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二百十三章 郭侃的末日

重生之宋武大帝 第二百十三章 郭侃的末日

作者:殷扬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8:41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重生之宋武大帝 !

第二百十三章 郭侃的末日

“兔崽子们,打起精神,把南蛮杀光,皇上会赏给你们美女、发光的金子、好看的丝绸、会做美食的疱厨。”哈哈儿骑在马上,挥着手里的弯刀,大声吼个不停,激励军心:“皇上已经说过了,打了胜仗,这里的东西都是你们的。女人胸脯的温暖可以任由你们享受,美丽的珠宝任由你们取用,美味的食物任由你们食用,好看的丝绸任由你们里三层外三层地穿。兔崽子们,快点给我冲啊。”一拍马背冲了出去。

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重赏之下必有死夫”,这话很是有道理。蒙古军队给包围了,处于下风,士气自然是要降低许多,军心有些不稳,虽然郭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仍是没有完全恢复。哈哈儿这一蛊惑,问题就不一样了,原本还有些死样倒气,没多少精神的蒙古军队眼里射出贪婪的光芒,齐声呐喊,飞也似的冲了出去,跑得比兔子还快。

一支军队战败,失望情绪比瘟疫还可怕,飞快地传递。同样,当一支军队的士气开始振作时,也会飞快地传递。哈哈儿这边的士气大振,很快就影响到其他军队,特别是那句“这里的东西都是你们的”一语,更是让人蒙古军队士气大振,无不是鼓足了劲,想狠捞一把。

贪婪的吼声,动地的呐喊,无边的杀声交织在一起,汇成一首罪恶之歌,蒙古军队象海潮一样向第一道阵地冲了过去。

站在山岗上的杜大用把这一切看在眼里,这位一向冷静,甚少动怒的战略家脸上闪着怒气,冷冷地说了句“鞑子其心当诛!”对身边的炮手们道:“你们都看见了,都听见了,这就是贪得无厌的鞑子,他们在中原做的坏事不知道有多少,现在是我们用手里的武器为老百姓讨回公道的时候了。开炮!”

血性与热血是军人的最基本要求,宋军把蒙古军队的嘴脸看在眼里,气在心头,早就气愤难已,即使杜大用不说他们也知道该怎么做,齐声道:“开炮!开炮!”

随着他们的喊声,一片火网出现在空中,直向蒙古军队里落去。一阵惊天动地的爆炸声过后,地上出现一个又一个的弹坑,不计其数的残肢断臂,飞溅的鲜血,不知道有多少蒙古军卒丧生。

火炮是蒙古军队的恶梦,先前,哈哈儿告诉军卒南宋的火炮已经给蒙古军队摧毁了,军卒们信以为真,没想到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南宋不仅有火炮,数量还不少,蒙古军卒们吓得呆住了,发财的美梦破灭了。

哈哈儿之所以敢于告诉军卒南宋没有火炮,是因为依照郭侃的判断,南宋根本就不可能在他们发起反攻之前部署好火炮。哈哈儿对郭侃的判断历来不会怀疑,心想既然是这样,何不编个故事,激励一下军心,才有那样的谎言。

事实胜于雄辩,在南宋火炮的轰鸣声中,哈哈儿的谎言不攻自破。杜大用特别善于抓住机会,命令军卒们喊道:“鞑子,快来吧,来尝尝我们火炮的厉害!”

事情到了这种地步,就是猪都知道南宋的准备非常充分,蒙古军卒才不会冲上来送死,攻势马上就给遏止住了。

哈哈儿一见不妙,大声吼道:“兔崽子们,快冲啊。你们就不想发财了?”

他这不是是废话吗?谁不想发财?可是,有福发财,却无命享用的事情任谁也不会做,军卒仍是不愿意往前冲。哈哈儿火了,手里的弯刀幻成一道弧线,一个军卒的脑袋就搬家了。

他不砍还好,一砍问题就大了,因为宋军的火炮打得很凶,冲上去是送死。哈哈儿一个人杀,哪里杀得了许多,后退比前进活命的机会更大,当然是后退了。蒙古军队的攻势来得快,退得也快,好象退潮的海水一样汹涌着退去。

就在这时, 蒙古军队的后阵发一声喊,一阵惊天动地的蹄声响起,一支不下万人的蒙古骑兵挥着手里的弯刀,对着后退的军队冲去,嘴里喊道:“后退者死!前进者赏!”后退者死,他们是说到做到,一个冲锋下来,地上多出了一地的尸体。

这支骑兵明显受过良好的训练,一个冲锋完了,马上又集合起来。这次不同了,在他们的阵中,一面郭字大旗出现,郭侃半躺半卧在软榻上,右手一挥,这支骑兵呐喊道:“后退者死!前进者赏!”又开始了死亡冲锋。

死于这支骑兵刀下的尸体已经很好地说明了后退者的下场,蒙古军卒不敢再后退,发一声,呼啦啦对着宋军冲了过去。督战的骑兵好象瘟神一样,骑在马上,跟在后面,随时准备收拾后退的军卒。

