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APP
搜猫阅读 > 游戏 > 穿越之福星高照 > 第八十七章

穿越之福星高照 第八十七章

作者:信用卡 分类:游戏 更新时间:2024-04-26 01:28:21 来源:69书吧1

搜猫阅读(soumal),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当朝太后对佛道两教都比较推崇,自打先帝殡天后,太后便多了每隔五年到五台山念佛的习俗。今年又到了第五个年头,太后便和盛德皇帝说起去五台山的事。盛德皇帝

笑道:“如今四海升平,朝廷也没什么大事,不如让太子监国,朕奉母后去五台山。”

太后点头笑道:“也好,太子这些年越发出息了,也该放手让他历练历练,皇帝也随哀家出去走走,给你父皇抄两卷经文,也顺便瞧瞧这大好河山。”这对天家母子商议定了,便着手准备出宫事宜。因是去礼佛,一切以清净素淡为主,随行的东西并未带太多。只不过隔了两三日就收拾足了东西,太后和盛德皇帝带着浩

浩荡荡的人马直奔五台山。太子将盛德皇帝和太后送出京城,又足足跟着走了三十里。太后叫人停下马车,唤了太子到车前:“已经出来很远了,赶紧回去吧,好好处理政务,不要叫你父皇失望。”

太子祁显应了声恭敬地给太后磕了头,又去拜别了父皇,这才策马扬鞭回了京城。当了三十年的太子,若说对那位置不心动是假的。可惜早些年皇上对他好一阵孬一阵的,他除了用心做好皇上交给他的一应事物外,旁的连打听都不敢。好在这些年忽然

转了运势,不仅皇上开始拿他当太子看待,他也因亲自参与了鲁省水患治理、攻打缅甸这两件事,在朝中很得文武百官的心思。盛德皇帝走的时候重要的政务都处理完毕了,剩下的不过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即便这样,太子也甘之若饴,每天花大量的时间在御书房内批阅奏折,只是坐的并不是皇

上的位置,而是在御案下方又单独摆了一个小桌。

刚批好手里的折子,太监来报:“殿下,杨四将军来了。”

“快请!”太子放下手里的朱笔,起身相迎。杨四将军和太子在攻打缅甸的时候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因此一见面太子先笑道:“将军好,打从云南回来,还是第一回见你。”杨四将军行了礼,太子先坐了下来,又叫人

给杨四将军搬椅子、倒茶。

杨四将军笑道:“皇上前日封了我做四川提督,我想着我对那边并不熟悉,想带几个相熟的下属一并过去。”

太子笑道:“提督相中了哪些人带走就是了,倒还亲自跑一回。”杨四将军道:“旁人倒也罢了,有一个人必须和太子打声招呼。”见太子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杨四将军笑道:“倒也不是外人,就是我那外甥朱子裕。殿下也知道他,子裕

年纪虽小行伍打仗却是把好手。如今京城太过安逸,鲜有历练的机会,因此我琢磨着也带他到外头再磨炼几年,给他好好定定性子。”太子微微皱了眉头:“只是不知道镇国公府是什么意思?孤听说这些年老夫人十分宠溺朱子裕,去年去云南的时候还到宫里哭了好几场。这跟你一走也说不好在那边呆几年

老夫人年纪大了,她能愿意?”杨四将军道:“她自是有些不情愿的,只是好儿郎哪能总养在家里。太子放心,我前几日便和子裕商议定了,又请了我母亲亲自去和镇国公府老夫人说项,如今老夫人也点

了头了,只是说在那边只呆三年,过了三年立马就回来。”太子点头笑道:“只要镇国公府愿意就行,至于三年的期限倒也无妨,到时候上个折子和父皇说一声就成了。”俩人商议定了,太子便嘱咐叫杨四将军写个折子递上来,太

子给了朱子裕一个军中指挥佥事的职务又叫人将折子送了回去。

杨四将军拿到折子,赶紧叫人去叫了朱子裕来,一见面就笑道:“太子准了,咱五日后就出发。”

朱子裕闻言兴奋不已,忙笑道:“我还怕太子不许我走,又让我在京中领闲职呢。”

杨四将军笑道:“这回如意了?赶紧叫你的小娘子收拾东西。只是不知道这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她愿不愿意跟着去。”

朱子裕笑了:“小舅忘了,我岳父这回也是去四川做官,她这几日正伤心要与父母分离呢,若是知道此事还不知道怎么欢喜呢。”杨四将军道:“既然如此赶紧家去让她欢喜下,也好好好安抚你祖母。虽说只有三年就回来,但老人家年纪大了,万事也说不准,若是伤心难过折了寿数就是你的不是了。

