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大明皇长孙 > 第340章 要钱还是要脑袋

大明皇长孙 第340章 要钱还是要脑袋

作者:执笔见春秋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5-14 01:55:56 来源:书海阁

大明律:凡采生折割人者,凌迟处死,财产断付死者之家。

妻、子及同居家口虽不知情,并流二千里,为从者斩。

其实在历朝历代,皇位掌权者,毫无疑问对于这些人口贩子,都是实行非常严厉的刑罚。

只不过财帛动人心,依旧有数量非常多的人,黑了良心去干这个行当。

他们已经不是人了,也就没必要当人看了

这一趟体察民情,很快就结束了,其中最不开心的,当属朱允熥,好不容易出宫一趟,不到两个时辰,一个烧饼,就结束了。

“早知道就不吃这个烧饼了。”回去的路上,朱允熥嘀咕道。

朱英闻言道:“这天下,将不知有多少人,将会感谢你这个烧饼。”

朱允熥有些迷糊,不过大兄的语气有些冷,似乎刚才小乞丐的事情,让大兄的心情不佳了。

因此也不敢多问。

回到宫中,朱英立即招来宋忠,询问明朝丐帮之事。

“这丐帮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与本宫详细说说。”

面对太孙殿下的问询,宋忠自然不敢有所隐瞒,一五一十的把所有了解到的情报,全部都讲述了出来。

丐帮号称天下第一大帮会,盖天下历朝历代,无有不沦为乞丐之人,聚伙为帮,打抱不平,举止介乎正邪之间。

而明朝的丐帮,要比以往时候,来得更加猛烈一些,这其中的缘由,最后转了一圈,竟然还能跟朱元璋扯上关系。

朱元璋幼时孤寒,被送到元觉寺当和尚,但命运多舛的朱元璋又被逐出庙门,落到挨户乞讨的地步,现在丐帮盛行的敲打牛骨头就是从他开始。

以至于乞丐供奉朱元璋的愈来愈多,当朝皇帝,俨然是成立当朝丐帮的精神领袖。

凤阳花鼓很出名,然却是从朱元璋立国后才出现的。

老家凤阳人,因为跟随朱元璋打仗的关系,多是损失惨重。

而在立国之后,许多有关系的,便就拖家带口的跟着来了南京安定。

以至于凤阳本地及周边地区,越发荒芜。

为了让老家恢复生气,朱元璋便就迁徙了南富户十四万至凤阳,并严律私归者有罪。

由于连年征战,田地荒芜,凤阳地方流离失所沦为乞丐者甚众。于是移居于此的江南富户每至冬季必扮成穷家门人,藉行乞潜归原籍,久而久之竟以行乞为业。

其中凤阳花鼓更是传唱:凤阳本是好地方,自从出了朱元璋,十年倒有九年荒,背起花鼓走四方。

而在这个其中,自然是不可能所有的老凤阳人,全都来了京师这边,多数选择还是留在老家。

乡土之情,古今皆是。

这也就导致了很多真正的凤阳人,也成了这乞丐中的一员。

这便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凤阳的乞丐,就连官府都得是小心翼翼。

为啥?

因为就这些乞丐中,许多都是跟朱元璋,或者淮西文臣武将集团,俗称老乡会,那可都是沾亲带故的。

基层的知县,官吏敢于欺压,过上一段时间,就有乞丐到京师告状去了。

这样的事,可不是说说,而是真实多例。

像是在京师住着的淮西文臣武将,听着小时候的伙伴,亦或是熟人,不但沦为了乞丐,还遭人欺辱,会是怎样的心态?

尤其不过是小小知县,甚至是衙役,那还能有半点顾忌。

这样的事情一传开,自然就越演越烈,乞丐们也越发的肆无忌惮,不少甚至还打起了朱元璋的名头。

别说地方大户了,官府都得是退避三舍,破财免灾。

大家这么一看,好家伙,这当乞丐可以啊,不仅能游山玩水,还能有吃有喝。

自然干不过,那就加入。

凤阳多数地方,甚至有乞丐热潮出现,尤其是在凤阳先前出现造反被镇压后,越发如此。

这队伍一壮大,规矩自然就多了起来。

其中有几个能识字的,顺着那小说演义里的丐帮,就开始有模有样的学了起来。

许多城里,甚至有丐贴的出现。

所谓丐贴,便是向丐帮缴纳了保护费的大户人家,亦或是临街店铺,便有一黄纸贴于大门右侧。

上有文:一应兄弟不准滋扰。

此纸,丐见之,即望望然而去。大门贴上黄纸黑字的丐条,管叫平日没有叫花子再敢登门勒索钱财,就像贴上门神驱鬼一样有效。

若是遇到不肯交纳丐捐的人家,乞丐头会支使群丐终日登门强索硬要,闹得家宅不安鸡犬不宁,非妥协不可。

往往即使闹到官府去,也不好使。

这些乞丐被抓了,就在牢里待着,混吃混喝,且人数众多,县衙的地牢有时候都关不下,真正的领头也难以抓捕。

因此,丐头按季带着徒弟逐户收取丐捐,平时遇到红白喜事就伸手索讨喜钱,帮徒日增组织愈密,大丐头俨然成为帮主,划界线分地盘,以防止外来的饥民穷汉来占码头。

为了做好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公关,惯例将丐捐分为五份:丐头一份,群丐合分三份,其余那一份当然就是用来孝敬当地官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当然,真正的丐帮,不存在什么一统之事,真要是形成大一统的规模,怕就是只得招来大军镇压。

