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四十二章 整训军队(下) VIP章节)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四十二章 整训军队(下) VIP章节)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8:4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重生之宋武大帝 !

“好什么好,连夜校都不如。我来的那个时代早就普及了全民教育,那才是真正的大好事。”李隽在心里不敢领受文天祥他们的赞誉,道:“廖将军提到我军即将迎来新的军事变革,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是铁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必然要发生。我决定,大量制造火炮,正式组建我们的炮兵部队。有了炮兵部队,我们就又多了一支突击力量,利用火炮对敌人的重要目标进行清除,对蒙古骑兵进行大面积轰炸,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组建炮兵部队是共同愿意了,不会有人反对,一想起当时用火炮轰击伯颜时的情景就让人兴奋,文天祥他们一脸的喜悦。

高达一下站起来,道:“皇上,要造就多造点,造个千儿八百门的对准鞑子齐射,任凭鞑子的骑兵有多厉害,包准他有来无回。”

“集中使用炮兵是早就经为历史证实了的东西。不过,你以为仅凭一千门最原始的火炮就想把蒙古骑兵打败,也太乐观了。一千门就多了,现代战争一场大战动辄就是上千门,数千门火炮齐射,你高将军知道了恐怕会得高血压。”李隽在心里暗笑高达的乐观,嘴上却道:“火炮当然是越多越好。有了先进的武器,还要有先进的军事理论来指导,火炮投入实战,将带动军事变革,现有的作战方式将不再符合要求,这点就由廖将军牵头,组建一个研究机构来研究新的战争模式,提出适合于现阶段的军事理论,指导军队的训练。”

让廖胜功来领头,是众望所归,高达大着嗓门,道:“不错,不错,廖将军才思敏捷,洞察力极强,接受新事物快。不象我,老是想着以前的事,我落伍了,落伍了。”说到后来,大有英雄迟暮的之感慨。

廖胜功忙安慰他道:“高将军言重了。我不过是一得之愚罢了,还请高将军多指点。”

“步兵的训练就由黄汉将军负责。黄汉将军的步兵训练之法很有成效,阵势稳固厚重,不可撼动,进退灵活,能攻善守。”李隽高度评价黄汉指挥下的步兵。

黄汉忙道:“皇上过奖了,臣不过是一得之愚。”

李隽对黄汉训练的步兵评价很高,按照李隽的看法有秦军方阵的凶悍,有马其顿方阵的锐利,有罗马步兵团的稳固,可以说完美无缺。

李隽示意黄汉坐下,道:“第四个问题就是赏罚不明。一支军队没有赏罚分明的制度,有功者不能得赏,有过者得不到惩处,其战斗力我不多说,你们也明白。”

这一点真正触到宋军的软肋了,宋朝一贯颠倒事非黑白,有功的将士们得不到奖赏升迁,败军覆师之辈反倒平步青云,占据高位。朋友们只要扳着指头就可以说出一大堆人名来,其中最让人悲愤的就是岳飞,国之栋梁,没有战死在沙场上,反倒死在自己人的屠刀之下。

赏罚不明是宋军战则无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在座诸人如文天祥,高达都尝过苦头,李隽一提起,忍不住唏嘘。廖胜功有着杰出的军事才干,却不能获得提升,就连忠直的高达都不赏识他,要不是李隽独具慧眼,也不知道埋骨何处了,也是热泪盈眶。

文天祥高达带头,一众人一齐给李隽跪下叩头,道:“皇上圣明!”

这是积弊中的积弊,一旦革除,宋军必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明天。李隽很是理解他们的心情,道:“你们都坐下。我决定重新制订军法,对有功之士的奖赏可以增大,对于投敌叛国临阵脱逃者的惩处力度要加大,这种人绝不姑息。这事就由履善牵头,尽快制订出新的军法。高将军和廖将军从中协助。”(按:我个人认为,秦国的军队之所以成为让人谈之色变的虎狼之师,和秦国的军法有很大的关系。商鞅变法,推行“功自耕战出”,堵住其他立功的门道,要想立功要么庄稼种得好,要么立下军功,是以秦国战则无敌,休战则富足。这是我个人看法,朋友们不必当真。)

李隽提高了赏罚力度,既可以提高军队的战斗力,还有另外一种功用,套用一句现代的话来说,可以把社会上有志青年吸引到军队中来。

“尊旨!”文天祥他们领命。

李隽继续分析道:“第五个问题就是番号混乱,指挥不协调,导致有令不行,无令而乱行,好象无头苍蝇,东一下,西一下。不能把军队投送到最需要的地方,即使投送到适当地点也不能发挥出最大效果,这个问题一定要解决。组建统一的指挥机关已是迫在眉睫,统一调度,合理使用有限的资源。这个问题,非廖将军莫属了。”

这也是个积弊中的积弊,宋朝严格限制武将的权力,造成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调度指挥极其混乱,不能把军队捏成一个有力的拳头。

“遵旨!”对于处理这个积弊,廖胜功非常兴奋。

李隽看着廖胜功道:“廖将军,我决定废除监军制度,你得做好准备。”

