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一百零九章 援助非洲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一百零九章 援助非洲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8:4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一百零九章 援助非洲

宁波这个港口自从修建之日起,就成了临安重要的海上生命线,大量的物资从广州福州一带运来,而浙江一带的货物又是通过这个港口转运到广州、福州再运往海往。正是这种重要的地理位置,使得这个港口城市草创不到一年时间就初具规模,店铺林立,一派繁华景象。再次驾临宁波的李隽微服街头,对身边的段干木道:“干木,我可以打赌,再过一段时间,这里将会更加繁华。”

当初建设宁波港口主要是从战略上考虑,李隽打算建成重要的军港,作为海军的基地,再兼顾民用。而现在的情况正好相反,是民用多过军用,原因就太简单了,这里的地理位置实在是太重要,船只不断,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船只从这里进出。这还是在战争期间,长江三角洲处在战后重建时期,要是等江南恢复到以前的繁华,不用说肯定是繁华胜昔。

“这都是老板英明,才有宁波的繁华。”段干木也是一身便衣,紧跟在李隽身后,很有信心地说。

李隽微服私访,给段干木说好了的,不要称他皇上,叫他老板就行了,段干木一直记着,表现不错,李隽很是满意,道:“浮生难得半日闲,好多时间没有出来透透气了,这里的空气真新鲜,很是有益于健康。人来人往的繁华盛景,看着也挺舒服,让人乐不思蜀了。”

想想当初,李隽初到这个世界时南宋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面,在当时的情况下南宋能不能幸存都是问题,哪里还敢想出现宁波这样的繁华都市,李隽真有一种恍若隔世之感。

段干木提醒道:“老板,我们出来有一阵子了,该去办正事了。”

“是啊,你真是个好监工,连半日闲的功夫都不给人家。”李隽无奈地埋怨。

人们都说当皇帝好,大权在握,生杀之事操于己手,可以让人富贵,可以让人族灭,这仅仅是片面之词,人们只是看到了皇上威风的一面,却不知道他有多少苦处。要当一个好皇帝,必然要面对诸多困难,战争时期的皇帝面临的困难就更多了,象南宋这样没落王朝的中兴皇帝,其中的苦楚有多少,不是亲历者真是难以说清,李隽是忙得连透口气的功夫都没有,好不容易有这个功夫出来偷会懒,都给段干木催着,埋怨是难免的。

段干木自然是明白李隽的心思,解释道:“老板,人家也是没办法嘛,这是公事公办。”

李隽知道段干木忠心,笑道:“算你说得有理。走吧,码头上去,去送送我们的客人。”大步一迈,走在头里。段干木忙跟了上去。

宁波作为重要的军港,作为重要的出海口,最忙碌的地方当然就是码头了,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船只进出,最忙的时候是彻夜不休,可以说是不夜城了。

李隽在段干木的陪同下来到军港,只见三十多艘船停泊在岸边,船上站满了人,有廖胜功,苏定方,远道而来的贵宾鲁宾、贝萝等人,翘首以盼李隽的到来。

李隽刚到船上,廖胜功他们就要向李隽行礼,李隽摇手阻止道:“算了算了,今天我是以私人身份来给朋友送行,这些礼节就全免了。”

廖胜功他们知道李隽不喜礼节,只得领旨道:“遵旨。”

李隽笑着对苏定方道:“定方,你上次出海,为朝廷立下了大功,不仅仅是带回来朝廷急需的资金,更重要的是带回来鲁宾他们,这是莫大的功德。”

要不是苏定方带回十船钻石,两船足金,为银子发愁的李隽还不知道愁成什么样子。在当时,李隽对银子有多么渴望,从李隽的感叹之词就可以见其一端,李隽说的是“这银子真是个好东西,白天想不到,可以在梦里抱着睡觉”。李隽想银子都想到做梦的程度,依然是没有银子,正是苏定方给他解了一时之急,李隽是真心感谢苏定方这个“及时雨”。

苏定方忙谦道:“这都是皇上圣明!臣愧不敢当。”

“这是你的功劳,君子不掠人之美,你就让我当一回君子吧。”李隽笑言,道:“鲁宾他们在中土学习了这么长时间,进步不小,再有了我们的帮助,我相信在不仅的将来,非洲大陆上将会兴起一座美丽的城市,他们的生活将会为之改变。这都是你的功劳,用佛家的话来说就是普渡众生了,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李隽深知非洲土著人民生活的艰辛,经过考虑之后决定通过鲁宾他们来改变他们的生活,给黄永善出了一道难题,要他选出一些懂得技术、读过书的人来教授鲁宾他们知识、文化、技术。也许是上天要他们改变,不要小看了鲁宾他们这五个没有开化的野蛮人,学习起来非常用功,进步很快,没多久就掌握了小麦的种植技术,能够开机器,能够采矿。

