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五十三章 壮哉!柳河子(VIP)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五十三章 壮哉!柳河子(VIP)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8:4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重生之宋武大帝 !

常州,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也许这个城市不大有名,不太了解,其实这是一座历史名城,建城的时间至少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曾经是楚国的陪都,那时叫寿春。

常州扼地理要冲,上通京口,下引姑苏,北环长江,南抱滆湖,东南占太湖一角,襟江带湖,形胜甲于东南,所以向有“江左名区,中吴要辅”美名。

秦始皇发动的统一战争中,项燕率领的四十万楚军在天中山一战给秦国名将,也是老将王翦打败,逃到寿春,拥戴新的楚王,把常州作陪都,准备负隅顽抗。很不幸的是,楚王在巡城时给流矢射中而死,项燕也自杀了,楚国最后的抵抗也即将瓦解。

建康年间,宋高宗南迁,金兵大举南下,常州由“中吴要辅”变成了抗金前沿,岳飞、韩世忠等中兴名将均在这里用过兵。

鉴于常州的重要性,南宋朝庭就没少花银子进行加固修缮,可以说常州是一座坚城,很难攻破。不过,这对于伯颜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他曾经驱赶几十万老百姓背土填护城河,结果连人带土一起填进护城河,很快就攻下了常州。经过这次浩劫,常州已经十室九空了,人烟稀少。

漆黑的夜晚,嫦娥仙子可能给丑八怪似的猪八戒吓得藏起来了,居然不把光明撒向人间,伸手不见五指。在夜色的掩护下,不少人借着夜色的掩护来到常州码头。常州码头是蒙古人极为重要的基地,不少物资就是在这里上岸运往临安前线,伯颜派有重兵防守。

一队队蒙古士卒巡逻其间,偶尔传来几声刁斗之声,仿佛这就是宁静夜晚的唯一生气。

黑影躲在暗处,伏了下来,突击手已经拔出尖刀,掩护人员已经把手弩握在手里,紧紧盯着那些巡逻的蒙古士卒,只要突击令一下,保证他们一个也跑不了。

柳河子伏在地上紧紧盯着那些蒙古士卒,双眉紧锁,似有什么为难之事。夜色中,宋明没有看见柳河子的为难表情,在他旁边轻轻道:“大人,下令吧。兄弟们都做好了准备,保证他们一个也跑不了。”

“你就知道杀杀杀,也不动你的脑筋想想。”柳河子没好气地说。

宋明有点不好意思地轻声道:“大人,你知道我的毛病,就喜欢杀,不喜欢动脑筋。大人,有什么不对?”

“你看看这边,那里应该该藏有伏兵。还有这边,也不对,也藏伏兵。这里也有,这也有。”柳河子指点着解释,道:“很明显,鞑子有准备,我们一动手就会中了他们的圈套。”

宋明有点难以置信地道:“大人,我们没出什么纰漏。这可是采取了最好的保密措施,刚刚才告诉兄弟们我们的目标是码头,不会有人告密。”他有句话忍住了没有说,那就是柳河子有点神经不正常。这也难怪,在那样严密的保密措施下,居然让蒙古人知道了,太也让人难以相信了。

柳河子很没好气地道:“你懂个屁。弟兄们自然是不会告密,可是有人会猜,会算计,他已经来到了常州。”

“谁?”宋明几乎是想也没有想就问出来了。

柳河子几乎是一字一顿地说出来:“郭侃,这个汉奸已经知道我们要来偷袭常州,在这里埋伏好了,就等着我们上当。”

在宋代,《三国演义》还没有写成,能掐会算的诸葛亮还没有在人们心目中生根,要不然宋明肯定会说:那他不是成了诸葛亮。宋明难以置信地道:“大人,你是说郭侃能掐会算,有神仙一样的神通,才知道我们会来这里?”