有了这支骑兵的督战,蒙古军队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狠命地冲锋,刚刚退却的海潮再次出现,直冲宋军阵地。

迎接他们的是不计其数的手榴弹和破空而至的炮弹。在宋军密集火力打击下,蒙古军卒成片成片地倒下,地上的尸体越积越多,堆得象山。

在后面督战的郭侃脸上没有一点表情,即使他脸上有变化,由于毁容也是看不出来,不断地命令蒙古军队冲锋。

他也是没有办法,郭侃尽管拥有神人的称号,毕竟不是神人,在这种情况下除了不计代价杀出一条血路外,没有更好的选择。依照他的判断,即使宋军部署好了火炮,也不会太多,要是时间长了,那么宋军的火炮就会越来越多,那样的话,希望就更加渺茫。

事实证明郭侃这个神人的判断是正确的,因为宋军的火炮越打越猛,越来越密集,不用想都知道宋军部署好的火炮越来越多,他成功的希望越来越渺茫,郭侃的瞳孔越缩越小。

“报!”探子飞马赶来,从马上跳下来,喘口粗气就要报告情况,旭烈兀挥手阻止他,从侍卫手里取过一个装满马奶酒的袋子,扔给探子道:“你先喘口气。”

探子万万没有想到旭烈兀居然要赐给他马奶酒,这可是无上荣光之事,激动得连话也说不出来,一个劲地给旭烈兀叩头。旭烈兀挥挥手,一个侍卫跳下马,把这个幸运的探子拉起来,拔开塞子把袋子递在他手里。

旭烈兀凶残冷酷成性,一次性可以屠杀上百万人,但是他在收拾军心方面的确有一套,不得不承认这点。他已经做到这种程度,这个探子要是不给感动得涕泪横流就不对了,流着眼泪道:“可汗!”再也说不出话来。

收拾军心方面,历史上那些名将各有一套,人之不同,做法也不尽相同。最普遍的莫过于与士卒同甘共苦,与士卒同吃同饮同住同宿,这样的将领在中国历史上,在世界历史上不在少数。

当然,也有与此大为不同的人,他的做法刚好与此相反,比如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霍去病,他的做法与任何人不同。要他和士卒同甘共甘,同食同饮同住同宿同衣,想都别想,《史记》《汉书》一再记载他少年富贵不恤士卒,到了冬天他穿着暖和的狐俅,而士卒却有冻死的。他指挥的一系列战争中还出一些事情,有士卒给饿死,而他吃不完的美食乱扔乱倒,太浪费了,《史记》《汉书》对他的这种做法很有非议。然而,我们又不得不承认,他的军队总能打胜仗,而且其中不乏以少胜多、以弱击强的经典之作,究其原因,他做到了四个字“赏罚分明”,在他的军队,有功必赏,有过必罚,决无例外。

在这以外的另一种做法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变态的做法,这要数吴起这位与孙武并列的大军事家了。士卒背上生了疮,他用嘴给士卒吸脓水。这事让这位幸运士卒的母亲知道了,痛哭不已。有人就问这位母亲,能得到吴起这位大将军的如此垂爱,应该高兴才是,你哭就没道理了。这位母亲说他的儿子必然会战死疆场,他是在给儿子哭丧。事实证明,这位士卒真的是壮烈死在战场上。

旭烈兀如此做法与吴起的变态的做法差相仿佛,吴起与士卒同苦共苦是历史上出了名的,是以他的军队总能打胜仗。然而他的做法却受到指责,有人说他太不象话,没有一个当将军的样子,一个大将军怎么能和士卒混在一起。一个探子和旭烈兀比起来,相差了十万八千里都不止,他却给以如此荣光的赏赐,任谁都想不到,同时,也让人羡慕不已。

“你们可以把这事说给将士们知道,告诉他们,只要他们立功,本汗是不会吝啬任何的赏赐,马奶酒,奶酷,羊牛,黄金,丝绸,女人,奴隶,都是你们的。”旭烈兀从将士们艳慕的眼光中读出他们想要什么,抓住机会收拾军心。

众将自然是无话可说,齐道:“遵令!”

探子喝了一口马奶酒,把塞子塞上,小心地把马奶酒收起来。

旭烈兀问道:“本汗赐给你的马奶酒,你为什么不喝?”

探子感动无已,道:“可汗,我是想留着慢慢喝。”

“嗯,你说下情况。”旭烈旭很是赞许自己的表现。

探子马上道:“启禀可汗,郭侃大军现在的处境相当危急,南朝已经突破他五道阵地了,他的军队伤亡惨重。”

郭侃处在重围之中,遭到宋军的围攻是情理中事,这点旭烈兀是一点也不怀疑。让他吃惊的是郭侃居然是败得这么快,以他想来,郭侃毕竟是郭侃,即使他不利,无法突出重围,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支撑一个月不成问题,没想到才短短几天时间就宋军突破了好几道阵地,太出他的意料,道:“说详细点。”

“一开始,郭大人以为南朝会象以往一样,在攻击之前要进行炮击,下令把军队撤出阵地。没想到,南朝这次的打法与以往的任何一次都不同,没有进行炮击,直接进攻,拿下了第一道阵地。”探子开始汇报情况。

忽秃忽很是气愤地道:“这个郭侃,亏他是神人,把军队撤离阵了,不是明摆着把阵地拱手送给南朝嘛。”

他的话说到众将心里去了,尽皆附和道:“是呀!这还是神人?”

