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穿越之福星高照 > 第三十三章赴宴

穿越之福星高照 第三十三章赴宴

作者:信用卡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1:28:21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状元游街那日下午,沈雪峰回家后,就和沈太傅和沈夫人说了想陪状元郎一起回乡的事,依然是拿体验民情为借口。沈夫人愣了好一阵,方道:“若是未考上进士,出去游

学也不打紧。如今你官职都有了,不日就要到翰林院上任,这时候外出不太好吧?”

沈雪峰道:“我虽不是外地人士,但是我没成家啊,我也有假期。我想着和同一年的进士一起上任比较好。”看见儿子一脸坦然的说自己没成家,沈夫人怄的快要吐血了,一脸恨铁不成钢地拿手指戳他脑门:“既然你也知道自己没成家,我看你这几个月哪也别去,我前几天也相看了几家姑娘,内阁首辅孙大人的千金博学多才;礼部尚书王大人的嫡女,是个温柔的好姑娘,今年刚刚及笄;昌乐侯家的姑娘性格开朗,活泼娇俏。明日你去参加恩荣宴

等后日我在府里给你摆个宴席,把这些姑娘都邀请来,你趁着拜见各位夫人时候也顺便瞧一眼。儿啊,你今年都十八了,万不能再拖了。”

沈雪峰笑嘻嘻地应了声好,又说:“就是有心仪的姑娘也不能几个月内就成亲,我还是要出去转转的,我都和徐状元说好了,等他们家启程我就跟着去。”沈太傅捋了捋胡子,点头道:“昨日我叫人把徐鸿达从乡试的考卷都整理出来看了一遍。他乡试时考的平平,答的策问十分中庸,只有一些想法还算新颖,估计因为这才勉强没有名落孙山。而他似乎也有自知之明,连续放弃了两届春闱。今年的会试上,他的答卷十分出彩,策问每一句内容都言之有物,没有一句虚话空话,可见是个十分务实的人;殿试上,许多进士的文章以歌功颂德为主,而徐鸿达严谨地分析了当朝形势,并提出十条建议,可见他不是那种须臾拍马之人,皇上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和性格。

若是他邀你一同前往,你只管去就是。”

沈夫人闻言有些稀奇:“我听说这徐家也就往上三辈才有个秀才,勉强算个耕读人家,他哪里学的到这么多东西。”沈太傅道:“曾经的太子少傅李元明你可还记得?盛德五年时告老还乡后,在他家乡的玫城县学里当院长。他曾上了个折子,说玫城有个道长,十分博学多才,堪称大儒,因此向皇上举荐贤才。当初皇上也派人去招拢那个道长,谁知那个道长却以不愿意受拘束为名推拒了,听说这徐鸿达这六年便是跟那道长读书。原本我对李元明的说辞并

不十分相信,如今看来倒是我浅薄了,短短六年时间能教出这样一个学生,那个道长确实好学问。”

沈夫人点头笑道:“如此说来,这徐状元倒是有造化的。”她温柔的看着小儿子:“后日的宴席,我也给徐家下个帖子,请他全家一起过来坐坐。”

沈雪峰连忙起身向母亲躬身一礼,略有些撒娇道:“那母亲可照应好徐太太和徐家的两个姑娘,别让人为难了她们,否则我和徐状元可不好交代。”

沈夫人微微一笑,看着儿子的眼神带着些宠溺:“自然的,只是她们出身贫寒,乍一来咱们这样的人家里,怕会不自在。”

沈雪峰摇了摇头,言语间对徐家十分推崇:“这徐太太也就罢了,难得的是徐状元的两个女儿,母亲见了一定吃惊。”“女孩儿。”沈夫人心中一动,难道是瞧上人家姑娘,才成日里往徐家跑。沈雪峰不知母亲高估了他这个吃货,一味笑道:“徐家大姑娘做的一手好羹汤,原本我觉得祥瑞楼的蟹粉狮子头最好,可和徐大姑娘的做的一比,那可差的太远了;徐二姑娘不过九岁的年纪,却画的一手好丹青,他家书房那挂的那幅画就出自这小女孩之手,我看可不

比我爹那些藏品差。”沈太傅听儿子说一个小女孩的画比自己的藏品好,当即恼怒地冷哼一声,留下一句:“不知所谓。”就甩袖子走了,而沈夫人的心思全落在了徐状元家的大女儿身上。小儿子那么喜欢去徐家,到底是和徐状元知心相交,还是瞧上了人家的女儿?若是儿子相中了该怎么办?徐家底蕴太薄,虽说以后徐状元未来有可能前途无量,但那也是后话

了。在此时,他起码没有家族、姻亲能帮衬他;可若是不应,眼瞅着儿子十八了才第一次提起一个姑娘,万一他犯了牛心左性,给拖到二十去可怎么办?

