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四十章 血战嘉兴(VIP章节)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四十章 血战嘉兴(VIP章节)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8:4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重生之宋武大帝 !

廖胜功忙命令高达率军去围堵,元军好不容易获得这个突破口,哪会不拼命守住的道理,任凭高达如何努力都是不能成功。廖胜功见情况不对,又命令赵佥率领玄甲骑兵赶去封口子,玄甲骑兵虽是英勇善战,毕竟是血肉之躯,在人山人海面前就显得人力太渺小了,杀死杀伤不少蒙古士卒仍是无能为力,封不住。

李隽远远看见,心想要是有两百门火炮,对准缺口猛轰,包证一个也跑不了。遗憾的是,没有炮弹的火炮就在他身边,成了摆设,派不上用处,只有空叹的份。

黄汉正在指挥他的步兵歼灭元军,见势不妙,忙带领一万步兵赶去封堵,经过一番血战,把口子一点一点地缩小。

这个缺口集中宋军中最精锐的玄甲骑兵,最精锐的步兵,封得实在是太吃力了,和乌龟爬的速度差不多。

廖胜功一心想把元军歼灭在临安城下,情况并不如他所想,不住顿足叹息。文天祥也是紧咬嘴唇,恨不得自己变成大力金刚,把口子封上。

李隽很是理解他们两人的心情,道:“困兽犹斗,真要堵上的话,还不知要到什么时间,不如派一支军队赶到头里去。”

他隽的话提醒了廖胜功,一拍额头道:“谢皇上提醒。”立即命令赵良淳率领骑兵往前赶,希望把元军在败退途中兜住,等追兵到了再围而歼之。其实,在当时情况下采取这一办法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办法。

李隽皱了皱眉,道:“不如把口子放开,让他们逃去吧。”

李隽的意图是与其在这里和元军打消耗战,不如在运动中歼灭之,文天祥没有领悟到李隽的意图,失声叫道:“皇上,这万万不可。要是给鞑子逃了,就不好收拾。”

李隽笑而不答,看着廖胜功,廖胜功先是一愣,接着就是大喜,道:“皇上这招真高明。”对不明所以的文天祥解释说:“围三阙一。”

文天祥方始恍然大悟,心道原来是这个道理。围三阙一的意思是说,当遇到负隅顽抗之敌,放开一个口子让他逃跑,在逃跑途中再聚而歼之。困在笼子里的野兽在遇到威胁时总是会暴起伤人,不好对付,要是他不在笼子里,而是在野外,受到威胁时就会逃跑,猎人就可以充分发挥技巧猎杀之。(按:我个人看法,文天祥是气节之臣,忠诚正直,但是不知变通,一股牛劲犟到底,更重要的是他缺乏军政才干。这仅是我个人看法,朋友们不用当真。)

命令一传下去,赵佥他们立即后撤,放开口子,元军不再拼死抵抗,开始了大逃亡。不等廖胜功的军令,高达和赵佥带领军队马上追了上去,从背后掩杀过去。刚才还勇猛似虎的元军现在一点也不勇猛了,只顾着逃命,倒象没头苍蝇,高达和赵佥象赶鸭子一样赶着向北。

黄汉训练的步兵实在是太优秀了,动作娴熟,丝毫不比蒙古军队差,经过一番激烈厮杀,元军悉数就歼。宋军在在廖胜功的安排下立即向北赶去,开始了大追击。

喧嚣的战场终于归于平静,李隽精略估计了一下,这一仗元军的伤亡差不多有十五六万,而宋军的伤亡差不多有五六万,加起来临安城下陈尸有二十万。李隽放眼一望,遍地都是尸体,都是伤兵,婉转呻吟,让人心为之发酸,不自禁地念出“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句无数人念过的名言。抬头望着盘旋在天空欲择尸而食的饿鹰,不得不收起思绪,直面现实,长叹一声,道:“鲜血还得流!”

转过身对文天祥,道:“善后之事就由履善处理了。”一场大战下来的善后事宜多如牛毛,清理战场,救助伤兵,掩埋尸体,当然还有清点缴获的战利品,这都需要人来处理。这样的大战下来,缴获肯定不少,一想起来就让人兴奋。

“皇上请放心,臣自当尽力。”文天祥领旨。

“有履善主持,我自是放心。”李隽对廖胜功道:“我们也出发吧。”

李隽说的出发是去参加追击行动,要知道伯颜带领五十多万军他来到临安,先前折损了十二三万,现在折损十五六万,才损失了一半,还有一半败兵,要是给伯颜收拢的话,依蒙古人的勇悍,伯颜的军事才干,不用多久又会恢复过来,势必“宜将剩勇追穷冠”,不能给他重新集合的机会。

“遵旨。”廖胜功领命。

李隽带着五千御林军,在廖胜功的陪同下开始了追击行动。

临安距离皋亭山不远,一路北行,一个时辰后就来到了皋亭山,望着给回回炮轰得残破不堪的城池,李隽忍不住叹息,道:“要不是吴富将军舍身卫国,带领三千勇士阻挡蒙古大军二十天,给我们争取到宝贵的时间,也不会有今日之大胜。今日之胜虽是将士们浴血奋战的功劳,也有吴富将军的贡献,朝庭不能对不起吴富将军,我们就停止前进,把吴富将军和将士们的尸骨收敛起来。”