李隽的话声才一落,一片惊讶之声响起,要知道监军制度在宋代是何等的根深蒂固,监军就是皇上的代言人,位高权重,却无军事才干,往往是瞎指挥一气,有功是自己的,有错将军们顶着,反正他是胜与败都会得利。

要是真的废除了的话,无异于放权给将军们,让他们放手施为,那将是另一片天空。废除监军制度,对于高达他们来说虽是一心向往,却是想都不敢想,没想到李隽居然有这样的决心,惊讶得都差点晕过去了。

高达他们先是一呆,跟着就是齐声颂扬,道:“皇上圣明,烛照万里。”

廖胜功激动地说:“皇上真圣明之君,才有如此圣明之举。说句心里话,这监军制度真的是套在将士们脖子上的一道大枷,苦不堪言。”

他的话说到众人心里去,点头赞同。嘴快的高达恨恨不已地道:“贾似道那奸贼就是靠监军起家的,今天监军,明天监军,最后还不是……”文天祥碰了他一下,方始醒悟,连忙住口。

李隽笑道:“履善不用顾忌。实际情形就是这样,只有敢于直面现实的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勇士。不过,设立监军制度的出发点也是对的,只是方式不对。总会有那些害群之马,会做出让人痛心的事情,要是没有监督约束,军法将不复存在。我决定成立一个军法调查机构,专门负责调查将领作奸犯科之事。当然,他们的权力仅仅是提供证据,没有权力拿人,更不可能干预军事行动。他们直接向我负责,提供的证据提交给军事特别审判机构,这个机构的成员将是精通律法的正直之士组成,具有相当的独立权力,将领有没有罪不是我说了算,要由审判机构判定。”

去了一个监军,再来一个暗探,还是向皇帝负责的,着实吓了高达他们一大跳,天知道他们暗地里会捣什么鬼。没想到只是查找证据,罪名还得有另外的机构来判定,相信会公正对待,高达他们提着的心方才落地。不能怪高达他们,实在是他们吃足了监军的苦头。

(按:我个人认为明朝的锦衣卫设立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具体操作上出了问题,赋予的权力过大,再加上后来宦官擅权,更是胡作非为,肆意拿人,弄得朝臣人人自危。要是限制他们的权力仅限于调查取证,把证据交给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去审理,效果会好得多。)

“第六个问题就是训练混乱,没有统一的标准。”李隽再次语出惊人,道:“朝庭削弱了将领的权力,不仅仅使将领在指挥军队上缚手缚脚,还体现在对军队的训练上。番号混乱,挥指紊乱,相应的训练也就乱了,相同的兵种没有得到应有的训练。我决定由兵部牵头,把训练统一起来,制订出一个统一的标准,用来指导军队的训练,并实施考核。

“当然,这个标准要充分考虑到兵种的差异,地区的差异,要体现相当的灵活性,不能一刀切。骑兵,特种部队,步兵都要有一套切合战场实际情况的砍杀动作。所有的训练都要经过考核,不合格者不能获得提升。”

战场上的拼杀,说到底也就那么几个动作而已,劈刺砍捅之类,只要练熟了,运用起来也是威力不凡。

高达迟疑着问道:“皇上,战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固定动作的话不太好吧。”他这是在反对,只不过说得委婉罢了。

战场情况变化太多,固定动作的话,确实太僵化了,文天祥他们很是赞同高达所言。

廖胜功想了想,拍掌称妙,道:“皇上所言,委实高明。”给文天祥他们解释道:“战场上的拼杀不同于一般性的技击,也就几个关键动作,把这些关键动作练熟了,也足够使用了。比如说骑兵的砍杀动作最重要,枪兵的刺杀动作最重要,刀斧手的劈砍最重要。皇上的意思不是规定死动作,而是要规定动作的熟练程度和力度。骑兵的砍杀,要达到一刀砍断一根树桩方才合格,枪兵要一枪捅穿沙包才能算合格,特种兵的射击要一枪命中目标。”

经过他这么一解说,文天祥他们恍然大悟,齐皆称妙。

“知我者,廖将军也。”李隽拍手称赞,道:“第七个问题,还不具备攻打坚城的能力,嘉兴一战就是血的教训。我们拥有回回炮,火炮,铸铁炸弹,破城不会有难度,难度出现在巷战。我们一定要加强训练,才能适应即将到来的收复失地的作战任务。”

自从蒙古大军向临安推进以来,宋朝丢失了太多的城池,开春以后就要收复这些城池,要是不具备攻城能力,后果谁都明白。

这无疑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是在告诉他们李隽的信心志在收复失地。李隽虽然没有明说,但是可以类推他的意思,就是收复了江南失地,还有四川、陕西,以及先前给金国占领的失地,就是汴京也在收复之列,进而光复燕云之地,完成数百年华夏子孙的心愿。

文天祥他们明白了这点,忍不住一阵激动,只感觉热血如沸。收复汴京,一直是宋人的梦想,无时无刻不在为之奋斗,却苦于朝庭的无能,终是不可得。一齐站起身,向李隽叩头道:“皇上……”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