沈夫人神情恍惚了两天,直到宴请宾朋那日,沈夫人才打起精神来,想着见见徐家人再做打算。对于沈家这次宴席,宁氏十分重视,历朝历代夫人外交都至关重要,自己可马虎不得。朱子裕上回送来的宫里的料子早已裁剪好了,做的京城如今最流行的款式,宁氏母女三人都装扮一新。宁氏头上带了一对金累丝蜂蝶赶菊花蓝簪,是京城的新鲜款式。簪首上三茎菊花上有一只蜜蜂和蝴蝶翩翩起舞,下面则是一支灵芝插在花篮里。朱朱

已是豆蔻年华的少女,青青也是九岁的大姑娘了,两人都梳了垂鬟分肖髻,朱朱带了一对珍珠的小簪,明媚大方;青青则是一对扇着翅膀的蝴蝶,活泼可爱。想着太傅府底蕴深厚,一般的俗物只怕也看不上眼,可珍惜贵重的东西徐家也没有,思想来去还是青青拿了主意,想着沈家爱画,便亲自选了自己的一幅画和一张字,作

为读书人家来说,这样的礼物最是文雅了。只是字画上头并未署真名,只有一个书香居士的号。这个号是青青自己起的,青青想着文道长、画道人两人教导自己多年,并不是想让自己学了以后敝帚自珍的,自己画了只能在后宅欣赏的话,就失去了学画的意义,因此青青琢磨着开一家书画铺子,将画道长的画作为展品供人欣赏,同时也可以将自己作的书画进行售卖。只是她一个女孩子不愿意扬名,便想了这样一个号,此时送沈府字

画也有投石问路的意思,看看世人是否欣赏自己的画作。徐鸿达夫妇两人带着两个女儿早早地到了沈家,徐鸿达带着燃香跟着管家去了前院,女眷们则有仆妇领着往后宅去。宁氏神态礼仪被训练了多年,到哪里都能保持荣辱不

惊地微笑,朱朱和青青两个天真烂漫,虽见太傅府家的宅院比自己家华丽许多,但清澈的眼里只有好奇之色,一看就是心思纯净的女孩儿。那引路的仆妇原本听说徐状元家是乡下人,心里想着她们的言谈举止必定十分粗鄙,因此多少带了些鄙夷之色。但见了人后,那仆妇不由地有些惊疑,娘仨个的气度这长

相,说是大家出身也有人信。心里的轻视立马消了去,言语间多了几分恭敬。此时,沈夫人的房内,已有几个近亲早早的到了。一个是想着早些来可以说些私密话,再一个瞧瞧有没有需要帮衬的地方。忽然一丫鬟来报:“徐状元的娘子带着女儿来了

”沈夫人忙笑着快请,一面快速地和屋里的女眷们解释了一句:“雪峰和徐状元十分交好。”话音刚落,丫鬟已经打起帘子,一位二十余岁风姿绰约的美貌少妇施施然走来,只见她身上穿了一件银朱色海棠花样长衫,插了一对新鲜样式的簪子,耳戴金葫芦坠子。再看她身后两个女孩,年纪小的那个明眸皓齿、眉目如画,小小年纪已见绝色之容;大一些的虽长得不如她妹妹精致,但一双大眼看着十分灵动,再加上白皙的皮肤,也

能称的起一句娇俏。沈夫人一直以为徐家出身贫寒,家里的女眷多半是市井妇人样,竟没想到竟如此出色,不由地愣一下才回过神来,忍不住起身拉着宁氏上下打量了一番,心里略有一丝惊

疑之色,只是面上不显,笑道:“哎呦呦,徐状元有福,娶得娘子真是好相貌。”又拉着两个女孩看了又看,笑着问:“叫什么名字,多大了?”

