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历史 >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 124 一辞一让

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124 一辞一让

作者:学徒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4-26 15:59:47 来源:笔趣阁顶点

biqugedingdian,最快更新纵横三国之我是张辽 !

文远转过头去。冲献帝躬身一拜道:“陛下。臣听闻今日有人有人上表。奏请陛下给臣晋爵为晋公。”

文远这一上殿。周身散发出的强大气场就让之前还喧闹杂乱的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连刘协都迫于这沉重的压力。连连点头道:“确有此事……”

文远眯眼一笑。淡淡道:“陛下三思。此事似有不妥。本朝历來并无外姓之人封公的先例。臣何德何能。敢据此高位。”

刘协接口道:“大将军说的是……呃不。大将军太谦虚了……”话说到一半。刘协才觉着有些不对。慌忙改口。

这时议郎华歆忙站出來道:“大将军何必自谦。大将军自下曲阳起兵以來。讨董卓、灭袁绍。平张燕、破公孙。南向则曹操俯首。北讨则胡虏称臣。天下敬仰。四海之内莫敢不从。大将军立下如此流传千古之功业。连上天都降下吉兆。依我等看來主公晋爵晋公众望所归。”华歆的话掷地有声。殿上群臣顿时跟着可劲的附和。之前几个反对的大臣见文远在侧。气势早为之泄。站在那面色难堪的沒有吭气。

“你是何人。”虽然已经知道此人的身份。不过文远装作并不认识。华歆刚刚从东吴孙权处调任中央不久。沮授他们选择劝进的第一枪由华歆打响。估计就是看中了他的特殊身份。

初來乍到。与朝堂上的各派系并无深厚的关系。

华歆道:“区区平原华歆。参见大将军。”说着不卑不亢行了一礼。

华歆字子鱼。平原高唐人。乃是当时的名士。和北海管宁、邴原年少游学时成为好友。时人号三人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说到管宁和华歆。历史上还有个非常有名的典故。管宁、华歆为友后。一日一同园中锄菜。掘出了一块金子。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有一次管华歆和管宁同席读书。突然听到外面有人乘坐着华贵的车驾经过。管宁读书如故。而华歆却伸头向外张望。于是管宁割席分坐。对华歆道:“子非吾友也。”

这个典故就叫割席断交。

所以虽然华歆长相儒雅。这一礼鞠得不卑不亢。恰如其分。可文远还是从华歆的眼神中看到一丝热切之意。文远暗暗一笑。此人的功名之心。只怕比王越也不遑多让了。

“你所言虽然不差。不过……”文远眯眼笑着摆手道:“这都有赖我天子洪福。大汉声威。况且现在还不是骄傲自满、止步不前的时候。天下未定。南阳刘备、江东孙权、荆襄刘表、西凉韩遂、汉中张鲁、益州刘璋。这些人皆割据一方。不服朝廷诏令。真若是到了天下一统的时候。天下百姓同享太平。了我生平所立之志。如此我便此生无憾了……”虽然文远嘴上谦虚。不过被臣下历数自己这些年打拼获得的成绩。相信换做任何人此时心里都会暗爽的。

而且这番话也顾全了天子的颜面。让刘协看着文远都觉着顺眼了几分。心里暗忖:“难不成是我错怪了张爱卿。”

“听张辽之言。竟似有功成身退之意。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岂不是……”伏完则是从张辽口中听出了另外一层含义。如果张辽能忠心汉室。不论他是在朝为官还是下野归隐。对大汉简直就是惊天之喜。

“这……”华歆顿时糊涂了。沮授交代他负责提议晋封大将军为公。并沒有说过大将军会拒绝自己的提议。因为在他看來。大将军张辽迟早会代汉自立的。可是现在怎么是这样。难道大将军真的只是想做一个愚忠之人。如果传闻中威凌天下的大将军张辽只是一个思维僵化。固守不变之人。那这样的人就未必值得效忠了……

华歆看不懂文远的心意。殿上的绝大部分朝臣同样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有沮授、贾诩、董昭少数核心之人知道文远拒绝的原因。

“大将军。其实华子鱼说的也不无道理。自古有功者赏。大将军为我大汉立下如此彪炳功勋。如果得不到封赏。如何还有人愿为我大汉效力。”献帝这番话说的半真半假。既沒有答应什么。也恰恰能表达自己对文远的一丝歉疚之意。

或许自己真的错怪他了。其实相比董卓、李傕、郭汜这些人。大将军对他还是一直比较恭敬的……

文远很装B的摆手道:“陛下谬赞了。为平定乱世。还万民一个朗朗乾坤。这些都是臣分内之事。陛下不必理会臣下们的妄议。臣一片赤诚。从未为自己的官禄爵位考虑。”