“我们先收复江南失地吧。”李隽非常理解他们的心情,婉转地安慰他们,道:“这次整训事关重大,切不可掉以轻心。我决定成立一个统一的机构来协调各兵种、各部的训练事宜,这负责人也只有请廖将军勉为其难了。”

廖胜功具有杰出的军事才干,敏锐的洞察力,极善于把握新事物,更重要的是他很能体会李隽的意图,由他来担任整训的总负责人再合适不过了。对于这点,没有人会有异议,高达笑呵呵地拍拍廖胜功的肩膀道:“廖将军,你的担子不轻哦,你的肩膀可要扛得起来。”

“请皇上放心,臣一定尽心尽力,纵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廖胜功欣然接受这一事关重大的任命。

李隽笑言,道:“你看你,这话说到哪里去了,训练军队怎么会粉身碎骨,没那么严重。”

“臣失言,臣失言。”廖胜功忙自承错误。

李隽的问题真多,一个接一个地往下说:“第八个问题就是我们的军官思想保守,军事素质低,不具备战术指军才干,这是我们急需解决的急务。我想过了,可以参照培训游击战的模式办一些培训班,把那些年轻有为、有进取心、忠诚可靠、头脑灵活、敢打敢拼、作战经验丰富的军官进行一次系统培训,合格者提拔到新的职务上。对那些思想保守落后、不敢打硬仗的军官一律淘汰。有了一支精干的军官队伍,我们的军队就会强大起来,我们的战斗力自然就会提升上去。”

这也是一个积弊,可以想象宋朝那样限制将军们的权力,中层军官的地位就更难说了,再者宋朝的**导致军官队伍良莠不齐,在赏罚不明的宋朝有才干的军官能获得晋升的有几人呢?

文天祥他们一齐称赞道:“皇上真圣明之君!”

“从兵部开始,进行一次大清理,全面查帐,凡是是贪污、克扣军饷的,一律送交刑部定罪,该杀就杀,对于这些蛀虫,决不能手软。”李隽顿了顿,接着道:“新的战争模式即将出现,兵部这个负责机关也要适应新的需要,我决定对兵部进行改组,就由廖将军负责日常事务。”

廖胜功虽然确立了在军中的威信,但他名义上还是高达的副手,突然入主兵部,套用一句现代的话来说就是火箭速度,太也让人难以置信,忙道:“皇上,为国出力,臣之本份,但臣负责兵部日常事务实非臣所能胜任,还请皇上另选贤能。”

李隽这一任命着实有些惊人,就是文天祥高达他们都觉得不可思议,吃惊地看着李隽。

李隽看了他们一眼,笑言道:“你们不必惊奇。你们想想,现在整训牵扯到方方面面,要是兵部与廖将军的步调一致,会扯后腿,所以廖将军负责兵部最合适。”

原来李隽是从这方面考虑的,是怕部门与部门之间不协调,相互扯皮才如此安排。这是深谋远虑之举,文天祥他们不得不佩服李隽高屋建瓴。

廖胜功仍是不敢接受新的任命,道:“皇上,高将军国之栋梁,比臣合适。”高达是他名义上的上司,由他负责兵部也说得过去。

高达忠诚,正直无私,就是不能跟上变革的需要,要是他来主持兵部的话,保守就不可避免了,这不是李隽最不想要的。廖胜功虽然没有经验,资历浅,但他的思想先进,才气不凡,一定能把兵部打理得有声有色,成为全军先进思想的发动机。

高达忙摇手道:“廖将军,你就不要给我脸上帖金了。别的不说,老夫接受新事物就没有你快,万万不能负责兵部,要是老夫去打理一通,说不定变得保守,死气沉沉,还是你去更合适。”

高达所言,正是李隽所想,道:“这事就这样定了。高将军年纪也大了,少担些挑子也是好的。”

廖胜功方才道:“臣遵旨。”

李隽接着往下说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推崇用间,在情报收集方面,我们要下大力气。特种部队的投入必须要有准确情报,惩处汉奸夏贵就是很好的例证,要不是我们得到了准确的情报,万难成功。对于这点,廖将军要尽快成立高效的情报机构,负责收集蒙古人的情报。北方人民不甘为异族鹰犬,反抗不息,只要我们运用得当,必能建立一支精干的情报队伍。”

情报之于军队来说至关重要,现代信息战还不是打的情报战,只不过收集情报的手段在除了原始的人工之外多了高科技手段。李隽这个来自现代社会的人对情报的重要性自然是认识得很透彻。

对于这一点,不会有人有异议。廖胜功道:“皇上请放心,臣一定尽快办理。”

“我们勿庸讳言,蒙古军队是非常优秀的军队,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借鉴,他们的武勇精神,他们的战斗技巧,他们的骑射技术都是一流的。这些都是我们缺少的,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既可以提高自己,还可以了解敌人,做到知己知彼。”李隽看了一眼众人,最后告诫说:“请大家记住一点,在失败面前不气馁,在胜利面前保持清醒头脑的军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优秀军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