朱子裕应了一声,连忙回了家,一进屋就四处找青青。青青正在书房作画,听见动静出来道:“今遇到什么事这么高兴?满院子都是你的声音,也不嫌闹得慌。”朱子裕笑嘻嘻地拉着她的手进了屋,打发丫鬟们出去,一抬手将青青打横抱起。青青惊呼一声,连忙搂住他的脖子不敢撒手。朱子裕笑着将青青放在榻上,俯身压了过去

趴在青青身上逗她:“你素来聪颖,猜猜今日我为何这样高兴?”

青青抬手捏住朱子裕的脸颊,轻轻笑道:“这几日就见你神神秘秘的,还见天往外跑,可是在寻什么差事?”

朱子裕笑着在青青脸上亲了两口,轻轻在她耳边说道:“舅舅替我在太子面前求了指挥佥事的职务。”丈夫升官了,青青自然也满心欢喜,抬头亲了亲朱子裕的下巴:“恭喜相公升官。”朱子裕轻轻笑道:“还不知道爷去哪里做指挥佥事就高兴成这样?”看着青青好奇睁大的

眼睛,朱子裕再也忍不住了,趴在青青耳边笑道:“五天后咱们跟着舅舅一起去四川!”

青青不敢置信地睁大了眼睛,看到朱子裕含笑宠溺的眼神,这才反应过来,眼泪瞬间就下来了,抱住朱子裕的脖子就哭了起来。

朱子裕爬起来拿帕子给她擦泪:“好端端的怎么就哭了。”

青青伸手搂住朱子裕的腰身,将脸紧紧埋在他的怀里:“我知道你是为了我才去谋的这个差事。”

朱子裕安抚地拍了拍青青的后背:“这也是杨家的意思,四川没有大的战事,但那里匪患闹事的却有不少,让我跟着再去历练几年。”

青青刚笑着点了点头,忽然又苦了脸:“可是我们走了老夫人怎么办?这子昊和明珠也十二岁了,再过几年就得相看亲事了,若是将这事交给夫人,我总觉得不放心。”

朱子裕笑着揉了揉她的脑袋:“小管家婆!”

看着青青不满地鼓起了小脸,朱子裕没忍住捏了一把,笑着说道:“不过去三年而已,到时候咱回来他们才十五,正好说亲事。”青青闻言连忙从榻上爬起来:“那我得去和明珠好好交代交代,你也去嘱咐子昊一声。”朱子裕见青青满心都是弟弟妹妹,一点都没想着他,有些不满地拽住了青青的衣角

“你也不好好说谢我,光想着旁的事。”

青青顺着朱子裕的眼神看着他下面支起来的那块,忍不住好笑地拍了他一下:“不知羞。”说着扬声叫了玛瑙进来给自己梳头。朱子裕可怜巴巴地瞅着媳妇用最快的速度梳了头发,转身带着两个丫鬟一溜烟地没了影子,只留他一个人孤单的躺在榻上顿时失落不已,幻想中的亲亲抱抱摸摸躺下的奖

励全都破灭了!

总得做些什么缓解下郁闷的心情,朱子裕从榻上爬起来,准备去和朱子昊练一套拳法。

朱子昊:……和一个剑客练拳法,太不要脸了!

青青先去了老夫人的院子,老夫人正坐在榻上唉声叹气呢,见青青来了忙招手叫她道跟前:“早上子裕他外祖母来说想让他跟着舅舅去四川,你知道这个事吗?”

青青有些心虚,垂了头道:“他刚才和我说了,说是太子已经准了折子。”老夫人叹了口气:“你说这当官有什么好,整日不能着家的,不是去这就是去那。打他小时候,我就怕他有这样的心思,因此只拘着他在家里玩。可等他后来大了,拘不住了,就整天整天的跑出去,不知从哪儿学了功夫,还上了战场了。我这了担惊受怕了一年啊,才等了他平安无事的回来,又欢天喜地地娶了媳妇,想着这总该好好过日子

了吧,结果又要去什么四川,真是瞎折腾。”

青青端起一旁的茶盏递给老夫人:“子裕从来都是跳脱的性子,因此总想在外头闯荡闯荡。”老夫人喝了口茶,又叹气地放到一边:“和他祖父和哥哥一个样,像极了他们老朱家的人。还有子昊,前几年还只会之乎者也呢,连路都不爱多走一步,现在可好,书也不