他们的表现太出李隽的意外,李隽原本以为就是他们要学习也需要好几年才能学出个模样来,没想到他们的进步是如此之快,李隽不得不赞叹“不要小看别人的智慧”。

鲁宾他们来到中土,原本是因为舍不得苏定方赖皮来的,没想到给李隽一安排,却成了从非洲大陆来到中土的第一批留学生,其影响非常深远。

李隽对他们的进步非常满意,决定要鲁宾他们回到非洲去,去传播他们学到的知识,学到的文化,把他们学到的技术造福当地的土著,让他们过上好日子。鲁宾他们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也是想家,李隽把想法一说,鲁宾他们头点得象拨浪鼓,一个劲地赞成,这事就这么定了。

李隽是个长者,喜欢帮助人,决定再帮帮鲁宾他们,一是要苏定方到了那边后再挑选一批有潜力的野蛮人来中土学习,给他们培养更多的人才。

二是赠送他们一批机械设备,几台蒸汽机,几如机床,还有水泥生产的设备,采矿设备,纺织机,鲁宾他们回去后自己建立工厂,从事生产,通过自身的努力来改变自己的生活。

三是赠送他们一批小麦、甘蔗种子,回到非洲后可以播种,只要种好了,吃不上饱饭的生活就会结束(小麦与蔗糖正是南非的特产)。

四是再挑选一批技术人员过去,给鲁宾他们提供技术指导,还可以在当地给他们培训一批人才,可以更快地促进鲁宾他们的转变。

人、设备、种子加在一起,数量就不少了,足足装了十三艘货船。为了保障安全,李隽要求派出战舰进行护航,顺道把横行在海上的海盗清除,给从事海外贸易的宋人创造一个安全环境。

要是李隽这一计划得以实现,非洲大陆将会发生翻天地覆的变化,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苏定方的努力而发生,其意义和张骞当年去西域凿空和番,交通西域不相上下,将是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件,就是用光所有的赞誉之词来赞誉都不过,李隽说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实是最好的评价。

汉武大帝当年派张骞去西域凿空,给西域人民引进了先进的西汉技术文化,很好地促进了西域的发展,但是西域各国的回报却是“遮杀汉使”,掠夺其财物,让西域各国发生变化的西汉反而成了被掠夺的对象。为了维护西汉的利益,汉武大帝一怒之下兴兵,攻打二师城,很好地震慑了西域诸国。后世不明究里的迂腐子们却斥汉武大帝这一做法是劳民伤财,穷兵黩武,为的是想得到二师城的良马。

象汉武大帝这样的英明之君,他真的是喜欢良马,这点没错。要是没有正当的理由,他也不可能仅仅为了两匹良马而大举出兵。事实证明,汉武大帝这次顶着压力出兵的影响非常深远,对中国最终拥有西域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李隽此举与汉武大帝派张骞出使差相仿佛,结局却是完全不一样,汉武大帝得到的是战火,而李隽得到的却是友谊,丰厚的回报。回报之丰厚让李隽本人都有点难以想象,南宋不仅独家拥有了这里的钻石使用权,还得到一个极其重要的海外基地。

鲁宾他们回去后,在南宋技术人员的帮助下教导他们的族人,进行自我改变,很快就种上了小表,吃上饱饭。织出布,做成衣服,穿在身上舒适,不用再整天穿兽皮,或是光着身子。造成水泥,修建起干澡舒适,通风条件良好的房子,不用再住低矮潮湿,不利于健康的山洞。一句话:告别岩居穴处、茹毛饮血的旧时代,阔步前进奔向新时代!

过上了好日子的土著们什么都变了,就是没有改变淳朴的民风,懂得知恩图报,一致决定把南非钻石无偿地提供给友好的大宋王朝,李隽要想不要钻石都不行。

李隽并不是一个贪婪的人,他帮助鲁宾他们是真心的,是真心希望他们过上好日子,并没有要他们回报,对于鲁宾他们的厚报也不敢领受。但是,鲁宾他们报恩之意极坚,用船把钻石黄金装了,运到宁波码头上,硬送给李隽,李隽想不要都不行了。

正是在南宋的帮助下,这种变化象水中的涟漪一样,不断地扩大,成千上万的非洲野蛮人踏上了开化的道路。非洲大陆上第一座具有现代气息的大都市才得以出现,其位置差不多就是现在南非的开普敦。这个城市的出现,给李隽解决了一个大难题,那就是将来大宋远征军远征欧洲时,这里将是极其重要的基地,南宋远征军将在这里得到必要的补给。

更让李隽想不到的是,这里的土著人民居然踊跃参军,极力要求加入南宋远征军,一起去欧洲打仗,演绎出了不少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而此时的李隽根本就没有想到他的善良之举会给他带来什么样的好处,仅仅是当作一种善事来做,本着华夏人民喜欢帮助人的美德来帮助鲁宾他们这些极需要帮助的野蛮人。

“你这一去必将给非洲大陆这片未开化的土地送去文明的火焰。这火焰虽小,却是文明的开端,可以燎原。”李隽接着盛赞苏定方此行的历史意义,道:“我也没有什么好叮嘱的话好说,也就不多说了。你只要记住,我,朝廷时时刻刻都在惦记着你!盼望你,以及你带领的华夏好男儿早日平安归来!”

