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穿越之福星高照 > 第十一章几件大事

穿越之福星高照 第十一章几件大事

作者:信用卡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1:28:21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徐鸿达带着妻儿老母回了县城,先找了家酒楼点了几样菜让徐婆子、宁氏带着两个闺女先去垫垫肚子,自己家去花了些钱请了隔壁两个婆子将屋子里里外外收拾了一番,又点了火盆,待把屋子都烘的热乎乎的,才去叫了辆车把人接家来。

如今媳妇有了身孕,弟弟又在家里忙着买房子买地的事儿,因此找宅子的事就落在了徐鸿达身上。翌日一早,徐鸿达叫了个街面上的经纪来,问他哪里有二进宅子租。

那经纪笑道:“二进宅子租的人比较多,我手上现还有五处,两处离县衙不远拐个弯就是;另有两处在桑北街上,离着县里最热闹的酒楼铺面都极近,就是这几处价格贵些;另有一处在阳岭山附近,只是那地界略僻静了些,但倒因此比旁处的二进宅子都略大些,里头还有个小花园,价格也划算。”

徐鸿达一一记下了去问宁氏,宁氏笑道:“阳岭山下就很好,那里肃静不说,半山腰上就是县学,来往也方便。”

徐鸿达道:“只是你再去铺子就远了些。”

宁氏道:“无妨,原本我也不太常去,如今有了身子,更是少出门才好。今年铺子多了好些人,等每回做好了胭脂,叫小叔打发人来家里取就成了。”徐婆子也点头称是,在她眼里,赚再多银子也没有儿子读书重要。

一家人商议定了,徐鸿达就揣了银子跟经纪去看房子。过了大半日,徐鸿达才风尘仆仆地回来,一进门就笑:“租好了,已经雇了人打扫,又买了炭火去烘房子,过几日就能搬过去。”

宁氏忙给他端来一直温着的茶饭,徐鸿达三口两口吃了,又和宁氏说:“就在山脚下不远,往常从县学家来也路过。不过里头确实略大些,你怀了身子劳累不得,不如趁机采买几个婆子丫头的使。”

宁氏早有此意,不仅如此,她还盘算着单独买十个伶俐手巧的小丫头帮忙做胭脂,比亲戚更得用不说,关键是签了卖身契更加可靠。

两人商议了,又叫了口碑比较好的一个姓王的人牙子来,那王婆子一进来就笑:“奶奶找我再错不了,我手里的丫头都伶俐着呢。”又朝徐鸿达行了个礼,“这位是读书的老爷,也该买两个书童才是。来往有个传话的人不说,等进京赶考使也有个使唤的人。”

宁氏笑道:“这位妈妈说的是,有那机灵的小子,一会给我们推荐两个。”

王婆子拿起帕子一笑:“奶奶放心就是。”说着叫上五个二三十岁的妇人,“奶奶要找个灶上的,这五个都会厨艺,除了这个婆子家里有个男人,其他家里都没什么牵扯,签长契短契都成。”

宁氏叫上前看了手脸,又细问家里是哪里的?为什么卖身?还有什么亲戚?擅长做什么菜?又叫朱朱把她们带到厨房,一人做一道菜。自己则去请了徐婆子到厨房,一个是看哪个手脚麻利,再一个就是看看谁做的菜好。

徐婆子听了兴致勃勃,大手一挥:“你放心去选丫头就是,这里交给我了。”

王婆子知道宁氏要买十来个丫头,所以特意带了三十个**岁的丫头让她挑选。

宁氏在刘家当大丫头时候,不知带出来多少小丫鬟,打眼一瞧就知道哪些是木讷哪些是不安分的,把这些叫到后边去站着。剩下的取了些旧布来,看她们穿针引线做活的架势,选了十五个手脚伶俐的出来。

