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大明春色 > 第九百八十三章 心照不宣

大明春色 第九百八十三章 心照不宣

作者:西风紧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3:38:22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不出数日,阿鲁台已经感觉到,周围的地形变化明显。那种一眼望不到头的大山,已然不见,周围都是一些不大不小的山坡。

这样的山坡不尽其数,哪怕人们来到高地上,也看不到头。除了行进的诸部人马,周围一时没有发现人烟,一派荒芜景象。

如此宁静的大地,简直很容易让人忘记,鞑靼人正处于危险之中。

阿鲁台在山坡上勒马驻足了一会儿,不禁又寻思着这场战役。他忽然想起一件事,之前明国朝廷曾派刑部尚书到辽东,清除了许多奸细;此事可能是让阿岱汗上当、错误地进攻明军辎重营的最大原因。

当时辽东不仅有一些兀良哈诸部的蒙古人,还打通了明国文武的一些关节,通过贿|赂、能得到不少有用的消息。如果不是在临战之前,那些人忽然失去了联络;或许阿岱汗能提前知道不少事,并识破明军的阴|谋。诸如许多炮车、伪装成了辎重车这样的景况。

然而阿鲁台此时醒悟,已经没有任何用处了。

现在鞑靼人面临的问题更加复杂。瓦剌人明目张胆地动武,相互攻伐恐怕无法轻易善了;这种时候,鞑靼人更需要哈剌温山以东的地盘。

那边的兀良哈诸部盟友,以及原先科尔沁人迁徙过去驻牧的部落,可以在鞑靼与瓦剌角逐的时候,补充大量的马匹、辎重以及骑兵。

而且蒙古国经营东面,也是为了有更多的腾挪之地。就算万一鞑靼军与瓦剌人作战不利,还可以东迁回避,以图重振旗鼓;鞑靼人不至于陷入干系生死存亡的处境。

此次明军主动发起辽东战役,鞑靼人便打算通过此役,先稳住东面的地盘,牢固腹背、再图瓦剌。哪料东边的战事不利,瓦剌人又立刻趁机落井下石。以至于鞑靼军的局面,已是十分危险。

难怪鞑靼军尚未大败,数日前阿岱汗便表现得那般消沉。

阿鲁台眺望着远方,长长地叹息了一口气,策马离开了山坡。

到了下午,大汗本部停止了前进,人们立刻开始忙着安营扎寨。阿鲁台手下、这次派来的阿苏特部骑兵本来就不多,他也没管营中的事,只在大汗的大帐驻地观望,看那些科尔沁人搭建帐篷。

不知过了多久,只见阿岱汗也骑马过来了。阿鲁台迎上去,跟着大汗一路巡视。

阿岱汗抬手止住了身边的随从,单独与阿鲁台走了一段路,他忽然问道:“我听说,去年知院的妹妹借道明国,在明国住了很长一段时间,明国皇帝对她不错?”

阿鲁台有点意外,只得答道:“确有此事。”

但大汗为甚么这么问?

阿鲁台稍作停顿,便沉声道:“小妹原来不了解大汗,最近我看得出来,她对大汗的心思已有改变。”

大汗应了一声。

阿鲁台暗忖:妹妹因为她儿子的事有点猜疑大汗,大汗察觉到了?不过既然是联姻,其实就算妹妹不满,也是没多大关系的。

“科尔沁部与阿苏特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联姻不用急。知院之妹是个好女人,但私情更不重要。”阿岱汗道,“我们必须让明国皇帝罢兵,解除对东面的威胁,否则事情可能会变得更糟。联姻应该是个有诚心的方式。”

阿鲁台听罢心下稍安,立刻在马背上欠身道:“臣明白了,定会尽快办妥此事。”他想了想,又用更积极的口气道,“最近我们要遣使去见明国定国公,可就此让阿莎丽随行。”

大汗道:“我们与明国尚在交战之中,阿莎丽现在去会不会太危险?”

阿鲁台不动声色道:“明国朝廷不会杀使者。”

君臣二人对视了一眼,似乎心照不宣,阿岱汗也默认了这个说法。

虽然鞑靼人曾经干过扣押、甚至杀死明国使节的事,大家却相信明国朝廷在这方面守规矩。或许人很容易依靠经验来判断罢。

明国朝廷确实不会轻易做那种事,哪怕双方关系很糟的时候,明朝还是接待了鞑靼使节马哈子。去年明国人知道鞑靼丞相在挑拨瓦剌与明国的关系,仍然把丞相脱火赤、阿莎丽放回了草原。而现在是明国人主动进攻鞑靼,情况不比之前恶劣,他们怎么会杀使者、甚至对付皇帝的熟人阿莎丽?

