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九十六章 威行列国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九十六章 威行列国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8:4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九十六章 威行列国

美国学者保罗?肯尼迪在他风行一时的名著《大国的兴衰》里谈到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时,他认为中国周边国家是中国的卫星国。“卫星国”一词虽然有点不太好听,真实的情况与此差不多。

韩国前总统卢泰愚有一句很有意思的话:“通往平壤的路要经过北京。”

曾经有传言说美国要租借越南的港口作为军事基地,当时越南国防部长说了一句和卢泰愚的话差不多的话:“河内通往华盛顿的路要经过北京。”

他们之所以说出如此类似的话,那是因为无论从历史上还是现在,中国在亚洲地区的影响都是非常的巨大。我们现在一再自称中国在近代没落了,遭到列强的入侵,可能有人认为中国的影响力不存在了,其实那是误解。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在,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影响都是巨大的,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与之相匹敌。就是现在的老美想把中国撇开来处理亚洲事务,那是做梦,根本不可能做到,用一句夸张的话不说:中国打个喷啑,他们会感冒。

正是基于中国在这一地区的重要影响,周边国家一旦遇到危难就会向中国求助。就是在晚清时期,清朝庭已经腐朽不堪了,当小日本攻打朝鲜时,晚清依然出兵朝鲜半岛,帮助朝鲜打小日本。“东北王”张作霖正是在这一战中崭露头角。

越南在中国古代叫安南、交趾,汉武大帝在击破匈奴之后开始大举对岭南之地用兵,收复百越之地,越南也就成了中国的郡县,就是交趾。王莽“新”政时期,天下大乱,中国又陷入严重的内战时期,越南有名的女人征侧趁机造反,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要求独立。

东汉光武帝刘秀当上皇帝后,伏波将军马援主动请缨要求去平定越南,刘秀许之。征侧这个女人闹得虽凶,她的军政才干着实不怎么样,根本就是伏波将军马援的对手,给马援轻松击败,抓住她,把她的脑袋给砍了。

到了唐朝,打败唐军,越南才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独立。但是,越南长期以来仍然隶属于中国,是中国的藩属国,根本就脱离不了中国的影响。原因非常简单,越南从根本上说就是汉人移民建立起来,哪里脱得开中国的影响。

蒙哥推行大迂回战略,攻占越南,从南部进攻南宋也是其中的步棋,为了达到目的,元军曾经发动过攻打越南的战役,却遭到了失败。

蒙古人看中了越南这块风水宝地,李隽也看中了这块地方,给越南的陈仁宗出了一道难题。说是难题,其实一点也不难,只不过是读李隽手书的一封信而已,难就难在信里的威胁之意,不仅仅是说说而已,黄汉十五万大军已集结在越南边境,随时可以进入越南。

“兄安南国王:弟祺拜!蒙古苟欲屠兄之国,时大宋遭兵戈,无暇援处实是憾事。赖天之幸,得以保全。蒙古暴虐无道之国,屡犯兄之国,弟多有不忍,今兴天兵助兄除暴,将军黄汉大军十五万已在边境,请兄纳之。与天同,则为顺;与天异,则为逆,顺逆之势,一念之差,痛悔何及。兄三思!”陈仁宗把手里的信读了一遍又一遍,眉头皱得很紧,不知道如何处置。

现在的越南处在陈朝的统治下,陈朝之前的王朝叫李朝,李朝的李英宗被宋孝宗封为安南国王。而陈朝的建立是因为陈太宗娶了陈朝的公主也是当时的皇帝进行禅让登基的。这其中有一场政治阴谋,毕竟在名份上是禅让,再说李隽也不用为李朝叫屈,就沿用了宋孝宗给李英宗的封号,称陈仁宗为安南国王了。

李隽在这封信里用词有礼,甚至自称为弟,称陈仁宗为兄,是非常难得之事。陈仁宗也是个明白人,他明白“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这个道理,李隽对他客客气气,可不是在求他,而是在逼他,用最直白的话来说就是:要么你同意,要么逼迫你同意。逼迫的方式非常明白,就是黄汉的十五万大军。

真的是到了黄汉大军打过来的时候,后果就不用想了,要的不仅仅是你的江山,还有你的老命,你自己掂量着想想吧。

越南地处中国西南边陲,具有很重要的战略意义,要是得到越南的支持,对于李隽来说,具有很大的好处,从政治上说多了一个盟友,从军事上说多了一分力量,虽然这份力量不是很大,总比多一个敌人强吧。

李隽最重要的考虑就是要越南供应黄汉大军粮食,因为南宋现在的粮食紧张了,要是从江南之地或是广西一带调运军粮去西南的话,先不说是不是拿得出来,就算拿得出来,运输上的问题就足以让李隽头疼好久了。

经过思虑,李隽决定把粮食危机的压力进行转嫁,转嫁到别的国家去。这些国家就有越南,泰国,缅甸这些一向依靠中国的国家。当然,李隽也明白一个事实,要他们拿出粮食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这对于李隽来说不是难事,他知道一个理,那就是这些国家离不开南宋。只要南宋一摆出不惜一战的架势,他们就知道厉害了,不得不落入李隽的算计之中。

