那圣上在意甚么?”

朱高煦沉吟了一会儿,说道:“浩瀚的浪潮把我推到了这个时间、这个位置,且我有这个见识,便必须要尽到力所能及的责任,并不为了自己。若是因自己的愚蠢与畏惧,让一个伟大的文明丧失了机遇,那便死而不安了。”

他喃喃道:“物竞天择,天道没有道德可言。”

姚姬那缥缈的笑意消失了,她十分认真地想着、刚才朱高煦这段晦涩的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