李隽这话非常帖心,苏定方的眼里一下子闪现出泪花,哽咽道:“谢皇上!臣一定办好差事,就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拍拍苏定方的肩头,李隽道:“你的意思,我明白。只是这话嘛,就说得不太好喽。我要的是你平安归来,不要再说不好的话。”

“嗯!”苏定方重重点一下头,再也说不出话来。

李隽走到鲁宾跟前,张开双臂准备拥抱鲁宾。想想鲁宾他们来到中土时在宁波港上演的那一幕,李隽是记忆犹新,按照他的想法,他要拥抱鲁宾,鲁宾是百分百的欢喜。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现在的鲁宾已不是才到中土时的鲁宾,变化不少,已经知道什么是皇帝以及皇帝的威仪,才不敢和李隽拥抱,一下跪在李隽面前,道:“皇上,臣万万不敢当。”

鲁宾有这种反应,很出李隽意料,诧异道:“鲁宾,快起来。你这是做什么?我们是朋友,不是君臣,不用这些礼节。起来吧,起来吧。”生拖硬拽把鲁宾拉起来,拥在怀里,拍拍他的背道:“朋友,你来到中土,我很高兴,真诚地欢迎你们再次光临。”

李隽说得非常真诚,鲁宾很是感动,道:“谢谢皇上,鲁宾记住了,鲁宾一定会再来看望我的皇帝朋友。”

“鲁宾,你这什么话?朋友就是朋友,还有什么皇帝朋友的?”李隽拍着他的肩头笑言。

鲁宾很是激动地道:“皇上,你以高高在上的皇帝身份,却是这样的平易近人,把我当作你的朋友,我是真心感激你。我非常感激皇帝朋友给我们无私的帮助!”面对大海跪下道:“在这里,我向大海起誓,我,我的族人,我的后人世世代代愿意作大宋朝的好朋友!要是违背这一诺言,我的灵魂将下地狱,用大宋朝的话来说,就是永世不得超生!”

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鲁宾真的是学到了不少汉文化,会说不少词汇,发音准确得多了自是不用说。

给鲁宾他们提供援助虽然是大好事,但是象蒸汽机、机床这些在现在来说还是属于保密级别的设备,提供给鲁宾他们真的有点不大让人放心,廖胜功,文天祥,李庭芝他们就没少反对。李隽是力排众议,说服了他们,李隽的理由是“这些设备虽然是很先进,但是只要我们努力,就会开发出更加先进的设备,我们不能因为这个理由而不去做一件好事、善事”。在李隽再三坚持下,文天祥他们才不得不勉强同意。

鲁宾这一起誓让廖胜功大为放心,点头赞叹不已,从心里佩服李隽的勇气与胆识。许久以后,鲁宾他们给远征军提供巨大的帮助,那时的廖胜功感叹万分,说“要不是皇上远见卓识,远征军的困难将会大得多得多。皇上伟哉!”

“不必起誓,不必起誓。”李隽忙把鲁宾拉起来,道:“我们是朋友,帮助朋友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你不必记在心上。只要你们过得好,我们也就开心了。”

鲁宾只说了三个字:“真朋友!”虽只三字,却把千言万语所不能表达的感激蕴含在其中。

李隽拍拍鲁宾的肩,对贝萝道:“贝萝小姐,有空欢迎再次光临中土,我,以及大宋朝的人民真心欢迎你。”

贝萝盈盈一福,道:“谢谢皇上的厚恩,贝萝感激不已。”现在的贝萝与初到中土时大为不一样了,最大的变化不是因为太阳没那么毒,皮肤白了许多,而是在于体重下降了不少,瘦了许多,好看得多了。这一学中土女子行礼,还真有点“盈盈之态”。

李隽笑着与其他三人打过招呼,说些祝福的话,从侍卫端来的盘子里端起酒杯,给苏定方,鲁宾,贝萝,廖胜功他们一人一杯,最后一杯自己端着,道:“定方,鲁宾,贝萝,你们马上就要启程了,该说的我都说了。喝了这杯壮行酒,你们就启程吧。”一饮而尽。

苏定方他们也是一饮而尽。

“定方,方茂在广州等着你们。你们去广州和他汇合,然后就出海吧。”李隽冲他们一抱拳,道:“保重!”率领廖胜功下船。

岸上的军乐团奏响乐曲,苏定方他们在悠扬的乐声中启航,去开创一个重要的历史进程!

直到不见帆影,李隽才收回心神,对廖胜功道:“廖将军,浮生难得半日闲,我才闲了一会儿功夫,就给这个监工催着来送客,还没有好好透口气。走,我们再去宁波看看,然后回临安去看看,看临安这些日子都有些什么变化。”

廖胜功也如李隽一样,军务缠身,好多时间没有出来透口气了,也想趁这时节逛悠一下,道:“皇上这话可说到臣心里去了,臣也想放松放松。”做了一个扩胸运动,好象很舒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