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洛阳流血夜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一百四十六章 洛阳流血夜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8:4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一百四十六章 洛阳流血夜

“快点,快点,轻点,你他妈的轻点。”一个大腹便便的中年管官站在地上对爬在树上的五个佣工吼道。他叫宁生发,一身的华贵名缎,横肉满脸,一脸的笑容,笑眯眯的,给人笑弥勒的好印象,没想到他一副颐指气使的凶狠之态破坏了他这个好形象。

五个佣工身穿一袭破烂的单衣,站在一棵十几丈高的大柏树上,寒风一吹冻得直打哆嗦,牙齿相击,道:“哎,宁大管家。”叫得很是恭敬,生怕得罪宁生发似的。只可惜,由于衣服太过单薄,冻得话都说不好,结结巴巴地破坏了恭敬。

“你你你,快点扫,给老子扫干净。”宁生发手指一个佣工,大声喝道。

这个佣工哎一声,踩在树枝上,把手里的扫帚挥动,扫起树上的积雪。下了三天三夜的雪,树上的积雪极厚,他一扫之下雪花掉落,迷蒙蒙一片。有几块雪块掉到宁生发脸上,他好象火烧到屁股似地大骂起来:“你他妈的蠢材,你没长眼睛。下来,给老子下来。”

这个佣工脸色一下子白了,不敢不下来,手忙脚乱地爬了下来,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宁生发飞起一脚把这个佣工踢飞老远,骂道:“你他妈的,你看看你的蠢样,什么事都做不好。来啊,给我拖出去。”

三个五大三粗的大汉好象饿狼似的一下扑上去,一人给了这个佣工一拳,在佣工的惨叫声中架起就走。佣工求饶道:“大管家,小的不是故意的,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

宁生发很是不耐烦,喝道:“拖远点,好象死蚊子,老在耳边嗡嗡,让人不得安静。”

佣工见无望挽回,道:“大管家,小的工钱,我的家里没有米,还等着小的买米回家呀,请大管家可怜可怜一下小的,把工钱给小的。”

“你这个蠢材,你还有脸要工钱。”宁生发气不打一处来,冲着这个佣工吼道:“你看看,你做的好事,老子的脸都你给砸破了。老子的屁股也比你的脸高贵,你陪得起老子的脸吗?”话也懒得说,右手做了一个打人的动作,对着树上的四个佣工吼道:“看什么看?快点干活。要是天黑之前不能把百花齐放,老子要你们好看。”

他的话也太夸张了,几块雪粒能砸破他的脸吗?根本就不可能。随着他的喝斥声响起的还有佣工的惨叫声,不一会儿,佣工就给打得吐血,象死狗一样给打手架了出去。

大雪天,天寒地冬,除了少数在冬季开放的花以外,哪来的百花?这是富弼园,富弼园是一座很有名气的园子,是洛阳最大的名园之一,他的主人是镇守洛阳的蒙古大将贴儿烈。今天贴儿烈要迎接从大都来的一位蒙古王爷,特地要人把园子里的雪扫干净,布置好人工剪出的彩花,一定要布置成百花齐放的样子,因为这位王爷性素高雅,博览群书,见识广博,尤其喜欢花。

洛阳自从隋唐之后就成了陪都,唐末农民起义后,长安遭到大破坏,无力回恢旧日繁华气象。洛阳这个陪都的地位就日益重要。到了宋代,洛阳虽然没有成为都城,不是宋朝的政治中心,在经济上的地位据说比开封还重要,朝中的大官贵族在洛阳安家置业的不在少数,其中最有名的可能要数司马光了,长期居住在洛阳。

洛阳“泉甘土沃,风和气舒,自昔至今,人乐居之。青山出于屋上,流水周于舍下,竹木百茂。”适于植园,聚居了不少达官贵人,富商巨贾,不少人治因势而治园室,因而洛阳的园林非常出名。

范仲淹有言“西都士大夫园林相望”,他说的西都就是指洛阳,而是不长安。

穆修有《过西京》诗云:“西京自古帝王宫,无限名园水竹中。来恨不逢桃李日,满城红树正秋风。”

司马光也有诗赞美洛阳的园林“洛阳名园不胜纪,门巷相连如栉齿。修竹长杨深径迂,令人悒悒气不舒。”

通过这些诗句可以想象得到当时洛阳的园林盛况。蒙古人虽然善于破坏,入主洛阳后也没有把园林破坏掉,而是圈占,据为己有。这所富弼园曾是宰相富弼的园子,贴儿烈到了洛阳利用手中的权势,把富弼园收入名下。

据记载,富弼园是洛园诸多园林的翘楚,入门有栝树,粗有十围,遍植松、柏、枞、杉、桧、栝这些美木,种有牲丹、芍药千余株,还有桃李之树,亭台楼榭,喷泉池塘更不少。到了花季,百花齐放,真的是古人的感叹之词“景物皆苍然”了。