朱朱笑道:“回夫人,小女徐嘉言,刚过了十三岁生日。这是我妹妹徐嘉懿,今年九岁。”沈夫人连声赞了又赞,从腕上摘下一对镯子给姊妹俩套上。朱朱两人见那镯子晶莹剔透,便知价格不菲,连忙推辞,沈夫人忙按住两人的手笑道:“这样的镯子就该配你们这样花一样的女孩,若是托辞我就生气了。”姊妹俩见状只

得罢了,又郑重地道了谢。沈夫人又将屋里坐着的几个妇人介绍个宁氏,各个都是二三品大员的内眷。她们见了宁氏各有思量,但对着青青无一不是夸了又夸,都喜欢她长得好,又各有礼物送给两

个姊妹。这些夫人们带的女孩,宁氏则送上了自己店铺的胭脂和面脂。原本这些女孩都是只用自家做的胭脂,但他们见宁氏二十余岁的年纪皮肤仍是吹弹可破,带的两个女儿长得俏丽不说,皮肤更是细腻无比,不由地都动了心思,因此将胭

脂等物交给丫鬟时,不由地叮嘱了一句:“记得放好。”

朱朱从糖糕手里接过食盒,笑道:“这是我和妹妹今早做的点心,不是什么难得的东西,只是一点心意。”

立刻有丫鬟接了过来拿了出去装在碟子里又端了上来,只见各种曼妙美丽的花朵在晶莹剔透的果子里尽情绽放,众人皆笑道:“好巧的心思。”

沈夫人立刻想到儿子说的徐家长女做的一手好羹汤,便佯装无意地问朱朱:“你是家里最大的女孩儿?”朱朱笑道:“是,我是家里的长姐。”沈夫人听了心里不由地一阵失落,原来儿子夸了又夸的女孩年龄竟然这么小,亏自己还瞎琢磨了两天。沈夫人叹了口气,顺手拿起一块点心,轻轻咬了一点,丝滑冰凉的面皮在嘴里划开,口里满是花香,沈夫人不由地点了点头,笑道:“往日常听外头爷们说什么百花宴文雅,我说再文雅也没有这果子文

雅,不仅瞧着好看,吃着也香甜。”几位夫人家的女儿本矜持地在一边坐着,如今见那果子也不由地探过头来拿一个尝尝,一个户部侍郎家的女儿叫刘梦丹的素来也有脾气最率,她吃了一个后直接拉着朱朱

的手笑道:“我尝着味好也有趣,回头给我个方子罢。”朱朱笑着点了点头:“好。”

一个小小的点心,顺利拉近了宁氏与几个夫人的关系,连几个女孩儿也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说起话来。

又坐了片刻,接了帖子的人陆续来了,最后来的是内阁首辅孙夫人及其女儿孙念薇,昌乐侯家的二奶奶及昌乐侯最小女儿李元珊。

沈夫人的两个女儿都出阁了,因此请了堂姑娘沈凝阳、沈凝芙姊妹两人来招待女孩子们。京城的高官勋贵就那么些人,或是平时请酒吃席或是过年时候进宫请安,兜兜转转地彼此都见过,因此宁氏这张新面孔引起了众人的注意。沈夫人趁势又介绍了一回:“今年新科状元家的娘子。”又叫过两个女孩来,等她们行了礼后,又搂过青青笑道:“你们瞧瞧,往日你们总是自称标志,见了这个孩子看你们还敢这么说不?”又半开玩笑地

说:“见面礼赶紧准备好,少了我可不依的。”众人皆笑道:“若不知道还以为是你女儿呢。”说着有摘镯子的,有拿荷包的,姊妹两个少不得又得挨个谢去。到了户部尚书李三奶奶这,她送了镯子后却不肯松手,拉着

青青左看右瞧的。

有和她相熟的打趣她:“没见过美人吗?哪有这么瞧的。”李三奶奶也不理那人,只和颜悦色地问青青:“你是哪里人士?叫什么名字?”

青青笑道:“老家是吉州府玫城县平阴镇的,我叫徐嘉懿。”

有人笑道:“还是李三奶奶眼神好,只打眼一瞧,知道是自己家老乡。”李三奶奶听见青青地回答,不由眼中一亮忙搂过她问道:“你小名可是叫青青?”