略微等了片刻,徐婆子那边看中了两个,正在犹豫不决。宁氏过去一问,徐婆子说:“这个做的菜地道,手脚也利索,不浪费东西;那个做的菜色我没吃过,偏还很顺口,吃了还想吃,就是她家有一个男人也得一起签契才肯。”

宁氏笑道:“索性都留下来,等三堂嫂一家子来,再加上这些丫头小子,二十来口人呢,一个厨娘怕忙不过来,她男人就叫看门房好了。”

徐婆子点了点头,说着就去摸袖子里的暗袋:“就这么着,要是银子不够,娘这有。”

宁氏忙按住她的手:“我的钱够使了,等若是手紧了,自然会和娘说的。”

徐婆子趁势松开了手:“那成,你可千万别和娘客气哈,娘的钱将来都是你们的。”

买了这些人,再加上徐鸿达挑的两个书童,这小小的宅院已经住不下了,宁氏打发厨下的王婆子到街上找来一家棉布店的掌柜,定了三十套现成的被褥,又给这些人每人新买了两身衣裳。自己这边暂时留了五个人,剩下的先去新宅子安顿下来。

宁氏这边盘点了嫁妆都封箱装好,日常用的都造册装箱,收拾了三天才弄利索了,叫了几辆车,拉着满满当当的东西往阳岭山驶去……

……

马车走了大半个时辰,才慢悠悠地停了下来,青青掀开帘子就着她爹的手往下一跳,先跑到宅子东南角的大门前,几步走完了五阶踏道,推开了白板大门,入目的先是一座雕刻着青松图案的照壁,左右各一排倒座。

穿过西边的圆月门,又见一道垂花门,两边的东西厢房各有一道游廊与正房相接。正房后头有一小小的庭院,连着园子和后罩房。

逛完了左边,青青又从庭院的小门穿到宅子的东边,却是一个小小的院子,一个朝南的屋子带着两间小小的厢房,虽地方不大,但十分精致。出了这个院子往前就是一个园子了,园子虽然不大,难得的是中间有个占地两亩的小池塘。

徐婆子跟过来一瞧,不过是些没有叶的树、奇形怪状的石头,便没了兴趣,嘴里嘟囔着:“这么大块地能造多少间房子,弄这些东西浪费了。”

青青笑起来眉眼弯弯,拉着徐婆子的手说:“如今天太冷了,才看着破败了些。等开春了花都开了,那才叫好看呢,到时候我陪祖母来赏花。”

徐婆子一边领着青青往回走一边说:“花有什么好看的,咱村里那田埂上、房子后头哪儿没有花,都是大片大片的,这城里人就爱弄这些没用的。”

青青说:“那花在别人家没用,在咱家可浪费不了,让娘采了做胭脂使。那池塘也不能空着,等天气暖了都养上螃蟹。”青青想起大闸蟹的味道来不禁吞了吞口水:“我就去年跟爹出去才吃过一回,爹小气,就给我吃了两口。”

徐婆子也没吃过螃蟹,但可知道那玩意不便宜,闻言连连点头:“好主意,吃不了还能卖钱!”

两个人逛了一圈回到正房,宁氏和朱朱两人正坐在一张红漆环板围子罗汉床上吃蜜水呢,见徐婆子进来,连忙下来,帮她解了外面的大棉袄:“园子里冷吧。”

徐婆子搓了搓手,也在罗汉床上坐下了,挪了挪屁股,左右瞧瞧,有些不满意:“不如咱那炕好,这不暖和。这还短,晚上也伸不开腿啊。”

宁氏道:“这个是白天坐着的,屋里有床,晚上我给娘灌上汤婆子暖脚,一样热乎。”

徐婆子听了穿了鞋又进里屋转了一圈,回来问宁氏:“咱咋住啊?”