看官府作为与否,一般也只在局部形成气候。

可能是一县,也可能是一府、一州。

皆自家地头顾自家,自家自有生财道。

有了钱财,这些原本破落的乞丐,还会去想整日衣衫褴褛,四处讨要嘛。

自然是不想的,那就只能让别人去干了。

这其中,就涉及到采生折割,流传得久了,这采生折割甚至成了家传的手艺,简直是骇人听闻。

“京师丐帮的孝敬,你们锦衣卫跟五城兵马司是怎么分的,现在治安司有没有参合进来,说说吧。”

朱英听完后,面无表情的直接问道。

下面的宋忠闻言,噗通一下就跪倒在地上,额头大豆大的汗珠滚落,后背瞬间全湿。

“没必要这般害怕,本宫的来路,你当是有知晓一些,这些蝇营狗苟之事,自然是有所了解的。把事情讲述清楚明白了,本宫自然既往不咎。”

朱英见此,淡淡问道。

宋忠咬牙,知道在这个时候,隐瞒已经不可能了,咬牙坦言道:“启禀殿下,京师丐帮主要在西南区,其中所得,共分三份,一份于锦衣卫及兵马司共有,七三开来。”

“治安司那边,倒是目前没有参与进来,其中新入职者,富家大户子弟居多,多是不屑与丐帮打交道,丐帮有人前往送礼,被直接打了出去。”

朱英听完道:“传信至锦衣卫,银子和脑袋,自己选一个。”

“但凡京师乞丐,尽皆抓捕,老弱病残,统一照顾管理,余者但凡与采生折割有所关联,直接处死。”

“无关联者,处以二十年劳役,本宫那边办厂建设,正是缺人,这倒是有个去处。”

“还有,抄没所得,尽归内帑。”

说到这里,朱英看向宋忠道:“手脚不干净的,就不要留了。”

宋忠连忙道:“臣遵陛下令旨。”

不管是锦衣卫,还是五城兵马司,其中的油水,可是非常丰润,比俸禄至少要高出数倍乃至十数倍。

这里面,是庞大的关系网络,其实在很多程度上,丐帮也为锦衣卫提供了大量的消息来源。

不过就这块,朱英已经决定彻底割舍掉。

把丐帮的龌龊,清扫得干干净净。

丐帮的存在,本就是毒瘤,不事生产,好逸恶劳,或许曾经确实有什么心酸往事,但这不是他们现在吃白食的理由。

大明如今,百待废兴,随着番薯等大批粮种的出现,还有充盈的国库,已经可以开始支撑最初的基建了。

现如今,缺乏大量人手,正好把这丐帮清理一番。

而就在朱英这边刚刚定下令旨,京师西南,大量丐帮长老聚集。

“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何刚有人传讯,帮内将要遭逢大事,似有灭顶之灾!”

京师的丐帮帮主,是一个身着华服,看上去颇有文采的读书人,年岁约莫在四十岁左右,身材健硕。

谁见了说他是乞丐头头,怎么可能有人相信。

在这有些破烂的屋子里,十几人都是京师丐帮高层,无一人穿着寒酸,更兼有数人,白白胖胖,笑起来如弥勒佛般和善。

“帮主,是治安司那边有所动作吗,前些日子凉国公大肆抓捕,我帮内不少好手,也被抓了去,至今没个下落,兵马司那边也没给什么答复。”

“比起凉国公这等英雄人物,咱们帮里在兵马司的关系不值一提,怕是使再多的钱财也都无济于事。”

一眼睛有些狭长的精瘦汉子,条理清楚的说道。

他还留着长长的胡须,如三国关圣做派。

仔细瞧瞧,在他的怀中,还有露出半截的三国演义。

这话在屋内也引发了议论的波澜。

“我早说过,凉国公那等人物,怎会看上我等。”

“凉国公也就罢了,那些衙役,个个家底殷实,嚣张跋扈,简直不当人子。”

“张长老这是被打得够惨的,左边眼睛都肿了,难怪怨气这般大,我看呀,许是钱财没使够,那些小兔崽子,如何明白这世道艰难。”

“有道是世路难行钱作马,财可通神,亦能驱使魑魅魍魉,只要够多,他们自然能会重视我等。”

“当今世道,真是难行,便就往前锦衣卫,兵马司,就得分走帮内三成,现在又来一个治安司,还是太孙直属,当朝大将军凉国公当面,这胃口,怕是不小。”

聊到这里,屋内一片唉声叹气。

这上缴的花销,可当真不小,显然分到手的钱财,又得缩减一番。

帮主见此,眉头皱起道:“肃静,当本帮主跟尔等开玩笑不成,此次召集诸位,乃是锦衣卫有暗信传来。”