“神仙个屁。那是推算,我也会。”柳河子非常不满地道:“要是费时兴在这里,就不会象你这么多屁话。我们炸了江阴,摆明了是要阻止郭侃上岸,要是不来这里就不在情理之中了,这有什么难猜的。”

对于柳河子这个独挡一面的大将来说,根据情势进行推算自然不是难事,不过,对于宋明这个只知道冲杀的人来说就难以相信了,道:“大人,那我们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撤。”柳河子眼珠转了一下,心念转动间想到另一事,道:“鞑子的援军已经上岸了,我们目前最重要的任务不是再阻止他们上岸,而是一面给皇上送信,一面迟滞鞑子的推进。”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这个柳河子,居然不上当。”郭侃平平静静地道:“聪明机警,是个人物,怪不得伯颜给他弄得束手无策。”

他的话说得非常平淡,和随口说说没有什么两样,不过了解他的束里明心中却是暗暗心惊,束里明心惊的不是郭侃,而是柳河子这个人。束里明知道郭侃拥有无上智慧,能得他称赞的人不多,束里明记忆中郭侃称赞的人也就那么几个而已,比如忽必烈,旭烈兀,就是能征善战,足智多谋的伯颜郭侃虽也在称赞,其言词就没有称赞忽必烈和旭烈兀那么热忱,阿术这些人就更不用说了。万未想到,柳河子在他嘴里居然有这样高的评价,可以想象柳河子这个人有多么厉害。

束里明知道,象柳河子这种给郭侃盯上了的对手,他肯定是不会放过。果然,束里明的念头刚刚转完,郭侃道:“柳河子闹得江南鸡犬不宁,正好趁这机会会会他。”

束里明分析着道:“末将以为,柳河子必然没有走远,末将愿意点齐兵马去追击他,包证他一个也跑不了。”

郭侃挥手打断他的话,道:“那倒也不必。柳河子打的是游击战,最善长的就是兜圈子,你要追也追不上。”

束里明见郭侃一副成竹在胸的表情,道:“元帅,你说吧,我们怎么做。只要元帅下令,末将就是火里火来,水里水去,也不会皱一下眉头。”他跟随郭侃西征,素知郭侃之能,他如此说早就构思好了,不免热情高涨。

“牛之所以会晕头转向,不是因为别的,是因为有人牵着他的鼻子,几个转转下来,就会晕头。”郭侃看了一眼束里明,解释着道:“所以,我们不能上他的当,更不能去追他,要不然我们就是牛,他就是牵牛鼻子的人。这样下来,我们就非被动不可,伯颜犯的就是这种错误。我不是伯颜,不会重蹈他的覆辙。传我将令,重装骑兵居中,轻骑兵掩护两翼,步兵跟进,向无锡前进。”

郭侃这样布阵可以说得上匠心独运,重装骑兵冲击力极其可怕,但是不够灵活,需要掩护,由步兵跟进提供必要的支援。两翼交给非常机动灵活的轻骑兵,再好不过。这是一套完整的步骑协同战术体系。

束里明提醒道:“元帅,这样一来,不是放过柳河子了吗?”

郭侃看着他道:“刚刚不是给你说过了,现在是我们牵着他的鼻子走了,他非来不可,还在我们前面。”看了一眼有点迷糊的束里明道:“我料定,柳河子一面是给赵祺送信,一是采取行动迟滞我们的行动。在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推进得越慢,对他们的好处就越大,赵祺就可以调动更多的军队赶来。所以,我们一定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找到赵祺的主力,一举击败他。至于柳河子,只不过是顺手捎上的小礼品,无关大局。”

正如郭侃所言,他手里有五十五万大军,其中还有攻击力极强的重装骑兵,而李隽只有五十万军队,其中三十万是刚刚训练完成的新兵,战斗力很成问题,只要郭侃找到李隽的主力,郭侃自信他完全可以击溃李隽的主力,然而乘胜直扑临安,迅速拿下临安,结束战事。这才是上上之策。

束里明点头道:“元帅,末将明白了。柳河子为了阻挡我们推进,不得不在正前方布阵,我们就可以以泰山压卵之势一击歼灭他。”

郭侃点头赞同,道:“大体上是对的,不过也没有那么容易,他会耍花招。”

束里明对郭侃极是钦佩,信心满满地道:“他那些花招在神人面前不过是班门弄斧。”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晨曦初上,黎明前的雾气还没有散去,朝阳的影子都没有出现,一片朦胧,远处的景物很难看清。

“报,前面发现大批敌人。”一个探子急驶而来,向一个万夫长大声报告。

万夫长一下来了精神,道:“有多少?”