旭烈兀却另有解读,道:“忠和的做法并没有错。炮击与不炮击,这点可虚可实,要是不把军队撤走,南朝必然是炮击,损失会很重。错不在忠和,错在忠和忽视了他的对手,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对手,其才只在忠和之上,不在其下。南朝的主将除了张世杰以外,还有谁在南线?”

“高达。”探子马上回答。

旭烈兀马上否决道:“不会是高达。高达能征善战,是南朝一员虎将,可还不是忠和的对手,张世杰也不可能打败忠和,而是另有其人,难道是南朝的皇帝的在南线?”

“不可能吧?南朝皇帝明明在东线。即使他要遥制南线,也不可能这么快。”罗思可马上发表现看法。

旭烈兀点头道:“这话有道理。”想了一下,道:“是他!”

郭侃尽管吃了不少败仗,在蒙古军中的威望仍在,无法动摇。他当年跟随旭烈兀西征,博得神人称号,旭烈兀这些部将对他很是服气,没想到他现在居然给人算得死死的,对这个能人他们自然是很想知道,一齐看着旭烈兀,是想听答案。

旭烈兀明白他们的心思,没有让他们失望,道:“这人就是杜大用。”

杜大用其才绝高,但是他大多数时间却在幕后,还没有亲自带兵上过战场,是以蒙古人对他的印象不深,众将闻言之下,很是不以为然。忽秃忽道:“就是那个二十多岁的娃娃?乳臭未干,他能是忠和的对手?”

他这话马上得到众将的支持,道:“是啊。”

旭烈兀就是旭烈兀,他的表现却是另任何人都不相同,冷冷地扫视了众将一眼,道:“本汗要告诉你们,自古有言‘莫以成败论英雄’,现在本汗要告诉你们的是莫以年龄论英雄。你们平生不读书,对汉人的事知道得太少了。汉人中有一个娃娃英雄,叫甘罗,十二岁时出使一趟赵国,为秦国拿回五座城池,没有用秦国的一兵一卒,你们说算不算英雄?”

甘罗十二为相的故事传为千古佳话,然而人们却忽略了秦始皇的魄力,他敢于启用只有十二岁的甘罗。要是换个人的话,可能只会把甘罗的话当作无忌的童言,根本就不会重用他。

拿下五座城池,至少要出动数万大军,血战数场,伤亡不少才能做到,对于这点众将心里有数得很。不费一兵一卒就做到了,不能不承认甘罗是一个大英雄,尽皆道:“算。”

“汉人还有一个著名的英雄,叫霍去病,十八岁时带领八百壮士,脱离主力一千多里,杀了匈奴两千多人。他二十岁时就带领汉军进攻河西走廊,两次的总兵力不到三万,却打垮了河西走廊上匈奴二十四万军队。”旭烈兀继续教训他的部下,道:“他没有后方,没有辎重,没有补给,没有援军,你们有谁能做到?”

对于这点,众将有自知之明,自忖做不到,尽皆默然。

旭烈兀告诫道:“你们永远要记住本汗今天说的话:英雄没有年纪的限制,只有功勋的多与少!”

“谨记可汗教诲!”众将不敢不遵。

“后来呢?”旭烈兀问探子。

探子接着汇报道:“回可汗。郭大人发觉上当,马上调集军队反攻。”

“趁南朝还没有站稳脚跟,火炮无法发挥威力的时候进攻,时机选得不错。”旭烈兀称赞道:“忠和就是忠和!”

可是,探子接下来的话让他淋了一头的冷水,探子说的是:“可是,郭大人的进攻给火炮遏止住了,南朝的火炮好象不要钱似的,不住地倾泄,我们的人死了一片又一片。”

旭烈兀尽管冷静,始终保持理智,不为情感左右,也是忍不住惊奇地道:“南朝用火炮轰炸?”他也如郭侃一样判断,没想到事情大出意料,由不得他不惊奇。

“是,可汗。”探子接着道:“郭大人亲自率人督战,杀了一万多人才稳住局势。我们的人不断地给炸死,又不断地冲,后面的踩着前面的尸体向前冲,可是就是拿不下阵地。”

罗思可马上发表看法,道:“这个郭侃,他居然如此不爱惜士卒。”

旭烈兀挥手阻住探说下去,道:“我帮你说,郭侃不为所动,依然下令进攻,直到实在没办法才不得不撤退。由于死在炮火下的士卒过多,士气大受影响,南朝在火炮的支援下,一举突破他五道防线。而现在的忠和,能坚持的时间扳着指头都可以数出来。”他说得很好听,说直白点就是郭侃的末日到了!

他虽未亲临现场,却说得丝丝如扣,探子惊讶得张大了嘴巴合不拢。

想了一下,旭烈兀道:“我们得改变一下我们的做法,我们不能就这样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