宁氏忙说:“娘住着这正院,我和鸿达在左厢房,让青青和朱朱住右厢房。等三嫂子一家来了,叫她带着那群做胭脂的丫头住后罩房就是了。”

徐婆子摆手说:“这老二是做学问的人,哪能睡厢房,你们就住正房。”宁氏听了连忙推辞,徐婆子说:“你就听我的,我看那园子边上有个小院子,我住那挺好,肃静。早上起来,我还能围着园子转一圈疏散疏散,要不光在这宅子里头圈着,都该发霉了。”

既这么着,宁氏就不推辞了,打发丫头把徐婆子的衣裳箱子送过去,又让徐婆子选个丫鬟。徐婆子咧着嘴笑:“老了老了倒享福了。”随手指了一个身材敦实的:“就你吧,叫什么名字?”

“回老太太,我叫李大妞!”话音刚落,朱朱和青青噗嗤一笑,徐婆子也哈哈笑了两声:“甭问,肯定一屋子大妞二妞。”

宁氏笑道:“娘给她改个名字就是了。”

徐婆子其实也不会起名字,要不然当初朱朱也不会大妞大妞的叫了那么些年。不过当着这些丫头也不能落了自己“老太太”的身份,徐婆子想起自家地里种的最多的粮食,随口道:“你就叫麦穗吧。”

青青:……好名字,一听就实在。

剩下的丫鬟,宁氏留了两个,徐婆子主动帮忙起名:“一个叫石榴,一个叫葡萄。”这心思昭然若揭,直白的都不用猜。

到朱朱和青青这,就更让人无语了。朱朱人生第一次有丫鬟,兴奋地脸都红了,想了半天名字想起自己最爱的一道吃食:“叫糖糕吧。”

徐婆子一听这名字,比自己起的差多了,十分嫌弃地撇嘴:吃货。

青青小孩儿一个,十分有原则地拒绝了徐婆子帮她给丫头起的名字,自己有模有样地围着屋子转了一圈,终于想出了一个合心意的名字:“叫宝石吧!”

徐婆子瞅她:“你咋这财迷?”

青青看着徐婆子直笑:“总比叫高粱好听。”

宁氏听见婆婆闺女起的这些这风格各异的丫头名字,风中凌乱。

剩下的丫鬟要分到后罩房去做胭脂,宁氏遂以花为名,十个丫鬟分别叫芍药、素梅、茶花、海棠、瑞香、蔷薇、紫荆、玉簪、芙蓉、茉莉。

如今家里没什么事,也没有新鲜花瓣做胭脂,宁氏每天把这些丫头叫到一起来,从说话、行礼、走路等规矩一一教起。待两个月后,这些丫头不仅说话做事都十分有章法,就连走路的仪态也学的像模像样。

既然已经搬好了家,徐鸿达便不再管家里的杂事,自己在临着园子的倒座收拾出一间书房来,每日在里苦读,每隔十日就拿把写好的文章收拾了去县学给先生看,先生批改讲解了,徐鸿达回来琢磨透了再做新的。周而复始,转眼间就到了七月初。

眼见着考试时间一天比一天近,徐婆子给小儿子相媳妇的心都淡了,每日让厨房变着样的给徐鸿达做饭,自己亲自提了送到书房看着儿子吃。

徐鸿达自己倒不算紧张,他本也没把握一次中的,连县学的先生也说他的文章差几分火候,这次秋闱就当去历练一番长长见识。

差几分火候?徐婆子再不认字也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急的团团转,一会儿想着去庙里拜拜,一会儿想着不如去道观给文曲星捐些香火银子。青青看祖母一会儿一个想法,看着比她爹还紧张,便故意逗她说:“祖母,这两处都费银子也不知道好使不好使。要不你拜拜我试试?”

宁氏在一边挺着肚子正给徐鸿达做衣裳呢,闻言拿眼瞪她:“净胡说!”

谁知,徐婆子眼前却一亮,拍了一下脑袋道:“可是急糊涂了,把青青忘了,就是不知成不成。”

青青一愣,还以为祖母真要拜她,刚要推拒一番,事实却证明她想多了,徐婆子拽着她一股风似的往园子里跑,都快把青青累趴下了才到徐鸿达的书房。

徐鸿达见老娘气喘吁吁地领着闺女来,还以为有什么急事,脸色都变了:“难道青青她娘发动了?”

