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历史扳道工 > 第379章 君子之敌

历史扳道工 第379章 君子之敌

作者:银刀驸马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14:18:34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那为什么说“酒池肉林”是商纣王的政绩工程甚至可以说是民心工程呢。试想在这种共同欢乐的行为中,商纣王跟苏妲己,给大伙准备着酒肉,让大伙一边享乐,一边“享乐”,不是民心工程是什么?

当然,纣王要想让自己的臣民们高兴,就得有酒有肉的,这个开销可不小。为了满足臣民们的需要,商纣王这个快六十的老头又指挥军队打东夷去了,目的就是让东夷那边进贡点酒肉过来,好开民心工程,玩那啥达人秀。

但在这个时候,陕西那边的周武王钻空子了,趁着商朝征讨东夷,国内兵力空虚之际,直捣黄龙,直接在牧野一战,把商朝给灭了。《史记》上说,商纣王**在鹿台了,也就是他养小动物的地方,类似于谦老师的私家动物园。《史记》还说,苏妲己也被弄死了。

史记的这个说法,就更不准确了。

孙珲知道,东汉末年,曹操征伐袁绍大胜。曹丕直接把袁绍的儿媳妇甄氏给娶了。从小就特别圆滑世故的孔融给曹操拍马屁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把曹操比喻做周武王。可见妲已并没有死。当然,在《世说新语》等明显美化魏晋读书人的书中,说这段是孔融嘲讽曹操的。商纣王死的时候,苏妲才跟了他两年,加上年轻貌美,让周公旦给收了,也是有可能的。只是后来的儒生往往以女人之事所不齿,不敢直面他们先人的事迹,所以,索性造谣说死掉算了。因而在儒家开始一统天下的汉朝,《史记》说苏妲己跟商纣王一起死了,就可以理解的。

此外,中国古代打仗很有原则的,尤其是战胜国,不杀前朝皇族。这个传统一直延续了很久。唯独被近世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给破坏掉了。商不杀夏的皇族,周也没杀商的。商朝的皇族被周武王封在了河南商丘一带,还说法商纣王的兄弟被封到了朝鲜等等。虽然这些地方在当时看来,都是不怎么长庄稼的地方,但也确实保命了。周武王没必要杀苏妲己,更何况,妲己也是个苦命的孩子,赐予周公,也是很有可能的。国色天香,以仁德自命的周武王怎么舍得杀呢。

挺好的一个女孩子,后来为什么被人们编排为狐狸精了呢?原因是有苏氏这个半游牧半农耕的部落,是以狐作为图腾的。说苏妲己是狐大概来源于此。其实狐是狐,狸是狸,在中国古语中。《山海经》中说,前者有仙气儿,后者就是普通的动物。这个区分,一直到北宋或者更早一点的时候,才被模糊化。狐狸二字放在一起,出现贬义了。此外,战胜的周人故意歪曲历史,成心编排商纣王的段子,以论证人家好女色云云。中国古代历史很有意思的一点便是,末代皇帝总是昏君,开国皇帝大抵贤明。真的如此吗?未必。孔子在《论语》里边也不得不承认,周武王这人不怎么样。当然,孔子的先人是商朝的后裔这事,也很有意思。商朝编排夏桀好色,周朝编排商纣,也算是几百年就是一个轮回,欠的债总得要偿还的。鲁迅先生说中国历史是重复的,可见一斑。历史这事,就是,说的多了,自然就成真的了。然后,良家女子苏妲己也就被丑化了,后来,随着狐狸精这个词越发的小三儿化与干女儿化,“苏妲己”这三个字也便成了狐狸精的代名词了。

苏妲己为什么只能是狐狸精,不过是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罢了。

而据杜丽丽的讲述,苏妲已只是帝辛的后宫众多的美女之一,并非王后,帝辛得到她时,元配姜王后已经去世多年,帝辛并未再立王后。妲已虽然因为年轻貌美,很受帝辛宠幸,但她的地位却远远的低于王后。帝辛的女人中,地位接近王后的另有其人,是一位三十多岁的出身鬼方氏的女将军和女祭司。这位王后年纪虽比妲已大上许多,但也极其貌美,不输妲已,而且她形体健美,精通武艺,能使用青铜大刀作战,执掌军权,是帝辛的强助,还是女祭司,主持国家祭典和占卜,妲已对她十分尊敬。

在杜丽丽的描述中,妲已活泼好动,青春可爱,她性子顽皮,有点叛逆,有时会搞一些不太出格的恶作剧,但什么“剖孕妇肚子看孩子是男是女”和“砍腿骨验骨髓深浅”的事是绝对没有做过的。

之所以会由历史上妲已的遭遇联想到自身,是因为孙珲已经敏锐的觉察出了,现在大宋朝的“君子”们,对自己这个“下凡神仙”的所作所为颇有微词。

宋朝的文官太幸福,从宋太宗时代开始就泡在蜜水里长大,而且水里的甜分还不断地增加,幸福啊,过了度就产生了副作用。文官们、士子们中分成了两派。一派是追求更大的甜分,皇帝说怎样就怎样,宰相说怎样就怎样,一点出格过分的事和话都不说不做,一切只为了得到更大的好处;另一派就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向往着精神方面的崇高伟大,一切的言行思维,都向远古时代的无比清高的绝种人类靠拢,即“君子”们。

严格地说来,这些君子的向往者、跟随者们也要钱,至少是不拒绝钱,但他们把一些东西看得更高。比如,国家的兴旺要比个人的幸福优先,民众的思想教育要比个人的声色娱乐优先,甚至皇帝的品德操守、工作态度,要比自己的性命、全家全族的性命优先!

也就是为国为民,不惜任何代价。按理说,这的确是好的,没有异议的好。但有一点,怎样才能界定国家的兴旺、民众的思想、还有皇帝的品德是否优秀呢?“君子”们的标准就真的是绝对正确的吗?

这是个尖锐、实际的问题。简单点说,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世上真有个不变的、永恒的尺度吗?你真的相信自己永远都是百分之百正确的吗?如果不能,你凭什么去要求别人,甚至命令别人去服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