看了,改看兵法,还整日魔怔似在院子里练剑。哎,这血脉传承的东西真是拦都拦不住。”

青青笑着点了点头:“我以前听说子昊总爱生病,自打练了剑后旁的不说,这身体倒是结实了许多,几天不见就窜一大截。”

老夫人脸上多了几分笑模样:“可不是,也不知道他以后也会不会和他哥哥似的,整天想着上沙场。”

青青道:“祖母安心就是,咱大光朝打缅甸那一仗着实震慑了临边的几个小国。原本有的还想着趁乱分一杯羹吃呢,这回瞧见缅甸灭国顿时一个个都消停的不得了。”

老夫人笑着点了点头:“这样才好呢,自己在自己家呆着多好,做什么整日想着旁的国家的地盘,当真是不安分。”

青青见老夫人心情有些好转,便将话题挪到正事上:“我和子裕三年就回来,到那时子昊和明珠正好十五岁,也好给他们相看亲事。”老夫人说:“我也正担心这事呢,如今我不爱动弹,也不知道现在各家的孩子都什么样子。原本想托付杨家帮忙相看相看,可因为他们母亲的缘故,杨家对他们淡淡的,也

不爱管他们的闲事。你婆母性子是个闷的,和各家都不熟悉,交给她我也不放心,这事正该你这当嫂子的操心才是。”

青青笑道:“我明日就去太傅府,拜托沈夫人这几年帮我们留意着,当三年后我们回来就相看,定能给他俩寻个好姻缘。”

老夫人点了点头:“这法子好,沈夫人交际广看人也准,有她把关准错不了。”

青青附和了一声,见老夫人没什么事,便笑道:“我去瞧瞧妹妹,免得我们走了她心里打鼓。”

老夫人笑道:“去吧,你们姑嫂好好说说话。”青青应了一声,转身往明珠的院子里去了。

原本朱家四姐妹住在一起是因高氏恶毒,老夫人不放心她教养女孩,便把四姐妹都拢在自己院子里住。后来高氏死了,老夫人又让他们姐妹自己挑院子全都搬了出去。

四姐妹毕竟在一起住过一阵子,彼此都和睦,因此选的院子也近。青青来的时候,她们都在明珠屋里喝茶吃点心呢。

见青青来了,四个女孩站起来请安,青青笑着问道:“在玩什么呢?”

明珠让了坐,又和妹妹们坐在下首:“不过是说起诗词罢了。”丫鬟上了茶又端来新鲜干净的点心,青青在老夫人屋里说了好半天的话,如今嗓子正好干渴,先吃了半盏茶水,这才说道:“你们哥哥寻了个军中的差事,五天后我要随他

到四川赴任。”

三个庶出的女孩还好,明珠脸上倒变了几分颜色。青青握住她的手,温柔安慰道:“不过是去三年,一晃就回来了。”明珠闻言这才多少舒了口气。明珠如今已满十二岁,年纪虽小,但管这镇国公府大大小小的事可十分利落,凡事考虑也的比较多。如今父兄相继成亲,继母是个沉默的人,每日只爱在屋里捡佛豆,旁的事事不关心;嫂子是以前相熟的姐妹,交往起来没那么多猜忌也好相处。如今唯一让她挂在心上的事就是婚姻大事,祖母有些糊涂,继母眼界不够也不爱交际,往后的

亲事多半是嫂子操心。这一听说嫂子要随哥哥外省赴任,可不把明珠吓了个花容失色。看了看几个妹妹,青青笑道:“我和你们说的事你们别可害羞,刚才我和祖母商议了,你们几个的婚事是府里最大的事,好在如今你们年纪都还小,明珠也刚刚十二岁,这

几年让太傅府沈夫人帮忙先打听着,等我们三年后从四川回来,正好相看亲事。”

听说是沈夫人帮忙打听,明珠心里这块石头算是落了地,脸上也多了几分笑意,却也有几分害羞,三个小的更是听的捂住了脸。青青笑道:“这有什么好害羞的,这出嫁可是一辈子的大事,万不能糊涂。”又道:“再一个要操心的就是嫁妆,好在咱家古董字画都有,衣裳首饰等我们回来置办也来得及

唯一比较麻烦的事就是家具。我听说咱家库房里有存着的黄花梨、鸡翅木和楠木?”明珠是管家的,一听这话连忙叫人拿了账册子来,一一说给青青。青青道:“如今从南边传来的架子床最受人追捧,那好的架子床要打磨的精致了,可得两三年的功夫。回