“回大人,有好几千。”探子喘着气回答道:“排得整整齐齐,比竹竿还要整齐。”

万夫长拔出弯刀,道:“弟兄们,准备战斗。”一万重装骑兵立即把骑枪前指,齐刷刷一大片,好象枪矛之林,密不透风。

万夫长正要下令冲锋,郭侃在众将的簇拥下策马而来,郭侃冷冷地看了一眼万夫长,眼神和平常没有什么两样,可这个万夫长感觉那两道目光就是利剑,郭侃身上传来一股泰山般的压力,让他喘不过气来,吓得忙滚落在地,道:“元帅,我……”

郭侃的声音一点变化也没有,道:“起来吧,这也不能怪你,是探子没有看明白,把稻草人当作真人了。”

郭侃这话太也让人难以相信了,万夫长以不可思议的眼神看着郭侃,居然连谢恩都忘了。这也不能怪万夫长,实在是郭侃的话让他难以相信,郭侃又没有去看过,怎么知道前面是稻草人,而不是真人。

束里明跟随郭侃远征中东地区,素知郭侃之能,从不失算,赏了万夫长一脚,道:“还敢怀疑元帅的话。”

万夫长忍着痛,结结巴巴地道:“我不是,不是……”郭侃挥手阻住,道:“你带人继续前进。把刚才那个探子杖责一百军棍。”

“哪有不先弄明白就杖责人的道理?”万夫长在心里不赞成,不得不陪遵令道:“遵令。”

当万夫长率兵赶到,借着些微的晨光方才看明白,地上站满了千多两千个稻草人,稻草人的胸前写着:“大汉奸郭侃毙命于此!”刹那间,万夫长刚才的怀疑荡然无存,方知郭侃这个神人外号不是白得的,恨不得一刀把那个误事的探子杀了。

而此时的郭侃正在接受束里明的吹捧,束里明非常佩服地道:“元帅神机妙算,柳河子果然派人袭击我们的两翼和后背,都给我们击退了。”

郭侃仍是一副无动于衷的表情,道:“这个柳河子,他不是孙膑,我也不是庞涓,不会上他的当。下一步,他就会出现在我们前面了。传令全军,做好围歼柳河子的准备。柳河子一出现,一定要以最快,最猛的动作吃掉他。”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将军,就我们这点人马,和郭侃数十万大军硬碰硬,还不是拿鸡蛋碰石头。”宋明很是不明白柳河子为什么要不顾一切地集中军队和郭侃打硬仗,道:“将军,皇上是要我们打游击,我们不用正面进攻郭侃。”

宋明说得一点不错,柳河子匆匆集结起来的军队还不到四万人,就凭这点人马和郭侃五十多万军队对抗,无异于以卵击石,根本就不够郭侃塞牙缝。

柳河子一脸坚毅的地道:“游击过屁,游击。你也不动脑筋想想,现在是什么时间了,我们现在的任务不是打游击了,是要不计一切代价给皇上争取到足够的时间。只要我们争取到了时间,郭侃必然失败。”顿了顿,有点无奈地道:“不是郭侃这汉奸有多了不起,这是势,是形势所逼,不得不为:明知山有虎,也只能向虎山行了。”

柳河子说得完全正确,正是他的英勇行动把郭侃推向了失败的深渊。

“我相信,只我们争取到了时间,皇上就能有办法对付郭侃。我们就好比铺路石,是通向胜利的铺路石。”柳河子信心十足地道。

宋明还待再劝说,柳河子道:“你不要说了,你要是怕了,你可以不必参加。就是只剩下我一个人,也要给皇上争取到完成部署争的时间。”

“将军,你说哪儿的话,我宋明哪里是怕死的孬种。在我宋明的心里,就没有怕这个字。”宋明马上表白。

柳河子拍拍他的肩头,道:“那就好。”拔出佩刀,高举在头上,道:“弟兄们:郭侃这奸贼就在我们面前,我们的任务就是推迟他的推进,为皇上赢得时间。我们只有不到四万人,郭侃这汉奸有五十五万人,是我们的十一倍,我们前进是死,退后也是死。死要死得壮烈!死要死得象个男子汉!就是死也能丢华夏男儿的脸!要是有人害怕,可以退出,我理解你们,皇上也会理解你们,决不说你是孬种!你们怕吗?你们有人退出吗?”

数万将士振臂高呼道:“不怕!不怕!”将近四万人一齐怒吼,声震长空,声浪直冲云霄,大地都在为之震颤。

“我们是铺路石,用我们的躯体为皇上铺就通向胜利殿堂的康庄大道!”柳河子再次振臂高呼,道:“皇上万岁!”