于是阿鲁台与大汗道别,回到了阿苏特部的驻地。

他见到妹妹,便开始谈论鞑靼人此时的处境,以及与明国议和的重要。

阿莎丽困惑地问道:“长兄为甚么要说这些?”

阿鲁台沉默了片刻,只好直说道:“我们鞑靼人不相信那些纸,除了在主面前歃血为盟,联姻是最好的诚意。我们把你送到明国京师去服侍皇帝,如果明国皇帝愿意修好,照身份来看,应该会封你为皇妃。”

阿莎丽忽然露出了一丝冷冷的笑意,又隐约有自嘲的意味。

“如果皇帝宠爱你,你应该争取让皇帝认可一些事,包括科尔沁人在辽东北部驻牧。明国皇帝会宽容你的要求,你毕竟是鞑靼人,为自己族人着想没甚么错。”阿鲁台道。

阿莎丽道:“可我记得,长兄原本打算把我送给大汗,现在又为何要送我去明国?”

“现在你明国更重要。身为阿苏特部首领家的人,这是你应该做的事。”阿鲁台正色道,“这也是大汗的意思。”

阿莎丽收起了笑容,只剩一脸无奈。

阿鲁台也不知道妹妹是否情愿,只是看她的反应好像并不太高兴。好在阿莎丽似乎认命了,这回没有再反抗,事情遂顺利进行。

……鞑靼使节、以及阿鲁台的妹妹南下之后,很快落入了明军手中。

王斌在中军大营见到阿莎丽,一眼就认出了她。乃因去年他才见过阿莎丽,便是在跟随圣上北巡的途中、遇到的那些鞑靼残部。而且从山东到北平一路上,王斌与她见过不止一次。

这色目女人对王斌也有印象,看到他便道:“原来将军就是定国公?”

王斌坐在帐篷里的上位,一时没有出声,只是上下打量了阿莎丽一番。去年北巡的路上,圣上身边的人、不是公侯就是大臣,这娘们似乎没记住王斌的身份。

阿莎丽也看着王斌,她没有听到回应,好像开始有点担忧了,也不再多言。

这时王斌转头道:“好生招待阿鲁台的妹妹,别难为她。”

他接着又对阿莎丽径直说道:“你歇一晚,明天就动身去京师。”

阿莎丽愣了一下,一副有甚么话的模样。王斌不耐烦地挥手道:“你有啥话,见了圣上自己说。”于是侍卫上前请阿莎丽出帐。

接着王斌又见了鞑靼人的使节,听明白来意,原来鞑靼人想求和了。

王斌便决定,把鞑靼使节与那阿莎丽一并往京师送。至于朝廷愿不愿意答应鞑靼人求和,王斌暂且无须操|心。

当此之时,鞑靼军主力已经过了哈剌温山,向西北方向远遁,明军主力已然追不上他们。而此役明军的意图,也只是打击鞑靼人在辽东地区的势力,辎重粮草根本无法维持远途跋涉的追击。负责运输补充大军粮秣的民丁、将士不够,也无法让大军远征。

于是明军主力停止了无益的追逐,在哈剌温山附近逗留了数日。

不久后,中军获知消息,瓦剌人正在准备进攻鞑靼诸部。这时副帅吴高便建议退兵南撤,向辽河上的仓库靠拢补充粮秣。

陆良侯陈贞也附和道:“福余卫首领海煞男答奚,派兵四处劫掠,抓了一些兀良哈人做奴|隶。那些兀良哈人,家破人亡,账却要算到咱们头上。现在辽东都司的人丁太少,咱们也没法占住北边广阔的土地,若与当地人多添仇怨,实无多少益处。”

吴高又道:“圣上的方略,并不愿意彻底消灭鞑靼人,否则瓦剌首领马哈木可能会统一草原。如今瓦剌军忽然进攻鞑靼,咱们最好的法子是退兵观望,先瞧瞧两边的胜败,也能等待朝廷的安排。”

王斌想起圣上的叮嘱,要他尽量考虑两个副将的建议。而且吴高确实也有些见识,当初正是吴高出的主意,引|诱敌军来攻、明军只需等待防守。结果还真的凑效了,王斌对他自然高看了一眼。

于是王斌痛快地听从了副将们的主张,下令大军南撤。同时他再次派出快马,将瓦剌人攻击鞑靼军的消息、传报京师。

各军退兵到了西辽河北岸,分开驻扎在靠近仓库的地方。等了一个月,中军仍未收到朝廷的命令。人马聚在一起消耗糜大,王斌干脆将那些地方军将士,分批遣散回各卫所。

声势浩大的征讨在不知不觉中便消停下来,正如王斌胜得不怎么痛快。后军先挨了敌军一顿攻打,前面的主力追了几百里、也没能撵上鞑靼军。不过他回头一想,第一次主持这么大的阵仗,没坏事好像就挺不错了,这才稍微好受了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