宁生发一吼,柏树上的四个佣工哪里还敢怠慢,手忙脚乱地忙起来,忙着扫雪。宁生发带着打手,又朝另一棵枞树走去,对着在树上忙碌的佣工一通喝斥,又去催促剪花佣工。

树上的雪扫干净了,在宁生发的监督下,佣工们忙着把纸花绑在树上。树上绑了,又在亭台楼榭外绑上,凡能绑的地方都绑了。这些纸花剪裁极其考究,栩栩如生,要不是知晓个中究竟的人乍一见之下肯定会以为是真花,整个园子一下子真的成了百花齐放,要不是寒风呼啸让人不舒服的话,处身其中的话肯定以为置身在春天,处身在百花中。

宁生发大腹便便地走到一间屋里,屋里摆放着九九八十一朵硕大的纸牡丹花。说是纸牡丹花,那是因为这是用纸剪裁而成。但是,这牡丹与一般纸花大不相同,红白黛绿,姹紫嫣红,五彩缤纷,金光闪闪,原来是给喷以金粉,看上去富丽堂皇,很是气派,美不胜收。

“金牡丹!啊,真是太美了!”宁生发这个恶管家为眼前盛景惊呆了,忍不住赞叹,一双肥大的手不住搓动,在一朱金光闪闪的牡丹上摸了摸,闭起眼睛感受那种舒适感,道:“真是太美妙了。”

感叹一阵后,指挥佣工搬着金牧丹摆放各处。这园子本就给布置得富丽堂皇,再有八十朵硕大的金牡丹点缀其中更是难以言喻,说不出的美妙,让人心旷神怡。

“参见老爷。”宁生发一个肥大的身子忙跪在地上,对着一个身材高大的蒙古人行大礼,刚才那副在佣工面前凶神恶煞的样子全不见了,变成一只温驯的摇尾巴狗了。此人不是别人,正是贴儿烈,蒙古的洛阳守将。

“起来。”贴儿烈只说了两个字,道:“见过王爷。”

宁生发是个善于卖巧的小人,哪有不知道主子如此说话实是对他很是喜欢,高兴地道:“谢过老爷。”对贴儿烈身边一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行大礼,道:“奴才宁生发见过王爷。”

这个中年男子身材没有贴儿烈高,也没有他健壮,和贴儿烈站在一起,显得很是单薄,但是他自有一股威严,一举一动之间总是有一股威势透出,让人生出一种不敢仰视的感觉,淡淡地看了一眼象狗一样趴在地上的宁生发一眼,眼里很有厌憎之色,道:“你让开。”也不管宁生发的反应,大步走了过去。

中年男子身边一个五十多六十来岁的男子,身材如中年男子一般,有点嬴弱,一袭儒服,头戴儒冠,很是不屑地看了一眼地上的宁生发,跟着中年男子过去。

很明显,中年男子很是不喜欢宁生发,贴儿烈原本让宁生发荣光一下的心思是白费了,喝道:“还不滚开。”

“是是是,老爷,小的这就滚。”宁生发手忙脚乱地爬起来,就要滚开。就在这时,那个王爷回头看着他道:“人,有脚就要走路,不是滚。”

宁生发这个人没有读多少书,根本就不知道这个王爷在提醒他要活得象个人样,说白了就是看不起他那副奴才样,一个劲地道:“是是是,王爷说得对,小的,奴才有脚,这就走,这就走。”

王爷旁边那个儒生看着屁颠颠跑走的宁生发大摇其头,问贴儿烈道:“大人,你的管家是汉人吧?”

贴儿烈不解他的问话之意,还是答道:“窦先生明见,宁生发是汉人,人机灵,我就用他做了管家。”

儒生摇头,一副此言差也的样子,道:“大人,要是窦默没有错的话,这该叫奴性。你的管家对你是如此的奴性十足,没有一点做人的样子,在你治理下的洛阳百姓又会是什么样呢?他们也是不是如你的管家一样,对你听从?”

正在欣赏纸花的王爷看了一眼窦默,很是赞赏,道:“贴儿烈,你也是老臣了,于朝廷立有大功,当上体圣心,给老百姓一个人样的活法。”

这话大有问罪之意,贴儿烈虽然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也是知道王爷对他很是满,忙跪下道:“王爷明鉴,贴儿烈忠心卫国,出死入生再所不惜。贴儿烈治下的洛阳清平之地,没有匪盗,蒙汉亲如兄弟,相濡以沫,还请王爷明察。”他骄横残暴,做过的坏事不少,居然给他把自己说成圣人一般的仁人,真是让人难以置信。

王爷笑着扶起他,道:“贴儿烈,你言重了。我不是这个意思,我是说,你为政不要太猛,要知道苛政猛于虎。自从我大元入主中原以来,不少人以为可以为所欲为,烧杀抢掠之事不断,中原百姓是苦不堪言,怨声载道,父皇圣明之君,早有知闻,此次要我南下中原,为的就是约束这些不法不仁之事。如有作奸犯科者,决不轻饶!”

