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电影的时代 > 第120章悔不该不听唐言的啊!

电影的时代 第120章悔不该不听唐言的啊!

作者:小时候特别帅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7 16:59:16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电影的时代 !

星期五开始,也就是《大腕》上映的第二天,十多名文、体、娱明星,分布在各大城市,展开了热热闹闹的大腕陪你看《大腕》活动。

青鸟市,中午11点50多,一家电影院里就不断有人排队进场,队伍中间还在议论纷纷。

“没想到范彬彬又回来了!”

“她怎么来宣传冯晓刚的《大腕》了,我记得她没有演这部电影吧。”

“管他呢,能看到范彬彬,看什么电影都行。”

“嘿嘿,没想到电影院还请来了范彬彬陪我们看电影。”

“我特意抢到了前排的票,可以离范彬彬近一点了。”

有的观众一脸兴奋地说着范彬彬,眼睛也看向了旁边一副大海报。

海报上是范彬彬的全身照,那明媚的笑脸,让人感觉好像在对着自己笑一样。

旁边明晃晃地写着“范彬彬陪你看《大腕》!”

没错,范彬彬是鲁东人,来青鸟陪老乡看《大腕》的。

范彬彬也是无语,《大腕》女主角没自己的份,宣传的时候倒是想起自己了。

她自己主演的《一见钟情》,可是才上映一个星期。

虽然票房不高,但好歹自己也是正儿八经的女一号!

一边宣传自己的电影,还要给别人的电影院宣传。

“玛德,烦死了!”

在电影院里,听着身后观众的笑声,范彬彬就是一阵莫名的烦躁。

映前和观众互动,陪着一起看电影,电影放映完还要和观众互动。

讨论一下电影的精彩之处,签签名、照照相。

好不容易结束,还要赶下一场,宣传《一见钟情》。

好处没自己的份,还要干活。

不过,一想起王总暗示的,冯晓刚的下一部电影女主角。

......

沈洋,同样是东北人的李彬彬,也在这里陪观众看电影院。

她是哈尔冰人,不过都是东北的,也算本地人。

虽然名气没有金锁大,不过《机灵小不懂》、《一脚定江山》、《少年包青天》、《太极张三丰》这几部电视剧还是很火的。

电影院打出“李彬彬陪你看《大腕》”的广告,还派人到处宣传,沈洋的老百姓一听老乡李彬彬来了,也有很多热情的观众专门来电影院看她。

李彬彬同样无奈,她刚接了杜奇峰导演的《百年好合》,古添乐、郑秀雯主演。

女二号,峨眉派大师姐李莫愁。

正在准备年后的拍摄,结果被抓了壮丁。

不过没办法,王总暗示了,冯晓刚下一部女主角人选还未定。

冯晓刚电影的女主角,即便今年贺岁档很可能保不住贺岁档之王的称号,不过也是梦寐以求的资源。

......

全国各大城市,像范彬彬、李彬彬这样被抓壮丁的,还有靠人脉请来的,花钱请来的明星们,全都在陪观众看《大腕》。

文学、体育、娱乐,这波三开花的操作,让人眼前一亮。

业内惊讶于华艺的花式宣传方式,也想看看,到底会不会有用。

而华艺公司,王宗军看着举办“大腕陪你看《大腕》”活动的电影院那一个个满场的数据,也是信心大增。

“大哥!”

这时候,王宗磊突然推门进来。

“急什么!”

看着这个弟弟着急忙慌的,连门都忘了敲,王宗军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了。

“大哥,网上几大门户网站,竟然全都在宣传《源代码》。”

“网上?”

王宗军眉头一皱,打开电脑看了起来。

果然,几大门户网站依然挂着《源代码》的新闻。

“韩总这是想干什么?”

一时间王宗军有点搞不懂了,网民就那么多,这都上映半个月了,竟然还在网上宣传。

更多的观众都在线下,这么一大批观众不去争取,做这种本末倒置的事?

王宗军摆摆手道:“不管他们,网上占比不大,我们主要还是线下宣传。”

“可是线下也有啊。”

王宗磊忙不迭地把手上的几份报纸拿出来:“京城晚报,《源代码》比《大腕》占的版面都多。”

“就这?”王宗军拿起报纸看了看,有些不以为然。

“还有,魔都、蜀都、崇庆、金陵、宁杭、江城这几大城市刚刚发行的晚报,文化、娱乐版面,《源代码》都占主要位置,南方其他各省和北方各省省会的晚报,也全都有《源代码》。”

“你下次能不能一口气说完!”