头我和咱家大总管说声,让他找个好的木匠,先给明珠打嫁妆。等日后也让他留心着,若有好木头也帮你们三个把嫁妆置办起来。”

姐妹四人都红着脸垂着头,青青又说:“如今明珠管家,事事都便宜,看到有什么好的东西,可以先置办起来。”明珠垂了头,轻轻地“嗯”了一声。

青青看着明珠,就和看自己妹妹一样疼爱,拉着她嘱咐道:“我们走了,你在府里就是最大的了,照应好弟弟妹妹。”

明珠回握住青青的手:“嫂子放心就是,只是子昊最近性子很跳脱,我怕不服我管,还得让我哥说说他才行。”青青笑道:“你放心就是,走之前你哥一定会好好嘱咐他的。”见什么旁的事,青青起身道:“我还得去母亲那说一声。”明珠姐妹四人都起身相送,到门口的时候青青嘱咐

道:“我们走了难免祖母会失落,你们平时闲了多去陪陪她。祖母喜欢听曲听书,喜欢那些新鲜有趣的玩意,等叫子昊出去的时候多寻些来,哄祖母开心。”

明珠笑道:“嫂子放心便是。”将青青送到院门口,直到她拐了弯看不见身影,明珠四人方才回来。

心里的事有了着落,几个女孩都心安不少,明珠要去看账本,三个女孩各自去寻姨娘告诉这事。

正院里,张氏拿着一卷经文轻声诵读,陪嫁丫鬟初雪进来,奉上一盏茶,轻声回道:“三奶奶去了老夫人的院子,又去了大小姐那,这会往咱院子这边来呢。”

张氏顿了一下,将经书放在榻上,拿起茶来喝:“府里最近有什么事吗?”

初雪有些茫然:“没听说有什么事,倒是早上的时候杨老夫人亲自来了,在老夫人那呆了大半个时辰才走。”

张氏扯出一个笑容:“这府里也就三爷值得杨家上心,等一会咱家的三少奶奶来了就知道什么事了。”

俩人等了大约一炷香时间,就听见外面的丫鬟请安问好的声音,张氏给初雪一个眼神,初雪忙迎了出去,亲自打帘子笑道:“三奶奶来了。”

青青笑了笑:“来瞧瞧母亲。”

张氏也算新妇,但穿的衣裳十分素淡,青青则偏爱新鲜颜色。俩人相差不过五岁,可张氏略有些平淡的容颜,在素淡的衣裳衬托下,似乎比青青老了十岁还不止。

青青请了安,张氏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坐吧,给三奶奶上茶。”

青青道:“子裕在军中寻了一个差事,五天后我们要到四川赴任,特来跟母亲说下。”

张氏笑着点了点头:“男儿志在四方,出去总比在家里强,你好好照顾他,万不能生病了让你祖母操心。”

青青应道:“谨遵母亲教诲。”

张氏沉默了片刻,竟然不知道还要在和青青说些什么,倒是青青一眼瞧见了榻上的经文,问道:“母亲在读经?”

张氏看了眼佛经,笑道:“每日都读上两卷,三奶奶看经文吗?”

青青说:“只读写道家经文。”

一个信佛一个信道教,更没有什么共同话题了。青青借势起身道:“因三爷说的急,好些东西还没收拾,得回去看丫鬟们收拾箱笼。”

张氏点了点头:“去忙吧。”

初雪将青青送了出去,张氏怔怔地看着卷上的佛教,忍不住心酸地叹了口气:“三爷对三奶奶可真好。”

初雪正好回来,听到这句话不禁问道:“夫人的意思是三爷为了三奶奶才特意去求了这个差事。”

张氏挑了下眼角:“徐家刚说放了外任去四川,三爷就寻了四川的差事,你说是为了谁?若只为差事,京城那么多官职都能选,何苦跑那么远的地方。”

初雪闻言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夫人说的有道理。”张氏沉默了片刻,手指摩挲着腕上的佛珠,语气里难言微微的酸气:“咱家三奶奶可真有福气,长的花容月貌不说,娘家人疼婆家人宠,丈夫更是把她拿宝贝似的供着,当

真好命。”

初雪看了眼张氏的衣裳,忍不住劝道:“老夫人也赏了好多鲜亮的料子,我给夫人裁了来?”

张氏冷哼一声:“有什么好裁的,穿了给谁看?”