他的话说得很是平静,和朋友之间谈心没什么区别,但是,贴儿烈却听得出他话中的坚决之意,要是他干的那些事一露出来,那还得了,脑门上不由自主地渗出了冷汗。

王爷接着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中原既为我大元所有,中原百姓也就是我大元子民,不可不善待之。唐太宗说得好,民为水,君为舟,民可以载舟,也可以覆舟。中原百姓数倍于我蒙古,要是不善待他们,他们给逼得走投无路,揭竿而起,南朝还没有出兵,我们先乱起来了,南朝趁势出兵,你我还能在洛阳赏花吗?”

“王爷英明,贴儿烈谨记教诲。”贴儿烈心惊胆跳地说。

也吓得他够了,王爷淡淡一笑,犹如春风般和煦,道:“奇花堪赏,美景当前,我们却尽说这些军国之事,有煞风景,太俗了!太俗了!来来来,我们来赏花。”拉着贴儿烈走到一株金光灿灿的牡丹面前,道:“这是姚黄。金碧辉煌,色如黄金,名不虚传。这花光彩灼灼,必是魏紫;喷红吐艳,必是洛阳红;墨里含紫,必是烟绒紫;碧绿如玉,必是豆绿;红则娇艳,白则如玉,红白相衬,各擅胜长,必是二乔。”

这位王爷性喜花卉,把牡丹中的名花一一说出,如数家珍般娴熟,没有一点错误,窦默抚掌称妙,道:“王爷妙人,妙妙妙!”一副赞赏不已之态。

贴儿烈听得出来王爷很是喜欢,心里大为高兴,刚才给王爷吓得扑扑直跳的心儿不再跳了,赞道:“王爷博闻洽识,奴才佩服。奴才久在洛阳,还不能如王爷这般说出牡丹中的极品,佩服佩服。”他这话半真半假,他是粗人不喜欢花卉,注重杀伐之事这点没错。并不是说他对洛阳牡丹没有研究,再没有研究,在洛阳这么长时间说出几种名花当然不会有问题。

“这都是窦先生教导有方,要不是先生教导于我,我哪里知道这些。”王爷也很是高兴,道:“洛阳牡丹天下驰名,今日一见果是不虚。先生,洛阳牡丹有一个传说,先生可知?”

窦默笑道:“王爷说的是武则天贬牡丹到洛阳的故事吧。”也不等王爷答复,摇头晃脑地吟起来:“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传说,武则天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里饮酒作诗,写下这诗。百花慑于皇命,竟然开放,独有牡丹不开。武则天一怒之下把牡丹贬到洛阳,是以洛阳成了牡丹的聚集地。

“然也,然也。”王爷抚掌称妙,吟道:“绿艳闲且静,红布浅复深。花心愁欲断,春色定知心。”这是王维咏牡丹诗。

窦默拍掌吟道:“繁绿阴全合,衷红展渐难。风光一抬举,犹得暂时看。”这是元稹的诗。

牡丹雍容华贵,在王维眼里却是如此的忧伤,元稹的诗也如王维一般,蕴含忧伤之意,与此情此景大为不合。贴儿烈读书不多,品不出其中的真意,见二人诗兴大发,还以为二人高兴,拍掌赞道:“好诗!好诗!”

他的话一落,王爷脸一肃,问道:“贴儿烈,现在正是天寒地冻之季,哪来的百花?你能给真金说说,这些纸花,还有金花是如何得来?”

这话大含问责之意,贴儿烈哪有听不出来的道理,正要回答,一个洪亮的声音响起,道:“我知道。这花都是华夏百姓的民脂民膏!鞑子无道,全在这些花中了!”

真金,窦默他们定睛一瞧,一个大汉大步进门,他身后跟着不少大汉,个个一身的骠悍气息不说,还有浓重的杀机。在这以外,还有怒气,不善的眼光看着这些纸花,恨不得立时将其毁坏。

这些大汉人人都不俗,走在头里的大汉更是其中的翘楚,真金大为赞赏,一抱拳道:“在下真金,请问壮士高姓大名?”

大汗浓眉一轩,道:“大宋特种部队许光汉是也!”

南宋的特种部队这几年战绩卓著,名震遐尔,就是蒙古人也是久闻大名,没想到他们竟然敢来到中原的心脏洛阳,还出现在重兵把守的贴儿烈家里,这种震憾效果有多大,只要看看窦默张得老大的嘴巴就知道了。

不仅窦默惊得嘴巴张得老大,就是贴儿烈这个久经战阵的人也是惊呆了,都不知道发号施令把许光汉他们拿下。

真金先是一惊,继而点头赞道:“百闻不如见面,南朝的特种部队真金是久闻大名,许将军的威名更是如雷贯耳,早盼一见,以慰生平,没想到竟是成真。”感叹一番,问道:“许将军此来,不知道有何贵干?”

“杀人!”许光汉只说了两个字,一下拔出宝刀,一道匹练般的刀光直向真金劈去。

要是这刀砍实了,真金就是有一百条命也别想活,窦默一下挡在真金身前,喝道:“快,保护太子!”

这个王爷不是别人,正是忽必烈的儿子,蒙古的储君,真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