将士们跟着高呼:“皇上万岁!”

“驱除鞑虏!还我河山!”柳河子再次高呼。

将士们跟着高呼:“驱除鞑虏!还我河山!”

“驱除鞑虏!还我河山!”的怒吼声一遍又一遍地在这片空旷的原野上响起。将士们眼里射出热切的光芒,柳河子从他们眼里看到了复仇,看到了不畏生死的冲天豪气,看到了无比的坚毅,这些正是一个民族不可或缺的魂!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血色残阳里,柳河子和他那为数不多的残军给郭侃大军团团围住,已经没有了出路,地上的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而柳河子本人已经是身中数十箭,远远望去,肯定不会把他当做一个人,会以为他是一只刺猬。

他仅凭不到四万的军队硬是阻挡了郭侃大军五天五夜,郭侃虽有神人之称,使出浑身解数也不能越雷池一步。无奈的郭侃只好把他团团围住,准备一点点地消耗掉他。在这一场力量悬殊的大战中,柳河子处于劣势,但是他取得的战果却极是辉煌,杀死杀伤了将近五万蒙古士卒,其中有将近五千重装骑兵。

惨烈的血战中,到处可以看到宋军奋不顾身的场面,没有了武器,就拳打脚踢,甚至用牙齿咬,不到断气绝不放弃战斗。有些士卒在咽下最后一口气之后只要肢体能动,打不死敲也要敲一下蒙古士卒。

用郭侃的话来说,这是他遇到的最不要命的一次战斗。这个拥有神人称号,喜怒无动于衷的人多次流下了眼泪,多次招降柳河子,都给柳河子义正词严地拒绝了。

要想在历史上找到一个类似的例子,可能只有汉代的李陵了。当时,阿陵率领五千步兵,转战千里,与匈奴单于十几万大军相持,匈奴单于拿他没有办法,要不是叛徒告密,只有放弃的份。

今天,柳河子的境遇比起李陵当日的处境还要危险,他将近四万大军现在不到五千人了,减员九成,只要郭侃再驱动大军打上一阵子,他这支残兵就会全部殉国。

郭侃在众将的簇拥下策马而来,一抱拳道:“柳将军请了。柳将军是个明事理的人,不会不明白你眼前的处理,还是听郭某一声劝,不要作无谓的抗抵了。”

“呸!狗汉奸!你还有脸来见柳某,柳某就是死,也不会做汉奸,你痴心妄想。”柳河子义正词严地训斥起来,道:“来吧,狗汉奸,老子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振臂高呼,道:“兄弟们,拿出你们的勇气,在临死之前多杀一个鞑子就是对大宋朝尽忠了!驱除鞑虏!还我河山!”

柳河子的话好象磁石,原本受伤不起的士卒听了他的话全部站起来,兴奋得好象吸食了鸦片,毫无畏惧之色,振臂高呼:“驱除鞑虏!还我河山!”

“驱除鞑虏!还我河山!”的呼声回荡在战场上,是那么的清晰,振奋人心。这一场面正如《李陵答苏武书》所说“创病皆起,举刃指虏”,求战的意志不可动摇,人人皆有勇冠三军的豪迈。

这是郭侃打了一辈子仗见过最为凶悍的战士,望着这群不知生死的勇士,无奈地摇摇点,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就在这时,“驱除鞑虏!还我河山!”的吼声从远处响起,一支黑色骑兵犹如一股旋风般驰来,手里的宝刀在日光下发出寒光,让人心为之寒,挥动之间,宝刀划出优美的曲线,刀光明得好象一堵墙壁,无坚不摧,所过这处多了一地碎肉。

这支黑色骑兵好象绞肉机,无情地吞噬着蒙古士卒的生命,没有人能够阻挡得了他们,就是覆以厚甲的重装骑兵也不是对手。不片刻间,玄甲骑兵就冲过来,与柳河子会合在一起。

赵佥望着一身是伤的柳河子,眼里噙着热泪,道:“柳将军!”已经是泣不成声。

柳河子嘴一张,嘴里的鲜血顺着嘴角流了下来,道:“赵将军,你怎么来了?”

赵佥抹抹眼泪,道:“皇上有旨,要你马上撤退。皇上说了:柳将军不用做得更好,已经做得够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