“大将军……”刘协听得心情激动。禁不住走下御座上前攥住文远的手。那眼泪哗哗的……

文远不无鄙夷的看着刘协。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只想着大汉的基业。只顾念着如何保全自己的天子地位。几时想过乱世中挣扎受苦的黎民。这样高高在上的天子。有什么值得扶保的。

文远又对朝上众臣道:“你们。也休要在这里胡言妄语。扰乱圣聪。有这份功夫。就该想想如何辅佐陛下早日平定乱世。为天下万民谋利。”众臣闻言唯唯诺诺。不敢反对。那些打算依附文远换取荣华富贵的大臣莫不沮丧叹息。

说罢。文远向刘协告了个罪。拱手下朝离去。

在走过华歆身边的时候。文远问道:“你现在官居何职。”

华歆正被文远的话惊得目瞪口呆。垂头丧气。有气无力答道:“下官现暂居议郎之位……”

文远神秘一笑。故作沉吟道:“看你还有些才名。只是此次劝进有些稍欠考虑。这样……罚你入将军府做个掾吏。”

“呃……下官遵命。”华歆先是一愣。接着眼中顿时一阵狂喜。但凡工于权谋之人。都是心思灵敏之辈。华歆自然也不例外。汉末议郎隶属于光禄勋。品秩为比六百石。高于侍郎、郎中,职司是顾问应对。无须轮流当值。充当守卫门户等工作。却可以参与政事。在中央已经属于中层官员。比起大将军府的一个小小掾吏可是高出好几级。

可是有沒有实权并不是靠品秩决定的。就像如今的朝会其实更多只是一种摆设。朝廷真正颁布的各项举措政令都是有大将军府决定的。华歆能踏足大将军府任官。就说明他得到了大将军的认可。可以真正参与朝廷大事的制定、参与。文远这么说。分明是明降暗升之举。这岂不是说明。文远非但不责怪自己劝进。反而暗暗嘉许。

想通这一点的华歆顿时欢天喜地。虽说眼下品秩是被贬了。可是谁不知道。进了大将军府就成了大将军的亲信。日后仕途还能不青云直上。一帆风顺。

看着华歆激动莫名的表情。文远微笑着从勤政殿走了出去。自己这一手释放出來的信号相信许多人都能明白用意。华歆因劝进之功进入大将军府当官。相信过了今日。那些希望依附自己的朝臣会更加疯狂的向天子进言的。

这一切都是沮授和贾诩两个老狐狸计划好的。围得就是造势让自己进位。今日这第一辞一让所走的路子是官。而第二步则是民。

朝会刚散。朝上关于廷臣奏请天子封大将军为晋公的消息就不胫而走。传遍整个邺城的大街小巷。听闻这消息的百姓欢欣鼓舞。纷纷踊跃支持大臣们的提议。可是在听说文远拒绝了朝臣们的好意之后。百姓不禁为之喟然叹息。

要说这生活在河北地面上的老百姓。哪一个沒受过文远的恩惠。不说河北四州差不多达到半数的军户。就是寻常民户。这些年生活的也远要比其他地方的百姓安逸。大家都是从动荡不堪的苦日子里过來的。哪有不对文远感恩戴德的。

所以在河北百姓看來。哪怕文远就是做皇帝对他们來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事情。更何况这一个晋公的封号。在他们看來这根本就是大将军应得的。

所以当听说大将军拒绝了文远的好意之后。邺城百姓莫不觉得惋惜。觉得朝廷对大将军的赏赐不公。随着消息像涨了翅膀一般向四周扩散。先是邺都、接着是巨鹿、然后是整个冀州。渐渐的整个河北之地的百姓都听说了这个消息。一时间各种版本的流言漫天飞扬。有赞叹大将军深明大义的。但更多确实替文远鸣不平的。更有传言称天子忌惮大将军权势太大。有意褫夺他的权力。甚至还有传言天子要将大将军置于死地。

人就是这样自私的生物。如果不是关乎自己利益的事情。一般都会表现的冷漠。并不关心。而一旦牵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寻常人是很难冷静割舍甚至判断的。

很幸运。文远就是河北四州七百多万百姓的切身利益。谁敢动文远。就是和河北四州的百姓为敌。于是在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百姓心中对朝廷、对天子的不满如同汹涌的潮水一般迅速汇聚。只要撕开一道缺口。民意就会如决堤之水汹涌而下。给大汉朝廷來一次前所未有的震撼冲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