“于今日午间左右,京师内有贵人至坊间探查,似有招惹。”

“快些说说,是何人招惹贵人,以至于连累到吾等帮派。”

听到锦衣卫这个名字,众人顿时安静下来。

虽然锦衣卫收了孝敬的大头,但实际上丐帮跟兵马司那边,关系要火热许多,锦衣卫这边,稍微有点权势的,都是百户级别,难以勾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而说起锦衣卫,众人的目光,不由投向帮主左侧,一年岁颇大,半眯着的眼睛的老者。

“陈老,锦衣卫那边的消息,只得是请陈老出面,打探一番了,吾等身份地位,怕是入不得锦衣卫的眼。”

帮主此时,也是微微躬身对旁边老者说道。

这番作态,显示出老者在帮内地位非同寻常。

老者微微睁开眼睛,沉吟思索一番后说道:“往年数载,但凡有锦衣卫传信,皆无小事,此番亦然。”

“坊间虽喧闹,却是吾等栖身之地,是以兔子不吃窝边草,咱们帮内的行动,多于京师东北侧,商人聚集之所。”

“在坊间这边行事的,大致都是李长老下面的人吧。”

“李长老且说说,今日午间,可有何事发生。”

被点名的李长老,是一个干瘦的汉子,尖嘴猴腮,颇显猥琐。

便是那华服穿在身上,都给人一种沐猴而冠的感觉。

还未等李长老有所回道,一壮汉起身喝到道:“莫不是你那肮脏下作的勾当,被人给发觉了,俺早就与你说过,这京师天子脚下,终归有一天要出问题。”

这话一出,数人目光不善。

不过大部分人还是冷眼旁观,不作表态。

被称作李长老的干瘦汉字闻言,声音些许气急败坏的说道:“张屠夫,这等某有甚干系,某干的买卖所得,帮里可是拿了大笔钱财。”qqxδnew

“莫要拿着某的钱财,还要来羞辱于某。”

“再者说了,这能留在京师讨活的,基本上都下手较轻,重点早就卖出去了。”

帮主喝道:“行了,莫要吵了。”

“李长老,此次消息,说是在染坊那边发生,染坊那边,确实是你的地盘,仔细想想,可有什么不同寻常的事情。”

“锦衣卫传信,可从来没有过小事,真若是你那边出了事,看吾不将你皮剥了。”

李长老顿时一个寒颤。

帮主这话,说得轻松,可那剥皮,是真剥皮啊,并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效仿当今陛下,如今天下丐帮惩罚叛徒,违反帮规着,最是喜欢剥皮冲草,凌迟处死,点天灯了。

李长老当即就准备反驳。

然而,突然一个画面在脑海中闪过,那是某个徒弟,今日跟他抱怨之事。

恰巧便是染坊发生,且跟帮主口中的贵人,好似有些关联。

想到这里,李长老颤声道:“帮主所言的贵人,是一人还是两人。”

帮主听到这话,眼睛顿时变得凌厉起来,喝道:“李老三,还真是你?”

“说,是否那等下作之事,被人给发觉了。”

这话一出,顿时屋内气氛大变,多数人脸色阴沉骇人,看向李长老,也就是李老三的目光,如择人而噬。

大明对于采生折割的处罚,极为严重,一旦发生,无人可以庇护,也没有轻饶的可能。

整个丐帮都要被牵连,他们这些人,自是首当其冲。

到时候即便能脱身此事,按照锦衣卫兵马司那些人的脾性,怕也得把家底掏光才得以留下性命。

李老三见此,赶忙解释道:“我用项上人头保证,绝对与采生折割这事无关,如今刚入冬,外边暂时不收货,那批货我仅仅简单处理了下,也就哑了,待明天开春才会处理。”

帮主质问道:“那你刚才犹豫作甚!”

李老三不敢隐瞒,继续解释道:“染坊午间确有两名华服少年经过,与个小娃娃有所接触,也就吃了个烧饼,无甚事情,更没冲突。”

“这等事情,过于寻常,我心里琢磨着,当跟帮主所言之事关系不大。”

这般一听,大伙气势稍减,确实这样的事,就在行当里,倒有些杯弓蛇影了。

帮主也松了口气,不过眉头皱得更深了。

“还是老朽差人,去打探一番吧,此事若有所行动,当也不会是何小事。”被称作陈老的老者,耸拉着眼皮缓缓说道。

听到陈老的话,帮主如读书人般躬身作揖道:“一切有劳陈老了,帮里这些小的鲁莽,冲撞了不知何路贵人,若有需要,但请开口。”

陈老微微点头,他明白帮主这破财免灾的意思,同时心里头谋算着,自己该在这件事上捞多少好处。

正思索着准备说话时,突然门外一阵大响破开,一帮众破门而入,慌张大喊道:

“帮主,大事不好!!!”

喜欢大明皇长孙请大家收藏:搜猫阅读

大明皇长孙搜猫阅读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