“哎,这可如何是好?”陈仁宗微叹一声,拍拍脑门,道:“宣陈兴道将军。”

陈兴道是越南名将,蒙古人进攻越南就是给他击败的,是陈仁宗的干城,有了难事自然是要找他。陈兴道马上赶来,施过礼问道:“皇上宣臣来有什么事?若有敌国入侵,请皇上下旨,臣马上赶赴战场。”

“你看看吧。”陈仁宗把李隽的手书递给他,道:“是不是敌国就在于我们的决定了。人家的十五大军已经到了边境,大兵压境了。同意了,一旦进入境内,谁知道他们走与不走,要是上演假虞伐虢旧事,我们岂不成了虢国?要是不同意,十五万大军,我们打得赢吗?”

李隽这道题真够难的,正如陈仁宗所说,同意与不同意都是很为难的事情。自古以来,对于别**队入境都是大忌,原因没有别的,正是因为别国之兵一旦到了境内,赖着不走的事情太多了,更有可能灭国。要是不同意,能不能打得赢就成了问题。

陈兴道个子很大,眉毛又浓又密,浓眉一轩,道:“臣有几个问题想向皇上请教,还请皇上恕臣无礼。”

陈仁宗明白他是要发表看法,他正愁没有办法,能得这位干城将军的计策,那是天大的喜事,大喜过望道:“将军,你说,快说,请快说。”三个不同的词,表达了他此时的心情。

“遵旨。”陈兴道领旨,问道:“请问皇上,大宋朝待我朝如何?”

陈仁宗想也没有想,点头道:“大宋朝待我朝很是有礼。汉唐之际,中华上国对我国都是大动兵戈,唯有大宋朝以礼相待,实是仁义之国。”

他这话是站在他的立场来说的,从中国人的角度来说,那是因为宋朝无能,不能把原本属于中国的领土拿回来。宋朝丢掉的领土岂止越南一地,东北、华北、西北、西藏、西域都给他们丢了,两百多年一直没有并入版图。

“皇上所言极是。”陈兴道礼节性的话一完,接着就道:“大宋朝待我国有礼,我朝当懂得投桃报李之义……”他的话给陈仁宗打断了,陈仁宗急急地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同意他们入境?”

陈兴道点头道:“正是。臣以为他们之所以摆出不惜一战的架势,实是虚张声势之意,意在威吓我国。若我国坚持不接受,就不是威吓了,就会变成事实。

“依臣推想,大宋朝借道我国不外几个原因:一是想向列国示威,表明大宋朝现在要和蒙古人开战,要我们进行选择,要么与大宋朝一道打击蒙古人,要么就是与大宋朝为敌。”

陈仁宗赞道:“有理。不过,蒙古人凶悍善战,从无败绩,大宋朝打得赢吗?要知道,大宋朝连一个小小的西夏都拿不下来,还怎么能与蒙古人打?”

越南就是汉人的子孙建立的国家,对汉文化,对中国事务很是关心,陈仁宗是以很是了解宋朝的国情。怪不得他说这话,宋朝在历史上是没有什么作为,让人气愤难已。

陈兴道的话给陈仁宗吃了定心丸,陈兴道分析道:“皇上,臣以为此战大宋朝必胜,而蒙古人必败。”

“哦,有这种事?说说你的看法。”陈仁宗的兴趣一下子提高了许多倍,奇道:“大宋朝哪来的这种能力?”

陈兴道接着道:“依臣之见,现在的大宋朝皇帝是一个英武不凡的圣明之君,杀伐决断一念而决,睿智英明,在这之前,大宋朝已在江南之地歼灭了蒙古上百万大军。他现在是在布局,积极光复一些失地,达到增强实力的目的。他之所以要借道我国是构筑对盘踞在四川、大理一带蒙古军队的包围圈,这是即将到来的大行动的前奏。一旦他的计划实现,四川、大理一带的蒙古军队必然是陷入孤军奋战的绝境,被宋军围歼只是时间问题。”

陈兴道不愧是名将之才,居然给他看穿了李隽的用意。李隽布下这一子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目的就是构筑一个对西南一带蒙古军队的战略包围圈。朋友们可以看一下地图,就会发现,要是越南、泰国、缅甸这些国家都站到南宋一边的话,西南一带的蒙古军队就陷入了一个大包围圈中。再适拿下剑阁,松藩这些地理要冲,切断西南蒙古军队与汉中、关中之地的联系,蒙古军队就真的是孤立无援了,陷入了绝境,被歼灭就是时间问题。

对于久受汉文化影响的陈仁宗来说,自然是熟悉西南一带的地理,陈兴道的话音一落,击掌赞道:“很有道理。还有呢?”

陈兴道微微一笑,道:“皇上,臣以为,我国现在就有一笔银子可以入库了。”

陈仁宗有点心急了,急急地问道:“什么好事?”