廖胜功感动万分,翻身下马,向李隽跪倒行大礼,道:“皇上仁德之君,臣就是千言万语也不能表达臣对皇上的感激之情。”

李隽这个现代人哪有要人行大礼的心态,忙双手相扶道:“廖将军,快快起来,快快起来。这种俗礼,能免就免了吧。”

廖胜功跪在地上不起来,泣道:“皇上,请你无论如何受臣这一礼,这一礼不是臣一人之礼,是臣代表将士们给皇上叩头了。皇上,自从鞑子犯境以来,不知有多少将士为国力战,却落得个埋骨荒野,为饥鹰饿狼吞噬的结局。皇上此举,仁德无双,就是秦穆公肴谷封尸也不及皇上之万一。”咚咚咚,一连给李隽叩了九个响头方在李隽的搀扶下站起来。

廖胜功说的是大实话,自从蒙古大军向临安推进以来,就不知道有多少将士战死疆场,却落得个为饥鹰饿狼吞噬,埋骨荒郊的结局,实是让人叹息。其实,廖胜功有所不顾及,不敢言及以前的事,可以说,自从宋朝开国以来,在外敌面前就没有打过几次胜仗,为国力战却落得这样下场的将士们真不知道有多少。

李隽路过此处,首先想到的就是掩埋将士们的尸骨,感人实深。要是文天祥在这里的话,肯定会感叹赋诗,颂扬李隽的功德。

秦穆公肴谷封尸是一个典故,是说秦穆公三次败于晋国,最后终于打败晋国,把在肴山败仗的将士们的尸骨收敛起来,掩埋在肴山,祭奠一番。李隽今日之举和秦穆公之行颇为相近,只是其意义却完全不同。

秦穆公作为一方诸侯,只是为了争夺伯主之位,而李隽面临的是蒙古这个强大得让人窒息的对手。在南宋最危急的时刻临危受命,力挽狂澜,几番周折终于打了大胜仗,其意义就不是秦穆公这个诸侯所能比的。

“廖将军言重了,前辈先贤,我哪能与之相比。”李隽谦逊着道:“我们先把将士们的尸骨收敛起来,我马上派人去临安,要履善准备棺椁香纸运来。吴富将军为国捐躯,我们就把他埋在皋亭山,让吴富将军的忠魂守护临安的北大门。”

廖胜功赞成道:“皇上所言极是,这是吴富将军的最好归宿。”

传下号令,李隽亲自动手,与御林军一起收敛遗骨。现在正是天寒地冻时节,石头上积了厚厚一层冰,滑不溜手的,很不好翻动,但是这事实在是感人至深之事,将士们都热情振奋,在寒风中翻捡遗骨。

伯颜攻打皋亭山用了两万颗石头,堆得厚厚的,好象一座山,费了好大功夫才把遗骨翻捡出来。遗骨几乎没有完好的,给石头砸得得不成样子,可以想象当日一战有多么的惨烈。

遗骨朽败,已经不可辩认,李隽下令放在棺椁里,由于天寒地冻,不好挖坑掩埋,无奈之下只好停放在皋亭山,直到春暖花开才举行了隆重的下葬仪式。下葬之日,李隽率领朝中文武大臣以最隆重的礼仪为将士们送行。同一天下葬的还有吴富将军的衣冠冢,因为无法辨认遗骨,只好从他家里找来衣衫和盔甲,放在棺材里埋了。

在这片墓园里竖立了两块石碑,都是李隽手书,一块写着“烈士千古”,另一块是立在吴富将军衣冠冢前,上写“大宋忠烈将军吴富将军之墓”。因为这里有“烈士千古”之碑,人们就称呼为“烈士陵园”,烈士陵园的称呼从这里开始。

从此以后战死的将士们都会集中掩埋,派人守护,每年一祭,成为一种制度。宋朝自从开国以来,败仗多胜仗少,埋骨荒野的将士们不知有多少,实是让人惋惜。在李隽的推动下,一改颓气,胜仗不断,顺带还避免了将士们曝尸荒野的噩运。

直到忙到晚上方才收敛完毕,按排棺椁,烧些纸钱香烛,祭奠一番,方才下旨就在皋亭山宿营,第二天方才上路。一路行来,只见路边遗尸不少,不用说自然是高达他们在追击途中干掉的。

等李隽追上高达他们已经是在嘉兴了。当李隽到达嘉兴时,只见宋军把嘉兴团团围住,攻城战打得如火如荼,临安大胜,宋军士气高涨,攻势很猛,城头上的元军虽是新败,毕竟是非常优秀的军队,守得也很顽强,宋军倒也讨不了便宜。

高达报告说一部分元军退入嘉兴城,另一部分退去松江府。在追击的过程中又干掉四万多五万元军,如此一来,伯颜带来江南的军队只剩下二十来万了。在蒙古历史上,就没有损失如此之多军队的先例,要是成吉思汗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如此大的战果,在中国历史上也不多见,长平之战,天中山之战,唐军九路大破土蕃之战才能与之相比,实属不易。