“不是!不是!”徐婆子摆了摆手,喘匀了气将青青抱起来塞徐鸿达怀里:“赶紧,抱一刻钟,准能考中!”

徐鸿达:……

青青:……

好歹父女两个相对无语的日子没过上几天,徐鸿达就收拾了行囊要带着两个书童去省城了。徐婆子、宁氏一遍又一遍的叮嘱徐鸿达,一遍又一遍的嘱咐两个书童照看好他的饮食起居。

待两人的话都说完了,青青举起一个如意结递给徐鸿达:“里头的石头是我在山脚下捡的,外头的络子是我姐打的,爹记得要挂在脖子上。”

“好!”徐鸿达满眼温情地接过小女儿的礼物,挂在了脖子上,摸了摸她的头,又嘱咐朱朱:“照顾好你祖母和娘!”又深深地看了宁氏一眼,依依不舍地上了马车。

送走了儿子,徐婆子就和失了魂似的,围着屋子转了两圈,还是有些不放心,遂和宁氏道:“找个道观去拜拜吧。”

宁氏道:“这阳岭山山顶就有一家聚仙观,听说里头就供着文曲星,不如我和娘去拜一拜。”

徐婆子看了看宁氏的大肚子,连忙摆手:“你老实在家吧,若你摔着碰着的,可了不得。叫朱朱在家陪你,我带着青青去就是了。”

既商议定了,徐婆子就带着青青吃了三天素食,又焚香沐浴,换了干净衣裳,方才往聚仙观去。

俩人天蒙蒙亮时候就出了门,如今时值八月,天气温暖桂花飘香,青青一路采着野花哼着不知名的曲调,一边时不时扶一扶徐婆子,怕她摔着了。走到半山腰时,见到了县学大门,徐婆子停了下来,朝着大门拜了三拜才又继续往上走。

徐婆子腿脚慢,从县学走到山顶的聚仙观足足用了大半个时辰,扶着腰喘匀了气,又让青青把手里的野花放在观外,俩人方才进去。

这聚仙观的主殿为三清殿,供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主殿后面左侧是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及雷部诸神,右侧是娘娘殿供奉王母娘娘、送子娘娘,泰山娘娘、海神娘娘、三霄娘娘。

徐婆子带着青青一路拜过去,又到左路的文昌殿拜了文昌帝君,祈祷儿子能高中举人,又让青青求了一签,得了个上上大吉,这才放下了心事。

到了家,徐婆子喜滋滋的和宁氏道:“放心就是,上上大吉的签,保准能考中。我还帮你拜了财神爷,保佑你的铺子多赚银钱。”

宁氏闻言也满脸笑容:“借娘吉言。”

二十来天后,徐鸿达回家了,一面修养身体,一面等着放榜日的到来。

小剧场1:

青青跪在娘娘殿的蒲团上,趁着徐婆子祈祷两个儿媳妇一举得男的时候,青青也暗地祈求送子娘娘和三霄娘娘:拜托娘娘们给沣水村的大娘大婶们托个梦,就说我大伯娘和我娘怀的孩子是娘娘送的,实在与我和我无关!我真的不想让人觉得抱一抱我就能怀孕啊。

送子娘娘:……这个……

三霄娘娘:……额……

泰山娘娘、海神娘娘、偷偷看了王母娘娘一眼:……

王母娘娘:……熊孩子!

小剧场2:

青青:文昌帝君,保佑我爹考上举人!

文昌帝君:你不是捡了块福星掉落的运石给你爹了嘛!

青青继续祈祷:文昌帝君拜托了!

文昌帝君一挥手将徐鸿达的考卷拿到了手上:思路倒是有,写的略微差点事儿啊!

文昌帝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