王宗军骤然一惊,意识到问题了。

各类报纸中,日报要肩负着各级党伟机关的工作、会议和领导活动等“硬新闻”作为主要任务。

而晚报,顾名思义,傍晚发行的报纸。

相对来说就要软一点,多刊登社会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等等,主要面向普通大众的。

各省的晚报,全都有《源代码》的身影,甚至有几个省份的晚报比《大腕》分量都重。

很明显了,《源代码》加强了宣传!

也就是说,要竞争了!

王宗军立马着急开会,研究应对方式。

不过,还没等研究出来,次日上午发行的各类报纸、都市报,也都大肆报道《源代码》。

“韩总这是吃错药了吧,明明我们才是新片,他那么大张旗鼓地时候要干嘛?”

会议室里,华艺的王家兄弟和高管们一头雾水。

这家伙搞得,不知道的还以为《源代码》刚上映呢。

莫名其妙的情况,让《大腕》次日票房大卖457万,都无法驱散众人心头的阴霾。

既然想不清楚,那就不想了,王宗军轻叩了下桌子,沉声道:

“看样子,韩总还没有放弃《源代码》的后续票房,不过我们也不用担心,毕竟已经上映了半个月,对我们造成不了什么影响。

他们宣传他们的,我们做我们的宣传,昨天开始的“大腕陪你看《大腕》活动效果很不错,继续保持下去。”

对,该怎么宣传就怎么宣传,不要管别人,众人连连点头。

“王总。”

宣传总监杜洋突然开口了:“我发现这批稿子有点和以前不一样了。”

“什么不一样?”王宗军皱了皱眉。

“之前报纸上关于《源代码》的新闻,都带着点文学性,从文学艺术的角度看待电影,可是这些稿子,风格大相径庭,比如这一篇。”

杜洋指着昨天傍晚魔都发行的《新民晚报》,众人也看了起来。

“如今越来越多的电影开始和现实挂钩,例如最近上映的一部科幻电影《源代码》,虽然故事背景发生在未来,但是剧情却完全是立足于现实的。

当然,这不是指被铁老大和众多手机制造商看重的火车与新式手机,而是隐藏在当今和平环境下的波云诡谲。

因核而平,就注定在核平的大环境下,会有着各种各样的摩擦,就像《源代码》中那个被特务洗脑了的恐怖分子一样.......”

看完这段长片新闻,众人有些发蒙。

“这是在写小说吗?”

王宗磊都无语了:“这什么媒体,竟然发这种新闻。”

王宗军也觉得,这根本不是新闻,可是杜洋提出来,想必有原因。

杜洋也没有卖关子,有些担心地道:“这些事也不是危言耸听,国内对米国情绪是什么样,大家也看到了,这新闻虽然是猜测,但是却和《源代码》结合在一起了,明显是在吸引民众眼球啊。”

这...还真是这样。

翻了翻其他报纸,虽然没有再提这个事了,不过王宗军发现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相比那些以文学艺术角度报道电影的新闻相反的是,这些报道鲜有跟艺术有关的。

更有看点,更好看了,而且都是在《源代码》的基础上。

这下,反应再慢的人,也明白了,就是为了噱头,吸引人。

可是,也拿对方没办法。

还是没办法,只能你做你的,我宣传我的。

......

《源代码》确实开始了大肆宣传,而且选取的角度,都没那么沉闷了。

“《源代码》:一部警示当代的科幻电影,隐藏在科幻中的米帝野心!”

“为了一座城,牺牲一个人,《源代码》里国鞍部面临千古难题,究竟做错了吗?”

“论未来战争是否会演变成以间谍战为主体,在本土发生的小规模冲突,而届时我们又该如何防备!”

“为国牺牲一次就够了!《源代码》这部电影,用一个为国家、为人民大无畏牺牲的角色国鞍特工曹峰,为观众揭秘,那些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无数次经历生死依然前仆后继的英雄、烈士们!”

.......

《源代码》的新闻,开始从文学艺术向...怎么说呢。

反正就是越来越吸引人了,都快成故事会了。

不过,更加有阅读感,更容易让读者看进去,也越发好奇了。

“这不是科幻电影吗,怎么又和战争扯上关系了?”

“本来就是反恐的电影,也算是半部战争片吧。”

“话说我还没注意这些,光顾着找凶手了。”

“我也是,一开始我还不理解,男主角发现他们骗了自己之后,沉默了一会,竟然没有生气、发火,也没有因为自己已经死了而崩溃,还义无反顾地接下了任务!”