廖胜功把情势打量一番,向李隽请示道:“皇上,臣以为强攻伤亡太大,还是用zha药包炸开城墙再行攻城也不迟。”

这是伯颜当日进攻临安用过的法子,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办法,李隽笑道:“你是指挥官,由你决定好了。我只是来看情势,不干涉你的指挥。”廖胜功的军事才干李隽是深信不疑的,相信他会做得很好。

“谢皇上。”廖胜功明白李隽的心思,非常感动,下令用zha药包炸城墙,方才发觉追击元军过于匆忙居然没有带zha药包,廖胜功很是不好意思。

李隽安慰他说:“敌人实在是太多,要是不及时消灭,后果会非常严重,这也情有可原。我以为,可以派人回临安把十门火炮运来,当然,要黄永善再造些炮弹。”

想起火炮轰击伯颜时的风光,廖胜功不免几许兴奋,道:“皇上圣明,火炮一到,嘉兴立破。”

廖胜功所言,正是高达他们心中所想,都点头赞成,就是李隽也是觉得理当如此。要知道元军新败,锐气大挫,一旦把城墙炸开,宋军蜂涌而入,必当溃不成军。事实上,他们估计错误了。

三天之后,当火炮运到后,廖胜功把十门火炮集中在一起,对准城墙猛轰,几轮下来,城墙就给炸出一个大缺口,宋军呐喊着从缺口冲了进去。

望着从缺口象潮水一样冲进城的士卒,李隽,廖胜功,高达以为战斗马上就要结束了,忍不住笑了。然而,他们的高兴没有持续多久,因为进展并不顺利。元军虽然新败,毕竟是征服欧亚大陆的劲旅,在短短的几天内就恢复了士气,依据城内建筑,展开巷战,把他们的弯刀砍杀技巧发挥得淋漓尽致,宋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有些地方要经过反复争夺才能得手,宋军的推进速度比蜗牛还要慢。

伯颜当日攻打临安那一幕复现于今日,只不过守与攻对换了,不利降临在宋军头上。打了一个上午,宋军也没有把战果扩大,高达火了,冲进城去,亲自突阵,仍是不能有所进展。李隽怕他有闪失,先后下了三道旨意,才把这位杀红了眼的老将叫出来。

最后还是用火炮再轰出三个缺口,宋军从四个地方冲进去,相互呼应,才一点点地推进。这一仗,蒙古军队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能攻善守,长于善打yezhan,就是打起巷战也是有声有色,把他们的巷战技术发挥得酣畅淋漓,就连高达都不得不赞叹:“鞑子虽然可恨之极,但也不失为了不起的军队,能在这样的情况打得这样有声有色,老夫一生没见过几回。”

让李隽头疼的还有蒙古军队的武勇精神,蒙古军队历来就以凶悍著称,这一战纯粹就是他们武勇精神的表演舞台。手中的武器给宋军砍断了,他们就会捡起砖头当武器,要是没有砖头,就用牙齿咬。在这种不要命的打法面前,宋军的代价实在是够高,仅仅第一天就付出了两三千人的代价。这还是投入的是装备了最新武器的宋军,要是换作没有新装备的军队,伤亡还会高得多。

李隽非常清楚,临安这一战仅仅是战争的序幕,真正的战争还没有开始,忽必烈必然不会甘心失败,会疯狂地反扑,元朝大军必然会大举进攻,他的每一士兵都是无比的珍贵,他根本就承担不起这种损失。

经过权衡之后,李隽下令从临安调来回回炮和zha药包,集中火力向城里发射,实行地毯式轰炸,把城里的建筑全部炸毁。

在这种进乎疯狂的轰炸面前,元军就是再勇敢十倍也是没用,步兵在回回炮的支援下稳步推进,逐渐把元军压缩在一起,宋军团团围住。

李隽开始招降元军,可惜的是元军誓死不降,李隽再三招降无效后下令,用zha药包把他们炸成碎片。就这样,坚守嘉兴的三万元军全部战死,无一投降。

宋军最终夺取了嘉兴,然而代价也相当大,付出了上万伤亡,还有一片废墟的嘉兴城。李隽站在废墟上,打量着这座原本很繁华的城市,现在却变成了一片瓦砾,不由得一阵心酸。

“皇上,请容臣马上进攻松江,活捉伯颜。”高达很是兴奋地请战:“赵将军已经把松江围住了,只要我们援军一到,松江必破无疑。”

李隽摇头道:“不行。不能再打了,叫赵将军不要攻城。”

高达可不依了,急切地道:“皇上,趁鞑子大败之际,一鼓聚歼鞑子残部于松江,这可是千载难得的良机。要是让鞑子重整旗鼓,再想歼灭,困难就大多了。”高达是名将,一语切中要害。

李隽仍是不许,道:“松江是咽喉要地,兵家必争之地,朝庭没少花银子修缮,城墙坚固,比嘉兴难打得多。打嘉兴我们就付出了这么大我代价,打松江的代江会更大,这种代价我们是承担不起的。再说,城池都是我们的,打坏了将来重建困难太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