“皇上,臣推测,大宋朝连年战争,农田荒芜,这粮食必然是紧张。且不说拿不拿得出供军队使用的粮食,就算是拿出来了,要运到大理一带也是费时费力的事情,还不如就地筹措。大宋朝的皇帝是想从我国购买粮食,以充军用。”陈兴道都有点兴奋了,道:“皇上,正好我国今年的粮食大熟,粮价有下跌的趋势,要是卖给宋军的话,可以平抑粮价,这是送上门来的大好事。”

对于越南今年粮食大丰收一事,李隽是早就知道了,才摆出这么一副态势。对于李隽来说,现在他是什么都缺,粮食就更不用说了,更是紧张得很。能够用银子买到粮食的话,那是再好不过了。怕的是有了银子都买不到粮食,那样的话后果会更严重。用现在经济学的观点来说,就是需求大过供给,会引起粮价上涨,进而更有可能造成通货膨胀,对南宋的经济体系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从越南,泰国,缅甸购买粮食,虽然要花很多银子,但是相比之下对南宋的经济体系造成的危害要小得多。

陈仁宗一下子喜上眉梢,道:“这是互惠互利的大好事,我国哪能拒绝这等好事。这粮价嘛,也不能太亏了大宋朝,也不能亏我们,就依现价吧。一手交粮,一手交银子。不过,这入境一事……”陈兴道笑着打断他的话,道:“皇上请放心。大宋朝皇帝只是说要入境,没有说入境多远。”

陈仁宗也是个明事理的人,一点就透,紧皱的眉头一下子松开,笑道:“对对对,那就让他们入境五十里吧。”

李隽要求宋军入境,只是一个象征性的步骤,只要越南同意入境了,也就是用他们的行动表示已经加入了南宋的阵营。至于入境多远多深,根本就没必要去追究。

陈兴道略一沉吟,虎目一转,闪烁着一丝精光,道:“皇上,臣以为好事就做到底。我国一旦允许宋军入境,那么我们已经站到大宋朝一边了,我们已经没有选择了。蒙古人贪得无厌,侵暴成性,对我国始终是个威胁,这仗迟早是要打。我国何不趁此时机派军队与大宋朝一起去打蒙古人。”

“兵凶战危之事甚是凶险,可得谨重。”陈仁宗迟疑道。

陈兴道胸有成竹,道:“皇上请放心。我们不需要派太多的兵,只需要一千足矣。”

一千兵只是一个象征而已,没有什么实际上的作用,这一旦打输了,蒙古人问罪之时,完全可以找借口。要是打赢了,完全可以以参与者的身份分点好处。这是为什么老是有国家喜欢象征性派兵的原因,两边得利。

陈仁宗自然是明白其中的好处,喜道:“就这么定了。”

陈兴道请命道:“皇上,臣愿意为国出力,带兵出征。”

陈仁宗没有想到其他,想也没有想,道:“好好好,陈将军出马,朕有何忧?”

越南境内,一身彪悍气的黄汉戎装在身,精神抖擞,威风凛凛,与一身戎装的陈兴道并肩而站,正在检阅行进中的宋军。

宋军排着整齐的队列,雄赳赳,气昂昂,人如龙,马如虎,气势如虹,仿佛他们不是凡人,而是神兵天将一般,具有一股威慑人心的力量。

黄汉作战风格凶悍,给人一种就是泰山压来他也顶得住的感觉,他把他身上这种气质灌输给他统率的军队了,宋军自然是人人凶悍,如狼似虎。

陈兴道也是名将,精通兵法,曾经打败不可一世的蒙古军队,自有几分自鸣得意,心想南宋虽然地域广大,但是说到军队反倒是不怎么样。让他想不到的是,宋军竟是如此强悍,他此时只有一个想法,就是以宋军的精悍,蒙古军队都不是对手了。

宋军在李隽的统率下,一年多来征战不断,打了不少大仗,苦战不少,早就是精锐之师了。再加上装备的更换,一大批头脑灵活、指挥果断、敢打敢拼的将领给提升,一大批优秀军官充实到军队中来,军人的地位和待遇大幅度提高,战斗力早就大为提高了。

新式装备的出现,推动新的技战术理论的更新,宋军比起蒙古军队已经不逊色了,已经成了当时世界上最优秀的军队之一。

陈兴道很是庆幸自己说服了陈仁宗,没有与南宋为敌。同时,他更庆幸自己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一个正确的选择,这一选择让他名垂青史,成为一位战功卓著的名将。

越南皇宫,陈仁宗手捧李隽馈赠给他的十颗钻石,爱不释手,赞道:“真是好东西,亮晶晶,光闪闪,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东西。真是好宝贝,就是太少了点,要是再多个几十颗就好了。”

泰王、缅王也如陈仁宗一样,对着南宋使臣带来的钻石赞不绝口,眼睛里尽是美丽的小星星,巴不得出现一座钻石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