“这就是人民子弟兵啊,为了一个城市的人,都没有怨言。”

“不过那个领导也太不是人了,一开始竟然不告诉主角已经死了,骗人家。”

“其实也没办法,就几个小时的时间了,魔都上千万人的生命,万一男主角接受不了自己牺牲的事,崩溃了怎么办。”

“还好男主角发现端倪之后,还是告诉了真相,没有一直瞒下去。”

......

毕竟篇幅都局限在这个爆炸案里,延伸的东西全靠想象。

这次被媒体延伸出来,这个话题一下子又重新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不管是网络上还是现实中。

在《大腕》席卷全国的时候,也多少稳定了《源代码》的票房。

《大腕》倒是继续大卖,星期六票房突破了500万大关。

比原本的票房要高出一截,很大程度上是《源代码》把市场带火了,《大腕》本身就是名气特别大的大火电影,也带动了票房。

单日破500万,王宗军和冯晓刚他们,都精神大震。

同时,《源代码》只是保持稳定的票房,没有反弹,松了口气。

可是紧接着,京城青年报的一篇影评,却让他们不淡定了。

“冯晓刚为了迎合西方观众,背离了“市民喜剧”!”

这是青年报的标题,有些惊悚。

却不是标题党,内容就是标题的扩充。

“众所周知,冯晓刚导演的喜剧作品,都带着浓浓的平明主义、百姓情节,属于极富特点的市民喜剧,而冯导也屡次表示,自己就是接地气,为广大老百姓拍可以逗他们开心大笑的电影。

可是,在《大腕》中,冯导舍弃了自己最擅长的东西,国人爱看的讽刺,放弃对米国白人中产阶级泰勒的调侃,使得他的作品里,第一次有这么光伟正的主角存在,比葛忧这个主角都更像是主角。

没有相互取笑、算计、折磨、拆台、挖苦,全片无法以喜剧串联,只能靠段子、包袱去堆砌。

起初我本以为这是冯导的一次新的尝试,可是却发现并非如此,盖因为《大腕》的最大投资方为哥伦比亚,之前冯导也意气风发地表示电影将在全球发行的。

而好莱坞和西方都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中产阶级白人主角,通常都是正面人物。

我不愿意相信冯导会为了迎合西方观众,而设置了这么一个光伟正的中产阶级白人主角,但是我无法说服自己。

或许我们无法在冯导的电影里,看到华国人在米国教米国警察“趴下”“少废话”“老实点”这些中文,类似的情节了。”

......

文章全部都是真实的,泰勒的角色设置不是冯晓刚为了创新,就是哥伦比亚要求的。

哥伦比亚砸了2000万,就是为了海外市场。

而冯晓刚在内地无敌了,也想走出国门。

这篇文章一出,立马就让很多观众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难怪,看《大腕》的时候感觉特别别扭,虽然也依旧搞笑。

文章引起广泛的关注和反响之后,其他媒体见状也开始跟着从这个角度来分析《大腕》。

泰勒这个光伟正的白人角色,究竟是不是为了照顾海外市场?

而观众们,已经看过电影的,也提出自己的疑惑,确实有点别扭。

没看过电影的观众,大部分没有受太大影响,毕竟都说好笑。

喜剧片,好笑就自然会有人看。

但是,也有人听身边人,看网上,看报纸,都在说冯晓刚为了照顾海外观众,牺牲内地观众的喜好。

听到这些,就本能地有些不爽了。

尤其是被摆了一道,拿了不完整盗版的盗版商,动作非常迅速,已经搞出了完全版的盗版光碟。

双重原因,直接影响到了票房上面,星期天还不明显,只是正常下滑拿到480多万。

可是星期一,只剩下250万了。

虽然跌幅还不到50%,可是对于一部大热电影,没有竞争对手,还是冯晓刚的喜剧来说,相比星期天的480万,实实在在是有些低了。

星期二,240万。

上映六天,票房接近2300万。

依旧大卖,甚至比拿了4300万的《不见不散》同期还要强。

可是,相比首周末的票房,星期一、星期二这个走势,基本上可以告别贺岁档冠军的争夺了。

除非《大腕》能有《源代码》那样,铁老大和诺基亚助攻引发的轰动。

星期三,票房跌到了220万。

短短几天,形式急转而下。

冯晓刚看着报纸上的文章,人也是傻了。

他又想起那天剧本研讨会上,唐言好像早就说过类似的话了。

当时没放在心上,自己的喜剧是金字招牌,只要有冯晓刚三个字,电影依旧够搞笑就够了。

可是现在看到票房一点点下滑,冯晓刚肠子都要悔青了。

“悔不该不听唐言的啊!”

......

PS:晚点还有一更,不写完不睡觉,有点晚大家可以早上来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