初雪笑道:“女为悦己者容嘛,更何况还有国公爷呀。”张氏脸上的笑容立马就没了,转身回了卧房:“我要小睡片刻,你出去吧。”听到初雪的脚步声逐渐远去,张氏躺在床上,眼里满是不甘。同时女人,为何她年轻轻的死了

未婚夫,再嫁只能嫁给这五十岁的老头子。镇国公又怎样,这超一品的诰命又如何,刚成亲就守活寡,还不如死了算了。张氏的手搭在胸口,忍不住回想起府里的三少爷朱子裕:高高的个子,俊朗的外貌,更有一身好功夫,这样好的人,偏生眼里心里只有她。想起朱子裕望着青青的眼神,

张氏失落地叹了口气。青青回了院子,又打发人去给徐家送信,又给沈家送了帖子。宁氏得知了朱子裕得了四川军中的差事,顿时欢喜的不得了,和徐婆子笑着说:“再没有这样好的事了,原本

能和女婿在一处做官已是意外之喜,听说通常都要避嫌。这下可好,连青青都和我们一起处,真是老天爷保佑啊!”

徐婆子笑眯了眼:“前几日青青虽不说,但我看她那红眼定是没少哭。咱家青青是被神仙保佑的孩子,从来都不受委屈的,定是哪位神仙看到了心疼,才施了这妙法。”宁氏闻言乐不可支:“母亲说的是。”可是转念一想这次徐婆子不愿去四川,若是青青也走了,只怕徐婆子在家会寂寞,忍不住劝道:“三弟两口子得忙着铺子,平常也照顾

不了您,您老还是跟我们去四川吧。”

徐婆子摆了摆手:“要是再年轻五岁我就去了,现在年纪大了,路途又遥远,不瞎折腾了。”

宁氏又说:“要去给老家去个信,叫大哥大嫂来京城陪您?”徐婆子道:“京城吃住都贵,来做什么?还不如叫他们在家好好伺候地。你安心去四川,不用担心我。我都想好了,等你们走了,我就让老三送我回乡。出来这么些年,我

也想咱村里那些人了。”看着宁氏担忧的神情,徐婆子笑道:“我又有诰命又有个郡主孙女,我回老家县太爷都得供着我,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再者说,咱家那地也行,想吃什么都能买来,一出

门还有四邻聊天,可比在这拘着强多了。”宁氏闻言只得依了她,又打发人去铺子里叫回来徐鸿飞两口子,着实嘱咐了一番。

五日后,杨成德带着自己的亲兵在城郊等候,沈家、徐家、镇国公府的马车相继出了城与杨成德汇合。

“小舅!”朱子裕笑着请了安,沈雪峰和徐鸿达也前来行礼。杨成德笑道:“咱都是姻亲,也不是外人,用不着那么客套。”

徐鸿达笑道:“这回可真是无巧不成书了。”

寒暄片刻,众人分别上了自家的马车,亲兵分成两组,一组前方探路,一组保护浩浩荡荡的车队,往四川方向走去。

两个月后,盛德皇帝和太后回了宫,还未沐浴,太后就吩咐道:“打发人到镇国公府请郡主进宫说话。”

留守的大宫女一脸苦涩:“太后娘娘,郡主随夫去四川了。”

太后一脸茫然:“去四川做什么?难道是送她爹娘?”

大宫女垂了头:“杨成德总兵临行前上了折子,想带朱三爷去四川历练,太子准了折子。”

太后晃了下身子跌坐在榻上:“快叫皇帝和太子来。”一脸懵逼的太子在遭遇了皇祖母眼泪的洗礼后,屁股上又挨了父皇好几脚。盛德皇帝怒气冲冲地看着他:“就是为了不叫嘉懿跟着徐鸿达去四川,朕才许朱子裕这么早娶了

青青。你倒好,朕刚出门你就把朱子裕给朕弄四川去了,你说你想干啥?你是不是想上天?”

太子欲哭无泪:“杨成德亲自来说项的,镇国公府老夫人也同意,这也没什么错的地方呀。”

盛德皇帝忍不住又踹了一脚:“懿德郡主是你祖母心肝上的肉你不知道?她走了谁陪你皇祖母说话?”

看着太后娘娘泪眼婆娑的模样,太子连忙拿帕子给她擦泪:“要不我叫太子妃每日来陪皇祖母?”

太后哭的更伤心了:“太子妃来有什么用,她又不是哀家的亲孙女!”

太子:……亲……孙……女……

太后:……嗝……说漏了……

盛德皇帝:……太子:好像知道了什么了不得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