青青大吃一惊,抬头看着李三奶奶,迟疑地问道:“您认识我?”李三奶奶听了喜不自禁,恨不得把头上戴的手腕上挂的东西都摘下来送给青青:“你忘了我了?对了,你那会还小呢,才将将三岁。那年我去逛你家的胭脂店,正好遇见了

你,当时我还抱你了,你记得吗?”

青青:……别说了,求忘记!可惜李三奶奶不是青青肚里的蛔虫,她把青青的尴尬神情当成了害羞,忍不住搂着她和众人说:“几年前我回玫城时遇到了青青,那是她长得粉雕玉琢十分可爱,我没忍住

抱了她好一会儿,结果回来就发现有了身孕,年底就生了我家那两个臭小子。”众人略一回忆就想起六七年前的事,当初李家老爷还只是户部侍郎,这三少奶奶进门三年未有身孕,结果回老家一趟就生了胎双生子,当时不孕的奶奶夫人们都悄悄去打

听吃了什么秘方。那时,李三少奶奶就说抱了一个十分俊俏的女童,大家还都说怕是送子观音座下的童女吧?

没想到,童女来京城了。众人看着青青眼睛都亮了,可是随后又十分纠结:童女长这么大了?还灵验不灵验了?

而听闻此事的沈夫人心中一惊,想想自己刚才楼了青青好久,沈夫人满肚子苦涩,忍不住心里偷偷地拜佛:我都五十了,我不想生了,千万不要怀孕!

青青:……

被李三奶奶这一打岔,众人的关注点都集中到了青青身上。乐昌侯的李元珊不乐意了,只是在众多夫人面前她也不敢娇蛮,只略有些抱怨地说:“热的慌,想出去转转。”

沈夫人笑道:“光说话倒忘了你们了,凝阳、凝芙,带着诸位小姐去园子去玩吧,如今时节正好,园子里的花都开了。”众女孩听了忙起身一齐去了。这些女孩中,数乐昌侯家的李元珊、内阁首辅女儿孙念薇两个地位最尊贵,其他的女孩也分了两帮,有和七八个和李元珊关系好的女孩簇拥着李元珊去亭子里纳凉,另有

十来个女孩围在孙念薇旁边,同她一起赏花。倒是朱朱、青青两个头一次来,只能坐的远一些喂池子里的鱼,略微有些尴尬。

坐在亭子里的李元珊看着远处的朱朱姊妹俩,问身边的女孩:“那两个女孩是谁家的,怎么那么眼生?”

一个叫孟玉彤的女孩来的早些,忙道:“说是新科状元徐家的女儿,祖上是务农的。”

李元珊眼里闪过一丝不屑,嘴角微微翘起:“原来是个乡下人,我说怎么没见过。”

另个一叫莫胭的有些疑惑:“乡下人吗?不像吧!我瞧着她俩身上的衣裳用的都是今年宫里的新料子。”

孟玉彤看了眼李元珊,微微一笑:“许是皇上赏的吧,也没什么稀奇。至于她们是不是乡下的,试一试就知道。”

李元珊看了她一眼,撇了撇嘴:“怎么试?难道亲自去问她不成?”孟玉彤笑道:“我们京城的女孩,打小就请了人认真教导诗词书画。虽不能说十分精通,但起个诗社、画两笔画还是可以的。如今正是四月好天气,这园子百花争艳,若不

能将此美景留在纸上,岂不遗憾?”

等朱朱和青青两人听到要或写一首诗或作一幅画来描绘园内风光时,沈凝芙已叫人抬了桌案拿了笔墨来。

孙念薇看了看朱朱和青青,眼里闪过一丝担忧,轻轻笑道:“女孩子们家闹着玩就罢了,若是有不感兴趣的,也不必强求。”李元珊脸上闪过一丝懊恼,只是她家虽有爵位,但权柄可比孙家差远了,因此咬着嘴唇不再吭声。倒是孟玉彤喜欢揽事,对朱朱和青青说:“都说你爹是状元,想必你们的

才华也是极好的,今天可得给我们露一手。”

青青对她的挑衅毫不在意,朱朱打小生活单纯,就没听出人家话中带刺来,反而笑眯眯的点了点头:“好呀!”孟玉彤:……你还真敢答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